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哥德式藝術特點,它是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流行於12到15世紀。哥德式的藝術最早產生於法國,它有幾個特徵:首先它有隆重的宗教色彩,哥德式的教堂非常強調「高」是天堂,「光」是神靈,以此來淨化人們的靈魂;它比羅馬式的建築輕巧的多,使用「失狀券拱」。強調直線上升,內部牆壁少,而窗戶很多,窗戶上鑲有彩色的玻璃畫。哥德式建築內部高大明亮,加上從色彩玻璃畫透過來的富有變化的彩色光線。使人產生一種騰空飛起、飛向天國的神秘宗教情感。典型代表有法國巴黎聖母院、沙特爾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等。
哥德式建築的特點:塔樓多為尖筍狀;斜柱加固支撐較薄的牆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外牆結構;薄殼般的穹頂正中開有三個大門,中間的大門為主要通道,高大寬敞明亮的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採光性。窗戶多為植物的葉片式,窗戶上有五彩玻璃鑲嵌圖案,正門上方為大圓形的玻璃薔薇紋樣,正門若干層逐步向內部收縮的門道,每層均有雕像。建築與雕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下面小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歷史。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位於法國,是一座用石頭建成的較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門窗和塔樓到處可見尖的形狀。這是哥德式建築的標誌。全部用石頭建築的巴黎聖母院,正面的兩個塔樓高60多米,屋頂正中直插藍天的尖塔高達106米。它的大大小小的尖券和尖塔爭先恐後地往上鑽。給人以一種強烈的生機勃勃的向上的感覺。它的正立面,無論是三個門廊,還是正中玫瑰花型窗戶的裝飾都是那樣華整個建築讓人感覺到典雅華麗又不失宗教的神聖。

沙特爾大教堂,始建於1194年,位於法國,是一作更加典型而優美的哥德式教堂,垂直的柱子和失狀拱券一束束的拔地而起。向高處發展塔尖直指雲霄,高大的中殿呈現尖券拱,兩門兩邊的門廊是精美的雕刻藝術作品,彩色玻璃閃閃發光,變幻不定,猶如置身仙境。沙特爾大教堂經歷過多次宗教戰爭、法國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絲毫未損。被稱為「理性之寺院」,被羅丹稱為「法蘭西的衛城」。

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位於德國,是歐洲哥德式教堂的典範。它是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南北向的橫廊交會於聖壇成十字架。它的建築手法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高塔直向蒼穹,象徵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除兩座高塔外,教堂外部還有許多座小尖塔烘託。教堂四壁裝飾有描繪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

米蘭大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始建於1386年,位於義大利,可容納近4萬人,是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代表之一。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高聳尖拱、壁柱、彩色花窗欞由135各大大小小的尖塔組成,這些尖塔像森林一樣密集在一起。塔上有精美的裝飾雕像,米蘭大教堂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哥德式教教堂。

從總體上來說,哥德式的建築具有輕盈纖細的結構,廣泛採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牆壁。內部空間寬敞明亮,他成為歐洲中世紀建築中的一大典範。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