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築藝術被稱作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

2020-12-10 西城拾光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哥德式藝術特點,它是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流行於12到15世紀。哥德式的藝術最早產生於法國,它有幾個特徵:首先它有隆重的宗教色彩,哥德式的教堂非常強調「高」是天堂,「光」是神靈,以此來淨化人們的靈魂;它比羅馬式的建築輕巧的多,使用「失狀券拱」。強調直線上升,內部牆壁少,而窗戶很多,窗戶上鑲有彩色的玻璃畫。哥德式建築內部高大明亮,加上從色彩玻璃畫透過來的富有變化的彩色光線。使人產生一種騰空飛起、飛向天國的神秘宗教情感。典型代表有法國巴黎聖母院、沙特爾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等。

哥德式建築的特點:塔樓多為尖筍狀;斜柱加固支撐較薄的牆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外牆結構;薄殼般的穹頂正中開有三個大門,中間的大門為主要通道,高大寬敞明亮的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採光性。窗戶多為植物的葉片式,窗戶上有五彩玻璃鑲嵌圖案,正門上方為大圓形的玻璃薔薇紋樣,正門若干層逐步向內部收縮的門道,每層均有雕像。建築與雕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下面小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歷史。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位於法國,是一座用石頭建成的較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門窗和塔樓到處可見尖的形狀。這是哥德式建築的標誌。全部用石頭建築的巴黎聖母院,正面的兩個塔樓高60多米,屋頂正中直插藍天的尖塔高達106米。它的大大小小的尖券和尖塔爭先恐後地往上鑽。給人以一種強烈的生機勃勃的向上的感覺。它的正立面,無論是三個門廊,還是正中玫瑰花型窗戶的裝飾都是那樣華整個建築讓人感覺到典雅華麗又不失宗教的神聖。

巴黎聖母院

沙特爾大教堂,始建於1194年,位於法國,是一作更加典型而優美的哥德式教堂,垂直的柱子和失狀拱券一束束的拔地而起。向高處發展塔尖直指雲霄,高大的中殿呈現尖券拱,兩門兩邊的門廊是精美的雕刻藝術作品,彩色玻璃閃閃發光,變幻不定,猶如置身仙境。沙特爾大教堂經歷過多次宗教戰爭、法國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絲毫未損。被稱為「理性之寺院」,被羅丹稱為「法蘭西的衛城」。

沙特爾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位於德國,是歐洲哥德式教堂的典範。它是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南北向的橫廊交會於聖壇成十字架。它的建築手法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高塔直向蒼穹,象徵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除兩座高塔外,教堂外部還有許多座小尖塔烘託。教堂四壁裝飾有描繪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

科隆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始建於1386年,位於義大利,可容納近4萬人,是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代表之一。教堂的特點在它的外形高聳尖拱、壁柱、彩色花窗欞由135各大大小小的尖塔組成,這些尖塔像森林一樣密集在一起。塔上有精美的裝飾雕像,米蘭大教堂共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哥德式教教堂。

米蘭大教堂

從總體上來說,哥德式的建築具有輕盈纖細的結構,廣泛採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牆壁。內部空間寬敞明亮,他成為歐洲中世紀建築中的一大典範。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陳舊與創新的激昂碰撞,哥德式建築是如何敲醒黑暗中世紀的歐洲?
    那便是長達千年的歐洲中世紀時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卻也誕生了很多人類文明的瑰寶,其中,人類建築史不可磨滅的璀璨明珠——哥德式建築,便是那星團中一顆閃耀的明星。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卻不能掩蓋刻在地面上的車轍,讓我們邁步走進那黑暗的世紀,去觸摸留存至今的美麗建築,感受其中的歷史韻味。
  • 「哥德式」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的藝術?
    說起」哥德式「首先要從」哥德式建築「開始說起,。這種風格最早是在西歐中世紀時期興起在教堂修建上並且是最後流線300年於中世紀的一種風格。其建築基本特點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構成,整體高聳削瘦,給人以一種神秘哀婉、崇高的情感。
  • 最偉大的藝術-哥德式藝術
    為什麼一定是哥德式?在未來的3天內,我們將陸續從建築,壁畫/繪畫,雕塑等層面慢慢給到大家解釋。故事應該從我從哥德式的源起開始。在11世紀末期到12世紀的歐洲,基督崇尚彼岸的思想使信眾開始偏執的要求不斷的在意識和形式上儘量接近「上帝」,於是教堂開始越蓋越高,結果可想而知。有人說:基督的信仰在未來是幸福的,但在現世就是悲劇的。物理定律決定了一味的拔高是不切實際的。在瘋狂的信仰動力下,建築師們開始嘗試利用「外力支撐」的方式協助建築的穩定,於是在早期基督教建築的後期,這種類似「飛扶壁」的方式就已經出現。
  • 西方藝術史中佔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哥德式藝術的發展演變
    導語12世紀的歐洲,已初具現代歐洲國家的雛形。在這段被稱為「美麗中世紀」的穩定日子裡,各國發展起相對成熟的新文化。哥德式藝術的興起到14世紀,歐洲再次陷入天下大亂的混戰時期,不同地域的哥德式藝術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事實上,哥德式藝術具有一種異常的可塑性,其對擺脫重力的非物質化的追求和對光的完美運用,忠實地體現了中世紀宗教的神秘主義和對精神世界的強烈追求。
  • 曲藝︱目光的牽引者——哥德式大教堂藝術
    但本書不僅涉及大教堂建築,更涵蓋其中的雕塑、彩畫玻璃和金銀工藝等藝術門類,從中世紀信徒的禮拜空間和整體觀看經驗出發,結合建築的圖像學意義,並在時代的文學氛圍,神學、哲學思潮等思想體系中,回答究竟什麼是「哥德式藝術」的問題。
  • 室內設計史|哥德式,中世紀的另類奢華
    今天,小工為大家帶來的是源於20世紀歐洲教堂的一種建築風格——哥德式風格,該風格完美地結合藝術與技術,將富有衝擊力和感性的視覺體驗直接觸達人們內心。相比較於之前提到的洛可可式風格,二者都很華麗精緻,但不同的是洛可可明快親切,崇尚自然,而哥德式莊嚴沉重,陰暗神秘。
  • 防禦的藝術——中世紀勇士的重裝鎧甲
    奇葩的錦標賽!中世紀鎧甲武士的對決哥德式鎧甲,中世紀最著名的騎兵鎧甲之一雖然材料上的進步並不大,但是結構上和造型上的進步非常明顯,所謂的哥德式和米蘭式鎧甲就是從這時開始出現:因為前者是從米蘭開始流行的,而後者受哥特藝術風格影響很大,所以把這兩種鎧甲風格稱為米蘭式和哥德式。在所有的鎧甲中,大致來分的話就是最流行的這兩種了,別的風格不是沒有,但基本都是仿造這兩種的;米蘭式的特點是線條圓潤、貼身,優美,造型漂亮;而哥德式則簡潔、充滿機能美,多稜角,運動性好。
  • 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騎兵鎧甲:哥德式鎧甲
    出於減輕重量的考慮,多數的哥德式鎧甲的大腿甲只有前半片,大腿內側則缺少防護。由於14世紀時的鎧甲就已經在強度上達到了很高的層次,所以此後對鎧甲的純材料性能的改善是緩慢的。雖然材料上的進步並不大,但是結構上和造型上的進步非常明顯,所謂的哥德式和米蘭式鎧甲就是從這時開始出現:因為前者是從米蘭開始流行的,而後者受哥特藝術風格影響很大,所以把這兩種鎧甲風格稱為米蘭式和哥德式。
  • 接近上帝的藝術,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地標建築
    哥德式建築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中世紀後期開始在歐洲各地盛行。哥德式風格多用於大教堂的建築設計,主要特點是尖拱、高拱頂、大窗戶、垂直的線條、飛簷和尖塔。建築按照時間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早期英國哥德式(1180年-1250年),裝飾哥德式(1250年-1350年)和垂直哥德式(1350年-1520年)。以下是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建築。1、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建於1220年至1258年,是英國公認的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 哥德式教堂:凝固時光的藝術,透過建築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教權和皇權的共存與博弈貫穿於整個歐洲史,宗教作為歐洲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至今日也是歐洲各國人民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從始至今,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些或高貴典雅或神聖莊嚴的教堂作為宗教活動聚集的重要場所,也有很重要的價值。
  • 二戰後德國文化溯源,哥德式建築審美是一枝獨秀,還是孤芳自賞?
    但是這種傳統觀點是歐洲普遍的民族主義的反應,法國和英國也自認為是哥德式的家園。在這期間,威特和梅騰斯都做出了貢獻,威特擅長分析哥德式建築的動態結構,梅騰斯對於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源頭進行了確認——法國的聖德尼修道院。所以對於哥德式建築的起源給予了肯定,也說明了哥德式建築在法國就已經都有一定的範本進行修建,並且迅速的在歐洲開始流行了。
  • 一座有著中世紀復古風格的小城,中世紀歐洲文化藝術的集中地!
    文/秀才有一座有著中世紀復古風格的小城驕傲地屹立在奧地利的西南方向,而這座城市作為奧地利的代表性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小坡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城,在街道兩邊,有著各式獨具歐洲風格的建築,尤以文藝復興式為主,走在街上,華麗的宮殿,狹窄的街道,宛若進入中世紀的王宮,在中世紀,
  • 北歐最大的「教堂」,優於所有的哥德式建築,建造時間超600年!
    以輕盈典雅著稱,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除了其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它也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這本身就是一個傳說。爬上509級臺階到達教堂鐘樓,在那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鐘聲,欣賞萊茵河的水色和科隆壯麗的市容。同時,教堂建成後,科隆市政府規定,全市所有建築不得高於教堂。
  • 魔獸9.0:雷文德斯與中世紀歐洲的花火,哥特文化的藝術升華
    序:雷文德斯在本次《暗影國度》中將作為最後一張地圖出現,也是第一個資料片的首個團隊副本[納斯利亞堡]的所在地,整張地圖充斥著濃鬱的哥德式風格,這些哥特文化和中世紀氛圍的揉合最終呈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雷文德斯。那麼接下來,歡迎來到中世紀歐洲,而冥冥之中更有趣的是,歡迎來到中世紀法國!
  • 法國盛期的哥德式藝術,他的特點和藝術造詣,你知道多少?
    13世紀法國政治與經濟的穩定促進了城市的持續發展,而城市為建造重要建築提供了適宜條件。有些藝術史學家將早期哥德式藝術中對結構與設計的整合看作一系列試驗,而哥德式盛期為它們提供了解答。這在某種程度上無疑是正確的,但是13世紀的藝術也綜合工程學與美學,表現出追求優雅精緻的興趣。
  • 彩繪玻璃:真理和藝術之光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充滿激情地寫道:「從彩繪玻璃中投入的光線變成血紅的顏色,變成紫英石與黃玉的華彩,成為一團珠光寶氣的神秘的火焰,奇異的照明,好像開向天國的窗戶。」哥德式(Gothic)教堂內部的彩繪鑲嵌玻璃窗藝術,伴隨著哥德式教堂建築藝術的興起以及基督教思想的興盛而產生,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它的代表作是什麼?
    哥德式建築風格(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到現在,它們都是一個國家歷史的代表建築物的象徵,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哥德式建築的圖片,希望能對喜歡哥德式建築的朋友有所幫助。
  • 藝術史039 12哥德式藝術 (1140-1500)4 法國以外的哥德式
    由於原有的羅馬式傳統在許多地區依然延續著,因此哥德式風格在這些地區又與當地的羅馬式設計相結合,最後發展出當地特有的哥德式建築。英國。索爾茲伯裡主教堂 Salisbury Cathedral 1220-1258 1265西立面 1320-1330尖塔英格蘭索爾茲伯裡。體現英國哥德式建築所有基本特徵:中殿立面寬而矮, 與法國哥德式建築高聳入雲的立面形成鮮明對比。
  • 中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典範,千塔之城——聖吉米尼亞諾
    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是義大利中北部託斯卡納的一個中世紀小城,這個只有幾千人的小城至今保留著完整的中世紀建築,尤其是在城外數公裡處就能看見矗立的塔樓而聞名。這座錫耶納旁邊的小城,是標準的義大利式山區小城:依山而建,高牆環繞,數千人的小城,每年卻要接待幾百萬的遊客,吸引遊客的原因就是這裡完好的中世紀建築,尤其是高叢的塔樓,聖吉米尼亞諾也因此被稱為塔城。得益於附近肥沃丘陵地帶和豐富的農產品貿易,聖吉米亞諾曾經是一座繁榮的城市。這裡地處歐洲其他國家前往梵蒂岡朝聖的主幹道上,朝聖的信徒也帶動了這裡的經濟和商業。
  • 歐洲藝術史之—國際哥德式
    ——歌德 N E W A R R I V A L 老黃給你講歷史 中世紀 第四章 哥德式(五)---國際哥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