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教師節了,讓家長最困惑的是教師節該不該送禮,不送禮顯得自己與老師的關係陌生,送禮又會被說是阿諛奉承,不管怎麼做都討不到太好的結果。作為一個學生,接受教育十幾年,每年教師節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送禮的問題,我的觀點是送禮肯定要送,但「禮輕情意重」,禮物只是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而不在於它有多貴重。
在我印象中,從初中開始,每年教師節我們就開始送禮物,那時候一般是送一些盆栽、果籃、鮮花之類的以表心意,而上了高中之後就開始送鋼筆、書籤等,到了大學花樣就多了,有空氣淨化器、按摩椅、吃飯等。其實老師、班主任也不會希望在教師節的時候你送太好的禮物,教師節收不收禮對於老師而言也是一個難題。
學生以為老師希望收到貴重的禮物,但老師卻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買太好的
在我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裡,大部分的老師都僅僅只希望在教師節收到一些有新意的禮物,當然如果禮物不是那麼好他們也會很開心,因為這表明了自己的學生還比較尊重自己,說明了自己的教師地位。
其實在教師節的時候,老師收禮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禮,只是不希望周圍的老師都收了禮物,就自己沒有收到,這時候作何感想呢?所以老師能收到教師節的一份心意那就夠了。
作為學生的角度,很多都走偏了,認為送禮就要送好的。當然送好的沒有錯,但是送貴的就不應該了,老師更想看到的是學生的心意,就算是一個手工製品,我認為他們也會很喜歡。
教師節送禮該注意什麼?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應該有很多家長、同學都已經準備好了教師節禮物,等著明天送給老師,那送禮該注意點什麼呢?
1、家長送禮儘量不要太貴重,有可能的話家長儘量不要送禮。家長送禮一般是什麼情況?都還是孩子在讀小學的階段,孩子還不太明事理,所以家長為了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就給老師送禮,我認為這並不可取;
2、學生送禮注意表明心意,而不是單純送禮。如果學生與老師之間形成了一種社會性質的送禮關係那實在不應該,送禮的時候不應該太貴重,並表示這是學生的一份心意。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團隊一起送禮即可。
結語:教師節送禮還是要送,但僅僅是表示心意,肯定教師的付出,而不要搞太隆重,禮物也不用太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