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凌姝文 文/攝
「老闆,你們什麼時候搬?」
「晚上7點左右就停咯。」
「那給我切一段藕唄,大點的,可以多吃幾天!」
方爺爺是鳳起農貿市場的網紅攤主之一,昨天上午10點不到,他就已經賣出了近一百斤蜜藕。我在他的攤位前站了5分鐘,有十幾名顧客都問他搬遷的事。
今天開始,鳳起農貿市場將停業改造,預計6個月後開張。昨天是鳳起農貿市場本年度最後一天營業,但所有攤主都有條不紊:價格和平日一樣,貨源也沒有減少……附近的居民都來囤貨了,方爺爺準備的名片被取走好幾十張。「肯定要回來呀,老主顧都等著我們呢。」方爺爺說。
「李記酥魚」最早是做魚丸的
鳳起農貿市場位於建國北路與鳳起路交叉口,面積不大,但名氣可不小。在「大眾點評」、「小紅書」等App上隨手一搜,就是一堆好評。
跟杭州別處的明星菜場不同,它最火的地方在於市場門口的一溜小吃:招牌酥魚、糯嘟嘟蜜藕、糖油燒餅、幹嘣雞……
這不,馬上要停業了,連市場管理部工作人員小潘都急了,一上午把她喜愛的小吃都買了個遍,兩手滿滿的都是貨。看到小潘路過,「李記酥魚」的老闆娘連忙喊道:「別走別走,我炸一盒魚送你!」
「李記酥魚」的老闆娘說,她們是第一批入駐鳳起農貿市場的攤主,從1996年至今,已經待了23年,早已經把這裡當家了。「最早的時候,我和老公還在談戀愛,經親戚介紹過來賣魚丸。生意有起色後,我們便把店交給小姑子打理,自己又去學炸酥魚。」老闆娘一邊說話,一邊做生意,隨手一抓,就是客人要的量。她把生的草魚塊放在小盤上,夾上號碼放到鍋邊排隊。店裡一共有4口大鍋,包括老闆在內的4個人忙著炸酥魚。
真空包裝蜜藕的背後
有個甜蜜的愛情故事
方爺爺也是最早進市場的攤主:「剛來時,我兒子在東園小學念書;現在,我孫子也在東園小學了。」
有顧客來買蜜藕,方爺爺根據重量選擇不同的包裝盒:「我們現在有4種包裝,真空包裝可以遠距離運輸。這背後還有一個故事,你要不要聽?」
原來,幾年前有一對南京小夫妻來杭州旅遊,在方爺爺的店裡買了一盒蜜藕。後來妻子懷孕了,指名要吃方爺爺做的藕,於是她老公大老遠從南京趕來杭州買蜜藕,只為幫妻子解饞。
方爺爺被他們的感情感動,便推出了真空包裝,如果外地顧客想吃蜜藕了,可以直接在微信上轉帳下單。方爺爺打開微信,給我看聊天列表,下單的微信毛估估有好幾百條。前天,有人辦喜事,就通過微信向方爺爺預訂了50份蜜藕。
最後一天,很多店都提前售罄了
昨天下午5點,我再次來到鳳起農貿市場,發現方爺爺的店已經基本搬空了。正在擦洗空調的方奶奶說:「下午三四點就賣完了,比平時早了幾小時。」
市場門口的小吃街,近一半的店開始撤櫃了。市場裡的蔬菜攤正在最後大減價:「玉米便宜啦!」「最後存貨,虧本帶走!」……這樣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門口賣水果的張紅珍說:「等清完貨,我們打算休息幾個月,回一趟江西老家,畢竟平時一年只回一兩次。而且我們今年銷量一般,如果臨時遷到其他地方,還要承擔較高的租金,不合算。」
「金牌魚圓兒」的徐老闆也沒想好搬去哪兒,遇到詢問的顧客,她先加了微信,打算確定了再知會一聲。
臨走前,我又遇到了方爺爺,他正把收成一摞的盆和託盤搬去倉庫。幾天後,方爺爺就將搬進臨時過渡點。
改造後將增加二樓營業區
還會引進更多特色小吃
生意這麼好的鳳起農貿市場為什麼要改造,半年後它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現在只有初步方案,設想是對市場的陳舊設施、外立面等進行提升改造,讓它看起來不再滄桑。內部格局也會有變化,現在所有的經營區都在一樓,到時候將開放二樓,並加裝電梯。」浙江鳳起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管理部經理王春明說,以後蔬菜、肉類預計會搬至二樓,副食品、水產則留在一樓,還可能會增加特色小吃。
王春明說,市場曾經歷過兩次小改:第一次是2007年,分區域調整了布局;第二次是2013年,增加了吊頂、消防和監控等設施。本次改造屬於杭州市第三批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工程,將帶來更全面、多元的變化。
鳳起農貿市場輻射整個潮鳴街道,停業期間,附近居民買菜會受影響嗎?據了解,附近還有很多菜市場,最近的菜場有:南面的刀茅巷菜場、北面的中江農貿市場、西面的仙林苑和屏風街菜場,只要多走幾步路就行。
鳳起農貿市場改造期間,這些網紅店將在哪裡落腳?我們挨個問了問。
1.糯嘟嘟蜜藕
過渡點:刀茅巷農貿市場
2.老爐烤鴨(幹嘣雞)
過渡點:蕭山
3.吳橋燒餅(糖油燒餅)
停業休息
4.李記酥魚
過渡點:刀茅巷農貿市場
5.光頭滷鴨
過渡點:刀茅巷農貿市場
6.雪景酥魚
過渡點:一奇飯店正門口
7.袁記餃子云吞
新地址:建國北路2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