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最想聽的是這4類話!記住這4個溝通原則,溝通無傷害

2021-12-23 小夢解答

我曾經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在抑鬱的深淵裡遭受了痛苦的折磨,這種折磨,只有抑鬱症患者才能夠懂得。

在我抗擊抑鬱的那段時間裡,我最希望聽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對我說的話,就是他們表達出對我的關心,表達出對我的理解,表達出對我的支持,表達出對我的陪伴。

但是,我的家人和好多朋友卻經常說出了一些讓我很受傷的話,說我想不開,說我想太多,說我太脆弱,說我經歷少。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和我有同樣的遭遇,最不想聽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說一些否定的話,但是聽到的最多的,就這這些話。

抑鬱症患者希望聽到那些話,我們應該怎麼去講?

當我們和抑鬱症患者溝通的時候,怎樣說話才能既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又不會傷害到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呢?

01 和抑鬱症患者溝通的4個原則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非常容易聯想一些不好的事情,也非常容易因為一些簡單的話語,就把自己推向抑鬱的沼澤。

我們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有人可以理解我們承受的痛苦,有人可以支持我們和抑鬱搏鬥,有人可以關心我們的狀況和艱難處境,有人可以陪伴我們,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孤獨,沒有被孤立!

我們抑鬱症患者最希望聽到的,就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對我們說的話,能夠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對我們的支持,對我們的關心以及希望能陪伴和幫助我們。

所以和抑鬱症患者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牢牢記住這4個原則,就是表達關心,表達支持,表達理解,表達陪伴。

這4個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在實際溝通的時候卻經常犯錯,經常給抑鬱患者患者帶來額外的傷害,帶來更多的痛苦!

他們的好心不僅沒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傷害了抑鬱症患者的自信心和自信心。

02 好心不要辦壞事

我在剛開始抗擊抑鬱症的時候,經常找朋友聊天,經常對他們訴說我的難處。

然而,當我每一次訴說完之後,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就是被一些冷言冷語傷害。

有些朋友確實是想幫助我,但最後卻好心辦了壞事,不僅沒有幫倒忙,反而是給了我更多的傷害。

後來,我和很多的抑鬱症患者交流過,總結了一些抑鬱症患者家屬和朋友在溝通的時候,經常犯的一些錯誤,分五種場景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種情景: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向我們抱怨他的不幸時,為了開導和鼓勵他,我們經常會說:「有人比你還不幸。」

我們說這句話的本意,是希望幫抑鬱症患者從感覺自己不幸的負面思維中走出來,這個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說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這讓抑鬱症患者感覺到了你不關心他而且還否定他。

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會想:「此刻你應該因為我的不幸而安慰我,但是你卻在拿我和別人對比,你說這話的意思不就是告訴我,比我不幸運的人都比我過得好,我沒資格抱怨嗎?」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我真心希望我能夠幫助你,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呢?」

我們來分析第二種情景: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向你抱怨生活如何不公平的時候,為了勸導他不這麼想,鼓勵他積極向上,我們經常會說:「生活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所以你必須要勇敢面對。」

這是多麼有力量的一句話!

我們說這句話的本意,是希望能夠鼓勵抑鬱症患者,這個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說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這讓抑鬱症患者覺得,你就是認為他想不開,就是認為他不勇敢,你就是在否定他。

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會想:「既然生活不公平,憑什麼我就要承受這樣的痛苦,不公平的事情為什麼不讓你來承受呢?我每天都在承受這樣的痛苦,難道我不勇敢嗎?」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發生這種事,我替你感到難過,但是我一定會陪著你,我一定會幫助你。」

我們來分析第三種情景: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對你說:「抑鬱症讓自己太煎熬了,太痛苦了,抑鬱症太可怕了自己不知道怎麼才能走出來。」

為了鼓勵他勇敢面對,我們通常會說:「抑鬱症沒什麼可怕的,只要你勇敢面對它,你就能戰勝它。」

我們說這句話的本意就是鼓勵抑鬱症患者,這個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說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這讓抑鬱症患者覺得,你不僅沒有理解他的痛苦,反而還否定了他的努力,認為他在逃避。

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會想:「這麼痛苦、這麼煎熬我都一直在忍受,難道我逃避了嗎?難道我沒有面對嗎?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得在面對和戰鬥了,你要只要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們來分析第四種場景:

當你看到一個抑鬱症患者整天呆在家裡不出門,什麼也不做的時候,為了鼓勵他走出來,我們經常會說:「你這樣下去不行啊,生活還需要繼續。」

我們說這句話的本意是鼓勵抑鬱症患者,希望他們能走出家門,這個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說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這讓抑鬱症患者覺得你是在否定他。

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會想:「我已經很努力的去抗擊抑鬱,承受這些你無法想像的痛苦了,你既然還說我這這樣不行?你不知道走出去會讓我感覺更痛苦嗎?我的生活一直很糟糕,過去很糟糕,現在更糟糕,還要怎麼繼續?」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這樣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需要我們去經歷,我會一直陪著你,也會一直幫你,我們可以從走出房間開始。」

我們來分析第五種場景: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向你訴說抑鬱症有多麼痛苦的時候,為了鼓勵他,我們通常會說:「我知道你很堅強,你一定會沒事的。」

我們說自己話的本意是為了鼓勵和肯定對方,這個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這讓抑鬱症患者覺得你要拋棄他了。

當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會想:「我現在真的不堅強,你說這話意思就是告訴我,你不想幫我,讓我一個人抗唄。我真的感覺很無助。」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這樣的:「我相信你是堅強的,我一直會陪著你的。」

記住,遵循4個原則,充分的表達對抑鬱症患者的理解、關心、陪伴和支持,儘可能減少敷衍的客套話和否定的詞語,這樣和抑鬱症患者溝通,才能真的幫助他們。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

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問題困擾,你可以關注我!

讓我們一起還有,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

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患上抑鬱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抑鬱症的治療是比較漫長的,帶著這些建議去生活吧!

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如何自測?患上這種疾病多久能恢復正常?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需要的有效溝通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非常容易聯想一些不好的事情,也非常容易因為一些簡單的話語,就把自己推向抑鬱的沼澤。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有人可以理解他們承受的痛苦,有人可以支持他們和抑鬱搏鬥,有人可以關心他們的狀況和艱難處境,有人可以陪伴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獨,沒有被孤立!
  • 醫院健康 | 面對抑鬱症患者,家人該怎麼溝通?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那麼,在生活中家人應如何與抑鬱症患者溝通呢?首先,做到共情。
  • 4個方法走出抑鬱症,學會3個即可快速遠離抑鬱症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抑鬱症是最為熱門的詞語了,特別是關於測試抑鬱相關的試題或是方法,導致我們很多沒有患病的人因為測試之類的題而使自己患上抑鬱的,雖然有些誇張,但這確實也是大家現在患上抑鬱症的一大原因。抑鬱症患者適合做運動嗎?4個方法快速走出抑鬱症1.多溝通溝通對於抑鬱患者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的,可以說它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 抑鬱症患者最不願意聽的4句話,親朋好友卻總是掛在嘴上!傷人啊
    我曾經掉入到抑鬱的深淵,四處求救無果,自我封閉,不再想接觸任何人。幸運的是,我積極自救,掙扎了6個多月時間走出了抑鬱,用兩年半時間徹底戰勝抑鬱!那段時間裡,我不僅承受了抑鬱帶來的痛苦,同時也承受了親朋好友帶來的傷害。
  • 抑鬱症如何自救?或可用這4個方法來緩解,建議收藏
    抑鬱症作為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會讓患者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會讓患者情緒低落,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這樣才能夠控制抑鬱症發展。另外,患者要學會自救,通過自我治療的方式儘快改善病情,否則從輕度的抑鬱症發展到重度抑鬱症,患者的身體就會受到明顯傷害。那麼,哪些好的方法能夠自我治療呢?
  • 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可以用到這5招
    下一步則是懂得去搜集相關資料、諮詢專業人士,一方面要了解抑鬱症是個疾病,不是樂觀或是不亂想,自己就會好起來的,另一方面要了解患者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更多的了解才有辦法找到溝通和幫助的方式。第3招:保護好自己,避免受到傷害由於抑鬱症在發病時會極端的負面,抑鬱症患者很多都有傷害自己的傾向,那是沒有辦法控制的,旁邊的人應先保護自己、甚至是孩子的安全,也要避免患者傷害自己,不管是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是。
  • 心理學家:看這7個指標,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抑鬱症
    得了抑鬱症之後,就變成了,第一個反應索然無味,第二個反應「千萬別找我」,第三個反應是躲避。2、不喜歡人多,一個人有安全感有的人喜歡的是獨處,他們有自己的目標,不會因為害怕被別人說不合群,從而附和別人下班之後聚餐、KTV等地方,而是選擇回家聽幾首歌、讀幾頁書,或者陪陪家人。
  • 抑鬱症患者,這6個症狀會常出現,不要以為這很正常
    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在發病過程中患者有顯著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如果可以在發現抑鬱症之後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消除負面情緒,可以將抑鬱症帶來的傷害減輕。很多人早期輕度的抑鬱症沒有重視,發展到了重度的抑鬱症,可能會讓患者軀體不良症狀明顯,甚至有企圖自殺的心理和行為,嚴重時還會有各種精神病的症狀。
  • 伴侶溝通原則
    圖:Wilhelm Bendz昨天說到溝通,溝通對於愛情來說,可能如同呼吸之於人體。不存在不溝通的人,冷漠,辱罵,暴力,都是溝通,只不過是惡劣的溝通,表達的意思是:我不在乎你,我討厭你,我恨你。不善於溝通,或不屑於溝通,相愛的人,難免走向冷漠,最後失去感覺,這很可惜。碰上一個自己愛的人,原本難得。珍惜並保護自己的愛情,應該遵守這幾條伴侶溝通原則:首先,當然是愛。
  • 抑鬱症患者自我傷害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
    在抑鬱症患者當中,有自殘行為的絕不是個例。在未患抑鬱症的人眼裡這是一件駭人的行為,但作為經常接觸抑鬱症患者的人來說,這種行為並不罕見。作為抑鬱症患者,首先要明白自殘是一件非常不好且需要極力避免的事情,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決心去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 家有男孩,這4種溝通方式別使用,對孩子傷害大別還不自知
    雖然說這也屬於溝通方式的一種,但作用,是有些消極的。最近在讀的《養育男孩》一書作者認為,男孩養育的本質問題就是在他成長過程中,家庭尤其是父母能不能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環境和教育,及足夠的關注與指導。作者認為,想要真正的了解男孩,父母應該經常和孩子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滿足男孩被傾聽的欲望。還總結出了與男孩溝通的「四不要」原則。家有男孩,快來了解一下吧。
  • 患有抑鬱症,容易有這3個「變化」,心理醫生建議,做好這4點
    抑鬱症,其實更多是偏向於心理,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的會有抑鬱症患者,他們整天情緒低落,自我放棄,時間一長,甚至對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如何通過一個人簡單的語言或者行為,來及早的判斷或者自測一下,是不是抑鬱症患者,這很關鍵,一般來說,患有抑鬱症後,很多人容易有這3個「變化」。
  • 溝通中的6大心態與4大技巧,瞬間提升你的溝通能力
    如果你不會說話,就容易傷害到別人,甚至會因為一句話就得罪別人。所以,學會溝通,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化幹戈為玉帛。所以,阿彬老師就跟大家深度地講解溝通中的6大心態與4大技巧,瞬間提升你的溝通能力。溝通當中的心態第1個,非常重要的是什麼呢?是溝通當中的心態。
  • 4個步驟,讓溝通變得更容易
    馬歇爾·盧森堡作者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提到,我們憤怒的原因在於我們的想法,對他人的指責和評判。一、讓你憤怒的不是他人不中聽的話,而是你內心深處未被滿足的需要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小陳來找我,說他跟一個新同事大吵了一架。原來,小陳部門新來一個同事,說是有十年行業經驗,很受領導重視。
  • 【家庭】有利溝通的十大原則
    偶而我們會對配偶說﹕『我不告訴你是怕會傷害到你』這是藉口。藉口關心配偶的感覺而隱瞞真相。有許多時候夫婦不願和對方有建設性的談話,是因為他們害怕坦誠會迫使他們改變生活,這正是他們所不願見到的。但是謊言總有被揭發的一天,一旦揭發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嗎?每個人生長的環境背景都不相同,當我們進入婚姻時,個人都想把這些背景帶進婚姻裡。當夫妻有一方說﹕『你不了解我』時,溝通就出現了問題。
  • 情侶溝通3忌,4個交流小妙招,快學起來
    以下是3個致命的溝通方式,並分享4個溝通小妙招,快學起來吧!1.太過情緒化跟另一半意見不合或發生爭執時,難免情緒上火,無法控制自己。國外心理學家 Susan Heitler指出,當你情緒越上火時,就越容易加速自己不斷批評、責罵的機率。
  • 與上級談話,必須學會這4個溝通技巧
    但不會溝通,卻會阻礙你的發展。特別是與上司的溝通,溝通不當,可能會讓你的努力白費。也就是說,如果能學會跟領導好好溝通,下屬往往能夠事半功倍。那麼,本來就不擅長溝通的「三不員工」,要怎麼才能get到領導的點,讓溝通變得更順利呢?小編將給你介紹4種與上級溝通的技巧,讓你的職業發展走得更順利!
  • 兩性溝通的54個秘訣,不會溝通,哪來幸福?
    你明明想好好溝通來解決問題,卻總是一言不合就吵架?你全身心的付出,對方卻越來越不待見自己?不懂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感覺對方不開心,但問他/她又不承認。自己的需求,應該怎麼開口讓對方知道呢?如何讓他/她更懂我?走著走著,兩個人的關係就淡了,從無話不談到沉默不語,應該怎麼辦?
  • 掌握這幾個溝通技巧,讓你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遇到的大多數麻煩,並不是我們不會「說」,是我們不會「聽」。 有時,你說得越多,對方越聽不進去,甚至越反感。 但你聽得越多,卻越易獲得好感。 如果你想要擁有好人緣,最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聽別人說了什麼。
  • 抑鬱症患者家屬,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決定患者得到幫助還是毀滅
    一個抑鬱症患者能不能走出抑鬱,戰勝抑鬱,和他的家人在抗擊抑鬱症的鬥爭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家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患者從家人那裡得到的是更多的幫助還是更多的傷害!這名患者患無奈的說,每次父母吵架的時候,他都會躲起來,因為他覺得自己無顏面對自己的父母。每次父母爭吵過後,他都感覺抑鬱比以前要嚴重 !患者的母親後來發現了這一狀況,意識到自己和丈夫的爭吵直接影響到了孩子的病情,於是就想換一種方式和自己的家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