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反映我國一定地區(以黃河中下遊地區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現象與農事季節特徵的二十四個節候。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在唐代,中日兩國交流最為頻繁,也正是那個時候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農業的標準生產規律被日本接受並加以傳承。
日本人常提到季節的風物詩,其實不是詩,而是最能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
春天的櫻花
夏天的煙火
秋天的紅葉
冬天的白雪
那些須記下的四時好景好物,就是最美好的詩篇。
日本分明的氣候,造就了日本人豐富多彩的季節感。比如他們熱愛花草樹木,崇尚陰翳之美;也曾模仿我們的祖先,將二十四節氣與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器物聯繫起來,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風物,如春分風呂敷、小滿藍染、夏至的香物、小暑扇子、處暑的蕎面等。下面為大家帶來一些日本的二十四節氣風物。
立春(りっしゅん)
花道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草木新生,爛漫在山野間競放的春花,蒙雨打落些許,生命短暫得竟不知曉了,於是採摘幾朵想多停留片刻,遍插於花器中自成了花道,花道在日本亦稱華道,生花,因華通花。
日本花道可追溯到平安時代便有了的裝飾花草文化,《枕草子》中有著單枝小瓶插花的古風描述。當初僅以身邊常有器物用於插花,隨後開始製作專用花器。隨著佛教傳來,供花的習俗在日常生活中各式場合都裝飾起來。時代變遷,但因為人類對常青的信仰不變,藉由巧手一雙及神秘力量得以延續,花道因此而逐漸形成……四季的樹枝花草經修剪後插於花器中,欣賞優美姿態的同時,鑑賞敬畏生命尊嚴的藝術。
「池坊流」和「草月流」是日本的兩個花道流派,其中「池坊流」是花道的創始,池坊的歷史既是花道的歷史,雖於漫長歲月中諸多流派脫離池坊另立,但池坊一直被公認為花道的本源。
啟蟄(けいちつ)
友禪
友禪是在布料上進行染色的傳統技法,原本是使用澱粉或米製成的防染劑,進行手工描繪,染色成形後呈現出繽紛色彩的染色技術,而今使用型染或者數碼印刷的類似技法樣式,亦都被統稱作友禪,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染色技法之一。在白色絹布上進行繪畫後染色,常用於表現傳統和服的多彩圖案。尤其擅長用簡潔的線條表現動植物、風景等。自從外國傳入了鮮豔多彩的化學染料後、色彩愈加豐富起來。
友禪的名稱來源於始創者江戶時代的扇繪師「宮崎友禪齋」,於京都創作出友禪染後命名為「京友禪」,隨後又將這一技法帶到了加賀藩(今,石川縣)的金澤地區,並發展形成有別於京都的獨自樣式,成為「加賀友禪」。到了明治時代,廣瀨治助依據「捺染」技術,創立出的「型紙友禪」進一步拓寬了友禪染色的技法範圍。
友禪製作和服
友禪製作和服
日本人多以友禪製作和服,從母親手裡傳承給女兒的和服,是一份家族的寄託,更是母親對孩子祝願的珍貴財產。現今的京都仍然保留著,傳統婚禮時展示母親贈予的和服嫁妝的風俗習慣。
春分(しゅんぶん)
風呂敷
風呂敷就是我們常說的「包袱捲兒」、「包袱皮兒」,風呂即浴堂,江戶地區叫「湯屋」,關西地區更喜歡稱作「風呂屋」,風呂實為蒸汽桑拿浴,入浴時將脫去的衣物在浴室地面上敷布加以包裹,隨後逐漸以「風呂敷」的名稱在民間傳開,早期的名字卻逐漸被遺忘了。
風呂敷布雖小,但可以「包裹世界」,顯現傳統文化中包容並蓄的思想,綿長的歷史中起起伏伏而今卻再次煥發新生,敬畏傳統和環保理念的深入成為時尚的風潮。
在春意正盛的時刻,帶著風呂敷包裹的溫馨手制飯盒踏青郊遊,這樣的情致溢於言表。
芒種(ぼうしゅ)
刺繡
日本刺繡的源流來自公元500年,自印度經由絲綢之路從中國傳來的「佛繡」,佛繡是用以表現佛像的刺繡形式,特別是推古天皇時代,尚佛以至於寺院遍布廣立佛像,因而佛繡也得以普及。
現存最古的佛繡是原存於奈良中宮寺的「天壽國曼陀羅繡帳」,織製品相對陶瓷、金屬較難保存,作為飛鳥時代的貴重織品殘片,現存於奈良國立博物館。刺繡在平安時代尚為貴族的奢豪品,用於雅樂衣裝,到了桃山時代多出現在戲劇的能樂服裝上,直至江戶時代才普及到町內身份制度的末端職人、商人階級。
日本刺繡汲取來自中國的技術後,結合獨自對的美的意識同優雅形成日本風格。傳統生活習俗中培育出各式圖案與紋樣,將家紋繡於和裝服飾上的傳統亦流傳至今。
尤其是對四季變換的感性體察,誕生出多樣的裝飾紋樣。春的櫻花、紫藤、牡丹;夏之牽牛花、錦葵、澤瀉草;秋的胡枝子草、菊、紅葉;冬之山茶、水仙、梅花、松等,無不顯現對變幻時光的深切且細膩的感知,而季節感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多姿的色彩。刺繡的色彩源自豐富的絲線,釜染色的絲線曾有上千色之多,經歷現代染色技法也有萬色變化,可謂風情萬種。
立秋(りっしゅう)
提燈
提燈是手執的照明燈具,古時也寫做「挑燈」,日文稱為「火袋」。夜晚手執提燈漫步,又或懸掛大門屋外,起到照明和醒目的作用。周圍都裝裱了障子和紙,裡面的蠟燭是不會輕易的被風吹熄的,同時,上下開口也更利於空氣流通,也不會因為氧氣不足而使蠟燭熄滅,提燈的構造看似簡單卻隱藏著古人的智慧。
時光流轉,提燈由於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來到今日的日本各地依然有許多的老鋪在傳承著,其中尤以八女提燈、小田原提燈、岐阜提燈、贊岐提燈最為有名。
古已有之的傳統美為現代甦醒,傳統的祭祀儀式使用的提燈,隨後融入現代生活,魅力不衰不減,變化的是周遭的環境,不變的依然是內心的柔和與溫暖光芒,雋永有力地雕出刻刻人生,有如人生旅途中指引我們微笑面對的方向。
処暑(しょしょ)
蕎面
以稻米為主食的日本,大眾對麵食同樣有著偏愛,除了日式拉麵,蕎面中更傾注了市井庶民太多的情感。此時正是收穫農忙時節,日本有句俗語,「食慾之秋」是說經過炎熱的夏季之後,恢復夏季不怎麼有的食慾,並儲備體力渡過嚴冬,秋季正是大肆朵頤的好時候。
江戶時期有著數之不盡的麵館,其中老鋪麵館大量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藪」、「更科」、「砂場」三大流派,統稱「暖簾御三家」。
麵館入口處會掛上「暖簾」描繪屋號用來招攬顧客。在江戶初期,獨立經營的麵館會繼承相同的屋號,從而形成分暖簾制度。這與現在的連鎖商鋪略有不同,傳承的只是技術和流派,為了點滴積累來自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譽。
大寒(だいかん)
菓子
荏苒間快要新年,花香鳥語都述說著季節的更替。
春,萌芽;夏,繁茂;秋,熟成;冬,凋零。
人之一生,一呼一吸,一休一憩,循環無窮盡,菓子便是這四季人生幻變的生活物語。菓子的命名也非常講究,以季節的植物、自然現象等命名居多。
冬季睦月正逢年節,緋紅色的梅瓣中包裹著淡黃花蕊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練切梅菓子」;早春如月,包含白餡的「求肥餅」仿若告曉的一羽報春鳥;彌生三月,紅色的「山茶練切菓子」是鮮豔奪目的綻放;春末卯月,垂櫻的粉紅花瓣為身著優美花衣的「外郎菓子」……
往期推薦:
買不動了?來看看日本人如何度過雙十一!
報!!!日本第14屆#女性最想擁有的面孔#結果出爐!日本楊冪奪冠!!!
火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 還和這部日本漫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