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空氣品質全省最差且持續惡化 孝義市被省生態環境廳實施區域限批

2020-12-15 環京津網

原標題:因空氣品質全省最差且持續惡化 孝義市被省生態環境廳實施區域限批

11月25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向孝義市人民政府發出通知,對其暫停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要求省、市、縣環評審批部門暫停受理、審批孝義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民生項目與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直至整改任務完成。

通知指出,進入秋冬季,孝義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省縣市區排名倒數第一,六項汙染物中PM2.5、PM10、SO2、NO2、CO均排名倒數前十以內,且同比不降反升,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惡化。特別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整改任務落實不力,違規建設焦化項目問題嚴重,處置不力。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將暫停孝義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

通知要求,孝義市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主動承擔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責任,把生態環境改善作為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立即採取超常措施,制定短期見效、長期治本的治理方案,高標準、嚴要求地解決突出問題。要全面推動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整改任務的落實,採取拉條掛帳、辦結銷號的辦法,提出針對性措施,不折不扣地推進落後焦化產能的壓減。同時要強化環境監管,依法處置違法建設的焦化項目,打擊企業違法生產、違法排汙等行為。要嚴格落實國家及省政府下達的秋冬防目標任務,以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為紅線,強化監督落實和常態化有效管控,加大工業治理和散煤管控力度,確保秋冬季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

相關焦點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2019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3個關鍵詞透視環境質量之變
    世界環境日前夕,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去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編制,率先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驗收;新增5個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汙染天;首次全面消除國、省考核劣V類斷面,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本次發布的公報不僅盤點了我省現有生態環境質量,還對未來趨勢進行分析研判。
  • 圖文實錄 |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今天,按照2020年例行新聞發布工作安排,報經省新聞辦批准,我們在這裡舉行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我省2019年度空氣品質狀況及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今天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在發布臺就坐的是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方雄先生、大氣環境處處長白雲輝先生。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堅持生態優先。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持續優化發展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分區管控。根據生態環境功能、自然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劃分環境管控單元,多維度制定差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管控要求,推動精細化環境管理,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浙江省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
    市、縣自行建設管理的空氣站可參照執行。二、職責分工第四條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按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確定的職責分工,負責組織落實國控空氣站運行所需基礎條件,建立本區域預防人為幹擾幹預監測過程的工作機制,做好環境空氣品質異常預警處置,建立監測數據互聯共享機制,配合做好國控空氣站檔案管理工作。
  • 全文實錄|山東發布2020年10月和1—10月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以下是新聞發布會全文實錄:省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 薛梅:各位記者朋友、同志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布會。首先,請張金智處長介紹1-10月份全省空氣環境質量狀況。10月10日,省生態環境廳視頻連線各市、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秸稈禁燒工作主管部門,廳主要負責同志對秸稈禁燒工作再次督導,提出更嚴更實的要求,加大了震懾作用。期間,經省政府同意,省生態環境廳共向有關市發出督辦函7份,各有關市共對70餘名責任人員進行了追責問責,其中涉及縣級政府負責同志2人。
  • 甘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
    發布會上,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部門共同編制完成的《2019年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向社會發布,這是反映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甘肅省從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入手,環境空氣品質、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核與輻射安全保障有效,環境風險態勢保持穩定,環境空氣品質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均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2020年1-11月全省城市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及排名情況新鮮出爐啦,21個地市的情況全在這!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19.2%);珠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25.9%)。臭氧和PM2.5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75.3%和11.8%。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汕尾、湛江和陽江市,後三位為清遠、廣州和佛山市(清遠和廣州並列第20名);21市環境空氣品質同比均有所改善。
  •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度生態環保十大事件
    為有效破解山東省經濟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經省委、省政府研究,2019年11月,省政府印發實施《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全過程,強調堅持新舊動能轉換與生態環境保護一同謀劃、一起部署、一體推進,提出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對於開創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新局面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 河南省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內容是什麼?
    在滿足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企業通過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清潔生產、清潔化改造、汙染治理、技術改造升級等產生的汙染物排放削減量,可按規定在市場交易。(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參與)(三)完善水權配置。積極開展水資源調查評價和確權登記,持續推進水量交易和水權制度建設。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引調水工程建設,儘快將交易水量輸送到受水城市。
  • 11月全省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100%
    省生態環境廳消息,2020年11月,全省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10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2020年1-11月,全省9個中心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9.6%,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均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標準。
  • 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參加全省土壤調查評估質量視頻培訓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日訊 (通訊員 劉超) 為全面提高我省土壤調查工作質量,11月28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了全省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評估質量推進視頻培訓會。會議主會場設在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各市、縣(市、區)生態環境局(分局)設分會場,會議要求各市生態環境局邀請在本轄區開展過業務的第三方從業單位赴分會場參會,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兗州區分局參加本次培訓會。
  • ...去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PM2.5、PM10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
    6 月 3 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省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會,對 2019 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進行通報。記者獲悉,去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多項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 71.8%,全省 16 個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累計 70 天,同比下降 50.0%。
  • 綜合指數、PM10、O改善率全省第一邯鄲市上半年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我市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任務,持續強化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全市空氣品質持續好轉。各縣(市、區)黨政領導抓生態環境治理、抓汙染防治、抓大氣治理成為工作常態,在全市形成上下聯動、黨政同心、齊抓共管、攻堅克難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氛圍。市政府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考核問責暫行辦法》,實行半月通報、月度檢查、季度約談問責、年度綜合考核。上半年,3名縣(市、區)委書記、6名縣(市、區)長在全市大會上公開檢討,市委書記、市長公開約談4名縣(市、區)委書記。
  • 直擊宿連淮空氣和水環境保護情況暗訪:提「氣質」淨水質需再加力
    今年二季度以來,江蘇省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幅度明顯收窄,72個空氣品質國控站點中,連雲港德源藥業、淮安監測站等7個國控站點的空氣品質下滑,部分時段PM2.5濃度同比「不降反升」,7月9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對該7個國控站點所在區縣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約談。
  • 2019年度山東生態環保十大事件發布!快來看看有哪些
    為有效破解全省經濟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經省委、省政府研究,2019年11月,省政府印發實施《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全過程,強調堅持新舊動能轉換與生態環境保護一同謀劃、一起部署、一體推進,提出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對於開創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新局面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 吉林省稅務局以綠色稅收助力全省生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國...
    ,推動了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促進了全省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助力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稅徵管工作,成立由省領導任組長,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稅務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全省實施環境保護稅法工作領導小組,為環境保護稅徵管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分管領導直接推動,狠抓落實。
  • 生態環境治理任重道遠
    我國將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確保「十四五」期間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今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生態環境治理任務艱巨,特別是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形勢嚴峻。在生態環境汙染防治方面,各省(區)、市不斷加強汙染防治力度,從多方面採取大氣汙染治理措施。
  • 廣東發布1-11月空氣、水環境質量成績單,21市空氣改善情況良好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杭瑩 通訊員 粵環宣12月21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1-11月全省城市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及排名情況。數據顯示,全省21市空氣品質均有提升,汕尾、湛江和陽江市綜合指數位列前三。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消除劣V類水體,79個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