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國作為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

2020-12-16 簡易財經

編輯:簡易財經

目前,全球製造業強國第一梯隊只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和德國,其中日本、德國在眾多高端製造業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在全球產業鏈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那麼,日本和德國和全球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我們需要從汽車製造、工具機製造、機械製造、半導體等高端製造業領域分別對比,誰強誰弱便一目了然。

汽車製造

在全球汽車製造領域,德國略微領先於日本。德國更加側重於全球高端汽車市場,著名的寶馬、奔馳、奧迪都是來自於德國的汽車製造廠商,佔據著全球豪華車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此外,德國還有大眾這樣的全球汽車巨頭,大眾旗下擁有大眾、斯柯達、奧迪、保時捷、布加迪、蘭博基尼、杜卡迪、賓利等著名品牌,大眾旗下品牌涉及中低端、高端及超跑汽車市場,極具影響力,大眾一年的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臺,位居全球第一。

日本汽車製造的實力也很強,但是在全球豪華汽車市場無法和德國相比,但是在中低端市場日本同樣具有優勢。日本三大汽車巨頭:豐田、本田和日產,尤其是豐田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著重要位置,2019年全球銷量達到1072萬輛,略低於德國大眾(1095萬輛)。

工具機製造

在全球高端工具機製造領域,日本和德國幾乎處於壟斷地位,日本的整體實力更勝一籌。日本的著名工具機製造企業有:山崎馬扎克、天田、森精機、捷太科特、大隈、會田、沙迪克、三菱重工等。

不得不說,日本在數控工具機、高端工具機領域的製造實力獨霸全球,擁有眾多全球一流的工具機製造廠商,尤其是山崎馬扎克,作為全球最強的高端工具機製造企業,業務遍布全球,美國波音等軍工企業、俄羅斯軍工巨頭都是馬扎克的客戶。

德國在高端工具機製造領域也很出色,擁有眾多工具機製造巨頭,比如吉特邁、通快集團、舒勒、埃馬克、哈默、斯來福臨等。其中,吉特邁是全球最大的金屬切削設備生產企業,埃馬克是全球首家推出倒置式車床的工具機廠商。

機械製造

在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德國和日本的實力都很強。德國擁有西門子、博世、凱傲、蒂森克虜伯、愛納康、基伊埃、福伊特、杜爾通快、蔡司等著名機械製造企業。日本有株式會社小松製作所、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久保田、佐竹機械等機械製造巨頭。

半導體

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德國和日本各有側重點。日本在半導體原材料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製造半導體的19種關鍵材料,日本有14種佔據著全球市場50%以上的份額。同時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中,日本佔了半壁江山,實力非常強。

德國的半導體製造實力也很強,尤其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作為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製造商ASML來說,德國半導體技術不可或缺,ASML旗下的EVU光刻機中的鏡頭組件是由德國蔡司生產的,這一領域德國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綜上所述,德國和日本作為全球一流的製造業強國,製造實力都很強,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各有側重點。德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略微領先日本,日本在工具機製造領域領先德國,在機械製造和半導體領域,德國和日本各有千秋。

本文由簡易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日本和德國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而且兩國都曾是二戰時候的侵略國和戰敗國,並且兩國都是以製造業為主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有人說,日本便是東方的德國,而德國就是西方的日本。兩國都有著很強的工匠精神,那麼問題來了,同為製造業強國,很多國家特徵又很相似的德國和日本,究竟誰更勝一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製造業全球前十大是哪些國家?其中製造業強國又有幾個?我國呢
    666個工業小類,也就是說,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宇宙飛船,我國都可以製造出來,這是我國獨特的優勢,即使美國、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工業傳統強國,也沒有中國這麼完整齊全的工業門類。另外,我國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儲備數量、技術積累等方面也具備全球優勢,但這能否說明,我國就是世界工業強國呢?不能!在世界工業十大國裡,能夠稱得上工業強國的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這7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墨西哥是以數量取勝,大而不強。
  • 還是全球一流工業強國嗎?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工業、製造業水平在全球依然佔有一席之地,實力不容小覷。如今,英國的支柱產業是服務業,尤其是金融行業,倫敦更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歐洲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英國順利實現工業革命,成為全球霸主,通過對全球資源的剝奪,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成為了當時的世界霸主。
  • 日本和德國同是製造業大國,誰的經濟實力更強?
    中國和美國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的45.02%,接近一半的份額。在中美之後,日本和德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三大、第四大國,佔全球總量比重分別為7.23%、5.78%,比例較為接近。上世紀中期開始,日本和德國先後扛起「世界工廠」的旗幟,並且「日本製造」和「德國製造」成為了世界製造業的標杆。
  • 全球前10製造業國家有哪些?我國算製造業強國嗎?又能排第幾
    全球排名前10的製造業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印度、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墨西哥(聯合國統計司2018年數據),顯而易見,中國位列第一。但製造大國和製造強國其實是兩個概念,嚴格意義來說,目前中國只能被稱之為製造大國而並非製造強國。
  • 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就比如華為作為國內高新技術企業的優秀代表,儘管已經掌握的部分高端前沿技術,但一旦核心的晶片產品被斷供,高端手機產業也將無法生產。究其本源還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雖然說的有點誇張,但說到底,誰掌握了製造業的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國際話語權,無論是國際交鋒還是國際合作,都能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2018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曾經非常詳細的公布了美、德、日、英、法、韓、印、巴和中國共9個國家的製造業綜合及不同領域指數測評的結果。
  • 全球製造業口碑榜單:中國無緣前十,德國蟬聯第一,日本位居第八
    前段時間,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公布。從這份榜單中我們可以看出,德國製造排在第一位,瑞士製造和歐盟製造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瑞典、加拿大、義大利、日本、法國和美國排名第四至第十。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中國並沒有進入前十,而美國只排在第十位。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1,日本第8,那中國呢?
    對於製造業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商品的質量和價格,如果一個國家的商品能夠遠銷海外,就證明了其口碑得到了外界的認可,近期發布的《全球製造業口碑報告》就引起了熱議,作為一份具有權威性的報告,各國製造商品的口碑好壞,自然受到了外界的關注。那麼各國的排名又是如何呢?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一,日本第8,中國卻不在榜單內?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蘋果90%的產品都是在中國製造的。可見,中國製造業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地,因此,說到製造業的行家,我們國家自然能夠說得上話。工業強國崛起的歷史近年來,中國製造業也一直是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 比起「做大做強」,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當務之急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或將迎來重大機遇。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出爐:德國第一,美國第十,那中國呢?
    首先,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領先,率先在全球提出「工業4.0」戰略,實現製造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讓製造變得更加智慧化和數據化,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和品質。其次,德國製造工廠的藍領工人與白領員工,兩者工資待遇相差不大,這使得很多人加入製造業。
  • 全球製造業口碑哪家強?中國無緣前十,日本第八,第一實至名歸
    全球製造業排名一出來,誰都知道第一肯定是德國,德國製造就和德國人一樣,讓人覺得安穩、端莊、可靠,德國製造業領先世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甚至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工業4.0的構想,而前十都沒進的我國目前還只是處於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過程當中,今天就來聊聊不不知道的德國製造業吧。
  • 揭開日本製造業的四大秘密,一個重點,三大專注,美國累死學不會
    美國號稱是軍工世界第一,但如果不是因為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和德國弄走了很多東西和人才,美國根本就不可能發展那麼快。即便是今天的美國,在生產戰鬥機、航母、航天零件時所使用的工具很多都必須藉助於日本和德國的工具。
  • 盤點日本製造業的中流砥柱! - 企業戰略 - 世界經理人網站
    祖哥  2018-11-06 00:00:00   數位化企業 史上最精日本知名製造企業目錄。日本製造業的成功、產品質量的卓越、工匠精神的傳承,都離不開它們!
  • 德國和日本實力在伯仲之間,為何我們總感覺日本比德國厲害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和德國是世界著名的兩大工業強國,是世界製造業的兩大標杆,兩國的實力似乎也在伯仲之間。不過在很多人的眼裡,總是認為日本已經全方位超越德國,日本比德國更厲害。實際上真是如此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美國慘居末尾,日本反成亞洲第一?
    美國排名末尾 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在高端製造業上其實有非常高的話語權。 日本成績斐然 日本的國土面積非常小,和我國的雲南省面積差不多。
  • 大變局時代 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新機遇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份,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作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高端裝備製造業一直是各個國家和地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爭之地。隨著全球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化,高端裝備製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以「兩業」融合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因此,「十四五」時期要更大力度發展我國的製造業。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但也需要承認,要成為製造業強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該如何評價中國製造業的現狀才不會有失偏頗?
    透過對《中國製造2025》的解讀,不難看出,我們國家對自己製造業的現狀是有充分認識的,目前我國還只是製造業大國,其中聚焦的十大重點領域中,海洋裝備,先進軌道,電力裝備等領域目前發展較快,已經逐步領先;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目前進入與發達國家美國德國日本競爭狀態;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跟發達國家相比
  • 勞動力成本奇高的德國和瑞士如何留住了製造業?
    令人細思極恐的是,藉助高度自動化和商業模式的改變,以後歐洲製造不僅會繼續把控高端精密技術生產,還可能收復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部分江山。勞工價格本身對未來製造業而言,本身就已經不再是決勝要素。2.誰在反擊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