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是一個國家能夠長期發展及強大的重要基礎,人類進入工業革命以後,英國和美國能夠分別稱霸世界數百年,一個重要的背後支撐就是他們當年的製造業都達到了全世界的40%以上,當今世界,已經沒有一個國家的製造業能夠佔比世界40%以上,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的數據,2018年世界製造業的增加值為14.17萬億美元,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以4萬億美元,名列第一,世界製造業增加值前十名的國家如下表。
按照總數量,中國遙遙領先,不斷超過美國,甚至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佔比全球接近30%,這當然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努力奮鬥的成果,我國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西方數百年的工業化發展,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別是我國的工業門類,我國是全球唯一的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按照聯合國最工業的分類,我國擁有全部的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種類和666個工業小類,也就是說,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宇宙飛船,我國都可以製造出來,這是我國獨特的優勢,即使美國、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工業傳統強國,也沒有中國這麼完整齊全的工業門類。
另外,我國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儲備數量、技術積累等方面也具備全球優勢,但這能否說明,我國就是世界工業強國呢?不能!在世界工業十大國裡,能夠稱得上工業強國的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這7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墨西哥是以數量取勝,大而不強。按照我國工信部苗部長的說法,目前全球製造業形成四級梯隊的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以德國、日本為主的高端製造領域;
第三梯隊是以新興國家為主的中低端製造領域;
第四梯隊是以中東、拉美、非洲為主的資源輸出國。
我國目前顯然尚處在第三梯隊,我國製造業總量雖然在全球遙遙領先,但大部分都是中低端製造為主,高端的佔比很小。例如,被稱為工業之母的工具機,我國就只能夠製造中低端工具機,世界上的高端工具機基本被日本和德國壟斷;還有最近一直備受困擾的製造晶片所有的高端光刻機,我國也一直差距很大,導致我國一直無法製造高端晶片,每年我國晶片進口金額比石油還多,華為一直因此而被打壓;還有航空發動機、工業機器人等,也一直是我國的短板。當然,我國在少數高端領域,如5G、核能、航天航空等與國防軍工相關的領域,我國也是擁有很大優勢的。
美國是工業強國裡的頭號超級大國,美國的工業幾乎都是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在航空、大飛機、軍工、新能源汽車、通訊、計算機、晶片、化工、生物、醫療等領域,美國科技基本都是執世界之牛耳,擁有絕對領先的優勢,有蘋果、微軟、高通、英特爾、思科、谷歌、臉書、波音、特斯拉、通用、IBM等鼎鼎大名的國際高科技企業。
日本應該是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日本在高精度工具機、精密儀器、特殊鋼材、汽車、造船等方面在世界領先,擁有三菱、松下、索尼、豐田、本田、日產、東芝、馬自達、山葉、普利司通、住友、小松等著名企業。
德國也一直是一個老牌工業強國,能夠以一己之力發起兩次世界大戰,背後就是工業實力強悍作為支撐,德國是世界最大的機械設備出口國,在高端工具機、汽車製造、電子電器、光學、機械設備、化工製藥、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領先世界,擁有西門子、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克虜伯、海德堡、巴斯夫、拜耳、漢高、博世等世界著名企業。
韓國是工業界的後起之秀,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在汽車製造業、半導體行業、造船業、高端電子製造業等方面領先,擁有三星、現代、LG、大宇、起亞等著名企業。英國在航空發動機、宇航、晶片、生物製藥、石化等領域領先,擁有羅爾斯羅伊斯、宇航防務巨頭BAE、晶片巨頭ARM、英國石油BP等著名企業。法國在核電技術、航空航天、鐵路、汽車、高級服裝及化妝品工業等方面領先,有幻影飛機、雷諾汽車、標緻汽車、阿爾斯通、阿爾卡特等著名品牌。義大利高端汽車、高端時尚工業品等也舉世聞名,世界著名跑車法拉利和蘭博西尼都是義大利品牌,米蘭是世界最著名的時尚之都。
我國雖然目前還不是一流的工業強國,但我國基礎及儲備雄厚,應會很快趕上,根據《中國製造2025》規劃,我國成為全球製造強國按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到2025年,我國能進入全球製造強國陣營;第二步是到2035年,我國在全球製造強國陣營中處於中等水平。第三步是到2049年,即建國100周年時,在全球製造強國陣營中處於前列。就是能夠達到美國、日本和德國這一類的水平。
未來30年,我國將會努力從目前的製造業大國,變成也是製造業強國的前列。期待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