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美術之帶你了解浮世繪的前世今生,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說到日本的藝術,最讓大家有印象的應該是「浮世繪」吧。浮世繪,構圖簡潔明快,重點突出,一副副作品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你漫步於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壽司、生魚店、日式布藝店,還有總愛把你誤認成日本人的巴黎市民,無一不在向你傳達:這個國家是多麼喜愛日本文化。
事實上,法國人對於東方文化的興趣,早在啟蒙運動時期就已經形成。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開放的心態以及積極的扶持,加速了日本文化在歐美的傳播;隨著日本和法國的貿易日漸頻繁,日本的手工藝品如潮水般湧進法國。與當時正處於康乾盛世的中國相比,日本寬容且親和的文化輸出姿態博得了法國人的青睞。1867年在巴黎進行的世界博覽會更是成為日本輸出本國文化的契機,一些法國藝術家也因此受到啟迪,創作出許多具有日本風格的美術作品,拉開了現代主義美術的帷幕。
19世紀末,法國出現了一個著力研究光與色的畫派,這一藝術形態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印象派可以說是西方最早的現代美術流派,在西方美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一階段湧現的著名畫家中,如馬奈、莫奈、德加、高更、凡·高等人,都從日本繪畫中獲取了靈感。
再比如凡·高,他在色彩方面受到印象主義的薰陶,又吸收了浮世繪的裝飾風格,因此相對於莫奈等印象派畫家,凡·高對浮世繪線條的表現力,運用地更加徹底。1886年,凡·高來到巴黎,第一次看到了日本的浮世繪。浮世繪那大膽的構圖、濃厚的色彩、雅致簡約的線條,都令凡·高深深地著迷。當時凡·高居住的公寓旁邊,就是法國著名的日本藝術品商西格菲爾德·比英的畫廊,畫廊內掛售著大量的日本繪畫。凡·高每天流連於畫廊之中,欣賞並學習日本繪畫。1887年,他臨摹了歌川廣重的《雨中的橋》,同年,他又模仿溪齋英泉的畫風創作了《花魁》,他還在這一年自行舉辦了兩次浮世繪展,將自己的作品和浮世繪一道展出。
凡·高在作品《昂格拉橋》中的筆觸和線條,縱橫交錯、十分有力,顯示出他對浮世繪線條和造型的欣賞;甚至在《星月夜》中的渦卷,也被認為是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除此以外,凡·高更醉心於浮世繪色彩的透明鮮亮。我們今天對凡·高風格的印象——絢爛的色彩、奔放的筆觸、狂熱的情感,都是從浮世繪中汲取了靈感,才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例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向日葵》,便是以黃色這種浮世繪式的豔麗色彩為主調,瘋狂且肆無忌憚地咆哮著內心的情感。在凡·高后期的作品中,構圖、色彩和清晰的輪廓線等,都體現出日式韻味與審美情趣。
我們常說是大工業生產、宗教的衰落、哲學的發展和攝影技術的發明,促使了西方傳統美術向現代轉換。那麼日本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則為西方現代美術描繪了具體的面貌。如果沒有浮世繪或者說日本文化的傳入,沒有這些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畫家,我們無法想像西方現代繪畫會以怎樣的面貌展現。
浮世繪影響可見一般,它為世界藝術的發展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接下來看一看浮世繪的相關考點: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浮世繪三傑:
葛飾北齋(1760—1849),浮世繪風景畫名家,浮世繪三傑之首,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富嶽三十六景《雨後富士山》。
喜多川歌磨(1753—1806),浮世繪美人畫名家,常採用面部特寫(大首繪),秀麗多姿。代表作品《婦人相學十體》。
安騰廣重(1797-1858),又名歌川廣重,日本浮世繪畫家。代表作《莊野圖》《東都名勝》。
賞析《神奈川沖浪裏》:
背景:《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畫家葛飾北齋於19世紀初期創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繪版畫作品。
內容:該畫作描繪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湧澎湃的海浪,浪裡有三條奮進的船隻,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表達了人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特點:整個畫面不僅採用了大膽而直截了當的構圖和造型手法,而且採用強烈的動與靜的對比渲染,呈現出瞬間即逝的千姿百態和令人目眩的豐富表情。
意義:它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丰姿,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具有很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