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在歐洲打拼30年的陸翔來說,今年是其在希臘經歷最為慘澹和不平凡的一年。作為地道的北京人,陸翔2014年在雅典最繁華的市中心憲法廣場開了一家中餐廳,取名京品食尚,也寓意將北京的餐飲文化傳播到西方飲食文化中。
他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闖蕩歐洲,經歷過各種風雨。在雅典開中餐廳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涉入餐飲業,經歷過頭3年的生意慘澹,算是交了學費。後來逐步打開了局面,生意也好了起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隨著近幾年中國遊客逐漸增多,餐廳憑藉獨樹一幟的地道中餐吸引了大批中國遊客,每年旅遊季餐廳的消費主體也由中國人代替了希臘當地人,生意蒸蒸日上。
在一切都順風順水之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開來。陸翔表示,為了防微杜漸,他自國內發生疫情時便開始加強餐廳衛生防疫措施,在餐廳門口與衛生間準備免洗洗手液,每天用酒精消毒用餐環境與廚房等工作場所。在2月27日希臘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後,更是積極購置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分發給員工與當地華人華僑,保證了就餐顧客與員工的健康安全,在流感大規模暴發的冬季,沒有一位顧客與員工感冒。起初,外籍員工與當地朋友非常不理解,認為每天繁雜的消毒措施多此一舉,沒必要過度恐慌,陸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他們講述中國抗疫故事,獲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由於疫情加劇,希臘政府於3月份宣布封城禁令,除藥店、超市和銀行外,其他所有行業暫停營業,並頒布禁足規定與懲罰措施。陸翔說,疫情暴發後餐廳生意一落千丈,停業規定更是雪上加霜,二三月份餐廳出現了嚴重虧損。陸翔表示,儘管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但他沒有辭退15名餐廳員工中任何一個人,尤其是店裡的10名希臘當地員工。他說:「疫情當下,當地員工面臨的家庭和生活壓力非常大。面對共同的重大疫情,作為深耕當地多年的華人,我有責任團結大家共同抗擊疫情、一起渡過難關。」面對疫情的影響,陸翔主動展開自救,餐廳停業後他便積極試水外賣,藉助希臘的外賣網站和華人圈配送外賣,既能夠最大限度降低餐廳損失,又能夠為當地員工提供收入。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幫助所有員工申請希臘政府的疫情補助,以幫助他們爭取最大利益。疫情期間,有員工因為生活困難向其求助,他慷慨解囊,並上門看望員工家人,為他們送去溫暖。
陸翔表示,此次疫情對於全球的經濟衝擊是無法估量的。尤其是旅遊業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希臘,所受打擊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但值得慶幸的是,因為採取了及時有效的防疫措施,希臘比其他歐洲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更為樂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駐雅典記者 曲俊澎)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