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酒迷可能會依憑過往的經歷來評價某個品牌或風格。比如,家中的長輩偏好某款威士忌,或是我們參加過的釀酒廠「一日遊」等等,這些經歷都會使我們更偏愛某款酒品。
「盲品」指的是在不了解威士忌品質的情況下品酒,旨在消除偏見。「盲品」有利於提升品酒師的技能,充分激發個人感官,全面了解自己對威士忌的口味偏好。
該觀點並非妄言,確有科學佐證——人們對味道和品質的感知極易受到影響。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曾進行一項研究,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被告知同一款酒的價格更高時,他們會對它更有好感。面對兩款完全相同的酒品,受試者傾向於選擇自認為更貴的那款。這就是俗稱的「虛榮效應」。
作為心理學術語,它的含義不難理解。產品的價格越高,人們大腦中的獎賞系統和激勵系統就會被更大幅度地激活,顯而易見,這種方式可以強化個人體驗。背後的邏輯十分簡單:消費者將價格與期望品質相互關聯。
價格與包裝
除此以外,多數人鮮少品嘗價格昂貴的威士忌,因而我們可以把價格作為最好的指標。
在1989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針對「價格、品牌和商店名稱對購買者對產品質量認知的影響」得出結論:缺乏品牌認知會導致消費者將價格作為衡量品質的指標。簡單地說,如果告知消費者一款威士忌是500美元,另一款是50美元,消費者會認為那款價高的威士忌品質更好。
酒品賣家深知包裝設計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科學表明,僅需輕輕瞥一眼酒瓶就能直接對顧客的口味評估造成影響。
2011年,可口可樂公司將易拉罐的顏色從紅色改為白色,儘管配方照舊,但消費者始終認為配方已經改變。這是一個經科學驗證的跨模態交互作用的實例,其中視覺與聽覺感官都在影響著人們的味覺感知。
「盲品」則會屏蔽標籤、酒瓶甚至顏色對味覺的影響。
還有一份源自2019年的同類研究也可驗證這一點,其題目為「包裝設計對消費者感官喜好和購買意願的影響:關於巧克力新型包裝的研究」,研究主要測量品嘗者對同款純黑巧克力的喜愛程度,產品分別以六種不同的包裝呈現給參與者,由此展示出產品的六種特性——即創新、趣味、家常、獨特、健康及優質。
研究認為,包裝本身在「參與者的感官體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這些偏好可能是無法預知的,優質包裝下的同款巧克力未必會更受青睞,大概是因為產品的「表裡不一」吧。
當然,在某些場合中並不適宜「盲品」。
譬如,當你一邊啜飲美酒一邊聆聽著威士忌的浪漫傳奇,或是與釀酒師舉杯歡飲,亦或是親朋好友相伴。在這種悠閒愜意的氣氛下,率性暢飲往往是人之常情。
但是,當您評估威士忌的酒水品質時,所謂的「公正」不能僅是一種想像,惟有「盲品」可以使其變為現實。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5個「盲品」威士忌的小貼士,憑藉這些技巧可以助你成為品酒界的翹楚。
1.協同作戰
首先要指派一名協調員提前準備好經典威士忌品酌組合,並且只向品酒師揭曉威士忌的一般種類。如果隨行的朋友也想參加品酒,可安排他們在其它獨立房間進行準備。當品酒討論開始,他們便成為唯一的知情者。
2.基準比較
雖然這並非關鍵性因素,但已知的威士忌種類可為「盲品」者提供有價值的基準。通過「盲品」威士忌與基準威士忌的差異比較,可以幫助品酒師在不同的品酒活動中校準他們的味覺。
3.少言多品
當您「盲品」時,最好先保留意見,直到所有人都品鑑完畢。因為參與品酒的成員很容易受到其他擁有不同專業知識的品酒師言論的影響。儘管您會情不自禁,但要儘量避免言語議論威士忌的特性。
4.整合信息
當結果揭曉,討論開始之時,參與者須準備一份資料,包括品酒的日期,以及每款威士忌的名稱、度數、價格和風格,如此參與者就可以隨時掌握所有信息。這對他們日後品酒或選購酒品都是很有價值的參考。
5.視覺誤導
發表在《消費者研究》(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專對60至150名大學生進行了系列實驗,結果發現,在品嘗橙汁時,顏色對口感的影響超過其真實甜度。蘇格蘭威士忌此類的酒水允許焦糖染色,因此品酒者可以戴上有深色鏡片的眼鏡來掩蓋酒水顏色,避免被顏色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