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章開始之前,芽芽媽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家是誰在帶娃?
可能有些媽媽說,我是自己帶,或者是保姆帶。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日常帶娃,其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職責。
然而,芽芽媽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婆婆的育兒觀念非常落後傷害了自己的孩子,也會抱怨自己的婆婆經常和自己吵架。
雖然她們的吐槽確實有一些道理,但是總吐槽這些為自己辛勤付出的老年人也是不公平的,也要多體諒老年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其實,年輕的爸爸媽媽對「老人帶娃」充滿意見,總結起來無非就兩點:
老人們容易過分溺愛放縱孩子,在小孩性格養成方面或多或少有影響,此外,有些老人相對落後的觀念也會妨礙孩子的個性發展;老人一般喜靜不喜動,並傾向於滿足孩子各種零食偏好,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但是,拋開這些,老人帶娃其實有很多好處呢!
畢竟是過來人,他們還是總結了一套育兒經,可能有些觀念過時或者遭廢棄了,但是有些還是可以參考和聽取的!
由於祖孫之間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的對孩子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
他們會特別喜歡和小孩子在一塊玩樂,他們實際上都是老小孩,他們會和孩子相處的非常融洽,這樣也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
老人經歷過的事情也比較多,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對教育孩子方面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
不僅如此,老人帶娃,還做出了巨大的付出,你如果能理解他們,真的會有點內疚,其實他們也挺不容易的!
往往能帶孫子的老人都已年過半百,雖說現在生活質量好了,但還是有部分老人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棘手的病症。然而,在幫忙帶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可能因為忙碌忘記吃藥,因為忙碌辛苦導致病症加重,即便有些不適,他們也都在堅持,這個過程中老人們無疑不是在消耗自己的健康來帶娃!
雖然爸爸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帶孩子的時候還是沒有老年人那樣認真。有時候年輕人會選擇更簡單的帶娃方式,比如為了能讓哭鬧不止的孩子安靜下來,就會把手機或者平板給他們看看動畫片玩玩遊戲,自己也能夠偷個懶。
可是老年人總是覺得讓孩子玩這些東西對孩子的眼睛不好,所以他們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就會一直抱著孩子,也會帶著孩子出去玩。所以說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老年人比年輕父母更負責任,付出的精力也更多。
很多老人退休後都想頤享天年,和老伴兒或者好友一起遊山玩水,看遍祖國大好河山。可是為了小兩口能夠生活得更好,他們卻不得不待在家中帶孩子。
把自己餘下的日子都來哄孩子陪孩子玩,沒有一點自己娛樂的時間。他們也想在自己家中瀟灑的過日子,也想到處旅遊放鬆心情,可是為了自己的子女,不得不過著看人臉色的生活,像個保姆一樣把自己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帶娃。
看到這裡,你還要繼續埋怨自己的婆婆或者媽媽帶娃的種種嗎?
老人帶娃不是義務,而是給兒女額外的恩賜,這其中難免有諸多的矛盾。如果科學和理論無法來解決它們,那就用包容和理解吧!原諒這些或大或小的不美好,讓這個家充滿更多溫情和向上的力量!
說到這裡,芽芽媽給大家分享幾條經驗。當你和家裡的老人因為孩子的問題發生分歧時,該如何溝通?
和老人溝通的時候要就事論事,出現什麼問題就討論什麼問題,不要把生活中的其他矛盾拿到教育中去談。
不要一味責備,而是去談解決辦法:要心平氣和地講出自己的看法,儘量和老人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致,因為大家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對老人帶孩子方面的長處要給予鼓勵,讓老人知道自己的辛苦付出是能得到認可的。遇到節假日,帶老人孩子出門轉轉,好讓彼此增進理解。
在老人眼裡,一些權威的人的話更加有重量,因此,為了讓老人轉變觀念,可以用「孩子的老師說了……」
「電視上的專家也這麼說……」「我們之前問過醫生……」之類的方式說服他們,這會比自己說的管用許多。
芽芽媽這裡作為過來人的身份說幾句:
各位寶媽們就算要上班,就算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一定要自己扛起帶娃的重任,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而並不是理所應當的將這項義務交給老人,寶寶雖然獲得了老人加倍的疼愛,但最終失去的是爸爸媽媽的童年陪伴。
有一次芽芽媽和閨蜜聊天,她自己創業做公司,還要帶著兩個孩子,老公在國外,公婆年齡又大了,沒有辦法幫她照顧孩子。我問她獨自帶大倆娃是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滿滿的成就感?她卻輕描淡寫地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啊,這難道不是每個父母應當做的嗎?
是啊,這才是每一位父母應當做的,再苦再難,也要自己帶孩子,而不是責怪公婆或父母不幫忙,相反,強行要求婆婆或媽媽幫忙帶孩子,才是最最最自私的表現。
有老人幫忙帶娃,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照顧好一老一小,因為這是幸福的「雙重陪伴」。
我們終究也會老,將心比心,終究,我們都會做到更好。
芽芽媽希望大家都能夠記住老年人帶娃的這些暖心付出,都能夠有所感悟,從今天起就改變對家裡老人的態度,不要再批評吐槽老人了!
留言區說說看,就老人帶娃這個事情你怎麼看?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schoolmum008/caicai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