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在把血糖控制達標的同時,還有一項指標的控制要求與控制血糖一樣嚴格,即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此外,對血壓、尿酸等的控制同樣也應引起關注。因為,糖尿病是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與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都可因血糖的異常而發生變化,更為關鍵的是高血壓對機體的損害是上述多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舉個例子:
天寒地凍,為保持體溫我們會採取多種保暖措施,比如穿厚衣服是多外因來禦寒,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供給機體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不能長時間抵抗寒冷的,反之亦然。糖尿病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也是如此。
高血糖長期存在會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但也僅僅是損傷產生「小傷口」而已,不足以嚴重影響血管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血管內皮一旦有了小傷口,血液中的大量脂肪就會從傷口處進入並沉積在血管內皮下,進而引起炎性反應使脂肪發生變性形成粥狀脂質物,這些物質像「垃圾」一樣積存了血管內皮下,使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並形成斑塊,最終引起心、腦、眼、腎等重要器官病變而危及生命。
需要知道的是,在脂肪進入血管內皮的過程中,必須依靠低密度脂蛋白作為運輸的載體,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數量越多,脂肪進入並沉積的數量也會越多,血管病變發生的速度就會越快,病變嚴重程度也會越重。因此,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以阻止與減少脂肪的進入與沉積,將高血糖損傷血管內皮後果最小化。
那麼,有糖尿病的人應當將低密度脂蛋白質控制在多少呢?分兩種情況:
在尚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時,應將低密度脂蛋白質控制在2.6mmol/L以下
已經有明確的血管病變或已經發生了心腦血管病等,應將低密度脂控制在1.8mmol/L以下
需要提醒的是:這兩項控制目標比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低很多,因此依靠自身脂代謝能力是達不到控制要求的,通常需要像服用降糖藥一樣,長期服用降脂藥才能控制達標,對此應有足夠的認知並及時堅持服用。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