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國產科技巨頭,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

2020-12-16 數碼小妖精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提及國產科技巨頭,不少人都會想到華為、中興等,不僅綜合實力強大,連名字都富含意義的企業。而有少部分國產科技巨頭,則因為取了一個英文名字被低估了實力,甚至被不少消費者當作海外品牌,例如安克創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克創新(Anker)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消費電子品牌,主營業務中包括充電寶、數據線等3C數碼產品的配件生產。7月16日消息,安克創新首發申請已獲得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不過,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安克創新這個公司以及其旗下的產品都非常陌生,甚至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是海外品牌,或者「山寨」品牌。這主要是因為,安克創新的電子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因此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並不高。

但實際上,安克創新是一家全球化巨頭,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中排名第11,品牌力得分546分

另外,由於Anker這個名字過于洋氣,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也順利不少,營收業績更是呈現高速增長趨勢。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成立短短幾年,在2017年至2019年間,安克創新的營收就分別達到39億元、52.3億元、6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2019年,安克創新海外營收的佔比就達到98.47%,這也意味著安克創新一年能從海外撈金65億元。從營收數據上就足以看出,安克創新旗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火熱程度,至於這其中原因,筆者認為有2方面:

01一方面,產品質量出色

由於安克創新在進軍美國市場時,市場中的電源品牌本就不多,而安克創新又不斷提升設計,嚴格把控質量,力求做到好看又好用,以滿足用戶的高需求,並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安克旗下的產品,在海外發達國家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02另一方面,重視技術研發

雖然相較於智慧型手機,平板等3C類產品,安克的充電寶、數據線等並不具備太高的技術含量,但安克仍然堅持創新。

從安克創新財報獲悉,為了保證第一時間掌握並更新行業技術,安克創新每年都會拿出超2億元用於新技術的研發。由此可見,安克創新旗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熱銷,並非偶然。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被低估的國產科技巨頭,一年從海外撈金65億,卻在中國被看成山寨
    文/BU 審核/有魚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近年來,我國湧現出了眾多科技公司,擁有自有品牌,在以行動裝置周邊產品、智能硬體等產品為主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小有成就的安克創新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家低調的國產科技巨頭,安克創新的絕大多數產品都被銷往了海外,因此,其常被誤認為是海外品牌,甚至被看成是山寨。但其實,安克創新的產品在歐美等多家享有盛名,其充電器品牌Anker的知名度最高。同時,安克創新還擁有音響與耳機品牌Soundcore,投影儀品牌Nebula,行車記錄儀、智能車充等智能車載品牌Roav等品牌。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銷量超越華為再拿第一
    提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中興必須榜上有名,而且這兩大科技巨頭在命名上就極具中國特色。但要知道,多年前,中國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因此有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為了擴大知名度,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一年低調吸金66億
    不少海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會註冊了一個中文名字,好的名字可以讓該公司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甚至讓用戶產生這是一個國產品牌的錯覺。甲骨文,便是一個優秀的案例。同理,中國公司進入海外市場時也會起一個英文名字,甚至會出現名字過於海外化,許多消費者將其當成海外品牌的情況,比如Anker。單看名字,很少有人會將其與國產品牌聯繫在一起。不過,Anker品牌名字不接地氣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Anker是一家名為安克創新的中國出海消費電子企業旗下的充電品牌,其主戰場並不在國內。
  • 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偏取個英文名字,一年賣掉300億的衣服
    提及中國電商巨頭,大多數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的確,目前國內電商領域,上述三位巨頭幾乎撐起整個市場,但在激烈競爭中也有不少電商巨頭日漸崛起,只是因為平日太過低調而被淘寶、京東的光芒掩蓋,例如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百億美金公司」之一的SheIn。
  • 明明是中國電商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成立6年估值超1000億
    對於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眾人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但有這麼一家電商平臺一年銷往海外的服飾高達300億,估值超1000億元,但是卻鮮為人知。這家中國電商巨頭便是Sheln。
  • 一年撈金2000億?他才是真正的「巨頭」!
    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洗衣機已經變得越來越先進,而國內的洗衣機製造業也早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來看,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我國的洗衣機市場實現了3831萬臺的零售量和764億元的零售額。分別比前一年同比增長了3.9%和2.5%。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洗衣機呈現穩健增長趨勢,甚至銷售額增長超過預期,這是十分不易的。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公認最有潛力的市場,細數一下世界各個行業的巨頭,從來沒有繞開中國市場,就連飲料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飲料市場上銷售最好的並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日本以及美國的飲料巨頭。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不過你們知道嗎?養樂多並不是我國的自主品牌。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56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可以說養樂多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產品,隸屬於日本株式會社,相信這讓很多中國民眾 覺得不可思議。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連續十多年全球第一
    早年間,中國科技產業還未崛起,國產電子設備在市場上並不是十分受用戶歡迎。因此,不少廠商為增強自家產品競爭力,都喜歡為品牌取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這也導致很多用戶至今仍將部分中國廠商,當成海外企業,普聯技術便是其中代表。
  • 日本家電巨頭深耕中國42年,營收遠超格力美的,一年撈金超5000億
    早在2018年,松下就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最能賺錢的電器品牌,一年撈金超5000億。作為對比,美的年營收在2782億元,海爾、格力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不過,這個日本的家電巨頭最初卻只是一個小作坊。
  • 日本飲料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默默撈金65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空前的機會,但也衝擊了生產力較弱的國家,當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打擊國產商品時,國家又不得不出臺對應政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品牌來自於日本,每年在中國低調撈金幾十億,還一直被大家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它就是「養樂多」。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從國內賺走65億,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和市場巨大,許多外國品牌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並深深紮根,以至於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它們是國產品牌。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從國內賺走65億,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 被忽視的國產洗髮水巨頭,趕超飄柔、海飛絲,一年銷售額達15億
    很多人有疑問,難道我們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國產洗髮水品牌?其實是有的,在某洗髮水品牌排行榜中,阿道夫以全年15億的銷售額,挺進榜單Top10。可能很多人提起阿道夫,都以為它是個洋品牌。畢竟,在該品牌洗髮水的瓶子上,除了「阿道夫」為中文外,其他的大都是英文。從它誕生之時,其廣告風格便偏向於歐美風。加之「阿道夫」這個名字,很難不讓人產生誤會。
  • 低調的日本空調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24年,卻被認為是國產品牌
    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國內很多的企業紛紛入駐海外的市場,海外企業也紛紛進軍國內的市場,這極大的推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海外的產品開始湧入國內的市場。 在海外的市場裡面,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這也說明了中國的製造業在高速的發展,已然是一個全新的面貌。
  • 全球最賺錢的手機巨頭,平均一天撈金17億,連續13年蟬聯第一
    時至今日,全球手機市場的格局基本穩定,雖然不斷有黑馬出現,但並目前為止並沒有撼動三大巨頭市場地位的實力。而三大巨頭正是三星、蘋果以及華為,其中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排行中已經落在了三星和華為之後,但蘋果公司卻依舊是最賺錢的手機巨頭。
  • 低調的中國電商巨頭,半年賣出400億,卻被誤認是海外品牌
    所以,許多網際網路行業的市場新秀都會選擇避開國內巨頭的鋒芒,出海闖蕩。這就導致許多誕生於中國的行業巨頭,雖然在海外混得風生水起,但在國內卻鮮為人知,例如電商領域的巨頭——SHEIN。SHEIN是一家誕生於2008年的中國跨境電商企業,主營女性快時尚服裝產品。
  • 這個被認為是國產產品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市場撈金65億!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相當眼紅的「大蛋糕」。尤其是14億多的人口,更是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飲料市場中,我國在2019年的飲料零售額就達到了2099億元人民幣,同期增長幅度為10.4%。
  • 「偽裝」成國產的日本飲品巨頭:與蒙牛、伊利齊名,每年狂賺65億
    與此同時,也有大量外國品牌進入中國,而且還實現了本土化,讓一些中國人把它們誤當成是國產品牌。養樂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實實在在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算得上是「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養樂多公司遂將養樂多銷往國外,巴西、泰國、韓國、菲律賓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是首批海外市場,其後荷蘭、英國、德國和比利時等主要歐洲國家也有養樂多店鋪的身影,而且十分暢銷,並在這一類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份額。然而,養樂多直到2002年才真正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對食品飲料的需求也相應有了變化,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追求健康綠色的食品,飲料則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提出不一樣的需求,比如熬夜玩遊戲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功能性飲料。
  • 明明是中國科技公司,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連續10年銷量全球第一
    文:西城說到國產科技品牌,大家可能會想到華為、阿里、騰訊、海信等品牌,這些品牌都是擁有非常廣的業務,而且有很高的成就,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也有那麼一些低調的國產科技品牌,雖然獲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卻不怎麼喜歡宣傳自己,甚至連廣告都很少看到。
  • 低調的德國冰箱巨頭,大家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默默撈金48年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我們中國科技也在不斷的發展著,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走進了我們普通人的家庭裡面。除了電視以外,各種空調、洗衣機、等一系列的智能家居也越來越常見了,在這些家具裡除了一些我們最常見的美的,海爾品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