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思考的摩羯座作家,不只有村上春樹

2021-01-15 澎湃新聞

理性、自律、堅韌的摩羯座,看起來似乎和需要感性的「作家」並不搭配,但環顧世界文壇,摩羯座又的確誕生了一批重量級的著名作家。比如前兩天剛剛度過72歲生日的村上春樹,全球擁有無數讀者,又時不時吐槽自己的星座,可能這就是摩羯座作家的魅力所在吧?

村上春樹(1月12日)

關鍵詞:自律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村上長這樣

什麼?村上春樹竟然72歲了!這是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就在前天,廣受熱愛的村上春樹剛剛過了72歲生日。

村上在文學刊物上刊登的文章《棄貓》

中譯本最初進入中國時,第一批70、80後讀者概念中的村上春樹,還是少年感滿滿的「叔」。一直在跑步、喝著威士忌、喜歡爵士樂、間或寫本書的公眾認知,甚至直接引領了一種生活方式:間接帶熱了一個又一個城市馬拉松……同時,筆耕不輟的村上春樹不斷有新作面試,以至於人們對他抱有一種「啊,這位大叔又出新書了」這樣的慣性印象。

村上在隨筆中吐槽了自己和妻子「摩羯與天平」是糟糕的組合

「我的興趣只在自己接下來要寫的東西上,對從前寫的幾乎沒什麼興趣。而且我會不斷忘記自己曾經寫過什麼。」村上春樹這樣說。從生活,到創作,十年如一日地自律,並保持思考,村上可算是非常典型的摩羯了。

20多歲開酒吧的村上,在吧檯上寫出了《且聽風吟》

無論是早期的《挪威的森林》,還是近期的《刺殺騎士團長》,無論流行趨勢怎麼更新迭代,從創作伊始至今,他的小說看起來似乎在講述情愛,但其核心都在嚴肅探討人性以及人類的嚴肅命題——孤獨、死亡、體制、惡與異化……(這真的非常摩羯了!)

最近露面的村上春樹,即使步入老年,仍然有著「少年感」

那麼對於自己的星座,村上本人怎麼看呢?在隨筆中,村上春樹直接吐槽了摩羯座「生來就倒黴不斷」——聽聽就可以,不必真信,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摩羯座,無論怎樣吐槽和自嘲,他們的內心,都以作為摩羯座引以為傲吶!

三島由紀夫(1月14日)

關鍵詞:熱愛

三島一輩子都在追求「完美的體格」

沒錯,三島由紀夫也是摩羯座。狂熱、魔幻、短暫一生充滿「抓馬」的三島由紀夫,是如假包換的摩羯座。

金閣寺被焚毀事件讓三島由紀夫獲得創作靈感

他最著名的作品《金閣寺》,靈感來自於金閣寺在1950年被僧人縱火燒毀的真實社會事件。據犯罪者交代,他的動因是因為「金閣寺實在太美了」,從而禁不住產生了妒忌之心。這一聽起來簡直有點胡鬧的理由,卻讓三島由紀夫心有戚戚焉——這正符合他一直以來的美學觀念:愛與恨、美與醜、死亡與頹廢,這樣的極致的熱愛,或許正是摩羯座的隱藏面。

愛貓幾乎成了日本作家的傳統

這種特質在三島由紀夫的政治訴求中達到了更為強烈的程度。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甚至於就連這場兵變,也都是為了執行他的美學理念:三島由紀夫希望恢復他心目中,古代日本的形象,為此才不惜籌劃了特攻和切腹自殺行為,堪稱將美上升到了絕對信仰的地位。

翁貝託·埃科(1月5日)

關鍵詞:好奇心

跨越多個領域,翁貝託堪稱博聞強記

「作家」這個職業身份,並不足以概括翁貝託·埃科。這位義大利作家在大學裡學的是法律專業;學到一半覺得與法律條文死磕並不是興趣所在,於是轉而去研究中世紀哲學與文學;但這還沒完,等到博士畢業,他的論文又主要關注神學與美學的跨界領域。在學校幾番調整,畢業後進入職場繼續斜杠人生:開始是電視節目編輯,一樣是寫字,就再給報紙寫寫專欄;與此同時,翁貝託的社交和藝術家多有交集,漸漸地,成為先鋒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看起來生活已經足夠豐富,但那可是翁貝託,他在大學任教,最後,當然是要創作,寫出了暢銷書……

翁貝託在書房中

這種交叉跨界,也直接反映在翁貝託的作品中——在成名作《玫瑰的名字》裡,就可以看到偵探小說、神學、符號學、語言學、建築學等多種元素。而在小說《布拉格公墓》裡,又混合了諜戰、心理學、歐洲歷史等。

翁貝託同時是作家、學者、教授

充滿好奇心、擅長跨領域。不僅斜槓,並且翁貝託每一項都「槓」得出色,這大概也是摩羯座的特點了。把握基本盤,把主業做到最好的同時,不斷觀察和探索感興趣的領域,一旦嘗試就會認真鑽研,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無論在什麼年齡,在嚴肅的外表下,「好奇心」貫穿了翁貝託的一生,這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

西蒙娜·德·波伏瓦(1月9日)

關鍵詞:理性

《第二性》堪稱一聲驚雷,獲得世界級成功

如果說,「理性」是摩羯座最顯著的特性之一,大概不會有人反對。出生於1月9日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堪稱理性作家的典範。她是作家,也是著名學者,同時,在著書立說之餘,還投身於熱火朝天的社會活動。1949年,其充滿理性思辨的巨著《第二性》橫空出世,獲得世界性成功,這也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波夫娃作品。波夫娃從生物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分析學等等諸多領域,結合大量的歷史史實,

波伏瓦留下大量手稿

同樣出生在一月上旬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也是一位學者型作家。她在學術建樹和文學成就方面,絕對不輸給埃科——哦,別忘了,她同時還投入了巨大精力到轟轟烈烈的社會運動中。

波伏瓦與薩特近乎實驗性的關係

波伏瓦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數那本堪稱經典的《第二性》。波伏瓦在《第二性》裡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理性與冷靜。作為一名女性知識分子,波伏瓦運用了生物學、精神分析學、歷史學、文學的理論工具,梳理女性的命運;結合女性在社會中的典型遭遇,深刻揭示了女性的真實處境及其性質。在她那冷靜的學術話語之下,湧動著她對全體女性的未來命運的關切。

蘇珊·桑塔格(1月16日)

關鍵詞:堅持

被成為「美國公眾的良心」

在學術地位上可與西蒙娜·德·波伏瓦並稱為「雙子星」的另一位重量級學者作家蘇珊·桑塔格,恰巧也是摩羯座。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家」。《反對闡釋》一書令她名噪一時,該書迅速成為當代經典。

曾獲得多項重量級圖書獎

作為摩羯座,蘇珊·桑塔格將「堅韌」這個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小由祖父母撫養,5歲父親就因肺結核過世,成年後與丈夫離婚,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此後還罹患癌症……無論如何也稱不上順利的人生境遇,但桑格塔一直頑強拼搏,不僅戰勝病魔,還由此完成了《疾病的隱喻》。她在男性為主導的思想學術界,以自己卓越的見解打拼出一席之地,簡直可以作為摩羯座「堅持」的代表人物。

蘇珊一生境遇坎坷,但從未停止學術探索

有趣的是,摩羯座蘇珊·桑塔格專門寫了一本《土星照命》,但其實是她的批評文集。她在書中懷念古德曼,談論阿爾託的「殘酷戲劇」,分析卡內蒂的宗教性,論述巴特的審美意識,品味本雅明的惆悵詩意,縱論裡芬斯塔爾和西貝爾貝格的電影。

編輯、撰文:Y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孤單思考的摩羯座作家,不僅只有村上春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著有在日美同步出版的長篇小說《歲月之光》《傾聽村上春樹》等多部作品。翻譯過多部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日本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尤其作為《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等村上春樹重要作品的譯者而聞名世界。村上春樹及其作品也因為他的譯介,在西方世界得到關注,並獲得好評。
  • 身為職業作家,卻每星期跑步60公裡,村上春樹:寫小說只是個意外
    最近一段時間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作品,感受良多,所以打算寫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自己膚淺的感悟。前幾天還聽說村上春樹又一次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很多人都為他打抱不平,但當我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文字,才發現人家可能根本不在乎這件事。除了書籍的銷售數量不錯之外,村上春樹本人更加在意的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作品的看法,至於得不得獎什麼的,根本不必考慮。
  • 跟著作家遊世界——讀村上春樹的《假如真有時光機》
    我一路讀,一路寫,讀完一本《時光機》,寫完一萬字的遊記,剛好是回程的最後一天,我趴在車窗口,一邊做著瑜伽動作,緩解身體的僵硬,一邊借著夕陽的晚照,趕讀村上春樹的後記。窗外的光線,越來越暗,心裡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旅遊,不只是身體在移動,眼睛在放大,它給予旅遊者的,是一次全新的知識體系,這與課堂上,旁聽後,資料中的知識是不一樣的。用大腦走路,用心去思考,才是一個旅行者真正的意義。村上春樹在《時光機》裡提到,因為自己的一時惰性,沒有把一些走過的地方和發生過的趣事記錄下來,是一種遺憾。
  • 村上春樹的10句經典語錄,句句有思考,當我們讀懂了,眼眶也紅了
    村上春樹作為日本知名的後現代主義作家,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八十年代的文學旗手。不僅在日本家喻戶曉,在全世界也有相當大的知名度,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全球銷量驚人。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能戳動你1、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挪威的森林》2、活著就意味必須要做點什麼,請好好努力。
  • 作為日本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的創作風格有何不同?
    村上春樹比東野圭吾早出生近10年,村上1949年出生,今年71歲,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今年62歲。儘管兩人都是日本知名的作家,但他們的風格卻大相逕庭。關於村上春樹的作品村上30歲那年發表自己的處女作《且聽風吟》並參加了當年的新人小說比賽,他以獨樹一幟的風格獲得了大獎,就此開始走上創作的生涯。他的成名作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挪威的森林》,描寫的是青春和愛情的迷惘,深受年輕人的喜愛,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 如何閱讀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嚴肅認真又溫柔暖心的大叔。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是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是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如何閱讀村上春樹呢?
  • T恤狂人 · 村上春樹
    * 節選自POPEYE2018 AUGUST Issue856《村上T - 僕の愛したTシャツたち》* 本公眾號村上春樹作品「御用」翻譯為《樂隊的夏天》背後的隱藏人物,新褲子初代鼓手尚笑,如今他作為製片人/小說作家活躍於中日文化交流領域,著有《在清醒與麻木之間》,同時也是村上春樹的書迷。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林少華:除了村上春樹,日本男作家最愛太宰治
    「如果說村上文學意在順應社會和自我療傷、自我撫慰、自我提升,那麼太宰治則意在反叛社會和自我批判、自我告發、自我墮落。或者換個說法,前者傾向於自尊自愛以至自戀,後者傾向於自暴自棄以至自虐。」林少華在《斜陽 人的失格》序言中這樣寫道,將太宰治的作品與村上春樹的作品做了細膩且深入的比較。  林少華自1989年翻譯《挪威的森林》開始,翻譯村上春樹作品長達二十餘年,共翻譯了38部村上春樹作品,是中國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翻譯家。對於村上春樹的文字可謂如數家珍。
  • 村上春樹:風格獨具的青春詠嘆
    儘管村上春樹從未被視為一位循規蹈矩的作家,實際上他也從未與「內向的世代」為伍,然而卻不可能絲毫感受不到當時的文壇氣息。至於是否應該以後現代主義小說家來定位,是個一時難以廓清的理論問題。本文無意於這一話題的糾纏,但至少傾向於認為包括《且聽風吟》在內的村上的小說文本中,後現代主義小說因素的存在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
  • 林少華,陪伴村上春樹三十五年
    要讓我想想知名的日本作家,我會想起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東野圭吾、渡邊淳一和村上春樹。也許我的記憶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估計能代表很多中國讀者的認知。林少華是著名文學翻譯家、作家,《林少華看村上》是一部文學評論集。
  • 身為村上春樹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村上春樹閱讀熱是從這裡開始的。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曾在《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一書中,引用了一位上海女作家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小說,裡面描寫了一位年輕的上海「摩登」女性,依照村上春樹書中所寫,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營造出一個「村上世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開始,上海的年輕人率先在傳統社會的裂縫中,窺探並實踐著一種外來的新生活,村上春樹的書籍為這種生活提供著「指南」。
  • 村上春樹:我是一個日本作家,常年居住在國外,這有問題嗎?
    方方當下的這種情況,讓人想到了村上春樹,這個被人們戲稱為諾貝爾文學獎陪跑者的日本著名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並不是一個特別愛國的人(反倒覺得世界主義的傾向更為強烈),不過一旦常駐國外,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必須意識到自己是個日本作家,周圍的人會以這樣的眼光看待我,連我自己也以這樣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且不知不覺還會生出同胞意識。
  • 村上春樹:世界級的暢銷書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的「萬年陪跑者」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了,村上春樹不出意外,又沒有獲獎。我一直認為,除非他的文風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是諾貝爾獎的評委大換血,否則他得獎的機率微乎其微。然而,每一次開獎之前,他都會被人「惡意」炒作上榜。
  • 村上春樹7月新作頻出
    繼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之後時隔六年,也是繼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發表三年之後,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最新短篇小說集《第一人稱單數》於7月18日開始發售。同日,村上翻譯的格蕾絲·佩利的三部短篇集《人生的小麻煩》《最後一刻的巨大變化》和《當天晚些時候》的電子書也正式上線。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村上春樹:72歲,身高五尺七寸,有恐高症,愛打麻將,祖父是和尚
    村上春樹的描述,代表了很多內向者的狀態,不愛說話、不愛社交、喜歡獨處,2004年,村上春樹接受《巴黎評論》採訪依然這麼說:「我是個秉性孤獨的人。我不喜歡團體,學校,文化圈。他寄宿的練馬區有很多漫畫家,當時東京出現大規模學潮,村上幾乎不去學校,在新宿打零工,晚間則消磨在歌舞伎町的爵士酒吧。大學時代的村上春樹留鬍鬚和長發,在課上讀小說,考試總是擦著線勉強及格。當時他只有兩個朋友,而且都是女生。其中的一位陽子(Yoko),後來成了他的愛人。
  • 有人說村上春樹是二流作家,村上怎麼說?
    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生活依舊朝氣的村上春樹,被網友稱作諾貝爾文學獎的小李子,言外之意是遲早要拿諾獎的了。我倒覺得,一流二流還是三流,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作家首先作為一個要飲食男女的生活者,通過寫作,獲取基本的甚至超基本的物質生活,是一個能夠持續產出作品的前提。像曹雪芹,那是例外。像路遙,拿命來寫作,也是極端。作家首先得是個人。村上春樹是不是二流作家,得拿其作品和一流作家比。
  • 關於村上春樹的一點碎碎念
    今天想寫一寫村上春樹,上學的時候曾經一度痴迷他的小說,雖說那時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吸引了我,現在想來應該是作品本身的魅力。那時看的最多的基本是他的長篇,《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尋羊冒險記》等等,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喜歡上了他的短篇,還有一些隨筆,雜文集,也是通過這些才開始漸漸地了解了小說之外的村上春樹這個人。
  • 閱讀要點和閱讀感悟,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小貓咪對村上春樹有特別的回憶。過去他們一起取過暖。瞬間改變了我對寵物的以往的膚淺而偏面的看法。)小貓咪是站在一片鬱鬱蔥蔥的仙人掌前面的。在我看來這顯然意味著這隻柔弱的在思考的小貓咪內心渴望著挑戰,薑黃色的小貓咪與深綠色的帶滿刺的鮮活的仙人掌給我一種蠢蠢欲動、挑戰、思考、沉穩、孤獨(不想用孤獨這個詞,可自我又表達不了那隻黑洞洞眼睛的貓的神態)在背面那隻貓咪騰空而起,但那只是第一印象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