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體曝,前途K50純電跑車下來了一批媒體試駕車,公裡數均為8000多公裡,2018、2019年上牌,現28萬元甩賣,4S店提車。且不說消息真偽,按照原價70萬元對比,1年多的二手車,暴跌50萬,不禁讓人唏噓,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競爭力到底有多少?
前途K50當初上市非常高調,而且充滿著自信。整車覆蓋件均採用了碳纖維材料,車殼總重不到50公斤,而且車身框架也是鋁合金,極高的輕量化再加上低風阻跑車式車身設計,讓這款車被譽為「國人超跑」。動力為前後雙電機,320千瓦,680牛·米,百公裡加速4.6秒,極速200公裡,NEDC續航380公裡。
產品周期不足兩年,保值率狂跌,讓消費者不禁感嘆,買新能源車到底為了什麼?尤其這種原價接近70萬元的純電跑車。在如今,國產特斯拉Model 3上市,前途K50的未來已沒有前途,雖然K50有著超跑級的身材,但從配置以及性能上相差甚遠。接近70萬元的價格,都可以買特斯拉要出的Model Y了。
無論怎麼說,前途K50從產品力方面來說已經「自爆」,但前途方面並沒有因此感到不安。在過去的銷量數據來看,2018年8月上市至2019年8月,前途K50累計上牌量僅為131輛,這其中還包含了幾十輛的媒體試駕車與經銷商試駕車。
前途汽車曾表示,如果不計算研發成本投入,鑑於K50的生產工藝和零庫存策略,每年幾百輛的銷量就已經可以平攤K50的生產成本。而之前建廠時許下的承諾是,年度產能規劃是5萬輛。這就意味著,前途汽車大多數時間處於產能過剩階段。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這很不良性。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補貼逐漸收窄,前途汽車未來形勢不容樂觀。
如今這個消息放出,讓原本打算購買K50的消費者更是產生了極高的持幣觀望態度。畢竟能一時掏出70萬元的客戶,也是屬於不差錢的主。70萬的官價,28萬的二手價,如此大的落差,到底傷害了誰?看來特斯拉的訂單應該可能大概又多了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