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千城萬店」與「重倉中國」雙戰略背後,酒店業正在醞釀新變局

2020-12-21 財富中國網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動蕩、魔幻的一年,而對於酒店業,用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的話來說,就是一次無差別的「壓力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不論單體模式還是連鎖模式、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在持續將近一年且還要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的同等條件下,大家一起抗壓、復甦、轉型、求變,誰能恢復的更快、堅持的更久,交出的成績更好,結果也將促使酒店業迎來一次新變局。

就在不久前,華住公布了三季度財報,相關數據顯示其業務正在快速恢復中,特別是從第三季度開始,不計被徵用酒店,2020年Q3華住酒店的整體ADR為218元,相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但環比第二季度提升了17.82%。其中中檔及高檔酒店的出租率恢復至80.1%,雖然不及去年同期的86.1%,但也持續回暖。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01

市場需要看清的酒店業「五大趨勢」和「八大紅利」

酒店業不會被疫情摧垮,儘管目前看來,全球除中國外的市場正在迎來因疫情二次反撲造成的新一輪衝擊,但這樣的衝擊也會是暫時的。

那麼什麼可能會導致酒店業終結,季琦半開玩笑的說,一可能是視頻會議的盛行,大家待在家裡就能解決工作上的事情,不再有商旅出行需求;另外就是生物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從此不用睡覺。但只要這兩種情況沒能成真,出行就依然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必需,酒店市場就有不斷提升進步的空間。

但是在酒店業經歷過疫情「黑天鵝」,由低谷走向復甦時,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也正在發生,季琦給出了五點預判:

一是酒店業將從單體發展走向連鎖化。有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攜程平臺上關閉了15萬家酒店,其中98%是單體,這也證明了連鎖化酒店抗風險能力更強,未來市場上對於單體酒店存量物業的改造速度會進一步加快,行業連鎖化率會提升。

二是酒店服務將從全服務走向精選化。從需求來看,全服務酒店仍然是有市場空間,但可能只有少數或者極少數的酒店品牌能做全服務,大部分酒店都會像倫敦、紐約、東京香港一樣成為精品酒店或者精選服務酒店。

三是酒店標準將從星級走向品牌化。星級酒店是過去以及當下行業區分酒店品質等級的重要標準,也是客人選擇入住什麼水平酒店的重要參考,但未來客人會更習慣於選擇熟悉或者認可的品牌,品牌會取代星級成為中國酒店更重要的標籤。

四是本土酒店品牌將會逐漸崛起。越來越多的客人會選中國的本土酒店品牌,目前市場上佔有率較高的中端、經濟型酒店基本都是國內品牌,隨著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歸於本土品牌的信任度提升,未來高端甚至豪華型酒店市場本土品牌也將更快成長,這是行業大趨勢。

五是酒店會從地產配套走向投資工具化。酒店作為一種資產,價值越來越清晰,不再是為了地產開發建而建,而是要講求回報率,酒店會從地產配套附庸者的角色裡面脫離開來成為一個投資工具。

此外,季琦還分享了酒店行業即將迎來的八大紅利,總結來看就是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增長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和人口紅利。特別是下沉紅利和增長紅利,中國擁有4億左右新中產以及10億左右下沉市場,不論是從消費能力還是消費增長潛力來看,都極具拓展空間。

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也表示,中國消費人群裡面年輕人的比重越來越高,而且他們的消費願望、消費意願更加強烈,這對於緊跟消費需求變化的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的關鍵就是創新。過去酒店行業很傳統,但現在不論是管理運營、服務意識、網際網路化數位化,都越做越成熟。能夠看得清趨勢、抓得住紅利,跑在前面的企業,都是能在這個創造力新時代跳出固定式思維,更有機會成功的企業。對於酒店業來說,思維也必須要改變。

02

華住「千城萬店」背後,是下沉市場湧現出的新機會

看清趨勢和紅利的同時,怎樣才能準確把握更考驗掌舵者的判斷力。在季琦談及華住的未來時,除了不斷強調的「千城萬店」戰略,「重倉中國」一詞也是頻頻被提及,華住會將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對於這個戰略該如何理解,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曾在接受媒體時做過詳細解讀。他表示,華住處於中國最大服務市場裡面,無論在經濟型、中檔還是高端,都存在深耕的潛力和市場空間。對於華住來說,不僅要做酒店門店規模上的「千城萬店」,還要做企業盈利能力上的標杆,成為中國最好乃至世界最好盈利的酒店。

事實上,「重倉中國」不僅僅是華住在貫徹的戰略,2020年很多領域企業的領導者都在提這一目標。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以及黑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蘇世民都曾提出過,當下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並表示如今消費網際網路的滲透總的來說已基本到頭,未來機會在服務企業,酒店業恰恰是服務業的典型代表。

對華住來說,「千城萬店」也是其實現「重倉中國」戰略的最重要抓手,而在實現「千城萬店」目標過程中,所要面臨的風險也無處不在,特別是因擴張規模可能帶來的品控與速率的兩難問題。對此金輝則表示:「季琦和我反覆強調,我們的規模擴張一定是要圍繞客戶和以客戶為中心,開出合格門店。門店品質的把控,客人是不是滿意,加盟商能不能賺錢,對於華住的下沉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為了能做到在規模化的同時保證質,華住著重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把華住所有管理組織進行下沉,而不是原來簡單、機械的移動化管理。因為酒店管理非常依賴現場管理,管理組織下沉後,可以更好的貼近客人、加盟商。

第二方面,是通過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使得產品和服務供應鏈非常的標準化。通過這樣的供應鏈能力,從總包建設到材料、設計、服務全部得以統一、集成,這樣就解決了華住管理半徑的問題。

第三方面,華住搭建了一整套數位化的傳感器。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捕捉客戶的點評、華住的體驗官體系,來收集客人的反饋,並及時同步給酒店員工,大量的傳感器使得華住能夠及時通過客戶的點評驅動,保持服務和品質。

第四方面,實現整體產業系統化的賦能,比如說管理賦能、財務數據賦能、圍繞產業的賦能,使得華住員工、加盟商都能夠做得更好,確保服務和品質的可靠性,保證不論是在一線還是三四線客人感受到的服務都是一樣的。

據了解,在華住下沉的進程上,中檔酒店和經濟型酒店仍將佔據主導位置,85%的新店將會是中端與經濟型定位,這也意味著,漢庭與全季兩個品牌成為了下沉策略的排頭兵。對於漢庭品牌華住很早就表示要將漢庭開到中國的每一個縣城,而全季酒店則是於今年9月份在廣西南寧迎來第一千家門店,實現了廣西的零突破,也實現了全國除港澳臺之外31個省全覆蓋的目標。

此外,華住還在把控門店品質上建立了嚴格的審核標準,旗下老酒店翻新成新酒店的比例非常大,未來佔比會超過50%,且推出了GOP管理系統,幫助門店優化經營成本管理,如果依然不能通過合格門店的考核,就會被淘汰。根據其最新財報披露的相關數據,2020年華住全年的閉店目標由初始預期的350至450家增加到550至600家這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出於「持續對旗下酒店進行評估,為保證客人住宿品質,將產品質量不佳或不符合華住長期發展策略的酒店做剔除處理」的考慮。

03

成為傳統酒店集團不是華住最終目標,「超級」酒店集團才是

在季琦的演講中,也對華住未來的目標做了清晰的定位與描述。在他看來,成為傳統的酒店集團並不是華住的目標,華住想要成為的是用複合型材料打造的「超級」酒店集團。

什麼樣的酒店集團才算是「超級」?他進一步解釋道,回顧酒店業發展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鋼筋混凝土」階段,那時候酒店業主們都追求大樓和漂亮房子,住酒店也成為一種奢侈消費行為;第二階段是「鋼結構」階段,這個階段針對的不是酒店本身,而是對於公司形態,酒店行業開始用系統、用品牌、用連鎖體系,通過加盟的方式拓展規模,需要有更加穩固的結構來作支撐,也是如今酒店企業所處的階段;而對於華住來說,是希望成為下一階段的領軍企業,也就是用複合材料打造的「三合一」超級酒店集團。

這裡的「三合一」,分別指的是技術+流量+品牌,對應到企業,就是應該具備的三種能力,也就是產品力、回報力和創新力。華住希望做到「三合一」,在技術就要做到全數位化,流量上要構建會員主導的預定體系,最後酒店的品牌力還是要靠門店,靠服務,所以華住要做到成為線下大王。如今的華住,也在一步步踐行著這樣的目標,截至2020年9月30日,華住集團擁有酒店6390家,其中租賃及自有酒店687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5703家;同時,華住還有待開業酒店2272家。

而談及對於中國市場未來的看法,季琦表示,很久之前他已經提出過中國服務將會取代中國製造成為未來中國的經濟主要增長點,如今看來,這樣的評估還是不夠準確,應該調整為中國服務是繼中國製造之後成為未來經濟的第二個增長曲線。「華住有幸劃入了這第二個增長曲線的行業,並且做的很好,這也將會是華住自身的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我相信中國服務會成為未來幾十年中國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旋律。」

他同時強調,立足國內市場,把中國當做世界來做並不意味著華住的國際化會就此擱置,全球化是趨勢,出海走向國際也是中國酒店企業的趨勢,中國文化自信和中國服務自信的崛起會讓中國的酒店業品牌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世界級的可能性,因為東方文明帶領下的東方服務本來就是世界級的。東方的文化是具有世界級的土壤和基因,圍繞著這樣一個可能性,華住未來在恰當的時機,通過恰當的方式,一定會實現某種國際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華住「重倉」中國釋放何種信號?季琦解讀國內酒店業新趨勢與新機遇
    根據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要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未來的華住要做到的是成為中國服務的標杆。
  • 從下沉到高端,華住雙戰略並舉布局中國市場
    在新發展階段,華住將持續深耕本土,堅定貫徹「千城萬店」的戰略,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據《2020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酒店整體連鎖化率為26%,與發達國家酒店品牌連鎖化率60%以上相比,酒店品牌化空間依然巨大。與此同時,全國15-69間房的酒店家數為26.4萬,佔比達78%;而連鎖化率僅佔9%。
  • 華住集團三季度營收110億增7% 布局「千城萬店」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
    2019年,華住集團提出「萬家燈」和「千城萬店」的目標,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在今年10月舉辦的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上,基於對城鎮化和人口紅利前景的認可,華住集團認為三四線城市消費力在等待釋放,大品牌的品牌效應,在下沉市場中,會更能凸顯優勢,並且接下來會「重倉中國」。
  • 桔子酒店樂活概念店亮相,正式啟動「百城千店」戰略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住旗下中檔酒店品牌-桔子酒店,通過全方位品質升級,傳遞樂享生活的品牌全新理念以及「1+3」特色產品概念,同時,正式開啟「百城千店」戰略,力求在3年內達到1000家規模。  (桔子酒店早餐區)  每間房造價10萬餘元  正式啟動「百城千店」戰略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而長三角一體化自2018年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便向著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面進發,各行業供給側改革早已被提上日程。在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格局下,緊扣「一體化」、「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區域供給側的進一步優化改革,意味著為長三角酒店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 華住緊急回應
    華住集團正在另外開發2375家新酒店,包括54家租賃及自有酒店,以及2321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華住集團的快速擴張給公司的財務帶來了巨大壓力。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華住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85%、64.39%、85.84%和91.16%。
  • 立足第二增長曲線,華住加速布局高端市場
    在新發展階段,華住將持續深耕本土,堅定貫徹「千城萬店」的戰略,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據《2020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酒店整體連鎖化率為26%,與發達國家酒店品牌連鎖化率60%以上相比,酒店品牌化空間依然巨大。與此同時,全國15-69間房的酒店家數為26.4萬,佔比達78%;而連鎖化率僅佔9%。
  • 1919啟動千城萬店戰略
    3月21日,1919攜手阿里巴巴聯合舉辦的「中國酒業數位化創新峰會暨1919千城萬店戰略發布會」、「中國酒業數位化創新峰會暨1919供應鏈共商共贏大會」在成都正式舉行。會上,阿里巴巴天貓食品總經理王丹發與1919創始人、董事長楊陵江共同啟動了1919千城萬店開城儀式,並宣布1919全面接入阿里商業作業系統。據悉,在2018年,1919線下門店已經全國開花,在500多個城市擁有近1300家門店。而在2019年更是計劃新增近5000家,其中,1919酒類直供店1400家,1919隔壁倉庫店3000家,熊貓開店200家。
  • 武漢解封「滿月」,華住「眾籌十萬個微笑」助力武漢酒店業復甦
    華住集團發起「眾籌十萬個微笑」接力活動,希望通過溫暖的笑容傳遞人們對武漢的關愛,恢復消費者信心。據華住酒店集團統計,五一期間,集團旗下所有品牌酒店的日均入住率已接近70%,相比清明期間的日均入住率增長近10%。送走醫療隊武漢按下「重啟鍵」 酒店業重振旗鼓迎客送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武漢酒店才真正回歸市場。
  • 看好國內酒店業發展趨勢 瞄準中高端市場突破口
    在此次北京站上,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進一步解析了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全新格局下,酒店業該如何審時度勢,結合自身優勢調整戰略,加速本土服務業的變革與創新。如今,國內旅遊行業快速復甦,酒店業發展勢頭良好,華住方面也多次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著重挖掘三、四線城市的潛力,把中國市場當作世界來做。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困難重重依舊堅守抗疫一線過去的數月中,遭受重創的酒店業經歷了「至暗時刻」。中國飯店協會相關數據顯示,在情況最危急的2020年Q1季度,全國有74.29%的酒店和民宿選擇直接閉店。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酒店業損失超過670億元。在這一階段,華住也因此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
  • 後疫情時代長三角地區酒店業強勁反彈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供給側改革築就雙循環新格局 長三角酒店釋放新活力作為今年華住世界大會壓軸專場所在地,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城市群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立足第二增長曲線 華住依託中國服務劍指中高端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演講中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
  • 少年華住定義「中國住宿」, 打破邊界尋找行業新增長
    今年恰逢漢庭品牌成立15周年,新一輪的產品更迭也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最新3.5旗艦店先後在包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蘇州、蘭州、秦皇島等城市落地。漢庭在夯實一二線陣地的同時不斷拓展三四線下沉市場,加速推進華住「千城萬店」發展戰略,引領中國經濟型酒店開啟全新徵程。正如季琦在紀錄片第一集《速度與激情》中所言:「我們認真透徹研究商務客人的核心需求。
  • 華住十五年:打造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相信,中國消費市場的崛起,給予了包括華住等許多服務企業做大的機會。假以時日,這個市場必將培養出眾多世界級的服務公司,「中國服務」將成為中國企業新的成長力量。從漢庭邁出第一步
  • 華住「向上」:中高端酒店品牌為何成必爭之地?
    作者:蘇打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在華住,千城萬店、全球化和中高端是創始人季琦口中的「三座大山」,也是華住未來3-5年的核心戰略。 華住集團高端品牌之一禧玥酒店(來源:華住集團)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將其稱為華住的「戰術總結」。向外,全球化指向國際市場;向內,千城萬店和中高端指向國內市場中的下沉市場和中高端市場。
  • 華住十五年:打造屬於中國人的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回顧過去十五年發展歷程,華住集團構建了豐富多元的品牌組合體系,從平價到高端,從國產自創品牌到外資合作品牌,實現全面覆蓋。同時,華住依託自身會員體系、技術中臺能力、運營體驗和產品研發能力等優勢,賦能酒店業供給側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世界級的偉大企業,是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立下的願景。
  • 1919推進千城萬店戰略 構建全國新零售網絡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3月22日消息,1919在四川成都召開了中國酒業數位化創新峰會暨1919千城萬店戰略發布會。同時,1919宣布全面接入阿里酒飲商業作業系統,雙方將攜手共啟酒飲數位化元年。構建「零售+店配」大網絡自2月25日起,1919就展開了為期19天的全國11城巡迴路演。截至目前,共完成306家合作者招募。據了解,1919隔壁倉庫店是此次招商重頭戲之一,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主打「店配+零售」模式。
  • 海購失利,華住集團「超級酒店夢」遭當頭一棒,財務壓力下擴張陷入...
    面對當下的高負債率,華住集團又將採取何種措施應對呢?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幾經輾轉聯繫到華住集團公關部門相關人員,針對第三季度集團的虧損和高負債率,對方回復稱,為緩解此情況造成的影響,集團正在採取進一步的成本及現金流量控制措施,如遞延租金支付、減少或取消公司非必要經營支出及資本開支等。
  • 決戰中高端,華住的「美居」夢
    美居,並非新品牌——創立於1973年,較早進入中國市場。而美居在中國市場的新徵程則始於2014年——華住集團與雅高酒店集團籤訂戰略聯盟協議,由華住子公司雅高美華負責美居品牌在中國內地、臺灣地區以及蒙古的獨家開發與運營。
  • 武漢重啟滿月 華住多舉措助力行業復甦
    近日,旗下擁有漢庭、全季、禧玥、桔子等多品牌的華住酒店集團發起了一趟特別的「差旅」,由華住酒店集團聯席總裁金輝、漢庭CEO徐皓淳和全季CEO沈怡均等7人組成的高管團前往武漢實地考察酒店經營情況,慰問疫情期間為醫療隊提供服務的酒店工作人員,為當地的酒店業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