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座軍校,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從這座軍校裡走出了無數的將才。因此黃埔軍校又被視為人才的搖籃,現在一些實力強大的企業也會被稱為業內的「黃埔軍校」。
比如微軟中國研究院,就推動了中國軟體工程行業的跨越式發展;百度深度研究院則是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大本營,從這裡面走了多個人工智慧行業的頂級大牛。今天要說的,則是另一家國產半導體新貴。
近日,紫光展銳公布了一則人事任免信息,原紫光展銳消費電子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吳迪、營銷管理部部長陳杰峰和紫光展銳泛連接事業部總經理王瀧因違反公司制度被革職出局,同時紫光展銳又引進了三位經驗豐富的半導體領域高端人才加盟。
其中宓曉瓏擔任紫光展銳泛連接業務管理部負責人,他是華為無線基站的早期技術團隊成員和海思無線技術創始團隊成員,曾任硬體部部長、系統架構設計部部長,也是小米旗下晶片公司松果、大魚半導體創始合伙人。
楊銀昌主持紫光展銳中央研究院工作,負責公司所有基礎和戰略性技術研發。是海思晶片技術團隊的創始成員,帶領團隊設計、開發了海思首款手機晶片,也是業界首款LTE基站晶片組的研發團隊負責人。
黃宇寧將主持紫光展銳Marketing工作。在移動通信晶片行業從業近20年,歷經晶片研發、AI技術、架構設計、產品規劃、戰略合作、海外市場拓展等多個關鍵職位。擔任海思麒麟AI首席架構師,為麒麟晶片的AI競爭力做出重要貢獻。
這三位高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來自華為海思,再加上紫光展銳現任CEO楚慶,也曾擔任華為海思的首席戰略官。這4大高管組成了紫光展銳高管團隊的重要「山頭」——海思系。除了紫光展銳以外,國內其他半導體晶片企業當中,也常見華為海思出來的高管。由此可見華為海思在中國半導體晶片行業的深厚實力。
華為海思前身是華為在1991年成立的集成電路研究中心,當時主要為華為的交換機開發晶片。在2004年的時候,任正非意識到晶片自主的重要性。於是成立華為海思半導體,集中精力研發半導體晶片。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如今華為海思成為亞洲第一大晶片設計企業,排名全球第五名。
華為海思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麒麟手機處理器,如今已經是僅次於高通驍龍的高端手機處理器。2019年在手機市場的份額僅次於高通,超過聯發科、三星、展銳等競爭對手。
而紫光展銳的前身是展訊通信和銳迪科通信,分別從事中低端手機SOC研發。後來兩家公司被紫光集團收購,就組成了紫光展銳,目前是內地僅次於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企業。不過紫光集團更厲害的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128層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幾乎趕上了三星美光等一線半導體巨頭。
依託背景強大實力雄厚的紫光集團,再加上紫光展銳的高管團隊「大換血」,來自華為海思系的高管全面接管紫光展銳。有接近紫光展銳的人士稱,前幾年紫光展銳的內部派系鬥爭激烈,官僚主義濃厚,如今海思系的上位對紫光展銳是一件好事。但願紫光展銳能夠在海思系高管的帶領,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