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面肌痙攣,損傷的不僅是你的顏面,當心繼發性毒害!

2021-02-12 民航總醫院神經外科

  面部一側肌肉在不明確的情況下發生抽動時,會發生面抽。這些臉部的異常症狀是由於面神經受到刺激和損傷導致,面神經也被稱為第七顱神經。這種神經刺激讓面部肌肉抽搐,發生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的第一個病狀就是無意識地只在臉的單側抽動。肌肉收縮通常在你的眼瞼開始,因為輕度抽搐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眼瞼(jian)痙攣。當你焦慮或疲倦時,抽搐變得更加明顯。有時,眼瞼痙攣會導致眼睛完全閉合或導致眼睛撕裂。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已經影響的臉部區域,抽搐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抽搐也可能擴散到臉部和身體同一側的其他部位,包括:

  面部痙攣會擴散到臉部一側的每一塊肌肉。在你睡覺的時候,痙攣可能還會發生。隨著痙攣的擴散,您可能還會注意到其他症狀,例如:

  由於面部神經受損或受壓,頭部或面部受傷也有可能導致痙攣。不常見的原因有:

  通過充分休息可以平息神經活躍。擁有某些營養素也可以幫助減少痙攣的發生,包括:

維生素D,可以從雞蛋,牛奶和陽光中獲得

鎂,你可以從杏仁和香蕉中獲得

洋甘菊,有茶或片劑可供選擇

藍莓,含有肌肉放鬆的抗氧化劑

  這些痙攣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口腔肌肉鬆弛劑,可以防止肌肉抽搐,也可以使用藥物緩解治療。

巴氯芬(Lioresal)

氯硝西泮(Klonopin)

卡馬西平(Tegretol)

  A型肉毒毒素(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劑也常用於治療面肌痙攣。在這種治療中,醫生會使用針頭將少量的Botox化學物質注射到您抽搐肌肉附近的臉部。肉毒桿菌使肌肉變得脆弱,可以在需要再次注射之前減少痙攣三到六個月。

  在服用任何這些藥物之前,諮詢醫生,了解任何可能的副作用或與您可能已服用的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如果藥物和肉毒桿菌毒素不成功,可以通過手術減輕由於腫瘤或血管對神經造成的壓力。

  治療面肌痙攣常見的手術稱為微血管減壓術(MVD)。手術最多只需要幾個小時,術後,MVD程序經常成功地減少或消除這些痙攣。經過幾天的恢復後你很可能會回家。

  時間推移腫瘤發育或病變,尚未診治的腫瘤可引發進一步的神經損傷。腫瘤長期不切除還會癌變,癌症可不斷擴散到頭部和大腦的其它部位,並造成長期性併發症

  未經治療的面肌痙攣可能會令人沮喪,由於他們隨之時間的推移越變越來越顯著和具備毀滅性,特別是假若他們遍布整個面部。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面部肌肉萎縮,中後期造成眼睛不能睜開等情況。

北京民航總醫院於炎冰教授在國內神經外科深耕多年,曾主編了《顯微血管減壓術》一書,對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做了全面、詳細的解析,該著作也是我國該方面的首部專著。於炎冰教授帶領的團隊做過的手術,累計三萬多臺,手術量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達到很高。

【專家簡介】

姓名:於炎冰

職稱:主任醫師 教授

任職:民航總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 

教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所獲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並獲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獎,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5年獲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專業擅長:於炎冰神經外科團隊是國內知名的神經外科團隊,以功能神經外科為專長、微侵襲神經外科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特色,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至今,已經為20000多例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療面肌痙攣方面,於炎冰神經外科團隊做面肌痙攣的手術完成了30000例,在全世界範圍內總量是最多的。

學術貢獻:作為主編,組織編寫國內首部顯微血管減壓術著作——《顯微血管減壓術》,主持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海洋科研計劃、衛生部重點科研課題等10餘項,並作為主要學術骨幹參加國家「973」計劃課題。培養研究生20餘名。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論著100餘篇,主編專業書籍4部,參編8部。先後在國際、全國性神經外科學術會議上做專題發言60餘次。

專家門診:每周三下午

聯繫電話:010-86482244

如您有關於神經外科方面的問題諮詢, 可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諮詢我院在線醫生,還可撥打我院熱線010-86482244進行諮詢。

相關焦點

  • 面肌痙攣患者常常出現的誤區|面肌痙攣|精神緊張|面肌|痙攣|抽搐|...
    面肌痙攣是眾多常見病之一,通常在人的身體虛弱時產生,有多種因素可導致。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絕大部分抽搐僅限於一側面部,因面神經出顱後分為顳支、顴支、頰支和頸支,因此主要有眨眼、眼跳、面抽、嘴角抽等四個症狀。
  • 或是「面肌痙攣」前兆
    其實,眼皮頻繁跳動並不能預測吉兇,反而可能是「面部肌肉痙攣」等疾病的前兆,大家需要警惕。眼皮跳動在醫學上稱為眼瞼震顫,是神經或眼部周圍肌肉受到影響而突然產生的。眼皮跳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如何辨別眼皮跳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造成面肌痙攣的原因有哪些?
    面肌痙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那麼面肌痙攣的病因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面肌痙攣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哪些。   面肌痙攣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誘因一:繼發性面肌痙攣指存在明確誘發疾病者,如面神經外傷或面神經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癱 ,在恢復期可以引起面肌連帶運動, 特點類似面肌痙攣;某些橋小腦角的腫瘤或炎症累及面神經根也可引起本病的發生。
  • 眼皮跳是面肌痙攣嗎?
    眼皮跳是面肌痙攣嗎?原發性面肌痙攣最多見,主要與血管壓迫有關。腦部裡面的面神經根出腦幹段受到血管擠壓、刺激,引起病變,造成面部肌肉不自覺的抽動。繼發性面肌痙攣見於腫瘤壓迫面神經,或顱骨發育不良等,較少見。
  • 經常眼皮跳、面部肌肉抽動,小心患上面肌痙攣!
    出現這種症狀就不要拖延了,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因為很可能是面肌痙攣。面肌痙攣早期的眼皮跳與常見的眼皮跳沒有明顯區別,但普通的眼皮跳在跳動一段時間後逐漸消失,不會遺留任何後遺症。面肌痙攣知多少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高反應性功能障礙症候群的一種,表現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一般先由眼輪匝肌開始,逐步擴散至面部表情肌和口輪匝肌。隨著病情發展,間歇期變短,抽搐程度加重。
  • 當心面肌痙攣找上你......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或半側顏面痙攣,表現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搐,是一種間歇性、不隨意、不規則和陣攣樣的面部肌肉收縮。面肌痙攣多在中年後起病,女性常見。市民王阿姨4年前突然出現左眼跳個不停,剛開始認為可能是「左眼跳財」,就沒有注意。
  • 梨狀肌損傷的推拿治療
    【概說】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病因病機】梨狀肌自身的退變和解剖上的變異是本病的內在因素,扛抬重物或下蹲起立時「閃扭」以及感受風寒溼邪是發病的誘發因素。梨狀肌變異者當過度外旋下肢致該肌扭曲或臀部受寒冷侵襲時,由於梨狀肌肌束收縮幅度的改變,肌束間間隙突然縮小,使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和刺激,從而引起病變的發生。當蹲位起立時,突然過度外旋下肢,可使梨狀肌發生扭曲損傷。
  • 面肌痙攣原來是這些因素造成,中醫告訴你緩解面部不適的好穴位
    面肌抽搐又稱為面肌陣攣或半側顏面痙攣,為陣發性不規則的半側面積肌肉的不自覺抽搐,多種中年後發病。在中醫看來,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氣血不足、外感風邪或肝風內動所致,患者會有從眼輪匝肌地間歇性抽搐,逐漸緩慢地擴散至一側面部的其他肌肉,症狀可隨疲倦、精神緊張而加劇,個別人還會出現頭痛、耳鳴的症狀。
  • 推拿治療梨狀肌損傷
    【概說】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或扛物負重過度外展外旋下肢時,可致梨狀肌肌腱破裂,肌肉發生保護性痙攣,突然收縮,可壓迫和刺激梨狀肌上、下孔的神經、血管,尤其以臀上神經和坐骨神經痛的表現為突出。此外極少部份護士以及鄉村醫生,在進行臀部肌肉注射時,不嚴格操作規程,使注射的藥物直接損害或波及梨狀肌,造成變性水腫肥厚而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等症狀。
  • 眼瞼痙攣和面肌痙攣是一回事嗎?
    當心這是「眼瞼面肌痙攣」的前兆眼瞼痙攣是一種非隨意性眼輪匝肌過度收縮所致的眼瞼閉合,屬於局限性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的範疇。眼瞼痙攣的早期表現為多類型非痙攣性眼部症狀,包括瞬目運動頻繁、睜眼無力、眼瞼下垂、乾眼、畏光。病情逐漸進展後表現為非隨意性強直性眼肌閉合。瞬目頻率隨病程增長逐漸增快,一般達到某一固定頻率後長期穩定。
  • 梨狀肌損傷
    梨狀肌損傷:病因病理:梨狀肌位於臀大肌下面,是臀部深層的一種肌肉,外形似梨狀,主要作用是配合臀部肌群大腿作外旋、外展動作。在外展、外旋、下蹲,持物立起時,由於下肢負重,內收、內旋較易使梨狀肌過牽而拉傷。
  • 為什麼《舒肌活絡修正湯》可以治療痙攣性斜頸?為什麼"它"讓眾多患者稱讚?
    涉及肌群:面部旋向側的頭夾肌、頸夾肌、對側胸鎖乳突肌。痙攣性斜頸的確切病因及病理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幾方面相關:1、 遺傳因素:部分成人肌張力障礙局限型發作是由遺傳決定的。全身性肌張力障礙的遺傳學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其影響下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的遺傳學研究也有了點滴的進展。在一些家系中,頸肌張力障礙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證據,伴外顯率降低。
  • 腰大肌損傷的診斷與鑑別
    第二腰神經前支自椎間孔處發出後,開始行於骨與肌之間,穿入腰大肌實質,參予腰叢的組成,然後與第3、4腰神經前支合成股神經及閉孔神經,兩神經穿出腰大肌後分布到大腿前面和內側的肌肉皮膚。第二腰神經前支在腰大肌實質中的位置,從斷面上觀察,位於靠近椎弓根和橫突交界處,內側距椎弓根12.5px,後方距橫突0.7Cm,周圍由起於腰椎的腰大肌纖維包繞。
  • 膕繩肌損傷你了解多少?
    這個運動時相中,在邁出腳落下打在地面之前,膕繩肌(通常是股二頭肌部分)由於被最大幅度地活動和牽拉(接近於最大肌肉長度)變得容易受損傷。四、膕繩肌撕裂典型症狀、損傷程度分級及治療康復(一)典型症狀1.膕繩肌發生痙攣,通常在肌肉伸展和收縮活動過程中出現疼痛時發生;3. 局部出現腫脹和瘀青;4.
  • 小心面肌痙攣~
    近日張女士慕名來到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過檢查,周玉璞主任明確診斷困擾張女士多年的「怪病」其實就是面肌痙攣。,通常診斷為面肌痙攣,一般不會自然好轉,而且發作頻率可能逐漸增多,抽搐範圍也會逐漸增大,常年不愈有可能會有面癱發生。
  • 為什麼會患上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背肌肉筋膜損傷症候群、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zhuo)點筋膜或者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無菌性炎症,是一種累積性損傷,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一側或兩側的瀰漫性脹痛、酸痛、鈍痛、乏力等,反覆發作的疼痛可以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常與職業和工作環境有一定關係。
  • 梨狀肌損傷的診斷治療
    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結構:
  • 肱二頭肌長頭及SLAP損傷
    肱二頭肌的主要作用是使肘部屈曲,當你進行彎屈練習,或者你隨便提起什麼時,只要是朝著臉的方向提,肱二頭肌的屈肘作用便體現了出來(圖2)。圖1. 肱二頭肌的位置肱二頭肌的收縮肱二頭肌十分特別:它一端跨過肘部連接橈骨,另一端通過它的兩個頭與肱骨和肩胛骨相連(圖3)。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開始時行走於肱骨上端的骨溝中,它在肱骨頭上方繞過近90度後連接於肩胛盂上端(圖4)。它通過由軟骨組成的錨定點——盂唇與肩胛盂相連(圖5)。盂唇就像碼頭上的樁子,而肱二頭肌長頭腱則像繞在上面的繩子(圖6)。
  • 面肌痙攣?幫你解決生活中「擠眉弄眼」的煩惱
    臨床上發現面肌痙攣給很多人的工作、生活、社交帶來了影響,嚴重的造成痛苦。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是指一側面部肌肉陣發性、節律性抽搐、痙攣或強直發作而導致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動。面肌痙攣主要靠面診,根據醫生的經驗判斷嗎,檢查只是輔助的。以往面肌痙攣常採用藥物(如卡馬西平、奧卡西平),面肌痙攣還可以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治療,但往往效果不佳,有效率很低,容易復發。
  • 一動就暈,當心是耳石症發作!患上耳石症,身上會有哪些變化?
    在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頭暈的經歷,頭暈發作時,不僅會造成頭部不適,還會造成意外發生,有時甚至還會危及到生命。頭暈看似是個小毛病,其實也暗藏很多問題,因為引起頭暈的原因非常多。耳石症作為身體不適的常見疾病,患者出現一動就暈的現象,要當心是耳石症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