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一側肌肉在不明確的情況下發生抽動時,會發生面抽。這些臉部的異常症狀是由於面神經受到刺激和損傷導致,面神經也被稱為第七顱神經。這種神經刺激讓面部肌肉抽搐,發生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的第一個病狀就是無意識地只在臉的單側抽動。肌肉收縮通常在你的眼瞼開始,因為輕度抽搐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破壞。眼瞼(jian)痙攣。當你焦慮或疲倦時,抽搐變得更加明顯。有時,眼瞼痙攣會導致眼睛完全閉合或導致眼睛撕裂。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已經影響的臉部區域,抽搐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抽搐也可能擴散到臉部和身體同一側的其他部位,包括:
面部痙攣會擴散到臉部一側的每一塊肌肉。在你睡覺的時候,痙攣可能還會發生。隨著痙攣的擴散,您可能還會注意到其他症狀,例如:
由於面部神經受損或受壓,頭部或面部受傷也有可能導致痙攣。不常見的原因有:
通過充分休息可以平息神經活躍。擁有某些營養素也可以幫助減少痙攣的發生,包括:
維生素D,可以從雞蛋,牛奶和陽光中獲得
鎂,你可以從杏仁和香蕉中獲得
洋甘菊,有茶或片劑可供選擇
藍莓,含有肌肉放鬆的抗氧化劑
這些痙攣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口腔肌肉鬆弛劑,可以防止肌肉抽搐,也可以使用藥物緩解治療。
巴氯芬(Lioresal)
氯硝西泮(Klonopin)
卡馬西平(Tegretol)
A型肉毒毒素(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劑也常用於治療面肌痙攣。在這種治療中,醫生會使用針頭將少量的Botox化學物質注射到您抽搐肌肉附近的臉部。肉毒桿菌使肌肉變得脆弱,可以在需要再次注射之前減少痙攣三到六個月。
在服用任何這些藥物之前,諮詢醫生,了解任何可能的副作用或與您可能已服用的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如果藥物和肉毒桿菌毒素不成功,可以通過手術減輕由於腫瘤或血管對神經造成的壓力。
治療面肌痙攣常見的手術稱為微血管減壓術(MVD)。手術最多只需要幾個小時,術後,MVD程序經常成功地減少或消除這些痙攣。經過幾天的恢復後你很可能會回家。
時間推移腫瘤發育或病變,尚未診治的腫瘤可引發進一步的神經損傷。腫瘤長期不切除還會癌變,癌症可不斷擴散到頭部和大腦的其它部位,並造成長期性併發症
未經治療的面肌痙攣可能會令人沮喪,由於他們隨之時間的推移越變越來越顯著和具備毀滅性,特別是假若他們遍布整個面部。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面部肌肉萎縮,中後期造成眼睛不能睜開等情況。
北京民航總醫院於炎冰教授在國內神經外科深耕多年,曾主編了《顯微血管減壓術》一書,對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做了全面、詳細的解析,該著作也是我國該方面的首部專著。於炎冰教授帶領的團隊做過的手術,累計三萬多臺,手術量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達到很高。
【專家簡介】
姓名:於炎冰
職稱:主任醫師 教授
任職:民航總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
教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所獲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並獲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醫師獎,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5年獲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專業擅長:於炎冰神經外科團隊是國內知名的神經外科團隊,以功能神經外科為專長、微侵襲神經外科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特色,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至今,已經為20000多例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療面肌痙攣方面,於炎冰神經外科團隊做面肌痙攣的手術完成了30000例,在全世界範圍內總量是最多的。
學術貢獻:作為主編,組織編寫國內首部顯微血管減壓術著作——《顯微血管減壓術》,主持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海洋科研計劃、衛生部重點科研課題等10餘項,並作為主要學術骨幹參加國家「973」計劃課題。培養研究生20餘名。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論著100餘篇,主編專業書籍4部,參編8部。先後在國際、全國性神經外科學術會議上做專題發言60餘次。
專家門診:每周三下午
聯繫電話:010-86482244
如您有關於神經外科方面的問題諮詢, 可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諮詢我院在線醫生,還可撥打我院熱線010-86482244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