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級抗衰老前沿:「衰老」的本質是什麼,「抗衰老」真的可以實現麼?

2020-12-26 艾瑞網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其「在細胞自噬機制方面的發現」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已經有長達50年研究史的「細胞自噬」重新成為抗衰老領域的超新星,迎來了科研和資本的雙重爆發階段。



在深入去聊細胞自噬之前,讓我們先來明確一組概念:

Lifespan vs Healthspan

Lifespan(預期壽命),指的是人的預期壽命。

Healthspan(健康壽命),指的是人可以保持健康狀態的時間。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Lifespan=80,意思是預期TA可以活到80歲,但TA的Healthspan可能是60歲,這也就意味著TA在60歲之後的20年時間裡一直被病痛所折磨,生活質量是很低的。如果我們周圍有生病的老人,那這個場景肯定不陌生。

換句話說,當我們說「我們希望可以活得更久」時,我們期待的其實不是更長的Lifespan,而是更長的Healthspan



Source: Adapted from A. Zenin, Y. Tsepilov, S. Sharapov,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12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Human Healthspan,」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 (January 2019).


上面這張圖表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疾病(Cancer癌症,Heart attack心臟病,Diabetes糖尿病,COPD慢阻肺,Stroke中風,Dementia痴呆,等等)發生的概率呈指數級上升。可以看到,癌症和心臟病的發生率都在10負一次方(當然,死亡本身也在這個區間),也就是百分之幾十這個概率區間,這是相當可怕的。同時,這也意味(從概率上講)即便你可以治好一種病,其他疾病也依然會以較高概率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包括科學家/醫生們自己)經常會吐槽,現代醫學有一種「打地鼠」的感覺,見到什麼治什麼,其他的就不管了。

但不得不承認,現代醫學本身已經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成就,如果這都不夠好,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麼?是否存在什麼辦法可以規避掉所有這些病痛呢?

Aging is not a disease

答案是:存在。

幾乎所有的病痛都源於我們細胞的「衰老」本身。

在過往的人類歷史中,我們都把「衰老」當成一種必然的過程。例如我們常說「生老病死」,例如我們常說「葉落歸根」,例如我們常把幼年比喻為春天,青壯年比喻為夏天,中年比喻為秋天,老年比喻為冬天。我們覺得這是一種「天道」,我們知道無數的故事,我們知道秦始皇派徐福求仙訪藥但終不可得,我們知道帝王煉丹求長生卻頂多得到個重金屬中毒。

問題是,春夏秋冬固然是天道,但冬天之後又是春天,那我們在衰老的過程中,也可以實現逆轉麼?

答案可能也是樂觀的。

以癌症為例,我們可以定位導致癌症的基因。然而對於衰老,卻並不存在所謂的「衰老」基因。或者說:

衰老本身並不是「生來註定」的 

There is no biological law that says we must age* – Professor David Sinclare

或者說,衰老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所謂的「天道」。既然是病,那就可以治。

就最近的分子生物學前沿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而言,人們日常感受到的衰老和疾病都是細胞衰老(Aging)本身導致的九大「標誌性事件」(nine hallmarks) 的表徵,它們包括:




1. DNA損傷導致基因組不穩定2. 端粒體磨損3. 控制基因是否表達的表觀基因組的改變
4. 健康蛋白質維持能力的喪失,即蛋白變性5. 由代謝變化引起的養分感應失調6. 線粒體功能障礙
7. 衰老的殭屍樣細胞積聚,使健康細胞產生炎症反應8. 幹細胞衰竭9. 細胞通訊的改變和炎症因子的產生



Source:Lifespan,Professor David Sinclare


再說的直白點,這些問題是表現,而不是原因。

那麼,好奇寶寶們就要繼續追問了:細胞衰老的底層原因是什麼?

信息丟失

準確點說是「表觀基因組」的信息丟失。

大家平時熟悉的概念是「基因」,基因是記錄每個人信息的基礎單位。而「表觀基因組」決定的是基因如何進行表達的。基因是相對穩定的,不太容易發生變化,而「表觀基因組」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影響的。這也就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如果生活的環境差異比較大時,他們的外貌會產生非常大的差異。TA們的基因依然相同,但表觀基因之間有了巨大的差異。



Photo by Craig Adderley from Pexels


「表觀基因容易受到環境影響」這個機制本身導致了衰老現象的產生。

再深入來講,其實,也並不存在所謂的「衰老」。「衰老」所導致的各種人體特徵僅僅是表觀基因沒有正常運轉而導致的「表達錯誤」。這有點類似於我本來想和你說「很高興見到你,今天天氣真好啊」,但是我卻說成了「很搞型見刀你,禁天田其臻豪啊」。 (假設不存在「外國人」概念)

嗯,我說錯了,但你會覺得「這傢伙是不是老糊塗了」。

從香農的資訊理論角度看,就是「信息的丟失」。

對,這就是衰老的本質。

Survival Circuit

接著提問:如果保證表觀基因的正常表達,是否就可以不衰老了?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但要如何實現,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到細胞的內部去找答案。

生物化學前沿科學家們發現在幾乎所有真核細胞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迴路」(Survival Circuit)

所謂生存迴路,就是指當細胞發現自己的基因出問題後,會暫時禁止細胞分裂,因為這個時候分裂就會出現有問題的子細胞。同時釋放化學物質去修復自己的基因。

以上動作都是由表觀基因組來控制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例如進入中年之後)或者外界壓力過大(例如周邊其他衰老細胞釋放毒素,或者長期吸菸和飲酒分別導致的肺部細胞和肝臟細胞壓力過大,或者接受過強射線照射等),DNA損傷就會增加,表觀基因組控制的生存迴路會出現過載。

過載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壓力未被排除,基因未被修復,表觀基因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未回歸原位的情況下, 細胞就繼續分裂了。並且是在某個基因應該被打開但是卻關閉了的情況下分裂了,是在某個基因應該被關閉但卻打開了的情況下分裂。

是啊,一切都亂套了。

Lifespan這本書中,David Sinclare教授舉了個聽上去瘋狂但卻真實的例子:

一組衰老的表皮細胞由於表觀基因組的紊亂,從原來100%都是表皮細胞變成了90%表皮細胞和10%其他細胞的混合體,在這10%的其他細胞中有可能存在神經元細胞,也有可能存在腎臟細胞。



Source:Lifespan,Professor David Sinclare

Hot themes of Longevity 抗衰老的熱點賽道

既然找到了理論基礎,那究竟如何控制表觀基因的表達,如何控制生存迴路的工作呢?

如果把抗衰老的科學研究比作賽道,那麼此時此刻,在世界各地,有多個賽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彼此競爭著。

1.NMN

目前最火的可能是NMN/NAD概念,某A股上市公司今年7月份在NMN概念下市值單月暴漲125%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簡單來講,NMN/NAD火是因為:

2013年,David Sinclair在《細胞》上發文:用NMN提升NAD一周後,22個月大的小鼠(相當於人類60歲)和之前判若兩鼠,與6個月大的小鼠(相當於人類20歲)在線粒體穩態、肌肉健康等關鍵指標上有著相似水平。
2016年哈佛大學醫學院David Sinclair教授研究發現:相當於人類年齡70歲的小鼠服用NMN一周後回到20歲的狀態,並且壽命延長了20%。NMN改善衰老指標的研究幾乎得到了Nature、Science 、Cell等眾多權威科學雜誌的支持。

並且,NMN的研究的主要陣地在美國頂級高校,結合美國強大的資本化能力,逐層傳導,導致目前市面上NMN/NAD產品遍地都是。價格從¥200+到¥20000+不等,眼花繚亂。

2.二甲雙胍和雷帕黴素

除了NMN/NAD,還有如二甲雙胍、雷帕黴素等藥用品,也被不斷證明對於衰老過程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只不過如二甲雙胍是標準藥用品,如果你不是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是沒辦法從醫院之外的地方獲得的,這就大大限制了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商業化運作。

3. 賽道縱覽

科學界最具權威的期刊之一《Nature 自然》在今年(2020)5月28日,於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 發布了綜述文章The quest to slow ageing through drug discovery,總結了目前13種最熱的抗衰老物質及其在衰老表徵中的作用和表現,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剛才提到了的NNM/NAD以及雷帕黴素和二甲雙胍,有一個物質能夠覆蓋的衰老表徵是最全面的,它就是亞精胺。

繞了這麼一大圈,我們終於可以來聊聊細胞自噬亞精胺了。

Autophagy 細胞自噬

緣起

1963年,比利時化學家克裡斯汀·德·迪夫發現並命名了細胞的自噬作用(Autophagy)。1974年德·迪夫因發現細胞內結構及功能性器官,即溶酶體(自噬作用的主要載體)和過氧物酶體,而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享了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0年代,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通過對上千個酵母菌變異體的研究,找到了15個自噬作用的關鍵基因)獲得2016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進入21世紀,關於細胞自噬的研究逐年走高。

目前,細胞自噬已經成為抗衰老和疾病治療領域的前沿陣地,有數百個科學團隊正在進行相關的研究。

詞法

細胞自噬的英文是Autophagy

Autophagy = Auto(希臘語auto,表示「自己,自身」)+ phagy(源自希臘語「phagein」,表示『吃』)。

也就是細胞自己吃自己



作用

那麼,自己吃自己,吃的究竟是啥?

如下圖所示:

自噬作用把細胞垃圾和蛋白質廢物進行回收並重新分解為胺基酸、脂肪酸、糖類和核苷酸。

可以說,**「環保」**這個詞真的是被寫入每個人的基因裡了(甚至是所有的「真核生物」)。



抗衰老

而細胞自噬所對應的「抗衰老」效果,也就是從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

當細胞處於年輕有活力的狀態下,自噬作用可以順利的實現這種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過程。而年老的細胞則由於自噬效率下降,導致細胞廢物堆積如山,從而導致細胞受損,惡性循環,出現各種衰老的特徵。最嚴重的情況下,衰老的細胞甚至會變成所謂的「殭屍細胞(Zombie Cells),不僅自己出問題,還會向周邊的細胞釋放毒素,影響周圍正常的年輕細胞。

那邏輯就比較清楚了:如果人體細胞可以一直保持正常而高效的自噬作用,就可以抗衡外部壓力和內部廢物的堆積,從而達到「抗衰老」的效果。



如果上面的解釋依然太「掉書袋」,那讓我們打一個比方來更好得理解細胞自噬:

細胞的小屋

想像一下你住在一個雜亂無章的小屋中,並用壁爐為小屋供暖。

你的小屋裡到處都是破爛的木製家具,可以扔到壁爐裡當燃料,但是相反,你非要留著破損的家具,然後繼續跑到外面去拿柴火。 由於你的小屋很雜亂,你為了執行日常任務的效率就會變慢,你必須在破損的家具中間穿行,甚至這些破家具會將其他亂七八糟的破爛兒藏在裡面。 有一天,一場暴風雪來了,你不能跑出去拿柴火了,於是你別無選擇,只能在小屋中開始清理那些破爛兒。 首先,你會將損壞的木質家具扔到火中。你扔進去的破家具越多,你在小屋裡的移動效率就會越高。隨著移動效率的提高,還可以找到更多的破家具,如此循環,從而建立一個整潔的井井有條的環境。 暴風雪終於結束了,你屋子裡的雜亂無章也被你終結了。整個世界清靜了。你的小屋也可以接受進一步的升級和優化。



Photo by Inga Seliverstova from Pexels


但是,假設你沒有做那些清理工作,你的小屋依然會亂七八糟雜,並且這時有一隻老鼠偷偷溜了進來。這隻老鼠絕對是個不速之客,它身上還帶著跳蚤和蝨子。如果你的屋子雜亂無章,你就看不到老鼠,或者看到了也因為行動快不起來而抓不住。跳蚤和蝨子會破壞你屋子裡的其他東西,甚至讓其他東西上長出更多的跳蚤和蝨子。如果你的屋子不這麼亂,你就可以快速的抓到老鼠然後把它扔出去,從而避免造成任何損失。



Photo by Alexas Fotos from Pexels


清理屋子並把破爛家具拿來燃燒生成能量的過程就是自噬過程。屋子就是你的細胞,破爛家具是那些沒用的蛋白質。細胞自噬可以使細胞實現自我更新並保持最佳狀態工作。

自噬是介導溶酶體中細胞成分分解(將木頭放入壁爐中)並確保功能失調的蛋白質和細胞器(破爛家具、老鼠、跳蚤、蝨子)被清除的過程。細胞損傷會激活自噬,尤其是在細胞飢餓(例如採用輕斷食)的狀態下運行效率最高,這時細胞會重新分解利用其自身的成分/蛋白質來獲取能量(首先從不需要的蛋白質開始)。

簡而言之,自噬可以緩解不同類型的細胞面對的生存壓力。

Spermidine 亞精胺

既然細胞自噬這麼牛,那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激活自噬呢?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式是:間歇性斷食。(注意,間歇性斷食,不是斷食,更不是絕食或者辟穀)

呃…這就有點頭大了。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斷食,例如孕婦,或者年級較大人群、體重過低人群、有心血管疾病人群;又或者容易低血糖的同學們,斷食一會兒,直接暈倒。

此外,即便是健康正常的人,想要執行間歇性斷食,也最好在專業營養師的指導下來進行,否則也容易損害健康,更不建議去參加什麼辟穀營,搞來搞去可能直接把基礎代謝給弄紊亂了。

那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激活細胞自噬麼?

答案呼之欲出,它就是「亞精胺」。

亞精胺於1927年被發現,但直到2009年亞精胺才被發現可以有效激活細胞的自噬作用。內源性物質亞精胺是一種多胺,它存在於每個細胞中。它的「內源性」意味著人體是可以自行合成亞精胺的。但隨著年紀增大,人體生成亞精胺的能力會下降;同時,由於(前面提到的)各種細胞壓力增大,細胞出現過載,亞精胺且越來越就不夠用了,因此我們的自噬作用也會變弱。

這時,我們就需要通過外源性的物質來補充亞精胺。富含亞精胺的食物有小麥胚芽、雞肝、雞心和牛腸。

但從日常的食物中補充亞精胺也是有難度的。以小麥胚芽為例:

首先,小麥的日常的加工中,胚芽部分基本都被去除掉了,最後的成品都是各種精緻米麵。

那你會說,「我吃全麥麵包」可以麼?也不容易。因為加工工藝的原因,即便是全麥,亞精胺成本其實也所剩無幾,再加上平均含量較低,你可能每天得吃幾斤全麥麵包,也未必真的就補充夠了。

那麼最後剩下的一條路就只剩膳食補充劑了。

之前提到,由於美國的資本加持能力強造就了NMN的火爆;而亞精胺的研究主要在歐洲,尤其是德語區柏林Charité 大學醫學中心的Christoph Drosten教授(SARS病毒的共同發現者之一,並且首批研發出SARS病毒診斷方法)和奧地利格拉茨大學的Frank Madeo教授及其團隊。

第一款投放市場的亞精胺補劑是The Longevity Labs家的spermidineLife?。目前在小米有品和京東國際都有官方正品銷售。



Source:The Longevity Labs

由於亞精胺直接激發細胞自噬,所以它有點「抗衰老領域的阿司匹林」的意思,除了抗衰老本身外,可以給人帶來的益處………有點……..多到讓人咋舌。目前已經通過人體或動物實驗被驗證的包括:

  • 心血管健康

  • 骨骼、關節和軟骨

  • 免疫系統

  • 肝功能

  • 毛髮再生

  • 等等等等



Source:The Longevity Labs  | 亞精胺可以支持的健康優化領域: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骨骼關節和軟骨,肌肉,肥胖,毛髮,肝功能,免疫系統等


當然,必須要申明的是:這世界上沒有萬靈藥;並且,不管誰家的產品,亞精胺補劑也不是藥,如果想取得最好的效果,還是要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期待每天抽幾十根煙,然後想靠亞精胺刺激你的細胞自噬,就把你抽進身體裡的有害物質都排乾淨,那也是想多了。

抗衰老的科學研究就在出現突破性進展(breakthrough)的前夜,首先你需要先活到那個時候。

祝你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祝你在未來擁有健康長久的Healthspan~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諾獎級別的抗衰老新領域:細胞自噬和亞精胺
    目前,細胞自噬已經成為抗衰老和疾病治療領域的前沿陣地,有數百個科學團隊正在進行相關的研究。詞法細胞自噬的英文是Autophagy。Autophagy = Auto(希臘語auto,表示「自己,自身」)+ phagy(源自希臘語「phagein」,表示『吃』)。
  • 所謂的抗衰老精華,到底哪些成分真的抗衰老?
    人的面部最容易衰老的地方,就是眼睛的周圍、以及面部皮膚膠原蛋白流失後的鬆弛現象。那麼在護膚品中,最受關注的還是眼霜和抗衰老精華液!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抗衰老精華液,出售價格要比同品牌的水乳貴上0.5倍到1倍,那麼到底抗衰老精華真的抗衰老嗎?而這瓶精華液中,到底是什麼成分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很多人都疑惑護膚品的重要性,有些人甚至認為天然的素顏,對皮膚是最好的保護。
  • 萊特維健NMN抗衰老黑科技,真的能讓人延緩衰老?
    導語:阿Sa蔡卓研代言的萊特維健NMN進駐京東和天貓國際,明星富豪等圈層一直流行的抗衰黑科技NMN徹底走進公眾視野 阿Sa蔡卓研代言的萊特維健NMN進駐京東和天貓國際,明星富豪等圈層一直流行的抗衰黑科技NMN徹底走進公眾視野,這也預示著NMN抗衰老科研成果成功實現平價量產
  • NMN是什麼,真的能抗衰老嗎?
    作為此前A股市場的一匹黑馬,NMN憑藉短期內的驚人戰績成功出圈,讓更多的人了聽說了NMN這一抗衰老物質。但是在暴漲數百億市值之後,NMN概念股又大幅下跌,這種短期內的大起大落,吸引了人們對於NMN的好奇心,NMN究竟是什麼,如何會引發如此大的動靜?
  • 女人吃什麼抗衰老 有什麼抗衰老的好方法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身體是會逐漸衰老的,對於女性而言,這種變化是最無法接受的。因此,很多女性都會採取抗衰老的措施,飲食抗衰老就是其中方法之一。那麼,女人吃什麼抗衰老呢?抗衰老方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前沿科普】"抗氧化等於抗衰老"究竟對不對?
    我們每一個人都和衰老有著密切的關係,誰都無法逃脫頭髮變白,皮膚鬆弛,生理機能衰退的衰老過程。為了抵抗衰老,近年來市場上各種抗氧化類的營養品、保健品、護膚品層出不窮,而抗氧化抗衰老也已成為營養和食品行業的熱門詞。那「抗氧化等於抗衰老」究竟對不對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一下背後的科學依據。
  • 抗衰老騙局?一文揭秘熱門抗衰老物質杉寶NMN工藝價格!
    NMN本身在抗衰老方面並不具備效果,是人體的內源性物質,NAD+(輔酶I)的直接前體,NAD+廣泛分布在人體的所有細胞內,參與上千種生物催化反應,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輔酶。人體內NAD+含量與具有延長壽命和抑制衰老作用的sirtuins蛋白家族的活性密切相關。1929年,英國生物化學家Arthur Harden因發現人體內一種叫做NAD+的神奇物質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抗衰老手段眾多,NMN抗衰老有何不同之處,緣何風靡全球?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和社會養老、醫療體系負擔的不斷加重,人們的健康意識得到大幅度提高,抗衰老等保健行為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因此各類營養健康品成為了市場剛需。為了抵禦衰老,從古至今,人們發明出了眾多的抗衰老手段,並逐漸分成意識和肉體兩派。
  • 如何延緩衰老 女性抗衰老護膚品排行榜推薦 抗衰老抗皺品牌哪個好
    如何延緩衰老? 女性抗衰老護膚品排行榜推薦? 抗衰老抗皺品牌哪個好?我們抗衰老的唯一方法就是注重平時日常保養,做好皮膚美容護理,讓皮膚延緩衰老,這才是唯一捷徑。再配合日常均衡的飲食搭配及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可百戰百勝。
  • 「抗糖化」真的可以抗衰老嗎
    □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時下,「無糖」「0熱量」成為影響年輕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在科學觀念普及的影響下,不少人認識到過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會導致肥胖、衰老等。因此,有愛美人士不吃米飯、饅頭等碳水化合物,吃抗糖丸、喝抗糖口服液來延緩衰老。但糖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 抗衰老護膚品什麼時候開始用?
    因為皮膚個人體質的原因,不同的生活習慣,大家開始老化的年齡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建議可以提前做好護膚工作,才能實現有效地延緩肌膚衰老的速度。那麼關於抗衰老護膚品開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各位剛踏入輕熟肌年齡的你已經可以知道多少了呢?1,熬夜後,面部皮膚呈現下垂的狀況。
  • 皮膚衰老太快怎麼辦?教你如何正確抗衰老,抗衰老手冊分享
    長皺紋並不是衰老的唯一預警!抗衰老並不是等你年齡漸長初老症狀顯現之後才可以進行的,因為我們現在所接觸的環境,包括平時熬夜的一些生活習慣都會加速我們皮膚的衰老。皮膚衰老太快怎麼辦?今天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一份皮膚抗衰老手冊。教你如何正確抗衰老?趕緊看看吧!
  • 抗衰老定律使衰老來的更晚
    皮膚的衰老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那麼如何護理可以讓衰老來的更晚一些.每天使用防曬霜可以降低皮膚的光老化程度。也可以說紫外線是促進老化關進的一步。  二:皮膚始於保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的基礎已經進入老化。這個時間就可以使用一些抗衰的精華以及面霜來進行保養。
  • 我們該如何選購NMN抗衰老產品
    在媒體的競相報導下,國內消費者對於NMN的抗衰老延長壽命價值逐漸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市場上以NMN為主要成分的抗衰老產品也相繼出現。整個市場的營銷亂象之下,也為消費者的選擇增加了障礙。5月6日,美國FDA給美國一家NMN企業發了一封警告信,原因是這家NMN企業誇大宣傳NMN對新冠的治療作用,在企業的官方網站上多次用到「治癒」、「徹底逆轉」等字眼宣傳NMN。
  • 全網說的抗衰老,你懂什麼是抗衰老嗎?
    最近我就會對著鏡子看著自己暗黃的皮膚,不由的問自己,難道我就開始衰老了?我才二十幾歲?就要開始抗衰老了嗎?女生到底應該幾歲開始抗老?內源性老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皮膚生理性衰老也稱之為自然老化。然而外源性老化我們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要及時且深度的每日進行肌膚修護。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以下是任全勝老師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的解讀。以下是正文;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嗎?
  • 抗衰老,抗氧化是什麼意思
    抗氧化是指抗氧化自由基的簡稱,它屬於抗衰老的統籌範圍,而抗衰老是防止皮膚出現衰老的現象,幫助我們緊緻皮膚,從而讓肌膚散發出新的光彩,抗氧化和抗衰老屬於不同的代名詞
  • 抗衰老應該從什麼年齡開始?
    抗衰老的概念非常大,抗衰老分機體的抗衰老和皮膚、顏面的抗衰老。一般衰老叫光老化,就是經常風吹日曬的老化,還有一個是年齡增加的老化,年齡增加的衰老是不可逆的,很多人說20歲就可以開始抗衰老了,又有人說30歲最好,甚至有的人17歲就開始用抗衰精華液,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抗衰老最合適呢
  • 女人吃豬蹄可以抗衰老?真正防衰老的4類食物,一直被忽視了
    衰老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害怕的事情,但歲月畢竟無情,我們的身體和皮膚都會慢慢的衰老,既然我們無法阻止衰老,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延緩衰老呢
  • 女性吃什麼能夠抗衰老?哪些食物可以延緩活化皮膚細胞?
    那麼,女性該吃哪些食物可以抗衰老?其實自然界中抗衰老的食物有很多,據專家分析,抗衰老的食物有洋蔥,因為洋蔥中含有抗衰老的物質半胱氨酸,它是能夠延緩細胞的衰老,延年益壽的。番薯是含有類似於女性荷爾蒙的物質,對於保護皮膚細膩、嚴防衰老會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