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時下,「無糖」「0熱量」成為影響年輕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在科學觀念普及的影響下,不少人認識到過多食用糖的危害,比如會導致肥胖、衰老等。因此,有愛美人士不吃米飯、饅頭等碳水化合物,吃抗糖丸、喝抗糖口服液來延緩衰老。但糖真的是「洪水猛獸」嗎?「抗糖」產品真的能抗衰老,帶來凍齡美肌嗎?
碳水化合物不可或缺
「在營養學上,人們所說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雷敏介紹,碳水化合物是一大類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大多數碳水化合物存在於天然植物性食物中,比如豆類、穀物、水果、蔬菜等。此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加工食品中還含有很多的添加糖。」雷敏說,常見的添加糖有白砂糖、紅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蜂蜜、濃縮果汁、葡萄糖等。
所謂「糖化」,醫學上稱為「非酶糖化」,是人體中真實存在的一種生物化學反應,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樣,在我們體內一直無聲無息地進行著,最終生成一種名為「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的物質,簡稱AGEs。這種物質的沉澱可能造成皮膚的暗沉甚至老化,令愛美人士聞之膽寒,也給所謂的「抗糖化」披上了科學的外衣,讓很多抗糖的中青年女性開始拒絕饅頭、米飯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對此,雷敏認為,不需要盲目「抗糖」、拒絕攝入糖,真正需要限制的是添加糖,而不是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經濟和最主要的熱量來源,我們平時從主食中獲得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還能獲得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物質。」雷敏說,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時,機體就會不得不動用蛋白質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進行合成新的蛋白質和組織更新。此外,腦組織也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據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太多(高於70%)或太少(低於40%),都會縮短壽命。專家提醒,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佔50%-60%比較合適。
抗衰老不需要多花冤枉錢
現在打著「抗糖化」旗號的產品類型眾多,抗糖概念已經被商家運用到了極致,植入了我們生活護膚的各個環節。
但這些「抗糖」產品真的有用嗎?
「實際上,所謂『抗糖』產品的有效成分,無非是膠原蛋白和一些植物提取物,功效還不如複合維生素片來的明確。」專家介紹,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項科學研究表明這些成分可以延緩、逆轉糖化反應。
「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的結果,單純強調吃不吃糖、吃多少糖沒有意義。」雷敏說,要想減少糖化反應影響,可以在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上多下些功夫。
目前,抗糖丸的主力消費者是年輕人。「這個群體身體機能好、新陳代謝速度很快,根本不需要為了糖化反應擔心,這個階段的皮膚問題多半也不是糖化反應造成的,更不需要服用抗糖產品來解決。」雷敏說,對年輕人來說,相較於花大錢買抗糖丸,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獲得良好狀態的手段。
此外,年長一些的群體面對新陳代謝速度減慢的情況,要想減少糖化反應的影響,雷敏認為,可以在健康飲食上多下些功夫。「比如在生活中多吃糙米,多吃綠色蔬菜、各類水果,適當吃豆製品和堅果。減少高溫油炸燒烤類食物的攝入,用魚蝦替代紅肉等,都可以減少糖化反應產物AGEs的沉澱。」
有皮膚科專家也表示,已證實的最有效保護皮膚的辦法其實是防曬,人的衰老主要是紫外線造成的,因此防曬是護膚最重要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