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莘莘學子苦讀十幾年,馬上要面臨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場大考,每個孩子在緊張、忙碌的學習中做最後的衝刺。
因為疫情,今年高考雖然比往年高考往後延期一個月,但考生背後的主力大軍們沒有變,他們和往年的家長一樣,內心有著期盼與擔憂。
作為有考生的每個家庭,家長們雖然不能為孩子分擔學習任務,但後勤保障能做的盡善盡美無疑也能助孩子一臂之力,同時還能安撫下自己些許焦慮的內心。
作為考生家長,大家一致很關注如何給考生搭配飲食,才能保持孩子的最佳身體狀態,考出好成績呢?
小康醫生看來,高考是絕大多數人的一次重要轉折,飲食上還真要做好安排,避免在高考當天出現「食物中毒」「拉肚子」等身體不適。
如何規劃,先從早餐開始:
一、早餐
早餐飲食應遵循營養豐富、清淡可口的原則,講究食物的主副搭配及幹稀搭配。
好的營養早餐應含有這樣4類食物:穀類、牛奶、肉類、新鮮蔬菜或水果,若只能達到3類也不錯,若不到2類,這樣的早餐質量就很差了。
肉類以脂肪含量低的種類為好,飲品用牛奶、酸奶或新鮮果汁,主食稀飯、饅頭、麵包、麵條等都不錯,再適量攝入1到2種蔬菜即可。
這樣的早餐營養齊全,能保證一上午的營養需求和精力。
不過要記住,早餐一定要吃熱的,避免生冷引起腸胃不適。
二、午餐
這是最關鍵的一餐,在一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這餐不宜吃的過飽,能保持在八分飽為宜,而考生午餐比較適合選擇含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較高的營養食物。
如雞蛋、魚、豆製品、瘦肉,深顏色的蔬菜,為孩子補充足夠的熱量及多種營養素,可到達強身健腦的作用。
三、晚餐
晚餐雖然重要性差點,但也不能隨便了事。
晚餐最好早點吃 ,吃太晚,恐晚上消化不良,不利於睡眠。
若是考生要複習功課,睡前可以適當用點牛奶或少量水果即可,可增加能量,也可促進睡眠。
對馬上就要面臨考試的學生而言,最害怕的就是因為飲食不當,影響考試成績。這3點是家長最需要注意的。
1、少食生冷
最好不吃冷飲食物,因為生食帶有一些細菌,恐造成腸胃不適,引發急性腸胃病。且腸胃虛弱的學生吃生食後會產生腹瀉、痢疾等不適症狀,影響考試發揮。
油膩食物也不可多吃,不利消化,恐產生噁心嘔吐症狀,同樣不利考試。
2、不可過分迷信「健腦品」
總感覺當年高考落榜與沒錢買生命一號也有那麼點藕斷絲連的關係。
其實,合理的考生營養餐並沒那麼高的要求,所謂的高考「健腦品」也沒那麼神奇。
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考試時超常發揮,心情可以理解,但給孩子吃一些保健品卻沒必要。
保健品並不能幫助考生提高成績,也提高不了智力,只對有需要的才有用,正常人吃了會營養過剩。
只要能保證考生一日三餐乾淨衛生、合理搭配,營養保證,這些就足夠了。
3、要注意飲食規律
每餐按照固定時間進行,尤其是晚餐要保持離睡覺前2小時左右的時間。
每次用餐時間為30分鐘左右,進食的量按身體所需,不要暴飲暴食,餐後要休息半小時左右,再學習。
注意這些方面儘量都要和平時一致,平時吃什麼,考試時就吃什麼。
如果考生因情緒緊張,吃不下飯時,可以用牛奶或水果代替主餐,以利於消化吸收,又不至於營養缺失。
作為考生家長,一定要記住只要保證孩子的營養需求,穩定的情緒和充足的睡眠就夠了。
儘量不要給考生製造緊張情緒,以免影響高考心態。
然而家長也應該給考生樹立起正確的高考價值觀,高考雖然重要,人生不該把所有的賭注全部放在高考上,擺正好心態,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