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到幾個青春期女生的對話,一個吐槽父母太過信任,完全放任自由不管狀態,一個吐槽父母關注得太多,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還有一個幸福感最強,她滿心歡喜地誇讚父母超級有愛又開明。
女生A幽幽地說:我爸媽心裡只有那個店面,早上我在他們睡夢中出門,晚上他們在我睡夢中進門,只能周末打得著照面,但話沒說幾句,他們又匆匆趕往店裡了。唉,感覺父母就像一幅畫,知道他們的存在卻沒法對話,哪天我沒有回家住了,估計他們也覺察不出來。
女生B痛苦地說:自由萬歲!好羨慕你,我媽就像個神經病,沒有上班的女人太可怕了,把所有的精力全用在我身上,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每天悄悄地盯梢不知多少回,有一次睡到半夜三更,我潛意識地感覺身邊有黑影,猛然睜眼一看:媽呀,我的親媽正在幫我蓋被子,當時嚇得尖叫。總是把我當三歲的小孩子,只要我在家,她的目光估計就沒有離開過我,太壓抑了!
女生C輕鬆愉悅地說:還是我爸媽好,他們密切地關注著我,但極少幹涉我。只要我決定的事,哪怕錯得離譜,他們只發表一些建議,至於我聽還是不聽均不強求。他們就像一個靈敏的感應器,在我沮喪煩悶的時候,他們會默默地與我保持一段距離,待我心情愉悅時會裝著很不經意的樣子點撥一下;在我春風得意的時候,他們會放下手中的活兒與我一起分享快樂。就是有時候,唉,我也說不清,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會衝他們發脾氣。
青春期孩子是個矛盾體,極力掙脫父母的管束,想要做獨立的自己,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但內心很渴望被父母關注,由於隨著自尊心增強,不再會像個3-5歲的孩子需要父母關注時會主動求懷送抱。有的孩子被關注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會壓抑自己,有的孩子被關注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便通過叛逆行為引起父母注意。什麼時候需要把青春期孩子當成人一樣尊重,什麼時候需要把青春期孩子當成孩子一樣關注,這種恰當其分的分寸感並不好把握。所以,在親子相處過程中,孩子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叛逆,父母會與孩子發生親子衝突,這都是正常的相互磨合過程。青春期是一個特殊階段,父母要怎麼做,孩子才能有幸福感呢?
1.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正常叛逆
對待孩子的叛逆,父母要有平常心,理解並接納孩子的叛逆行為。青春期孩子已有強烈的自尊心,最反感父母的指責、批評,甚至打罵。如果父母還採用專制、權威式的家庭教育方式管教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因此,父母要理解並接納孩子,對孩子的不合理叛逆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有效引導。在觀念上,父母要承認青春期孩子叛逆的這個成長過程;在行動上,父母針對孩子在這個特殊時期的行為,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幫助,可以自己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做相應的調整,也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切實可行解決問題的方案供其選擇,也可以為孩子指點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其自己找到突破口,還可以推薦一些能夠有助於孩子成長、思考的書籍,允許孩子脫離父母成為獨立的個體,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交流、接觸等。有些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上,只是簡單粗暴地定性為:孩子處於叛逆期,誰的話也不聽進去,你不用我們管,我們也懶得瞎操心,反正頭撞南牆就知道痛了,於是堂而皇之撒手不管,這是做父母極為不負責的表現。對於青春期孩子,一定不能不管,但要密切關注、適時管教。
2.了解叛逆行為背後的需求
每個叛逆都是孩子行為的表象,父母要看到其背後不被滿足的需求,要了解到孩子不聽話的深層次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父母不能只關心TA衣食住行,而是要深入地關注TA的深層次需求,比如安全感、情感情緒、精神狀態以及心理活動。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的同時,做到平等、友好的與TA溝通、交流。
尤其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TA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和決定權。要密切關注孩子,善於從孩子平常的言行中,了解TA內心的秘密,然後有的放矢地做溝通,心理疏導工作。父母可以引一些社會熱點、故事或典故,與孩子一起討論,正確引導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法律法規、換位思考以及共情力。當發生孩子有一些變化時,父母要審時度勢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在親子關係良好的狀態下,孩子更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青春期孩子大多有獨立思維,要求獨立自主,這是孩子獨立的開始,父母要把握好這個關鍵時期,把孩子引上一條健康快樂的成長路上。
附:廣而告之
全職媽媽也可以掙錢了,下載\安裝\登錄「每日拼拼」,輸入我的專屬邀請碼:WKNMAAAD,掙錢模式開啟了。每日拼拼為每日優鮮新推產品,這是一個靠譜的社交電商平臺,由每日優鮮共享庫存發貨,從公司實力到商品質量監控到物流發貨再到售後服務,簡直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