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太極球與太極松腰法?拳友看看吧!

2021-01-09 正雷太極書院

為什麼要學練太極球?

因為練太極就是練天地人相合的一團虛實相間、空而不空的球體,這個球體既能滋潤身心,又可悟覺太極真諦,使習練者很快進入練太極拳的全方面角色。通過太極球的訓練,可以有效地提升太極拳的內功修拳水平:其一,練太極球易於體會「松、柔、輕、靈、整「的太極狀態;其二,練太極球易強化人的內在感覺;其三,練太極球能能促成精神的集中專一(專注一方);其四,練太極球可使練習者較快地體會到練神、練意、練氣的內涵;其五,練太極球乍看起來似乎運行量非常小,其實不然,它鍛鍊的內容非常全面,關係全身各個部位,很多動作都是「一動無不動「的全身動作,因此,健身效果特別好。

練太極球不僅能幫助習練者很快掌握太極拳的練拳要領,有效促進經脈的氣血流通,從而為強身祛病奠定雄厚的基礎;還能通過太極球的鍛鍊實現松腰之目的。

練太極拳空為什麼要松腰?

因為腰在人體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腰為驅使」、「源動腰脊轉股肱」、「刻意留心在腰間」等說法。腰為一身之主宰,猶如動力機械的大軸,軸一斷,則全部的動力機械報廢。腰一生病,則百病叢生;腰病一重,則他病亦重。

經常進行太極球與太極松腰法的鍛鍊,除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外,還可在神意氣形等四個方面提高我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從形體上來看,可柔韌形體,抻筋撥骨;從氣的角度看,可使束縛人體上下氣血流通的帶脈流暢無滯,內氣充足;從意的層次來看,可養成意在形先,心念專一的習慣;從神的高度來看,可使頭腦靈明無礙。

總之,通過太極球與太極松腰法的訓練,太極拳「支撐八面」、「全體透空」、「階及神明」的內涵就有了物質基礎。

相關焦點

  • 太極松透勁的體悟
    太極松透勁打出的是第 2 種效果。太極松透勁的種類:1 、柔性透勁。2 、剛性透勁。如何練習太極柔性透勁?經過太極推手中松推手、虛推手、實推手的訓練逐漸形成。松推手:兩人手臂前節接觸,勁的深度在皮裡膜外。虛推手:兩人手臂前節接觸,勁的深度在皮膚表面,汗毛層。
  • 8月20/21/22【球瑜伽培訓】大小球瑜伽/雙人球/太極球/球舞韻/私教球課
    拜訪多位名師學藝,研習趙堡太極拳、心意拳、養生功法,並結合瑜伽功法創編了心意瑜伽功、太極球、球舞韻、等眾多的私人教學課程。將內外兼修的儀像身法與禪法,道家與佛家的理論學說與修行法門與傳統文化的理念慢慢融入到生活中。深信創始太極瑜伽的理念傳承,將傳統文化魅力的價值及精粹,能為瑜伽教授者帶來一定的思想啟迪,讓瑜伽教學品質的純度及深度,瑜伽教學優化的寬度及長度,上升很大的空間。
  • 對楊澄甫《太極拳十要》的認識和理解
    這些要領是:1.虛靈頂勁;2.含胸拔背;3.松腰;4.分虛實;5.沉肩墜肘;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隨;8.內外相合;9.相連不斷;10.動中求靜。《太極拳十要》解析  根據我在教學中的體會、觀察,對楊澄甫先生《太極拳十要》有以下認識和理解。1.要虛靈頂勁,不要無精打採  楊澄甫把太極拳稱做「柔中寓剛、綿裡藏針的藝術」。
  • 形意拳的身法
    濰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實的朋友) 形意拳的身法人的身體總的來說是一個整體
  • 鬼谷子創通背拳,求生之法取其精華
    為一種練法。歷經千載,先人去粗取精,取長補短,至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創通臂拳門稱祁家門(江湖稱為老祁派)。其子祁太昌採各家之長,將流散在民間的通臂單手、單操、擊法、練法柔化合一,繼承發展了老祁派通臂拳,形成了一種以柔為主,剛柔相濟,以背力為法,放長擊遠先發制人,特殊練法的拳法;通背拳術(江湖稱少祁派)。
  • 內家形意拳:很少人知道的橫拳 練法
    橫拳的練法,是斜著進一小步,橫著退一大步,橫拳等於是倒著打的,正好練這「踏荷葉」,腳伸在地上,要感到踏在荷葉杆上,只有一 根絲能支持
  • 五行拳應該怎麼練習?五行真的能對應五臟嗎?力量才是王道
    五臟本來就是掌管人體能量的器官,再結合中國古代對人體的理解,這樣有了五行對五臟之說。五行拳或許本來就應該這麼理解,五行拳出拳本身也是運用的身體的能量,是一種人體能量在體外發揮出來的拳法。五行拳發勁簡潔、直接,作為形意拳的基礎拳法,是練習五行拳的根本所在,熟練掌握如何發勁,是最為重要的。五行拳的發勁主要在於身法,先掌握身法,再練拳,以達到掌握力量的目的。五行拳與其他拳的差別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拳術的差別,這裡面還包含了身法的不同,五行拳五種招式,每個招式身法都不一樣,而身法練不好,拳法就練不好。
  • 【拳理秘笈】練太極拳如何做到正頭豎頂、沉肩墜肘、展掌舒腕、松腰斂臀、開胯圓襠、湧泉深根?試試縱橫雙曲後拱型身法
    離開正確的身法談拳,就是「白談」;脫離了正確的身法練拳,就是瞎練。所以學拳要重視身法上身才能步正道。楊式太極拳的身法,經過楊家四代人,一百多年的錘鍊,已經有了精到的規矩,詳盡的論說。楊振基老師重視的「苦練位置」,就是說身法必須經過苦練才能上身。
  • 內家拳固精養氣密法
    濰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實的朋友) 初學功者每為漏精所苦,今錄陳攖寧之止漏功和萬籟聲之煉精化*)二法,獻諸同道。
  • 金庸武俠八大拳法
    張無忌曾用此拳法擊敗了西域少林的大力金剛指高手。 第二 百花錯拳 此拳法將數百種拳法融合在一起,此拳法的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看似像這種拳,其實後招又是另一種拳,變化無窮,讓敵人猜不到後招。後來天池怪俠將此拳法傳給了陳家洛。 第三 七傷拳
  • 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心意六合拳內動無形,用必七體,頭、肩、肘、手、胯、膝、足,長短互用,相助為友。今釋其秘,供好者參考。 頭歌訣:共工怒觸不周山,大業欲成膽為先。 手歌訣:長嘆心意法自然,捋須也將風雲變。 老大英雄似病夫,手起突兀指襠間。 釋義:心意拳秘傳回旗二百多年,經歷代宗師完善,已將攻敵大技寓於飲食起居之中,一個平平淡淡的習慣動作可能勁起突兀,取人性命於眨眼之間。
  • 一位太極拳高手積累的經驗之談,分享給廣大拳友
    練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萬物順序自然的法則又符合養生之道,也是一種脫規矩而又合規矩的練法。練拳時全身內外,上下,左右,四肢全體,大腦思想全部放鬆放開。松則氣通無阻力,心不外想,神不外遊,目不外視,耳不外聽,忘卻鼻息,隨意慢行,無拘無束,只在意不在形。所以練拳練功是一種養,氣,神的狀態,通過練功達到神經細胞的休養,從而保持全身的活力。練拳和練功,無極和太極都要形成站樁。
  • 形意拳學前班功法-下勢樁
    再後是腰,腰要空,腰在內家拳中主要指命門處的腰椎,通過背與胯的各部要領,使人命門處腰椎向前的生理彎曲拉直,形成命門後凸的意勁則可,又稱為塌腰。  然後是胯,胯要坐,這裡的胯,不僅是指人的兩胯,而是指人的骨盆,以及命門以下的脊椎。坐胯又可說為圓襠,後面還會有詳細解說。
  • 腰怎麼樣才算松?許多練太極的人並不清楚,歷代武術把松腰的方法視為不傳之秘!
    練太極拳講究「心為令、意為帥、氣為旗、腰為露」,所以,松腰時一定要用心發指令,在意念的帶領下,引領著內外氣往腰部那兒衝,去幫助松腰。 通俗的講,松腰就是松扎腰帶的地方。怎樣才算腰鬆開了?「坐著時腰椎往前塌,把肚子腆出來,但不能把胸脯一起挺出去,腳要含,這就是坐著的松腰。一般人坐著時腰往後弓,成了一個大羅鍋,一個弧形,這樣的狀態肯定不是松腰。
  • 腰怎麼樣才算松?許多練太極的人並不清楚,這不前輩總結出來了!
    練太極拳講究「心為令、意為帥、氣為旗、腰為露」,所以,松腰時一定要用心發指令,在意念的帶領下,引領著內外氣往腰部那兒衝,去幫助松腰。通俗的講,松腰就是松扎腰帶的地方。怎樣才算腰鬆開了?「坐著時腰椎往前塌,把肚子腆出來,但不能把胸脯一起挺出去,腳要含,這就是坐著的松腰。一般人坐著時腰往後弓,成了一個大羅鍋,一個弧形,這樣的狀態肯定不是松腰。
  • 太極拳的含胸拔背與松腰
    在練習與授拳的過程中,我慢慢有了一些感悟,這些感梧我不斷運用到自身修煉太極拳中,同時,我還把這樣的感悟告知跟我學拳的拳友們,沒有想到,他們都有了質的提高。現從若干感悟中選取一個小方面,同拳友們交流,更希望得到專家指正,以期賜教。「含胸拔背」與「松腰」,關於這兩點要求,楊澄浦先師在《太極拳十要》指出:
  • 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的五個好處
    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的五大好處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1、拳友軟骨快修復打拳軟骨磨損?一動鑽心的疼?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可以促進軟骨的癒合和生長,也可以修復關節間軟骨,提升潤滑作用,降低恢復痛苦,縮短恢復時間。
  • 命意源頭在腰際——真傳內家拳站樁的松腰方法,效果非常好
    你們可以慢慢體會兩條胳膊兩張弓,兩條腿為兩張弓,脊梁骨為一張弓武功還講一身備五弓當撥背時,先把大椎穴往起提,當下頜往回收時大椎穴也往上提,大呼一口氣,就有了含胸的意思,肩頭再往外一拉,開了,就夠了怎樣的開胸法呢?是要藉助兩個肩膀頭往外引,有的人一往外引,肩就往上抬起來了,所以,又不能撥肩往上縱,只能是稍稍往前一引,胸就開了。
  • 形意拳二十四法
    形意拳二十四法包括三曲、三扣、三頂、三抱、三敏、三垂、三圓和三挺。它是形意拳練習的口訣。姜容樵《形意母拳》云:"三頂者何?頭向上頂,有沖天之雄。頭為周身之主,上頂則後三關易通,腎氣因之上達泥丸,以養性;手掌外頂,有推山之功,則氣貫周身,力達四肢;舌上頂,有吼獅吞象之容,能導上升之腎氣,下行歸入丹田,以固命;是謂之三頂。 三扣:指肩扣、指(趾)扣、齒扣。姜容樵《形意母拳》云:「三扣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