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凱撒的布魯圖是他的兒子?44年3月15日羅馬獨裁者愷撒遇刺

2020-12-13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殺死凱撒的布魯圖是他的兒子?

44年3月15日:羅馬共和國終身獨裁官愷撒,遭到以布魯圖為首的元老院成員的刺殺而身亡。

凱撒大帝的一生很輝煌。

他只用8年時間就徵服了高盧(今天法國),日耳曼(德國),不列顛(英國),日斯巴尼亞(西班牙)甚至還有埃及。

在凱撒統治時期,羅馬共和國的版圖擴張到最大。

不過,凱撒和他所仇恨的蘇拉一樣,在晚年(前44年)宣布成為終身獨裁者。

由於蘇拉死前,出人預料主動放棄權力,羅馬已經恢復了共和制度。

此時凱撒試圖獨裁,共和派政客們普遍反對。

他們都領教過蘇拉時代的獨裁恐怖,不願意再次成為案板上的肉。

在蘇拉時代,哪怕是元老院的600個議員們,也隨時可能收到一個十夫長的口信:偉大的蘇拉,賜你死!

這種情況下,政客們只得考慮將凱撒除掉。

由於這涉及眾多人的利益,參加暗殺凱撒陰謀的至少有60多人。

為首的是這麼幾個人:蓋烏斯·卡西烏斯、德基摩斯·布魯圖斯、馬可斯·布魯圖斯。

3月15日,他們決定動手。

為了避免一二個人事後背黑鍋,參加刺殺的共有22人之多。

根據計劃,凱撒會在元老院宣讀一份文件。

在凱撒朗讀文件時,一個叫做卡斯卡的人,揮刀刺向凱撒。

凱撒反應很快,立即丟下文件,一把抓住他的手,怒斥:惡徒卡斯卡,你要幹什麼?

卡斯卡大驚:兄弟們,快來幫忙。

於是,其餘21人紛紛跳出來,揮舞匕首和短刀圍攻凱撒。

被刺中以後,凱撒並沒有受到致命傷。

他奮力逃走,很快被追上。

此時,凱撒發現,刺客中竟然有馬可斯·布魯圖斯。

他驚訝的問:Et tu, Brute?(是你?布魯圖斯?)

也許是深感絕望,凱撒不再抵抗,也不再逃走,只是用袍子遮住臉。

這群人連刺了他23刀,將凱撒當場殺死。

其中只有一處刀傷是致命的,一說這一刀是布魯圖斯刺出的。

其他人都畏懼凱撒的黨羽可能報復,沒有敢於下重手。

而布魯圖斯為了洗清自己和凱撒的密切關係,刺出了致命一刀。

為什麼凱撒看到馬可斯·布魯圖斯,會如此絕望?

布魯圖斯同凱撒有特殊的關係。

他的母親塞薇利婭·加比奧尼,是凱撒的情婦。

這個美豔的少婦,同凱撒保持了多年的情人關係,一度達到瘋狂的地步。

塞薇利婭曾寫了一封情書,交給正在元老院開會的凱撒。

凱撒拆開情書以後吃了一驚,臉都變色了,顯得很緊張。

一個議員發現凱撒拆開信以後神情不對,懷疑他在搞陰謀對付議員們。

於是,這個議員跳出來,指責凱撒公開搞陰謀。

凱撒解釋這是私人信件,但議員們都不相信。

萬般無奈下,凱撒只能將情書公開,導致了一場很大的花邊醜聞。

然而,塞薇利婭並不在乎醜聞公開,凱撒也沒有因為這件事嫉恨她。

可見,兩人的感情非常深。

由此,很多人懷疑布魯圖斯就是凱撒的私生子,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凱撒對布魯圖斯的照顧,確實超乎尋常。

布魯圖斯也是一個政客,曾經在公元前49年反對凱撒。

在凱撒與龐培的內戰中,布魯圖斯站在龐培一邊。

而龐培是布魯圖斯的殺父仇人,在28年前殺了他的親生父親。

這說明,布魯圖斯並不在乎私人感情,一切都為了政治利益。

即便如此,凱撒仍然對布魯圖斯關懷備至。

在龐培被擊敗殺死後,凱撒立即赦免了布魯圖斯的叛逆行為,甚至讓他成為一名元老院議員。

以凱撒的為人,誰敢和他為敵,絕對不會有好下場,更不可能重用。

他如此照顧布魯圖斯,確實讓人懷疑就是他的父親。

本來凱撒在遇刺的時候還在掙扎,看到布魯圖斯後則徹底絕望,完全放棄抵抗。

可能發現親生兒子也要殺他,讓凱撒寒了心,失去了求生的欲望。

當然,也有歷史資料證明,布魯圖斯出生的時候,凱撒才15歲,並沒有和他的母親成為情人。

所以,布魯圖斯很可能不是凱撒的兒子,只是一個養子。

即便如此,凱撒對於布魯圖斯頗有關照。

不過,布魯圖斯認為凱撒當然不可能將位子傳給他,必須設法維護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也加入了暗殺凱撒的政治聯盟。

冷血無情的布魯圖斯本來認為,他大義滅親下毒手殺死了養父,會得到羅馬民眾的支持。

他甚至當眾發表演講:我愛凱撒,但我更愛羅馬。

然而民眾對於這個可以殺死養父的布魯圖斯,非常鄙視。

布魯圖斯最終眾叛親離,在凱撒黨羽安東尼逼迫下自殺。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詭異的羅馬預言:凱撒遇刺與尼祿弒母
    因為,正是在公元前44年的這一天,羅馬帝國的奠基人愷撒大帝,在元老院議事時,不幸被人用短劍刺死。 凱撒大帝的遇刺,從表面上看,似是一個突發事件。 但令人驚奇的是,在臨死前,愷撒本人曾多次收到即將遭遇謀殺、甚至會喪命的預兆。而且,他的不少部將和朋友,也勸他要留意元老院,加強戒備。
  • 《全面戰爭:競技場》尤裡烏斯凱撒怎麼樣 尤裡烏斯凱撒介紹
    導 讀 全面戰爭競技場尤裡烏斯凱撒怎麼樣?
  • 2020年3月15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文(整理) | 翼點 微輯|韋月 公元前44年03月15日羅馬愷撒大帝遇刺身亡 220年3月15日曹操逝世 221年3月15日劉備稱蜀漢皇帝 446年3月15日北魏太武帝滅佛
  • 愷撒之後的羅馬從三雄並立到皇帝屋大維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以下稱愷撒)打敗了前三巨頭中的二位,集各種最高權力於一身,儘管他在不同的場合表示,自己不願意當皇帝,卻還是為保守勢力所忌憚,最終愷撒被自己的寵臣布魯圖刺殺,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對布魯圖寵愛有加,跟親兒子一樣,為啥布魯圖要背叛自己。
  • 凱撒的突圍:從總督之子到共和國執政官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史稱愷撒大帝,又譯蓋厄斯·儒略·凱撒、加伊烏斯·朱利葉斯·凱撒等,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其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檢察官、獨裁官等職。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徵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曆》。
  • 凱撒遇刺事件存在諸多疑點
    凱撒通過高盧戰爭建立了高盧省,並指揮了大量的軍隊和資源。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46年,凱撒徵服了羅馬共和國的另一個獨裁者龐培,並徹底消滅了他的殘餘部隊,凱撒完成了獨裁統治,他面對羅馬共和國的腐敗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改革:。
  • 愷撒之死:古羅馬獨裁官遇刺始末,一場背叛與陰謀交織的權力遊戲
    01 愷撒遇刺:一樁改變羅馬史的「大事件」在古羅馬歷史上,公元44年3月15日是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日子。當時,身穿厚重紫邊託加袍的愷撒甫一走進龐培元老院議事廳中,就被一群元老們圍了上了。之後發生的事情讓他大驚失色:一個人從衣袍中抽出匕首,刺向他的身體。愷撒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有第2刀、第3刀……在一片血腥與混亂中,愷撒的白袍被鮮血浸染,奄奄一息的愷撒躺在臺階,身旁是高大的龐培塑像。
  • 凱撒大帝成就了羅馬帝國?二月為什麼只有28天?
    146BC羅馬徵服希臘半島,133BC羅馬徵服亞洲的塞琉古國,60BC,克拉蘇、愷撒、龐培被稱為「前三頭聯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48BC愷撒在「前三頭聯盟」中脫穎而出,集軍政大權管理國家。公元前48年,古羅馬日曆混亂,凱撒請天文學家制定日曆,因凱撒是7月出生所以將單月作為31天,雙月作為30天。
  • 剛徵服了埃及豔后的凱撒,竟被私生子殺死,羅馬貴族哀嘆:不該殺
    01 凱撒之死:籠罩在羅馬上空的陰霾 公元前44年3月15日,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死了。難怪有人這樣評價他和他的《凱撒之死》: 「憑藉敏銳的歷史眼光和驚悚小說的節奏,作者生動再現了公元前44年的羅馬、尤利烏斯 愷撒及陰謀集團成員生命的最後歲月。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故事,涉及所有捲入這個著名事件中的男人和女人。這就是歷史。歷史本就該這樣敘寫。」
  • 高盧總督 尤裡烏斯凱撒【人不折騰,枉少年】】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稱愷撒大帝,
  • 凱撒的歸凱撒,耶穌的歸耶穌。不過,別忘記還有奧古斯都
    凱撒的全名是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 前100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日),也曾經被翻譯為儒略·愷撒。所以,凱撒主持制定的新的曆法,就叫做儒略曆。公元前46年,儒略曆通行,把8月定為31天(原為29天)。公元前8年,為紀念奧古斯都,而將8月改名為August。
  • 看凱撒私生子如何坑爹?
  • 刺殺凱撒大帝始末
    公元前44年,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凱撒大帝)被刺殺,至於刺殺他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古羅馬是民主的共和國,而凱撒獨裁。凱撒大帝的軍事能力,使他成為了羅馬最富有的人,在激烈的內戰中打敗了他的對手龐貝後,他的權利到達了巔峰,凱撒大帝在治國方面像窮人分土地,也讓他在群眾中大受歡迎,許多議員為了爭寵逢迎凱撒,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凱撒的雕塑和廟宇,甚至有一個月份都因他更名並且沿用至今(七月July)。
  • 通過凱撒大帝的情史,來看看古羅馬男人的心有多大
    凱撒,古羅馬歷史上偉大的「無冕之王」。和他的戰功一樣有名的,是他「情場浪子」的名頭。他和埃及豔后的故事,早已被拍成了廣為人知的電影。但區區一個艷后,只是凱撒滔滔情史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 愷撒之死的悖論:只有另外一個愷撒,才能殺死愷撒
    也就是說,只有另外一個愷撒,才能殺死愷撒。關於愷撒之死的史料繁多,但不同的史料,站在了不同的立場,充滿著偏見。巴裡·施特勞斯的《愷撒之死》,對大馬士革的尼古勞斯、普魯塔克、阿庇安、蘇維託尼烏斯、狄奧所記錄的五大關鍵史料,進行了合理擇揀,全景還原了愷撒被刺殺的歷史事件。
  • 他是女人的情人也是男人的好基友,關於凱撒大帝的性傳聞
    尤利烏斯·愷撒大帝作為古羅馬的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他可能與男人和女人都發生過性關係,他對其中一些伴侶的選擇直接威脅到了自己的聲望。他神聖的祖先被描繪成美與愛的女神,吸引著四面八方的追求者。難怪她的後代尤利烏斯·愷撒在兩性中都有如此的吸引力,以至於他的姓氏凱撒在他死後幾千年仍是皇帝的頭銜。作為古羅馬的一個有權勢的男人,尤利烏斯·愷撒可能與男人和女人都有過性經歷。這在那個時代不會引起關注。當時的雙性戀或多或少是一種常態。
  • 《凱撒之死》:螳臂敢當車,身死何所懼,逆勢而為者的宿命與榮光
    種種跡象表明,愷撒有稱王的意圖。他沒在公元前44年稱王,更多的也是因為他在幾次試探中總能聽到反對的聲音。愷撒並不想做一個僅僅有軍隊支持的帝王,他想做的是萬民景仰的帝王。愷撒計劃在這一年的3月18日親率軍隊遠徵亞洲的帕提亞帝國。
  • 凱撒死後,18歲的屋大維靠什麼被封「奧古斯都」,成為羅馬之神?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凱撒在元老院門口被40多名議員亂刀刺死,結束了叱吒風雲的一生。羅馬城很快陷入了騷亂,羅馬帝國陷入動蕩分裂的邊緣。年僅18歲的養子屋大維是靠什麼戰勝政敵,統治羅馬帝國,最終封神的?
  • 耶路撒冷Jerusalem~第三十六篇:凱撒統一了羅馬帝國,性慾旺盛的他睡了埃及豔后,耶路撒冷迎來了耶律王時代
    公元前49年,凱撒從高盧出發,越過盧比孔河,入侵義大利。十八個月後,龐培被凱撒打敗,逃到了埃及。而凱撒在當選為羅馬的獨裁者後,下令追捕龐培,並在埃及人殺死龐培兩天後到達埃及。在收到龐培的醃製頭顱作歡迎禮物時,凱撒毛骨悚然卻又深感寬慰。他沒有料到的是,這個被廢黜的年輕埃及女王克裡奧帕特拉(聞名的埃及豔后)居然能影響他的意志,以實現她的個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