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燻牛肉順便說說牛排

2021-02-16 常客說

那天常客的一位攝影大神「D1ver0325」微信晃我:

說紐約吃喝,「居然沒有Katz」

#王中王#

這次的確沒找到機會吃這家王中王,但一直很喜歡它。Katz跟Barney Greengrass類似,也是猶太人的熟食店,Beef Pastrami燻牛肉號稱全美第一,而且應該毫無疑義——他們家是需要領票排長隊消費的。

(Katz最新的排隊盛況和燻牛肉三明治,以上兩張圖片來自Eater.com,封面圖片來自Katz官網)

而Beef Pastrami被美國人稱為熟食之王,所以,我把Katz叫「王中王」。

他們兩家經營模式也類似,熟食店同時提供一些座位,只不過BG在上東,中央公園往北開車交通方便,而Katz在東村兒,過去一趟開車怎麼也得半個小時,然後吃個15分鐘走人,拖家帶口的的確不合適。

在某些情況下,Katz是很棒的。他們每周有幾天都是開到3點或者通宵,半夜去,不要吃三明治,而是來一盤淨燻牛肉,肥點兒的,加熱,端上來那個香氣撲鼻。跟一瓶凍的Brooklyn Pilsner,痛快~

(來自Schwartz’s燻肉店,去年夏天在蒙特婁吃的,他們做的是同宗同源不同名的Smoke Meat)

Pastrami這東西,從菜品定位上,在美國家常菜中的地位就跟中國家常菜中的宮保雞丁差不多,漢堡、奶昔、Pastrami,美國Diner三樣寶,沒有Pastrami 的一定是個假Diner。

而從口感上,長江以北的中國人普遍會比較喜歡,比醬牛肉入口更軟,有些像剛出鍋的臘牛肉。如果把麵包換成燒餅或者配饅頭吃,那我相信多數人都會覺得這就是一種中國食品。

#Pastrami和Smoke Meat#

一直覺得在紐約和蒙特婁生活都非常幸福。因為紐約有Katz,蒙特婁有Schwartz’s。Schwartz’s做的叫Somke Meat。Beef Pastrami 在加拿大幾乎見不到的,但這兩種食品中文翻譯都是燻牛肉。如果偏好肥一些的牛肉,那其實兩種食物就沒有區別。

那這倆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

都是猶太人的食品,都是羅馬尼亞的手藝,但由於加拿大是英式屠宰分割而美國是美式屠宰分割,所以食材上會有不同導致了這種區別。

美國的Beef Pastrami用Plate部分,位置是胸腹部,牛五花。

而在加拿大的牛,通過英式屠宰不存在這個部位,所以Smoke Meat用Brisket部分。在美式屠宰中雖然有同樣名稱的部位,可以從圖上看出來,其實不完全一樣。

簡單來說,Beef Pastrami偏肥,Smoke Meat偏瘦。肉的部位之外,這兩種東西製作處理方式在我看來,連全聚德和便宜坊這種燜爐烤鴨和卦爐烤鴨的技法區別都不算,也就是四季民福和大董的風格差異而已。

#牛肉分割和牛排#

想想也挺有意思,就因為分割法不一樣,所以就導致同宗同源同食材的食品產生了區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工業標準化的好處就是成本低效率高,壞處就是無法滿足每個體需求。

比如上面提到Brisket,我很愛吃的牛腩跟這個部位有部分相關,但又不是全部,因為牛五花和胸肋也有牛腩存在。我們吃的牛腩,可以理解為牛肚子一條線下去,而英美標準的屠宰分割都沒有這個部位。所以海外中國超市裡的牛腩、坑腩應該都是訂製屠宰,哈。

(來自大利清湯腩,幾年前在香港灣仔吃的,念念不忘那裡的人和物啊。唯盼一切都好)

雖然各國有各國的切割方法,但幸好有一點,著名牛排館基本都是美國的,所以除了有些區域需要用澳洲肉會跟美國略有不同以外,其它大差不差,都一樣。

所以只考慮三個元素,瘦有嚼勁,肥有肉香,帶骨的就特香,然後記得幾個關鍵詞區分肥瘦,牛排就好做選擇了。

Fillet:瘦

Sirloin:瘦

Tenderloin:瘦

Rib:肥

Strip:肥瘦

來看一下全球連鎖牛排館Morton的菜單,

Prime Porterhouse (1620-3230 cal) (肥瘦)

Prime New York Strip (1060 cal)(肥瘦)

Prime Manhattan Cut (420 cal)(這個也是Strip,肥瘦)

Prime Ribeye (1210 cal)(肥)

Prime Bone-In Ribeye (帶骨,肥)

Prime Pork Chop (710 cal)(豬排,瘦)

Filet Mignon (430-840 cal)(瘦)

Rack of Lamb (920 cal)(羊排,肥)

Bone-In Veal Chop (690 cal)(小牛肉,瘦)

Prime Cajun Ribeye (1310 cal)(Cajun是紐奧良調料,辣、肥)

還有幾個有意思的:

Porterhouse和T骨,Porterhouse跟T骨一樣,一個T型大骨頭,然後是Tenderloin和Strip的合體,算是T骨的頂端產品。美國農業部有定義,Tenderloin最寬處大於32毫米算是Porterhouse,否則算是T骨。但在美國本土以外,很多號稱Porterhouse其實上都是T骨,Tenderloin少,主要是Strip。都不用遠,加拿大的就這樣。

(這就是T骨當Porterhouse賣,來自Harbour 66,多倫多的一家牛排館,樓是個老政府機關,倒是很漂亮)

(40oz的Porterhouse,兩斤多的肉,20oz是一斤出頭,來自Jacob & Co.,號稱多倫多第一的牛排館,個人不喜歡,外在的東西大於食物本身太多,而且我跟這家店的審美也不一致)

戰斧牛排,這玩意兒感覺一直被過度拔高。技術上來說,戰斧牛排就是一個帶骨的肉眼(Ribeye),只不過肉本身更大,骨頭更長,跟Porterhouse、Ribeye一樣,就是一種牛排切割方式,甚至還不如Porterhouse流行。因為很多地方的就把它叫做Bone-In Ribeye而不是Tomahawk steak。魯西南的黃牛就切不出戰斧?我是不信的,只不過到底好不好,還得看牛肉本身的品質。

(常規的Ribeye,來自遍布的Outback,上個月在費城吃的)

(開始越來越流行的帶骨Ribeye,來自Benjamin,上個月在紐約吃的)

(雙份帶骨Ribeye,來自Meat & Potato,年初在匹茲堡吃的,這不就是戰斧嗎?)

(人餐廳就管這叫Bone-In Ribeye for two)

Prime Rib,這個產品算是牛排中最獨樹一幟的。一直不知道中文叫什麼,部位是牛肋骨。特殊的地方在於,其它牛排的處理方式要麼煎,要麼烤,吃多少做多少。而只有Prime Rib則是一大塊預先烤箱烤好了,然後再分成多份。雖然少了不少煙火氣,但因為一般汁水豐裕,所以口腔的快感體驗也是蠻高的。

(來自Prime109,6月份在加州Santa Clara吃的)

菲力牛排、T骨牛排、戰斧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什麼的都是描述肉本身的部位,跟品質和怎麼做都沒關係。對品質有追求,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都給牛肉定了級別,看那個。

而做法,XXX牛排的名字中代表了烹飪技法的,印象中除了Prime Rib,另外一個是Gordon Ramsay的當家菜威靈頓牛排,再有,那也就是上島咖啡,豪X來們的鐵板黑胡椒牛排了。

哈哈~

相關焦點

  • 不是所有的牛肉都可以做成牛排,選購牛排時請擦亮雙眼!
    T骨牛排首先,牛排分等級,這點咱們之前的文章已經有提過,就不贅述了,今天來聊聊同等級同國家甚至同一工廠的牛肉為什麼差價也這麼大,很簡單,部位不同。其餘的部位真心不是很適合做牛排,比如上腦,這個部位最適合的就是被刨成牛肉片燙火鍋,雖然一些等級高的上腦做成牛排也不難吃,但是不能跟一些經典部位比較,價格也相對低廉。
  • 《牛肉聖經》——關於牛肉你應該知道的一切【番外篇:牛排】
    ― Julia Child 各國對牛肉的態度、習慣不同所以牛排的製作方式也會有很大差異。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對英國料理來說,習慣於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配,用各式的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地位……今天TJ和大家分享的5種世界經典牛排食譜,是眾多牛排食譜中最傳統的
  • 調理牛排、醃製牛排、靜醃牛排、整切牛排、原切牛排的區別
    1、調理合成(也叫調理牛排、醃製牛排、秘制牛排、黑椒牛排)藉助牛肉的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調理牛排,藉助重組技術將碎肉重組、二次成型,冷凍後出售。是標準圓形。關於第二種看法,調理牛排有消費者以為就當牛肉餅吃了,非也,牛肉餅是純牛肉,調理牛排可不都是牛肉,配料參看上述,所以一斤牛肉能出一斤好幾兩的牛排。也有消費者誤以為,調理牛排是商家給醃製好了牛排,省得自己醃製了,而且口感很嫩,怎麼煎烤都不老,非常方便。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說起牛排,前段時間網購了一份,10片牛排,差不多148元,一份只要14.8元。算起來這牛排很便宜,比起平常去西餐廳吃牛排,一份都要上50塊錢。而這種牛排一片130g左右,才14.8元,算下來一斤就是50多塊錢,和普通牛肉38元一斤的相比,貴是貴了點,但是可以作為牛排的肉,都比普通牛肉要好很多。原本以為這種牛排的肉質不會太好,但我把它煎至全熟,依然很嫩。但是普通牛肉價格更便宜,能不能拿來煎牛排呢?
  • 牛肉哪個部位適合做牛排
    牛排在飯店當中對牛排十分喜愛,我們也會想到在家中製作牛排,但普通人在製作牛排的時候往往要先採購牛肉,這個時候一個問題就擺在我們眼前,那就是牛肉哪個部位適合做牛排?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牛排其實就是煎制牛肉,歷史記載,食用牛肉的習慣最早來源於歐洲中世紀。現代牛排餐廳有兩個直接的祖先——19世紀中葉紐約政客們的牛排晚宴(Beefsteak Banquet)和17世紀的英國倫敦扒房(Chophouse)。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牛排館,則出現在20世紀初的紐約。目前國內西餐館中流行的牛排多數屬於美式牛排和法式牛排兩種。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進口的牛肉可以煎牛排?而中國的牛肉卻不可以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進口的牛肉可以煎牛排?而中國的牛肉卻不可以。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飲食方面也更加講究了。我們一般去超市裡買牛排的時候,都會選擇菲力牛排回家煎制。然後再配上一杯半斤八兩的葡萄酒,就是一對完美的晚餐了。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般超市裡賣的牛排,不管是冷牛排還是牛小排,大部分都是從歐洲、南美洲等地區進口的,幾乎沒有國產的牛排。
  • 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來煎牛排,而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行
    導語: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來煎牛排,而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行!隨著飲食文化的相互溝通交流,很多西方的餐飲或者食物也大量湧入我們國家,這讓吃慣了中餐的國人,頓時感受到了一股新鮮感,於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湧現了越來越多的西餐廳,而西餐廳的特色主招牌便是牛排,我們本地人要想開個西餐廳,就必得去購買國外的進口牛排才行。
  • 中國人吃牛肉,美國人吃牛肉,網友:牛肉和牛排的差距!
    中國人吃牛肉,美國人吃牛肉,網友:牛肉和牛排的差距!牛肉是一種富含大量營養物質的肉類,高蛋白質可以加強人們的體質,健脾胃還補氣益血。在燉牛肉的間隙,我們可以拿出一些土豆切成塊,熱油炸一下,放入鍋中與牛肉一起燉。燉出來的土豆牛肉入口即化、軟綿可口,實在是一道下飯的好菜!另外在我們中國,比較有名的還有平遙牛肉,用真空包裝的方便易攜帶,足以滿足人們隨時隨地對於牛肉的渴望。而說起美國,想必大家想起的關於牛肉的第一道菜就是牛排了。
  • 薇婭5秒鐘賣10萬份牛排,同樣是牛肉,為何普通牛肉不能做牛排?
    而牛排作為西餐的主菜之一,自然基本是每桌必點。很多人都好奇,同樣是牛身上的肉,為何普通超市買的牛肉卻不能做牛排?主要原因還是肉質問題,普通的牛肉一般飼養都比較隨意,飼養的飼養也比較隨意,對於屠宰環境要求也同樣比較低,所以一般普通牛肉價格比較便宜。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外國的牛肉就可以
    因為牛肉的肉質鮮嫩,醬汁的風味濃鬱,以及使用刀叉的新鮮感,都讓人們對牛排的接受度大大提升。除了牛排的熟度,中國人更偏愛吃七分熟以上的牛肉,而日本和西方國家的人更愛吃三分熟和五分熟。煎烤牛奶同樣是牛肉,製作成牛排的牛肉大多是從外國進口,無論是澳洲牛肉還是美國牛肉,這些牛肉進入中國後往往價格不菲。這也讓不少人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能做成牛排,價格再往上提一點呢?
  • 吃戰斧才叫吃牛排,其他的只能叫吃牛肉
    有時候跟一些牛排控聊天,他們總是開玩笑的說「吃戰斧才叫吃牛排,其他的只能叫吃牛肉」。可見戰斧牛排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猶如愛馬仕在名媛心中的地位一樣。通常打開牛排店的菜單,一般超過兩位數的除了日本和牛外,就是戰斧牛排了。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就吃飽了
    作為世界中第三大消費肉類食品,牛肉幾乎佔據了市場的25%,消費牛肉最多的前三個國家是美國、巴西和中國。你可能會問,牛肉是如此美味,中國高級食客太多了,此外,外國人一次只吃一塊牛排,但是中國人經常吃一大盤。你不應該只是排在第三。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外國人吃牛排時,通常把他當作主食,在中國人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牛排經常被用作配菜,因此排在第三位並不奇怪。
  • 說說進口牛肉的那些事——澳洲牛肉篇
    怎麼在購買的時候說一句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或者在餐廳點牛排吃牛肉的時候問一句,比如:這是不是JBS 170廠的牛肉吧?老闆頓時會對你直呼內行!最起碼,看完這篇文章,你在網購牛排或其他牛肉的時候不會被坑。我們有消費者買到高壓鍋都燉不爛的A級老母牛,還以為A級是高級的意思。
  • 牛肉的各個部位以及對應的牛排名稱
    從這裡可以切出:. blade steak「板腱牛排」,又稱嫩肩裡脊,是牛肩中心的無骨牛肉,肉質較其他部位的牛排硬。. flat iron steak「翼板牛排/平鐵牛排」,也稱為 top blade steak、top chuck steak,是牛肩唯一較軟的部位。2. rib 肋骨。
  • 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能煎牛排?而中國的黃牛肉卻不行呢?
    導讀: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能煎牛排?而中國的黃牛肉卻不行呢?這就讓食客們產生疑問了,中國本地也有牛肉,而且牛肉的品種也多,比如水牛肉、黃牛肉和犛牛肉,這其中大部分人最喜歡吃的就是黃牛了,黃牛的肉質鮮美,味道純正!而國外的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後往往價格不菲,為什麼我們吃的牛排還要從國外進口呢?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能煎牛排?而中國的黃牛肉卻不行呢?原因有以下5點,一起往下看看吧。
  • 牛排也分高低,貓膩就出在了牛肉上,看看你吃的是不是合成的牛排
    有人關心合成牛排的肉是什麼肉,大概可以分為這幾種:頭等的合成牛排是用牛肉便宜的部位製作而成的,比如牛霖、保樂肩肉、等這些部位,這些牛肉說到底也是牛肉,只不過價格上便宜一些。第二等是牛碎肉,邊角料。這些是切碎的牛肉,但歸根到底也還是牛肉的,只不過相對頭等的牛肉在口感上會差一些。(這種肉做出來的牛排是最西餐廳歡迎的,因為價格便宜,且是牛肉製作而成的,但是很多人去吃的時候就會發現牛排不管是要幾分熟都和全熟差不多)第三等就是用鴨肉、雞肉、豬肉這種肉拼出來的。來源請自行想像就可以了。
  • 草飼牛肉VS谷飼牛肉,常見的牛排有哪些?怎麼選擇一塊好的牛排?
    當你去超市買牛肉的時候,貨架上的澳洲牛排、美國牛排、日本牛排,標籤上各種數字、還有草飼和谷飼,讓你眼花繚亂。 這時你的心理活動肯定是:我不過想吃個牛排,為什麼要這麼為難我呀!
  • 為什麼雪花牛肉成為了高端牛排的代名詞?
    就連所長家屬也天天在耳邊不停念叨「我要吃肉我要牛排我要吃雪花牛排.」不過所長看了看貴到令人咋舌的菜單,再摸摸自己癟癟的錢包,心疼地抱住了自己。澳洲和牛,隨便一份都要800塊|dianping.com但是!你說巧不巧!所長小鋪上了超值澳洲和牛M9+雪花牛排!
  • ¥168【美國進口生鮮牛肉】美國IBP安格斯牛裡脊+谷飼波提牛排+牛肉粒…新鮮美味的牛肉、牛排,吃到爽!順豐配送到家
    他家的包裝牛肉全是整塊牛肉切割,絕無拼接肉一塊美味又可口的牛排就可以俘獲你的味蕾美國IBP谷飼波提牛排  2塊 150克一塊 300克    原價156元3.  美國IBP安格斯精選牛肉粒   1包 400克一包  原價78元溫馨提示:◆ 下單預約後48小時內順豐送達,僅限上海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