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詩狂賀知章》今天在賀知章...

2020-12-17 瀟湘晨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賀知章所作的《回鄉偶書》可謂膾炙人口,你可知道他離與回的故鄉是哪裡嗎?

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知章村。

今天上午,《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在知章村文化禮堂開拍。作為浙江廣播電視集團2020年度重點節目,片子計劃由唐朝大詩人賀知章貫穿,採用「紀實拍攝+故事演繹+名家解讀唐詩」的手法進行表現,還原盛唐文壇泰鬥賀知章從「四明狂客」到歸隱故裡的波瀾人生,探尋他詩歌中蘊藏的文學世界和盛唐氣象。

據歷史記載,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即今天的蕭山。盛唐大文豪賀知章是當時蜚聲長安的「吳中四士」之首,其政治、文學、書法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的詩《詠柳》《回鄉偶書(二首)》是唐詩啟蒙的必背篇目,被語文教科書收錄,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

賀知章的出生地蜀山街道,在蕭山素有「臥城蜀山 夢裡水鄉」之美譽,知章文化深入民心。賀知章出生的村落以「知章村」命名,村裡更留存賀家園牆基、思家橋、百步寺等眾多與賀知章有關的古蹟,流傳有許多與賀知章相關的傳說,村民們人人能吟誦「著名鄉賢」賀知章的代表詩作。

「錢江潮喲湘湖水,這是浙東唐詩之路源起的地方,這是詩人一生魂牽夢縈的故土」,開機儀式現場,當曾演唱《美麗浙江》《最憶是杭州》等重要歌曲的歌唱家鄭培欽唱響了原創歌曲《詩狂賀知章》,大家被千年前的這位遊子的歸鄉情結深深地打動了。這首歌曲後續還將拍攝成音樂電視作品進行全媒體傳播。

「我們希望在村裡重建原先賀知章早年生活、學習的古建築,並通過一條走道將古建築與現存的思家橋、百步寺、甲科濟美坊、文筆峰等串聯起來,成為一條人文歷史旅遊線路。」知章村黨組織書記聞樹剛說。

蜀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樓海鋒說,當下的蜀山街道,正在打造「文化源起地、創新實踐地、美麗宜居城、幸福未來城」,大力弘揚賀知章文化,點亮賀知章這顆耀眼的「明星」,浙東唐詩之路也刻上了蜀山的印記,更加熠熠生輝。

據悉,這部還原賀知章一生的作品將於12月份與廣大觀眾見面。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賀知章《回鄉偶書》詩賞,小少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
    《回鄉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晚年的作品,該詩寫了作者久居他鄉「老大回」時的歡喜與感慨。創作背景賀知章少時便以詩文成名,很早就離開了家鄉,在他三十六歲時候考中狀元,被授予國子四門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要職,一直到他八十五歲,因病恍惚。
  • 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的命特別好,他出生在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一個殷實的家庭。66歲的賀知章升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部待郎、太子右庶子、侍讀。又過3年後,69歲的賀知章再次升任太子賓客、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實至名歸的省部級幹部。臨到辭職還鄉的時候,皇帝親自贈詩,太子李亨率百官送行,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賀知章在長安自號"四明狂客",人稱"詩狂",絲毫不遜於"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晚輩李白。
  • 我的生活美學——少小離家老大回
    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86歲這年告老還鄉,唐玄宗親自寫詩送行,文武百官餞送都門外,可見知章宦海風雲之一斑。然而這位一生顯赫的老詩人,卻又是那樣樸實無華,充滿童趣。知章這首回鄉詩不僅歸絢爛於平淡,而且還在平淡中見出他的稚童心態。我們知道他本性曠夷,善談說。
  • 名人與酒|又癲又狂的「酒駕」詩狂——賀知章
    今天為大家講講又癲又狂的「詩狂」賀知章。賀知章是個老頑童,越老越形真意真,越是好玩。八十五歲高齡了,尚能飲酒賦詩。兩首《回鄉偶書》,老少皆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字面上缺少酒痕,卻能聞得出兩壺慢酒下肚的況境。正是酒興初熟嫋嫋升起時候,不張揚,不作亂,甚解人意。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少小離家老大回」,86歲的賀知章重返故鄉,已是落葉歸根時
    "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小耳濡目染、朗朗上口的唐代詩歌,背後卻有著諸多故事背景作為鋪墊,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詩篇,其中辛酸別有一番滋味,值得細細品味,身在大唐盛世的才子賀知章,有什麼值得這般憂愁的呢?
  • 「少小離家老大回」到底有什麼意義
    文/東卿西語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估計很多遊子都知道這首詩,這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小時候背這首詩就覺得好玩兒,加上配圖的生動,更加喜歡這個老頭姿態的人,回到家鄉被當成客人的滑稽。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家鄉的方言你還記得多少?
    在我們老家話中有不少方言,由於我離開故鄉的時間太久了,一時想不起太多,但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又常常讓我有意無意間念起那些小時候講過的土話,總想捋一捋自己到底還能記得多少鄉音鄉情。情的東西我就整理成故事短文寫下來,音的東西就歸入到這篇短文中,算是我對故鄉之根的一種紀念吧!
  • 賀知章回到家鄉寫下兩首詩,有情感的文字,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南宋詩人陸遊在《文章》一詩中寫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陸遊詩句的大意是說: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純白沒有瑕疵,並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修真的賀知章,與李白是酒友,皇帝親自賜名
    唐朝詩人大都懷才不遇,有的人甚至說不得志才使他們的是詩更上一層樓,但賀知章是個例外,他身居高位,一生順遂。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當看到李白的詩 文,即贊為「謫仙人也」,後成為忘年之交,並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賀晚年放蕩不羈, 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常與李白、李适之、李璡、崔宗之、 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
  • 賀知章:初心永終守,山河念故人
    唐朝的詩人們似乎都喜歡組織社團,比如「李杜」、「元白」,賀知章當然也有自己的社團,不過他的主題是喝酒,便有了著名的「飲中八仙」,一壺酒,將八個不同社會層次的人:李白、李适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彼此聯繫起來。 「知章晚年尤加縱誕,無復規檢,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遨遊裡巷。」
  • 鬢毛衰的衰該怎麼讀?
    【鬢毛衰的衰該怎麼讀?】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盛大林:「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謂家喻戶曉,但詩中「衰」字的讀音,乃至此字究竟為何字,一直存在爭議。shuāi還是cuī?「衰」還是「摧」或「催」?
  • 思鄉之情還可以這樣訴說,賀知章與《回鄉偶書》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寫過一首詩《回鄉偶書》,詩中把強烈的思鄉之情,轉化為淡然的惆悵,讓人感受到久別之後重返家鄉的矛盾心情。這首詩成了賀知章的代表作,伴隨他的文採歷經千年時光,流傳下來。寫遊子的詩很多,寫思鄉之情的詩更多,為什麼賀知章的作品能夠流傳下來?除了他用詞通俗易懂,最重要的一點詩中的情愫是詩人的真實感受。古代文人為了出人頭地,遊學訪友、考取功名,背井離鄉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些生活不下去的底層勞動者,也會遠走他鄉尋找生存的機會。於是乎,這種遊子的傷感就有了共鳴。
  • 少小離家老大回,似曾相識是鄉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是鄉音。
  • 「鬢毛衰」的「衰」不宜讀cuī
  • 消逝的鄉音:少小離家,笑問客來
    去年底回老家過年,我發現普通話對方言的替代遠比我想像中要快,新一代的小孩幾乎只會普通話,已經喪失方言能力。我突然有些羨慕起賀知章了,雖有稚子笑問客來,但少小離家,仍能鄉音無改無疑也是一種幸運,畢竟對於我們這代人,這終將淪為一種奢望。
  • 將軍「少小離家老大回」,機緣巧合搭乘父親的驢車,卻互不相識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寥寥數句,卻道盡了「少小離家」的離愁別緒。近幾年來,媒體經常會報導一些叛逆少年離家出走的新聞,究其原因,無非是「厭學」、父(母)子矛盾等等。1935年,剛滿12歲的延安男孩王扶之也離家出走了,這一走就是將近20年。1954年,王扶之才有機會回了一趟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