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佟振保的三個婚戀清單:女人為何要遠離鳳凰男

2020-12-23 江離菲菲情感書屋

文 | 江離菲菲

最近,表妹在鬧離婚。

原因是當大型企業部門經理的老公趙強讓她實在受不了。

因為趙強是窮鄉裡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在這個城市有了家後,三姑六婆都來了,鄉下婆婆也住進了她家,於是各種煩惱接踵而至。

由於趙強各種無底線幫助這些人,她性情大變,內心滋生的對這段婚姻的強烈厭惡感,於是就有了離婚這說。

可以說,趙強就是被現代社會嘲諷的「鳳凰男」。

這幾天重讀《紅玫瑰與白玫瑰》,我看到了鳳凰男的影子。

佟振保從小就和寡母過著窮苦的生活,也因此更加勤奮向上。

他出國留學,半工半讀,憑藉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完成了學位,回國後成了一家老牌外商染織公司的經理。

讓我們一起跟隨文學大師張愛玲的筆觸,去感悟主人公佟振保的三段戀曲吧。

1

鳳凰男最經不起美色誘惑又不易動心

---和玫瑰的初戀

佟振保留學英國愛丁堡期間,認識了一位叫玫瑰的混血姑娘。

玫瑰長得很漂亮。她有一頭棕黃色的頭髮,長長的睫毛下是兩隻像沉在水潭之下黑寶石一樣的眸子,輕巧又高挑的長腿野性十足又充滿活力。

振保很快被迷住了,他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玩起了戀愛遊戲。

他倆都是不屑於表白的,因為都不想做愛情裡主動的那一方。

玫瑰原就有英國人瀟灑的血統,因此雖然周末的晚上和振保泡了好幾場舞場,但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其實,她心裡是很喜歡振保的,只是玩著欲擒故縱的套路罷了。

振保雖然覺得她很美,但覺得她這種傻白甜如果移植到中國來,是勞神傷財的事,也沒有向她表白。

終於,到了振保要離開英國的時候,他決定和玫瑰分手。

臨別的那天晚上,玫瑰意識到要真正失去他了,由於一種絕望的執拗,她主動擁抱了他。

振保在玫瑰的懷裡感受到了她那種噴薄欲出的情感,是他要幹什麼都行的,但是,振保竟然做了柳下惠,硬著心腸把玫瑰送回家了。

振保的初戀就此劃上了句號。

魯迅說:「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像佟振保這樣的鳳凰男心裡很清楚地知道:

自己如今得來的一切很不容易,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出洋留學,眼看著就要混成上等人了,愛情從來都是輕飄飄的東西,絕不能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他刻苦上進,活著的目的,是要成為大眾眼中的成功人士,能和他這樣人生相匹配的女子,一定要是一位賢淑貞靜的女子。

玫瑰雖然迷人,但她的高消費是振保無法也不想給予滿足的,他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女孩破壞他的人生規劃。

因此,他寧願留住一個「坐懷不亂」的名聲,也不願讓自己的人生搭進一段錯誤的情感。

2

鳳凰男對家庭有責任感,對愛情則未必

---和紅玫瑰的偷戀

佟振保回國後,因工作關係住進了老同學王士洪公寓裡。

搬進公寓的第一天,振保遇到了士洪的妻子王嬌蕊。

嬌蕊頭上的肥皂沫濺到了振保手上,他的皮膚有一種像被魚吸吮的感覺,瞬間淪陷了。

嬌蕊是個華僑,追求風花雪月的愛情,嫁給士洪只不過是在合適的時候嫁個好人罷了,她並不愛丈夫。

遇到振保後,放浪的她展開了攻勢。

振保也被這女人搞得意亂情迷,剛好士洪又經常出差,倆人有了更多獨處的機會,愛情悄悄降臨在他們身上。

振保上班的時候,嬌蕊坐在他的大衣旁邊,沉醉於他丟棄的香菸煙霧,痴痴地等著他回家;

嬌蕊彈鋼琴,振保在旁邊和著節拍唱歌;

他們電話調情,周末則一起去看電影。

兩人如膠似漆,仿佛誰也離不開誰似的。

後來,嬌蕊確認自己對振保是真愛後,勇敢地向丈夫坦白了私情,她以為,振保一定會滿心歡喜地娶了她。

然而,振保退縮了,他想到了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的寡母,記起求學奮鬥路上的艱辛,念起親友們對他的殷切希望,他選擇了離開。

嬌蕊傷心欲絕,但最後還是和丈夫離婚了。

蔣方舟說:

「當一個人有所追尋時,他只會看到他所追尋的東西,堅定地成為自己。」

振保之所以拒絕嬌蕊,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

嬌蕊雖然如花似玉,但妖豔多情,若是娶了當妻子,隨時都會是一顆定時炸彈;

再說,畢竟嬌蕊是朋友的妻子,若娶了她,社會輿論容不下這種敗壞行為,自己會身敗名裂;

自己追求成功的路上走得多麼不易和艱辛,但這一切可以換來對寡母孝順,對弟弟扶攜,絕不能對女人過於認真,不能為了一個女子輕易地撒手。

愛情,說白了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點綴,家才是最重要的。

3

沒有把妻子當做真正意義上的至親

---和白玫瑰的婚姻

後來,佟振保在母親的安排下,去見了相親對象--孟煙鸝,覺得她一切都符合他想像中的妻子,於是娶了她。

新婚一段時間,振保很快厭棄了煙鸝身上僅有的一點少女美。

再加上煙鸝不會人際交往,不懂音樂藝術,更沒辦法分清幽默和嫌棄的區別,她成了他眼中一個乏味的女人。

振保不再把煙鸝當最親的人了。

她做錯了事,振保總是當著家僕的面對她大聲斥責,以致僕人們對她是非常不尊敬的;

振保的母親到處搬弄煙鸝的是非,又因煙鸝女兒的事負氣搬回家,他就對她發脾氣;

他們女兒長到八歲時,振保認為煙鸝教不好女兒,把她送到了學校在讀。

煙鸝徹底被孤立了。

她唯一可以接觸到的就只剩下裁縫了,這個裁縫成為她緩解壓力的對象,她和他做起了苟且之事。

知乎上曾經看過一條對「鳳凰男」的評論:

「鳳凰男」和他的原生家庭就像是穿著共同一條褲子,而你(妻子)永遠被排擠在外。

這在佟振保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自己是這個家的主人,妻子是容不得半點差錯的;

振保心中的寡母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是容不得妻子說婆婆壞話的;

女兒應該接受最純正的教育,沒有一點知識和情趣的妻子是沒有資格教育她的。

他從不在乎煙鸝的感受,聯合全家人一起對法她,她成了這個家的外人。

4

結語

玫瑰之于振保來說,是他禁不住美色誘惑後的初戀,但人生目的極強的他是不會輕易動心的;

王嬌蕊之于振保來說,是他忙碌工作之餘的調情,但真要對她負責,家庭責任感挺重的他是做不到的;

孟煙鸝之于振保來說,是他認為的完美主婦的預期,但比起他自己、他的寡母和女兒,煙鸝又是無足輕重的一個人了。

愛情對像佟振保這類鳳凰男來說,從來都只是個奢侈品,他們要的是開掛的人生,容不得一點閃失和差池。

他們內心,無法真正和原生家庭分離,對他們來講,婚姻對象只是他精刮精算後的一個算計,永遠不可能是自己的至親。

好的愛情就是棋逢對手,好的婚姻需要旗鼓相當,姑娘們要擦亮眼睛,遠離鳳凰男。

相關焦點

  • 鳳凰男拋棄紅玫瑰,也無白玫瑰,張愛玲寫盡男權婚姻的虛偽與無奈
    《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其中一段話流傳之廣,以致於時至今日,都讓男主人公佟振保,成為男人婚姻心理的代言人。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其實哪種女人都不好惹
    好幾年前讀張愛玲的名篇《紅玫瑰與白玫瑰》,我細細描摹過鳳凰男佟振保的心理,他的欲望和理性,不過一場作繭自縛。那篇文章寫得辛辣諷刺,但如今看來仍不免帶著一絲怨氣,就如同張愛玲那句廣為流傳的名句: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愛徹底,分徹底,才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自尊
    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故事或許有些老套了,但那句名言卻至今膾炙人口: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上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硃砂痣與白月光:《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場《紅玫瑰與白玫瑰》「時尚版」背景將由1940年代的舊上海移至當下,故事圍繞80後年輕人的事業、感情和生活展開。時尚的形式和永恆的情感話題展現了受困於工作、生活及情感壓力的都市人的生存現狀。每個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會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當他娶了紅玫瑰,日子久了,紅玫瑰就會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是窗前的明月光。
  • 張愛玲《紅玫瑰和白玫瑰》:女人何必等著世人定義自己是什麼玫瑰
    每次看張愛玲的書,總會配上陳奕迅的《紅玫瑰》和《白玫瑰》。正如那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愛情裡的博弈,從來都是有輸贏。歌詞是林夕根據《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寫的,裡面那段經典語句講出了世俗大多男人的心聲。
  • 《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佟振保心裡更有一類女子,放浪可愛、熱情奔放的,尤其以王嬌蕊為甚。嬌蕊是他老友王世洪的太太,一個帶有異國風情的、紅玫瑰一樣熱情、有誘惑力的女人。佟振保禁不住那種誘惑,成了嬌蕊的情夫,因為這個緣故,不得不與王世洪斷交,並且中止了與嬌蕊的關係。再之後,佟振保一步一步規矩地走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娶妻生子,娶的妻子煙鸝是那種聖潔的白玫瑰型,符合心中範本。
  • BING XU經典,紅玫瑰與白玫瑰
    BING XU鞋履與皮具產品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個故事的真妙處,在於張愛玲深深懂得佟振保這個男性角色的補償心理。初戀和初性都有缺憾,一方面克己自持,一方面卻覺得自己沒能做主;因此對紅玫瑰的愛,有一部分是補償心理的徵服欲:接吻時按在鋼琴上那一下,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情人,但終於也沒結果。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能吸引男人的女人,其實只有這一種
    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文/雪姐說情圖片來源:《紅玫瑰與白玫瑰》現代社會網絡發展迅速,我們可以在網絡,甚至於周邊的現實生活中看到很多不幸福的婚姻,對此,這讓很多的人對婚姻和愛情失去了信心。
  •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不,這是「厭女症」男人的悲劇
    以前,我讀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時,我總會習慣性地認為她寫了父權制下女性的悲劇。可是,回頭想想,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紅玫瑰與白玫瑰》裡主人公佟振保出身寒微,出國留學和工作全靠自己一手創造。他肯替人著想,照顧周全,家族內外、公司上下和親朋好友的人緣和口碑都不錯。他一生的不足全在愛情和婚姻上。
  • 《紅玫瑰與白玫瑰》:精雕細琢男人靈魂的兩面——膽小鬼和真暴君
    ——《紅玫瑰與白玫瑰》他常用玫瑰來比喻他的所有情人,因為他第一個情人——就是他躲開了的女同學,名字叫做「玫瑰」。此後,他經歷的戀情都走了同一個模式,就是偷偷溜走。因為她們都是長著刺、令他恐懼的玫瑰。這個男人,就是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男主角——佟振保。《紅玫瑰與白玫瑰》是香港導演關錦鵬的一部金馬獎作品,由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這部影片奪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五項大獎,可以入選張愛玲作品改編最成功作品。
  • 《紅玫瑰與白玫瑰》:婚姻的本質,擁有的有恃無恐,失去的在騷動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一個花心男人的故事,其實也揭示了婚姻的本質:擁有的便有恃無恐,失去的永遠在騷動。王爾德說:世間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這就是人性。
  •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下分析《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形象
    同時代的女性充滿了傳奇色彩,那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文化背景自然而然生出了很多鮮活的人物,也生出了很多在那個歷史時代下的底層人物的悲劇命運,而她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佟振保正是生活在那個年代受過東西方教育的典型知識分子的代表。振保出生傳統的貧苦家庭,憑藉自己的努力出國留樣,見過一些世面,在他的骨子裡有兩種文化。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生命中的兩個女人,娶了誰都是遺憾
    佟振保一生有2個女人。第1個是有婦之夫王嬌蕊,嬌蕊天真熱烈,為了他與丈夫離了婚,可振保卻不想娶他,第2個是妻子孟煙鸝,妻子貞靜無趣,連「夫妻運動」都懶,可振保卻無力離婚。1個是紅玫瑰,1個是白玫瑰,選誰都是錯。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
    佟振保從西洋留學回來,有了那一套西方浪漫愛情的思想,但骨子裡依舊是個男權主義者。他需要的,是一個符合大眾審美的女人,她要像白玫瑰一樣,必須溫婉可人遵守一切俗世的規則,保持最基本的體面,這讓他的面子上才會有光。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在情慾和婚姻面前,有哪些不同的算計?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愛情啟示錄:對男人而言,紅玫瑰與白玫瑰總是難以取捨?
    (文/飄雨桐)而女人,從來就是被選擇的對象?02可是,這不公平啊。在中國,男女生比例很不協調。男生找女生,應該更困難才是。男生剩下來的,應該更多才是。然而,為什麼只聽過「剩女」不怎麼聽過「剩男」的呢?看來,在情感世界裡女生總是比較吃虧的。男生條件一般般,只要他們願意選擇還是怎麼抓來都有一大把。
  • 《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什麼很多男人娶的妻子成不了他的白月光?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的一顆硃砂痣。原以為張愛玲是在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男人心中才永遠存在著紅玫瑰和白玫瑰的區別。
  • 《紅玫瑰與白玫瑰》:每個男人生命都有3朵玫瑰,代表著3種遺憾
    而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則完美詮釋了以上這兩種遺憾,甚至於有第三種遺憾,其實每個男人生命都有3朵玫瑰,代表著3種遺憾,讓我們跟隨張愛玲的腳步,去揭開這三種遺憾的面紗吧。小說裡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一生不止遇到紅白兩種玫瑰,除了「聖潔的妻」的白玫瑰、「熱烈的情婦」的紅玫瑰,還有一個初戀的粉「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硃砂痣與蚊子血,白月光與飯粘子
    張愛玲女士所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或許你沒有看過,但是硃砂痣與蚊子血、白月光與飯粘子的比喻你一定聽過。經典語錄:也許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確實心口的上的一顆硃砂痣。這句話挺有趣味性的,恰到好處的比喻使人心生留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