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2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今天第19家來了!德邦資管:已布局公募...

2020-12-26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滬上第1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

另外,就在上周,天風證券也對外表示,天風資管已正式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

行業接連2家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

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德邦資管將承接德邦證券的資管業務。

證監會網站顯示,德邦資管於今年3月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設立,成為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滬上第1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

另外,就在上周,天風證券也對外宣布,全資子公司天風(上海)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風資管)已正式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

其實,不難發現,大資管行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其中兩個顯著特點就是回歸本源加強主動管理和成立獨立資管(理財)子公司開展業務。近年來,券商資管子公司擴容明顯,設立速度逐漸呈現加快趨勢;今年以來,已有安信資管、甬興資管、德邦資管和天風資管獲得證監會核准設立。另一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加速審批入市,自2019年第一批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以來,相繼已有20多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多家券商宣布打算設立資管子公司。如華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申萬宏源證券就表示,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有利於聚焦主動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業務運作效率,發揮公司資管業務的協同優勢,拓寬業務開展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客戶服務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券商資管去通道、發力券商大集合改造之際,券商資管的競爭更加激烈。獨立開展業務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在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的同時,如何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走好差異化競爭的路線,備受市場關注。

德邦資管已投入公募REITs業務布局

德邦證券總裁兼德邦資管董事長左暢坦言,資產管理一直是德邦證券最具競爭能力和成長潛力的業務之一。經過長期積累與不斷打磨核心業務,資產證券化已成為德邦資管的業務亮點。

另外,公募RIETs的試點為另類投資業務打開了一條通路,德邦證券作為20家參與試點的機構之一,已協同德邦基金組建聯合項目組,合力投入公募REITs業務的提前布局。

中基協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德邦證券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月均規模為636.40億元,位列行業七名。

對於天風資管獨立開展業務,天風證券方面也表示,天風資管開業後將發揮獨立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藉助強大的投研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實現業務快速發展。同時,天風資管也將成為天風證券在未來行業競爭中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業務引擎。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第19家券商資管子公司獲準開業,德邦資管ABS創造多個行業首單,未來...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來了。據財聯社記者獲悉,12月21日,德邦資管已經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這是繼天風資管之後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子公司。
  •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之路:「大而全」還是細分領域的「精品店」?
    圖片來源:攝圖網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了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年內繼安信證券、甬興證券和天風證券之後第四家獲得資管牌照的券商。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財通證券和海通證券年度資管收入是近三年(2017年至2019年,下同)來排名前十的新面孔。作為中小券商的財通證券成為去年最大黑馬,資管收入超過海通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綜合實力強大的老牌券商,位居第八。海通證券在2017年和2018年無緣前十後,今年終於殺入前十,資管收入超過招商證券,位居第九。
  • 券商資管加快公募化改造發行 首批已有產品業績比肩公募
    上海證券報獲悉,中信證券資管年內的最後一隻大集合公募化產品――中信證券穩健回報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近日開放了外部渠道的二次發售。據悉,在前期中信證券自有渠道的基礎上,該產品募集很快就接近規模上限。
  • 中泰資管公募業務成雞肋,章飈卸任董事長
    在資管行業嚴監管、去通道、降槓桿的背景下,這也是當年獲批的唯一一張券商系公募牌照,中泰資管由此成為第13家獲得公募牌照的券商系資管。在三名發起人股東中,中泰證券控股並持有其60%股份。不過,章飈治下的中泰資管在拿下公募牌照之後,旗下業務並沒有突飛猛進,相反卻漸呈「雞肋」之勢。
  • 13家券商資管中期業績來了:華泰海通廣發前三,這家...
    其中,4家券商資管上半年營收超過10億元,有公司營收同比增幅超6成。 從淨利潤上來看,名次洗牌較為明顯,華泰資管、海通資管、廣發資管分列上半年最賺錢券商資管前三名,分別實現淨利潤6.45億元、5.22億元和4.74億元。與此同時,券商資管強者恆強格局異常明顯,排在前五名的公司累計淨利潤佔比已經高達77%。
  • 「財富周報」中國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貝萊德、淡馬錫和建行...
    受此影響,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信託規模依舊處於下降周期,分別下跌18%、18%、5%,合計減少約4.3萬億;發揮主動管理優勢的銀行理財、保險資管、公募、私募機構等機構尋求產品創新,分別增長6%、16%、13%、8%,合計增加約7.3萬億。
  • 一文讀懂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二)廣義上的基金管理公司應該包括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和79家基金子公司,其中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還包括130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及15家獲得公募基金資質的資產管理機構(如券商、券商資管和保險資管等)。
  • 9.3億資管損失誰來擔?這家券商的回答亮了
    目前公司註冊資本56.45億元,是一家註冊地在重慶的全國綜合性證券公司,在全國擁有94家證券營業部、34家分公司和20個投行業務部門。據券業觀察了解,資管業務和投行業務曾一度是西南證券的重要營收來源。資管業務似乎要重蹈投行業務的覆轍。近年來,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也是頻頻踩雷。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淨收入在當時近百家券商中排名分別為第11、42名。2017、2018年,中證協僅公布了資管業務收入在行業中位數以上券商(共47家券商)的排名情況,西南證券兩年未入榜單。
  • 公募產品隊伍再擴張!大集合資管計劃公募化運作已近千億
    2020年接近尾聲,近期又有多隻券商大集合資管計劃轉公募化運作,記者注意到,除了常見的股基、債基,開始有QDII產品出現。此外,從目前大集合轉公募的整體情況來看,雖然整體進展並不是特別得快,但是大集合轉公募的這些產品,累計規模或已近千億。
  • 「財富周報」募資失敗致多家產業基金夭折,中信建投因私募資管計劃...
    北京資產管理協會首批創始會員60家,橫跨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多個行業,涵蓋國內外最重要的一批資管機構,會員單位在管資產規模達數十萬億,是國內目前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覆蓋範圍最廣的第一家「大資管」行業自律組織。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在產品布局上,華泰證券資管堅持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積極打造特色產品線。不僅根據監管要求推進存量產品的整改,加快構建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多層次產品序列,實現不同風險收益的產品線全覆蓋,而且持續發揮在固收投資領域的優勢,有效結合自身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發力布局「固收+」,切實打造券商特色產品線,滿足客戶的適配需要。
  • 資管老兵入職掌舵華泰資管!2019資管規模近6000億,位列券業第三
    2019年,華泰證券資管業務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12.08%。華泰證券稱,資管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資管業務收入結構優化和私募基金投資股權的估值增值。資管業務規模前三截至2019年底,基金業協會數據稱,國內資產管理行業的總規模約98.8萬億元,回落至100萬億元以下,其中券商資管11萬億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8.7萬億元,期貨資管0.14萬億元,分別較資管新規發布前(即2017年末)下降了34.83%、36.68%和44%。
  • 公募REITs試點快來了,華泰資管崔春:這樣的機構才能賺到錢
    來源:券商中國"不動產資產管理就像一座橋梁,一端連著資本市場和投資人,一端連著不動產市場和融資方。目前我國公募REITs制度下,公募基金管理人就像是這座橋梁的建設者和運營者,需要有優秀的投行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這意味著,「19華汽01」(152134.SH)並非華泰資管旗下公募基金唯一持有的由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公司發行的信用債。債券基金風格激進在持有公募牌照的機構中,華泰資管可歸為「券商系」,卻以固收業務為主。
  • 中泰資管高管大變動!董事長和CEO雙雙換人,黃文卿接替章飈掌舵
    近3年來,中泰資管營業收入在逐年遞減,業內人士表示,公司發力點的定位一直不是特別清晰,差異化打法沒有找到清晰路徑,業內對黃文卿的到任拭目以待。2017年12月,即章飈入職中泰資管6個月後,中泰資管便拿到當年唯一一塊公募基金牌照,成為第13家獲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資產管理業務穩步發展。據公開資料,中泰資管2019 年一季度、二季度,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913.82億元、970.28億元,在全國券商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排名中位居第十三名、第十一名。
  • 公募REITs試點快來了,不動產資管有哪些機會?華泰資管崔春:這樣的...
    據有關方面透露,目前已有近30家資管機構參加了發改委組織的基礎設施REITs項目答辯,公募REITs產品距離正式面世又邁進一步。「存量時代」下的不動產管理首批基礎設施REITs聚焦在新基建、交通、能源、倉儲物流、環境保護、信息網絡、園區開發七大領域。
  • 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大集合公募化的「三好生」
    今年以來,依據《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各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規範陸續進行。由興業證券旗下興證資管發行的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自2020年4月13日起,變更為公募化運作的金麒麟領先優勢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計劃已有近八個月的時間。
  • 中國券商資管行業發展報告(上篇):主動管理轉型之路持續 行業迎來...
    未來券商資管公募牌照將在現有13家基礎上持續擴大,而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也將隨著公募牌照的獲批加速。在淨值化時代,FOF 產品可以成為券商資管回歸投資本質、轉型主動管理的有利工具。私募MOM將為各大資管機構提供一個業務轉型的突破口。一、前言今年是券商資管行業十周年,站在後資管新規時代的當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券商資管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