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劇照
在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作者吳承恩塑造了豬八戒這個人物,系《西遊記》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的法號叫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天上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以前一直主管天河。由於「天蓬元帥」在天宮中地位很高,是北極四聖之首,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掌管天河就相當於天宮的總司令。但因他好色,多次違犯天規調戲了霓裳仙子。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將他逐出天界,讓他到人間投胎,可他卻又錯投了豬胎,嘴臉與豬相似,看上去有點人貌豬樣。但他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變身術,還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笨重的九齒釘耙,最初住在雲棧洞中,靠打獵、採野果為生,後來他經常住在高老莊上。
豬八戒背「美女」
在唐僧和孫悟空到西天取經路過高老莊,老孫在雲棧洞中與豬八戒大戰幾個回合,最終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也是唐僧的二徒弟,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有時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但有時會到唐僧面前告孫悟空的狀,好幾次讓師父逼走大師兄。好在他對師父忠心耿耿,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既討厭又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豬八戒形象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由於被吳承恩賦予神話的色彩,也算得上是一個刁鑽的人物。而現實生活中人們養的豬,是最笨的動物之一,它每天的任務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由於豬的體能消耗少,所以一天能長半斤到1斤的肉,這是人們養它的價值所在。
除了笨,豬還有個缺點,就是它隨地大小便,造成豬圈裡全是豬糞。養豬人每天除了餵豬外,還要花一半的時間和精力去清理豬圈裡的豬糞,這是一項讓養豬人感到很頭痛的工作。可是在丁磊的豬場裡,這一頭痛的問題被解決了,那些「丁家豬」不僅不會隨地大小便,而且會主動去上廁所、蹲抽水馬桶,真是神了。
丁磊是怎麼做到讓「丁家豬」去上廁所、蹲抽水馬桶的呢?原來
為解決豬場糞便處理的老大難問題,他和當時網易農業部門負責人毛山和周炯看到電視上有些貓和狗上廁所、蹲抽水馬桶的情景,便想到能否讓豬也學會上廁所蹲抽水馬桶。為訓練「丁家豬」學會上廁所、蹲抽水馬桶,有一天他們聽說杭州動物園馬戲團在豬年春節表演過馴豬節目,曾請來一個馴豬師,表演馴豬聽話演出節目。那豬在馴豬師的馴導下,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動作,有些話也能聽懂,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聽得懂人話的豬
丁磊便派毛山和周炯專門跑到杭州動物園,虛心向馬戲團團長請教。可他倆趕到時,因豬年過去就不演馴豬節目了,馴豬師已經離職外出,而且還聯繫不上。他倆心有不甘,便請教馬戲團團長:「豬表演的時候,是吹哨子呢還是直接發口令?」馬戲團團長答:「是發口令,比如讓豬跑、跳、繞過去等,都是用嘴發口令的。」
用電腦系統管理的豬場
原來,笨豬也可教。從杭州動物園回來後,毛山和周炯便對豬開始馴養,叫豬跑、跳、繞過去,包括吃、喝、玩、樂等,果然豬能聽得懂他倆的一些指令。但要教豬蹲抽水馬桶,第一是小豬爬不上去,第二是有些大豬能爬上去根本就蹲不下。怎麼辦,後來丁磊想了個辦法,就是把抽水馬桶變成不鏽鋼的蹲坑,再將所有豬圈在蹲坑上面建了一個加空層,豬就在加空層上養,這樣使豬的廁所有點像列車上的蹲式抽水馬桶一樣,豬上廁所就方便多了;豬的大小便拉完後就被抽走進行分解處理,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就不再難了。
丁磊養的豬能蹲抽水馬桶
從此以後,丁磊的豬場便變得非常潔淨,豬的生活質量一提高,自然長肉就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