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耐力和爆發力,改變跑者訓練中的劣勢?

2020-12-15 阿傑跑者學苑

跑步有方法和技巧的因素,也有先天的因素。而訓練方法也是和先天優勢有密切關係的,特別是當跑步遇到瓶頸的時候。

同樣是速度訓練,有的跑者遊刃有餘,有的痛苦不堪;同樣是耐力訓練,有的輕鬆自如,有的咬牙堅持。這主要是由於每個跑者體內的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不同比例造成的,由此產生了訓練效果上的差異。

這裡的先天條件就是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的比例問題。在快肌纖維裡,神經更多,爆發力更強。而在慢肌纖維裡,毛細血管更多,耐力條件更好。跑者可以針對自己的特點,選擇相應的訓練方法。

長距離耐力和短距離速度的本質相同

耐力和速度訓練,本質上提高的都是有氧能力。這兩者都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能力,都會讓心臟變得更強大。耐力訓練,可以增強心臟跳動的持久性。速度訓練,可以讓心臟適應大功率輸出。

跑者在訓練的時候,就應該從增強耐力的目標出發,採取對應的訓練方法。跑者在第一天進行間歇跑速度訓練,如果第二天把速度降下來,就會發現可以跑得更遠。同樣的道理,如果第一天進行長距離訓練,第二天縮短距離,就能跑得更快。這兩者訓練方法,看似降低了速度和縮短了距離,但最終是提高了訓練成績,一個增強了耐力,一個提高了速度。

耐力好應多做速度訓練

對於有更多慢肌纖維的耐力跑者,只要多做速度訓練,就可以跑得又快又遠。因為速度訓練比較節省時間,這類跑者可以更容易利用空餘時間。

以補充的方式訓練,增加跑者的速度,心臟會跳得更有力,肌肉也會變得更強。這種訓練對於氧氣的利用率就高,二者的組合會大幅提升成績。

速度強應多練長距離跑

對於有更多快肌纖維的速度跑者,要想進行馬拉松訓練,就一定要多做長距離慢跑訓練。這類跑者很容易達到相當高的速度,即使是半程也可以不需要太困難地跑到5分內,但在全程中卻很容易跑崩。

對於速度型的跑者,這需要注重長距離慢跑的訓練量,提高身體對於長距離跑步的適應性。

耐力和速度如何判斷

先天的耐力和先天的速度,主要和身體中的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的比例有關。要想判斷自己是屬於哪種類型的跑者,可以通過訓練的感覺區分。

如果感覺速度訓練比數小時的慢跑更痛苦,那很可能擁有更多的慢肌纖維。如果在較短的快跑中獲得更多的感覺和力量,但是長距離跑容易疲勞,那快肌纖維更佔優勢。

肌肉類型對於跑者也會發生變化的。多數跑者的肌肉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快肌纖維會減少,慢肌纖維會增加,這也是中老年跑者為什麼有更好耐力的原因。

肌肉類型在男女性別上也是有差異的。女性擁有更多的慢肌纖維,這個由基因中的分工決定的。

每個跑者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優勢訓練,就是要跑者發揮強項,而不是弱項,進行高質量的訓練。而劣勢訓練,要適當彌補,在有利的條件下進行。

訓練無定法,因材施教。既要考慮到自身的身體條件,訓練強度的接受程度。還要在愉悅的心境下訓練,增強訓練的積極性。

相關焦點

  • 5種跑步訓練菜單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但當你有了訓練目標,練跑就該更有條不紊。本文根據田徑助理教練暨健身教練GenaBradshaw提出每個跑者都該具備的5大類跑步訓練,加強不同的能量系統,幫助提高耐力、速度和爆發力,而菜單分別針對初階和進階跑者,非常實用!
  • 耐力訓練的3大基礎訓練,跑者應該怎麼訓練有氧耐力?
    力量,耐力和速度構成了有氧運動的三個基礎素質。我們就來聊聊跑者都是如何進行耐力訓練的,最後來進一步提高跑者的跑者能力。有氧耐力訓練的耐力本質這裡的耐力,其實是有氧耐力,是人體長時間進行持續肌肉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抗疲勞的能力。這裡的有氧,是在運動中,人體的脂肪和糖在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中有氧的參與,成為有氧代謝。
  • 耐力是長跑者最需要的素質,如何提升長跑耐力?
    導讀:耐力對跑者來講是最重要的一項素質和能力,一個短跑運動員跑的很快,是因為他具有爆發力,但是短跑運動員未必具有優秀的長跑能力,因為爆發力和耐力是兩回事,爆發力無法替代耐力,而長跑能力是由耐力決定的。那麼對跑步的朋友來講,如何來提升耐力呢?提升耐力方法一,腿部力量訓練從肌肉的層面看,爆發力和快肌纖維有關,而耐力和慢肌纖維有關,有短跑天賦的人快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而有長跑天賦的人慢肌纖維的比重比常人大,這就是為什麼短跑運動員未必擅長長跑的原因。
  • 耐力是長跑者最需要的素質,那麼該如何提升耐力?
    耐力對跑者來講是最重要的一項素質和能力,一個短跑運動員跑的很快,是因為他具有爆發力,但是短跑運動員未必具有優秀的長跑能力,因為爆發力和耐力是兩回事,爆發力無法替代耐力,而長跑能力是由耐力決定的。那麼對跑步的朋友來講,如何來提升耐力呢?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 氣溫斷崖式下降該怎麼跑?所有精英跑者冬訓階段都在做的強化訓練
    所以說,專業隊在冬訓初期,教練員會有意識地增加力量訓練比例,每周安排2-3次甚至更多的力量訓練,在冬訓中後期則開始減少力量訓練,突出跑步專項訓練,但這時仍要保持一定的專項速度耐力、爆發力等訓練。  力量訓練對於跑步的益處
  • 跑者核心肌群五大訓練動作 提升穩定度增加耐力
    核心肌群提供身體的穩定度、爆發力及肌耐力,讓你在跑步時,能更輕盈的踏出每一個步伐。  有一種比較好了解核心肌群對於跑者的重要性,"動能的傳導"。跑步不單只是靠腳來前進,也藉由上半身的擺動來帶動身體前進。而上半身前進的動能需要藉由核心肌群傳到腳上。若核心肌群不夠強壯,動能從上半身傳到下半身的效率就會降低。  文章中,介紹了五種動作,來加強你核心肌強的肌群。這些動作在瑜伽、彼拉提斯的課程中都很常見,有上過課的人應該不會陌生。
  • 提高速度和耐力,LSD如何訓練?
    許多跑者在日常的跑步訓練中,總會遇到跑步能力如何提高的瓶頸。間歇跑和力量訓練可以從速度和距離上提升跑步能力。在如何跑得更遠的問題上,除了這些訓練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便是LSD練習。LSD的作用1.提高肌肉耐力。可以使肌肉和韌帶在長時間運動中逐漸適應,提高支撐器官的強韌度,有助於預防損傷。2.增強心肺能力和循環系統。刺激心肺系統,提升肌肉的用氧能力,提升跑者的有氧耐力。3.減肥。
  • 格鬥運動員的6個自重訓練,全面提升你的耐力,爆發力和心肺!
    如果你現在也是這種體型而遲遲無法改變,那麼關注我是最明智的選擇。這套3分鐘的訓練主要是鍛鍊上半身的力量,沒有強化鍛鍊到臀腿肌群以及後背肌群!今天這套訓練我可以自信地告訴大家,它可以鍛鍊全身的肌群,更加均衡和全面!
  • 無需藉助器械 5項力量訓練增強跑者耐力
    網易體育7月30日報導:跑者增強耐力之後,才能跑得更遠,跑得時間更久。而增強耐力就需要跑者多進行力量訓練,讓肌肉變得更加強壯。下面這5項練習不需要藉助任何器械,只利用身體就可以。
  • 想要提高跑步速度與耐力?跑前8個功能性訓練助你一臂之力
    看到這兒不少跑友就有點疑惑了,廢話,想pb肯定得訓練,不訓練這不等於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嘛! 別急,下面說的是訓練方法,怎樣能夠提高速度與耐力的訓練方法,來了解下吧! 以下8種功能性訓練,不只跑前熱身適用,也適合納入常規練習中!
  • 越野跑訓練,業餘跑者如何嘗試練習?
    相比於路跑,越野跑在對跑者的協調能力,專注力和耐力要求上更高。經過一年以上的路跑訓練,跑者對跑步的基本要點逐漸熟悉你,可以讓跑者在耐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上逐步適應對越野跑的要求。2.掌握坡跑訓練的要點。越野跑的一大特點就是上下坡段較多,而且坡度不一。如果你沒有坡跑訓練的經驗,在越野跑的過程中,可能會使你的膝蓋和臀部等部位承受更大的負荷衝擊,嚴重的會造成傷痛。
  • 業餘者跑步想提速,試試這2個方法,爆發力、衝刺跑必不可少
    此刻,跑者迎來了第一次瓶頸期,做出相應的訓練即可改變狀態。(1.爆發力訓練;2.衝刺跑訓練。)先來說說什麼是爆發力,我們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快速度完成的能力。爆發力反映了神經肌肉與肌肉的協調,是力量素質與速度素質的完美結合。此刻你還誤以為,中長跑只需要氧、耐能力嗎?沒有爆發力的跑者是沒有「靈魂的」。
  • 慢肌決定你的耐力
    大部分跑者跑了一段時間就進入了瓶頸期,以為到了極限,並不如此。 檢查一下自己腿上的肌肉是慢肌還是快肌:慢肌讓你跑得更有耐力,腦子裡出現我們基普哥的腿,快肌你想想博爾特的腿,這樣一說你應該已經明白這兩種肌肉的樣子了,沒錯,快肌就是你小腿上鼓鼓鼓的肌肉,有著很強大的爆發力,用於更快地逃或站的生存能力,但是不具備耐力,慢肌就是讓你看起來更修長的,能很好地利用氧氣,耐力強。
  • 跑2公裡都費勁?想要提升耐力,這幾個方法就夠了
    今天,我就教大家幾種提升耐力素質的方法,讓你更加輕鬆地應對跑步。一、提升肌肉力量首先你得知道我們的肌肉中的肌纖維,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快肌纖維能夠讓我們的爆發力和快速啟動能力變強,而慢肌纖維就是可以讓我們的耐力素質變得更強。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準確地針對慢肌纖維進行訓練了。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5公裡如何跑進22分、20分、17分?
    對於馬拉松選手來說,5公裡是速度耐力能力的絕佳考量距離,不僅可以展示跑者對於絕對速度的駕馭能力,還能提高你的力量,爆發力,速度,耐力,還能讓你的精神更為強大。所以在平時提高5公裡能力,將非常有助於你在馬拉松成績上實現「飛躍」。
  • 跑好馬拉松,需要練什麼?|跑者|跑步|慢跑|混氧_網易訂閱
    根據運動項目特點分析,馬拉松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大致可分為:有氧耐力訓練、混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速度訓練以及核心力量訓練。對於大眾馬拉松跑者來說,抓好有氧耐力訓練、混氧耐力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是取得好成績的根本。  當然,對於年輕、有天賦、訓練環境有保障的跑者也可以適當增加無氧訓練,至於「距離更短、強度更大」的短距離速度訓練儘可能不要全力去衝,避免受傷。
  • 深度解析基普喬格間歇跑訓練原理:背後訓練邏輯值得跑者學習
    間歇跑在許多大神乃至高級跑者中都被視為一種高難度同時高效率、對於耐力提升收效顯著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練不練間歇跑成為區別你是高級跑者和中級以下跑者的標誌之一,這種劃分也許有些絕對。誠然,不練間歇跑照樣有人能跑進全馬33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