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儘量遠的距離。顧名思義。這種力就象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跑100米短跑,非凡的爆發力是成績高低的決定性因素。而馬拉松以耐力為主,為什麼需要訓練爆發力,肯定會有不少跑者產生同樣的疑問。
我們需要知道我們身體上的肌肉在跑步時是具有收縮性和彈性的,就像橡皮筋一樣,橡皮筋被拉長後,也是具備回彈力。所謂爆發力就是有效訓練循環拉長,收縮的能力,有效利用軟組織(肌肉和肌腱)在拉長過程中儲備的彈性勢能,從而減少肌肉直接收縮的能量消耗,提高跑步體能的經濟性。
進行爆發力訓練可以提高耐力和跑步經濟性,跑步著地時間減少(跑步著地時間越短,速度損耗越小,肌肉、肌腱彈性勢能運用越好。)在日常馬拉松比賽中,精英跑者在終點衝刺階段的過程中,配速不會減慢反而逐漸的加快,一方面是為了超越同水平的跑者,另一方面也是要以良好的爆發力作為前提的。
跑步經濟性可能大家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所謂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是指在跑動過程中,穩定狀態下的每分鐘耗氧量。同等配速下,耗氧量越低,說明跑步經濟性越好。(跟開車看油耗是一樣的原理)用最少的耗氧產生最快的速度。通過爆發力訓練,肌肉利用大量彈性勢能,減少自身能耗,從而降低耗氧,在耗氧不增加的情況下,提高配速。
下面是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1.弓箭步跳,可以交替雙邊跳。
2.踏凳交替運動,或者臺階交替跳
3.後弓箭步加高抬腿
4.開合跳
5.滑雪左右跳
在訓練爆發力時建議:
1.爆發力唯快不破,速度越快越好,才能達到訓練爆發力的目的,在做一組訓練時中間不要有間歇停頓。
2.不用太過注重數量,需要注重質量,建議一組做8~12次,完成2組,每周訓練1~2次。
3.在做任何運動前,都需要充分熱身後進行,爆發力訓練也是一樣的。
力量訓練對跑者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與爆發力訓練有效銜接,才能發揮對於跑步的促進作用,經常做一些爆發力訓練可以讓跑步,跑得更快,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