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2020-12-21 愛跑馬的我們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儘量遠的距離。顧名思義。這種力就象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跑100米短跑,非凡的爆發力是成績高低的決定性因素。而馬拉松以耐力為主,為什麼需要訓練爆發力,肯定會有不少跑者產生同樣的疑問。

我們需要知道我們身體上的肌肉在跑步時是具有收縮性和彈性的,就像橡皮筋一樣,橡皮筋被拉長後,也是具備回彈力。所謂爆發力就是有效訓練循環拉長,收縮的能力,有效利用軟組織(肌肉和肌腱)在拉長過程中儲備的彈性勢能,從而減少肌肉直接收縮的能量消耗,提高跑步體能的經濟性。

進行爆發力訓練可以提高耐力和跑步經濟性,跑步著地時間減少(跑步著地時間越短,速度損耗越小,肌肉、肌腱彈性勢能運用越好。)在日常馬拉松比賽中,精英跑者在終點衝刺階段的過程中,配速不會減慢反而逐漸的加快,一方面是為了超越同水平的跑者,另一方面也是要以良好的爆發力作為前提的。

跑步經濟性可能大家對這個詞有點陌生,所謂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是指在跑動過程中,穩定狀態下的每分鐘耗氧量。同等配速下,耗氧量越低,說明跑步經濟性越好。(跟開車看油耗是一樣的原理)用最少的耗氧產生最快的速度。通過爆發力訓練,肌肉利用大量彈性勢能,減少自身能耗,從而降低耗氧,在耗氧不增加的情況下,提高配速。

下面是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1.弓箭步跳,可以交替雙邊跳。

2.踏凳交替運動,或者臺階交替跳

3.後弓箭步加高抬腿

4.開合跳

5.滑雪左右跳

在訓練爆發力時建議:

1.爆發力唯快不破,速度越快越好,才能達到訓練爆發力的目的,在做一組訓練時中間不要有間歇停頓。

2.不用太過注重數量,需要注重質量,建議一組做8~12次,完成2組,每周訓練1~2次。

3.在做任何運動前,都需要充分熱身後進行,爆發力訓練也是一樣的。

力量訓練對跑者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與爆發力訓練有效銜接,才能發揮對於跑步的促進作用,經常做一些爆發力訓練可以讓跑步,跑得更快,更輕鬆。

相關焦點

  • 想要快速恢復跑步能力備戰馬拉松?試試HIIT訓練法
    大眾跑步賽事逐步回歸生活,跑者們的周末又熱鬧了起來。然而,比賽多了,跑者們因為疫情而暫停訓練所帶來的能力下降,無形中成了一個隱患。此前結束的鹽城馬拉松,跑者出現心臟驟停就有兩起,所幸兩位跑者都在醫務工作者和急救跑者的幫助下已無大礙。
  • 法特萊克跑,跑者突破瓶頸、提升跑步能力的秘籍!
    跑步就是單純的穿上鞋、邁開腿?所謂的跑步訓練就只是幾點去吃飯、幾點去跑步?其實不然,跑步這件事也是很講究技巧的,長跑更是如此。當你覺得長跑訓練特別單調、枯燥、難以堅持時,不妨試試法特萊克跑,它或許會讓你發現跑步別有一番趣味。
  • 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很多有跑步或跑馬經驗的人,總是或多或少有一個困惑,雖然自己跑了挺長時間,但是跑步安排總是斷斷續續,也很難有一個成績上的提升,或許這是因為你並沒有形成一個規律的跑步習慣,或者缺乏系統的訓練計劃,導致有時候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倉促上陣,缺乏準備。
  • APP上跑個馬拉松 如何用它提升跑步成績
    「作為一個馬拉松運動員,這些數據就是你的每一天。就好像你每天起床要吃飯一樣,跑步就必須要這些數據,很清晰。馬拉松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有個好的成績,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累計。有數據的累計和分析,才能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嶽超說。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旗下的「咪咕善跑」APP,現在是中國馬拉松隊官方指定使用的運動APP。
  • 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 教你搞定馬拉松
    原標題: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 教你搞定馬拉松 [摘要]不論你是一位入門級跑者,還是一位資深跑者,想要突破自己的「極限」。除了慢跑訓練之外,你需要的是更高強度的訓練來提高身體的能力,例如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以及無氧的衝刺能力等。
  • 無傷跑步才是跑步最高境界!分享一套完整的跑步流程
    一次完美的跑步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成績,充足的休息必不可少。然而絕大多數的業餘跑者,對於休息的重視都是不夠的。如果你有機會去肯亞學習,你會發現典型的肯亞馬拉松跑者,將睡眠視為一個最重要的恢復工作。在他們的生活裡,大致上只有三件事在從早到晚的循環著:睡覺、訓練、吃、睡覺、訓練、吃、睡覺,結束一天。
  • 5種跑步訓練菜單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但當你有了訓練目標,練跑就該更有條不紊。本文根據田徑助理教練暨健身教練GenaBradshaw提出每個跑者都該具備的5大類跑步訓練,加強不同的能量系統,幫助提高耐力、速度和爆發力,而菜單分別針對初階和進階跑者,非常實用!
  •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大多數人認為馬拉松訓練就是累積裡程,這樣就能讓你在比賽中堅持跑完42.195km。
  • 增加坡度訓練,有效提高跑坡能力,成為更強的馬拉松跑者
    跑者的訓練中,大多數人會重視長距離跑訓練、速度訓練和基礎跑訓練,畢竟這些都是對於能夠安全完賽,甚至做出個人突破的基礎保證。但和很多朋友討論過他們的訓練計劃後,發現幾乎沒有安排專門的坡度訓練。呼嚕爸爸的一個朋友,在參加成都雙遺馬拉松時,因為坡路較長,直接跑崩,本來很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第一次棄賽。
  • 很多跑者已經將跑步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在自身因素方面,大眾跑者更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缺陷,也即你本身身體就存在薄弱(比如柔韌差、力量不足、跑姿不理想等等),這時如果你還一味追求跑量,你不受傷誰受傷呢?所以說,傷痛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內部因素與外部負荷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有多大能耐就幹多大事,有多少跑步能力,就跑多遠,量力而行比什麼都重要。
  • 氣溫斷崖式下降該怎麼跑?所有精英跑者冬訓階段都在做的強化訓練
    ,進入二、三月份再進行間歇跑訓練,提升最大攝氧量。  按照前文所說,雖然這些爆發力訓練通常在具備良好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基礎上進行訓練,但並不表明在冬訓初期不能進行這樣的訓練,只是注意一下訓練比例問題。
  • 跑不動怎麼辦?做到這4點,提升你跑步能力
    跑步雖然運動門檻極低,看起來誰都可以跑,實際上卻並非適合每一個人。其一,超重、肥胖者不適合一開始就跑步。因為體重過大,膝關節受到的衝擊力也就更大。而新手的跑姿多半又有問題,腿部肌肉力量又不足,緩衝能力差,所以膝踝關節受傷的風險很大。超重或肥胖者,或者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6公斤者,不適合跑步減肥。
  • 與跑步有關的事——跑者必備常識(五)
    一、跑步須知  (一)跑步人群宜忌Q:血壓偏低可以跑馬拉松嗎?再注意哪些?該怎樣保護心臟?  A:不可以。 儘量慢跑結合快走,等到有2小時的輕鬆鍛鍊能力再考慮半程馬拉松。強度在130-150次分鐘心率下的鍛鍊,對於心臟最好。
  • 跑步訓練中的典型錯誤,大部分跑者都改不了
    「欲速不達」用來形容跑步訓練,特別是以馬拉松、超馬為目標的長距離耐力跑步訓練,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很多跑者只關注配速,一開表就猛衝,其實對提高跑步成績並無益處。>比賽成績不理想時進行加量懲罰性訓練在受傷的情況下仍舊堅持跑步建議:高強度訓練只能一時起效,不論是保持身心健康,還是備戰馬拉松的跑步初衷,都要以長遠的眼光看效果,紮實的低強度有氧訓練能夠穩步提高耐力水平,更有助於跑的遠、跑的久。
  •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提升跑步效率!必練的 6 招徒手肌力訓練
    它能增加肌力、幫助你跑步。首先且最重要的是,這能改善跑姿,特別是當你感到疲累時。最近我們在一名女性跑者身上做了最大攝氧量測試,並觀察她在測試過程的跑步姿勢變化。在最後階段時,她的姿勢明顯變糟,特別是下背區域,這導致她圓肩且步幅大幅縮小。後來她開始跟著我們的課表訓練並加入下方討論的部分輔助訓練。
  • 在跑步訓練中,長距離跑或間歇跑哪個更適合你?
    跑步一段時間後,當我們想要繼續提升自己的跑步水平時,往往會聽到兩個新的名詞——「長距離」以及「間歇跑」。今天就分別來說說長距離跑和間歇跑是什麼?長距離跑在跑步訓練中,長距離跑通常指的是超過26公裡的訓練。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跑者必須知道的10大關鍵跑步知識,你知道幾條?
    雖然絕大多數跑者跑步的初心都是為了健康,但隨著跑得越來越多,跑齡越來越長,功利化所導致的帶傷訓練,比拼跑量,準備不足就參加馬拉松,過度PB崇拜等等比比皆是,一旦背離了科學,跑者距離傷痛往往也就不遠了。所以,健康無傷奔跑應當成為絕大多數跑者的終極目標,跑者任何時候都應該不忘記自己的初心。
  • 跑好馬拉松,需要練什麼?|跑者|跑步|慢跑|混氧_網易訂閱
    所以,無論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還是大眾馬拉松跑者,有氧耐力訓練都應該貫穿整個運動生涯。  當然,對於已有全馬經歷的跑者,為了保證有氧耐力的訓練效果,每周應保持2~3次有氧耐力訓練,每次有氧訓練距離應該保持在16公裡或以上,每間隔三周左右進行一次30公裡長距離耐力訓練。  02  混氧耐力訓練
  • 跑步訓練六大強度區間,學會用心率來定義訓練強度
    如果你無法指出一份訓練計劃的訓練目的,它就不值得你練!有了目的,訓練才能聚焦,產生特定的效果。如果東練一點、西練一點、像沾醬油一樣,訓練效果就會打折扣,在體能訓練時要特地劃分訓練強度的目的正是如此。若能針對特定的強度進行訓練,就能達到聚焦的效果,這被稱為訓練的專一性,意思很簡單,如果你一直練短跑,衝刺能力就會提升;一直練長跑,有氧耐力就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