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2020-12-15 中國講師網2019

網友總是這樣調侃自己,上班時總盼望著可以睡懶覺,玩手機玩個夠,真正實現到這一天才發現頹廢的生活是如此的度日如年。

疫情到來,我們自覺停止了一切的社交聚會和公共娛樂活動時間,不用上學,不用去辦公室,不必花費時間來維護社交,突然間,我們多出大量時間且無法儲存,只能眼睜睜看著其自然流逝。人們的時間知覺出現了錯覺,認為時間變慢了。

我們為什麼對時間會有這樣的感受?

因為時間是客觀的,但人們對時間的感知是主觀的,不同的個體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顯著差異,有時感到「光陰似箭」,有時「度日如年」。現在的我們面臨的最大時間知覺偏差表現在等待時間知覺上,即我們等待疫情的過程中對時間長度的主觀感受和心理體驗。

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若我們明確得知具體的時間生活便可恢復日常,那麼這種可預期的日期便可緩解大家的焦慮和不安。但現實是我們等待時間不確定,喪失了對時間的控制感,出現了時間錯覺,便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度日如年。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通過娛樂或勞動來發揮我們的自由意識,將等待時間轉化為體驗時間,分散注意力,從而縮短其知覺。

除了娛樂和勞動,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情緒的辦法改善我們等待時間的知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種感覺,隨著年紀的增長,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就好像我小時候總想快點長大,但是這一個多學期過的卻老慢了,大學畢業之後感覺這一年年都是眨眼就過,這是我們的錯覺嗎?還是真的有科學依據呢?這個跟相對論有關嗎?
  • 人一旦有了期待,時間就過得很慢
    往往期待的事情,時間總是過得很慢。兒子回來和我訴說著,他迷惑地望著我說,媽媽,總感覺很期待的事,越是過得慢啊,比如,我很期待下課,心情很急切,可是,就是感覺時間過得好慢,我看著他茫然的眼睛微笑不語。是的,往往期待什麼,時間總是過得很慢。
  • 焦慮令時間變慢?專家解讀疫情如何擾亂人感知時間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13日發表作者美國德拉瓦大學副教授菲利普·蓋布爾的文章《疫情如何打亂我們對時間的感知》稱,事實證明,人的情緒狀態往往對感知時間大有影響。時間是慢了還是快了,與人們情緒的關係最為密切。在疫情初期,很多人覺得時間放緩了。
  • 為什麼2012年之後,就感覺時間過得好快?(深度解析)
    很多人都會因為有類似這樣的事情,而發出的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呀。那麼從2012年之後為什麼時間過得很快,這種感覺,很多人會越來越強烈呢?對於這種現象,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逐一探討了解下,看看你最認同哪種說法?
  • 為什麼感覺過了2012年後,時間過得很快?是時間加速了嗎?
    此前,墨西哥的瑪雅文明有個預測:2012會是世界的末日,在這天人類將會走向毀滅。雖然這只是古代文明的預測,但不少人卻似乎有這樣的感覺:2012以後,咱們生活的世界好像時間比以前走得要快些。按道理來說,時間這個東西對於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能有人可改變自己或他人的時間。那出現「2012時間變快了」的原因是什麼呢?
  • 五色時間管理法:越大越覺時間過得快,如何讓時間慢下來?
    作者:五色曉一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總覺得小時候的時間感和成年以後的時間感是不一樣的。大家是不是有同樣的感受?山口大學時間學研究所的井上慎一教授曾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無論性別或國籍,這都是人類共同的感受。」在10歲孩子的眼裡,一年是有生以來的1/10,在50歲中老年人的眼裡,一年是有生以來的1/50,也就是說,孩子眼中的一年與成年人眼中的一年是不一樣的。另外,人類的時間感是由大腦的海馬體決定的。
  •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渴望著快快長大,長大了就可以不受管束,遠離家人的嘮叨,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自己掙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長大了我們才發現,小時候的自己真的好愚蠢,怎麼會有盼望著長大的願望,就算不盼望時間也會匆匆到來的,我們應該祈禱時間慢點走
  • 春節一晃而過,我們為什麼覺得時間越過越快?
    如果你的春節需要和「七大姑八大姨」周旋,需要小心翼翼地回答婚戀或工資問題,甚至面對儀式、禮節或價值觀衝突,時間就走得慢。但是,不管你經歷著什麼樣的春節,等到它結束的一刻,可能同樣捨不得。因此你會覺得,在春節裡的每一天都過得很慢,但是整個春節過得好快,七天一晃而過。原因之一在於,對於許多人而言春節提供了一種空間:放下包袱、壓力、欲望和苦悶,暫且放空。
  • 老字號藥妝店人潮不再 店員:時間過得好慢
    新冠肺炎影響各行各業,尤其與旅遊、零售的相關行業,一向人來人往、聚集遊客的尖沙咀首當其衝,—向化妝品店林立的加連威老道,較疫情前更顯冷清,中午時間近彌敦道街口的馬路,人流不多,有附近店鋪老闆說,「你下班時間站在The One那個十字路口看下,加起來都沒有30人!」
  • 宅在家感覺「廢了」、抑鬱、煩躁?心理專家:小心疫情替代性創傷
    一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廣州的朋友說,她在家裡待了十天了,只下過兩次樓,「但我們小區有疑似病例,管得也嚴,我的孩子還小,又實在不敢」。 而除了煩躁之外,抑鬱的心態也不少見,記者另外一個朋友表示,由於家中有人咳嗽,雖然從接觸的人來看不會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是她也越來越抑鬱。「我越來越擔心,心態短時間真的不好了。」
  • 對於等待中的人,時間會過得很漫長
    對於等待的人,時間過的很慢;對於害怕的人,時間過得很快;處在悲疼中的人,覺得時間很久,享受的人,覺得時間很短,但對於心中有愛的人,時間則是永恆。職場中對不熟悉的同事等待我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會很焦急,可越是焦急就會越容易犯錯。所以不喜歡別人為我等待。可在很多人把等待看成是理所當然,就好比老闆讓員工等待的時候,老闆覺得你等我是理所當然就應該比我早到。或許會有人說這是出於禮貌員工就應該等老闆,就因為身份的不一樣嗎?為什麼老闆不能等待員工?可曾有沒有想過等待的時間那麼漫長。
  • 科學分析:為什麼在家憋久了會崩潰?| 視知·回答COVID-19
    因為疫情,你憋在家裡一個月沒有出門了。
  • 時間根本就不是物質,更沒有質量,為什麼引力會讓時間變慢呢?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指出,引力可以讓時間變慢,對於同一個物體而言,它所受到的引力越大,其感受到的時間就越慢,對此他還給出以下公式用以計算(公式中的t代表被觀測者的時間,T代表靜止參考系的時間,G代表引力常數,M代表產生引力場的天體質量,r代表引力場中心與被觀測者之間的距離,c代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十八歲過後感覺時間它過得太快
    轉眼已經過了大半年,又轉秋季了,一天時間好少,一年也過得好快,還有三個月就迎接2021年了,今年總結下來沒有存到什麼錢,也沒有學習什麼經驗,日復一日覺得生活在重複著讓時間溜走,起初沒有體會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或許真的到了相對的時間心裡才感覺它的存在,最後悔的是沒抓住時間
  • 看到什麼顏色會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快?
    「 看到某種顏色會感到時間過得快,另一種顏色會感到時間過得慢。這是真的嗎? 」 不給他們任何計時器,讓他們憑感覺在一小時後從房間中出來。結果在紅色系房間中的人在40~50分鐘後便出來了,而藍色系房間中的人在70~80分鐘後還沒有出來。 如果大家有過潛水的經歷就更會對此深有感受:一個氧氣瓶大約可以持續 40~50分鐘供氧,但是大多數潛水者將一個氧氣瓶的氧氣用光後,卻感覺在水中只下潛了20分鐘左右。
  • 疫情宅在家的最經典說說 疫情期間無聊宅在家的句子
    7、防疫時期各地標語:控制疫情,宅在家裡,也做貢獻。8、午睡醒來衝一杯藕粉煥發活力,對抗疫情繼續宅在家裡。9、相信等這場疫情過去,一切都會變得超好,爆好,無敵好!10、這個春節,因疫情被困在家裡,反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11、由於疫情被困在家裡的我們一家人,已經吵了三次架解悶了。
  • 疫情危機下,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允許自己慢下來
    對疫情和病毒的不了解導致不確定感和失控感。這份失控感,來源於生活中的慣性反應,這些反應會讓我們內心在慢下來的時候有所牽掛。現代人終日忙碌,走在路上看不見花,抬頭看不見天空,我們眼裡沒有四季。我們平時走得太快,太忙碌,我們從來未思考過?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生活?當你馬不停蹄的趕著路前進,不看風景只重任務,感覺不到生活真正的幸福的時候,你就該停下或者放慢腳步歇一歇,給心靈放個假,讓大腦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
  • 疫情期間,為什麼你的訂單到貨那麼慢?
    受到疫情影響,大多數人都將購買需求轉移到了線上。同時由於暴漲的訂單數量、還在恢復中的物流運輸等因素,導致用戶的收貨時間緩慢甚至是發貨時間、收貨時間延後。那麼筆者就從訂單的倉庫作業流程入手,分析了用戶訂單發貨延後的原因。
  • 為什麼在我看來,你跑起來時間會變慢?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
    下面我們忘掉上面所說的一切看不懂的東西,實實在在的講講為什麼。首先光速的問題都不是太難的問題,只是我們思維還徘徊在牛頓與伽利略的時代。小趣無限接近於速度C的速度超南奔跑,小談以20m/s的速度超北奔跑,問他倆的相對速度,如果單位相同,很多人可以秒答結果為無限接近於C+20。
  • 為什麼現在過節都沒有氛圍了,時間還過得很快,這是為什麼?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越長大越覺得節日假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開心的氛圍了,假期時間一模一樣,為什麼長大了之後卻感覺一個節日假一眨眼就過去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不和外界接觸的時間是過得非常快的。自己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明明感覺什麼都沒幹假期卻結束了。第二點:願意踏出家門的去遊玩的雖然身體是在外面遊玩,但是腦子裡還是想著工作上自己所擁有的巨大壓力,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娛樂遊玩的環境之中。這樣的假期只能說是身體的假期,大腦卻還是沒有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