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作為傳播最廣泛、普遍受認可的教育,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歷盡百年,蒙氏教育愈發被認可和推崇,毫無疑問它擁有著獨立的魅力。
自蒙氏教育誕生以來,它的理念、原則、理論依據均被專家學者深入的剖析和完善,而研究分析最多的要數其五大領域的具體教學內容。
五大領域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很多傳統幼兒園的裝飾,假定孩子必須喜歡「花花綠綠」的風格。
但蒙氏幼兒園的裝飾風格,淡雅自然,顯然更符合人類的正常審美。
蒙氏教育對環境要求極高,它提倡「有準備的環境」為孩子的教育服務。
蒙氏五大領域的教學更是深刻灌輸這一理念,並將其運用到了極致。
01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日常生活教育內容:基本動作訓練、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照顧他人。
目的:通過動作的基本訓練及日常禮儀訓練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環境;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
02感官教育
蒙氏感觀教育內容: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訓練
目的: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培養注意力
03數學教育
蒙氏數學教學的內容:數前準備、0-10的認識、十進位系統;連續數和分數的導入、平方立方的導入、培養幼兒初步的數量概念
目的: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
04語言教育
蒙氏語言教育的內容:聽覺練習、口語練習、視覺練習、語音練習、文字與閱讀
目的:培養幼兒認讀能力;培養幼兒書寫能力;培養幼兒聽、說能力
05科學文化教育
蒙氏科學文化教育的內容:自然、地理、歷史、科學、音樂、美術
目的: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在蒙氏教學中,要給孩子準備充分的環境。
孩子們可以教育自己,那麼成人與老師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們是通過與生活環境不斷互動中學習,在一個充分準備好的環境中孩子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所以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各種利於孩子敏感期的教具是蒙氏老師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老師並不是過多直接管理與教授,而是讓孩子藉助環境自主的學習。
由於這一點,蒙氏教育對教室環境創設與教具十分的挑剔,這一點也是判斷一個蒙氏園優劣的關鍵,專業的蒙氏教室一般分感官區、日常生活區、語言工作區、數學工作區、文化工作區這5大區域,整個教室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兒童獨立性和探索精神。
因此,在蒙氏教育體系中,教具也是教育環境的一種體現。
蒙氏教具種類繁多
據不完全統計:
感官教育(20多種);
數學教育(40多種);
語言、科學文化教育(20多種);
日常生活教育教具(10多種)
家庭套裝(20件左右);88件;137件;182件等套裝;
蒙氏教學非常注重感官教育
1.插座圓柱體
培養視覺對粗細、高低、大小的辨別能力,培養邏輯思考能力,為書寫前的握筆做準備。
2.長棒
由10根方長棒組成,透過觸覺、視覺的辨別,在知覺上對長度的差別有正確的了解,發展手、眼與肌肉法人協調性;
數學教育(量、基本運算、十進位、分制系統)的直接準備教具。
3.粉紅塔
初步感知三維物體體積的變化;培養專注的觀察力
如粉紅塔由10 塊粉紅色的立方體組成,每個立方體除了大小不同外,其他特徵如顏色、形狀等完全相同。這就促使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小"這個特徵上,並促使他們專注地探索各立方體之間的大小關係,避免了不必要的注意力分散。
4.音筒
培養幼兒辨別聲音強弱的能力,培養專注力。發展幼兒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和柔韌性,做好書寫前的準備。
蒙氏教育數學教育舉例說明
1.數棒
感知數量的多少,培養手眼協調能力。
2. 100串珠鏈
培養兒童練習1—100以內連續數,並熟悉十進法,培養分析綜合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
3.郵票遊戲
幼兒通過銀行遊戲認識十進位法以後,即可進入郵票遊戲的操作,熟悉數位的轉換關係,並進行大數量的四則運算,培養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孩子學會多位數加減練習,為複雜的四則運算做預備。
4.幾何圖形板
由正五邊形、正方形、正三角形、長方形與圓形的面積分解組合,學習分數、面積的關係。幫助幼兒認識平面幾何圖形,鍛練手部肌肉的控制力,發展手眼的協調能力及注意力,為學習平面幾何做準備。
5.圓柱體階梯
培養觀察能力,辨別高矮能力,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及手臂肌肉的控制力
語言、科學文化教育舉例說明
1.活動字母箱
建立秩序感,通過視覺與觸覺結合的方法更直觀認知字母
2.筆劃砂紙板
通過觸覺對漢字筆劃的認知
3.中國地圖嵌板
教育直接目標:
1.加強孩子對自己國家的認識。
2.了解中國是由許多城市組成。
教育間接目標:了解中國城市的名稱和特色;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專注力、獨立性的培養。
4.活動字母箱:認識字母並正確發音
日常生活教育舉例說明
1. 植物生長過程
從介紹植物的種子開始,→→介紹植物的根系,→→介紹植物的莖,→→介紹植物的葉,→→介紹植物的花,→→介紹植物的果實。也就是給幼兒們介紹植物的生命形態的輪迴。所以幼兒植物學的課程的名稱也可概括為介紹《植物的形態》。
2.交通路標多米諾片
從感官上讓孩子認識交通路標的含義,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舀物組
鍛鍊孩子手部肌肉,為握筆做準備
在教具的選擇上,蒙氏要求教具可以控制孩子的錯誤,突出單一品質,可以吸引小朋友們參與與使用等。粉紅塔、音樂鈴、圓錐積木、砂紙字母等都是蒙氏教育中常用到的教具。
此外混齡也是蒙氏園的一大特色,6歲以內分為3個階段:0-1.5歲是nido教室,1.5-3歲是ic教室 ,3-6歲是casa教室, 不同階段教室內陳設也不一樣。
在蒙氏的教育體系下,教授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由於倡導自主學習,教師們不要讓孩子覺得她在幫助自己,老師可以隨時提供幫助,但不會妨礙孩子自主的學習。在蒙氏教室中,老師更多的是負責鼓勵兒童嘗試,去創設環境,去觀察兒童,把握孩子的成長敏感期,而是不直接上陣去教授。
蒙氏教有完整的課程(寫作、閱讀、科學、數學、地理、藝術),特別是在數學與幾何圖形有很好的教學成果;很好的閱讀能力;有專注力與耐心;促進孩子大運動,與手部精細運動,身體平衡性;把握敏感期,促進孩子爆發性成長;尊重孩子;培養探究力等是蒙氏教育的優勢與特色。
附:國外一個蒙氏園一天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