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2020-12-13 法妞問答

工傷保險屬於一種只有用人單位承擔費用的社會保險制度,因此單位就不能要求職工也承擔部分工傷保險費用。那麼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網友諮詢:

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葛祥泰律師解答:

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

1、工傷保險對象的範圍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勞動者。

2、工傷保險的責任具有賠償性。

3、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4、工傷保險不同於養老保險等險種。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條,工傷保險費的徵繳按照《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徵繳規定執行。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葛祥泰律師解析:

簡單說來,工傷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工死亡、致傷、致殘的職工(包括遺屬)實行勞動賠償、補償的社會保險制度。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致傷」,是指職工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事故或者因職業病造成身體某些器官或生理功能受到損傷而引起的暫時性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所謂「致殘」,是指職工在遭受工傷事故或職業病危害後,雖經積極治療康復仍不能完全復原,以致造成水久性的身體或智力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情況。

當職工因工受到傷害後,能夠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包括三類人:

(1)生產勞動過程中因事故死亡或致傷、致殘的職工;

(2)因從事有損害健康的工作患職業病死亡、全部或部分喪失能力的職工;

(3)因工死亡職工原供養且無生活來源的親屬。

職工因工負傷,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或職業病所需的醫療費用(包括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需要住院治療的,發給住院夥食補助費。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職工經評殘後確認需要護理的,應當按月發給護理費。工傷職工必須安置輔助器具的,按國內普及型標準報銷。

相關焦點

  • 2018農民工工傷保險年齡限制 工傷保險年齡認定範圍
    農民工工傷有哪些賠償的年齡限制工傷賠償沒有年齡限制的,主要是要評定傷殘等級,你應該先向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評定等級後再作出賠償工傷鑑定需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至30日。
  • 湖南將實行工傷保險「五統一、一調劑」省級統籌模式
    紅網時刻12月21日訊(記者 廖潔)時刻新聞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湖南省政府常務會議獲悉,全省工傷保險將採取「五統一、一調劑」省級統籌模式,在全省範圍內統一工傷保險參保範圍和參保對象,統一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和繳費標準,統一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辦法,統一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標準,統一工傷保險經辦流程和信息系統。
  • 超齡就業人員可參加工傷保險 江蘇出臺新保險辦法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貴州勞動工傷好的律師事務所
    委託他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託人籤名或者蓋章的委託書,委託書應當明確委託事項和權限。  在人民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工傷保險賠償居於突出地位,而在人民審理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含有僱傭關係因素的又佔有一定比例。依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及其反映的價值取向,對凡含有勞動因素的用工關係或僱傭關係,都應納入勞動法調整的範圍和勞動行政機關行政的範圍,並且對工傷保險賠償實行的是無責任補償原則(有的稱為無過錯責任原則),這體現了國家立法對勞動者及僱工的特殊保護。
  • 江蘇:明年2月起超齡就業人員也能參加工傷保險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廣東:實習生快遞員等8類人員4月起也可參加工傷保險
    從業單位(組織)可自願選擇為上述從業人員單項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辦法》將從4月1日起實施,預計惠及人群超過300萬人。企業可自願為特定人員單項參保《辦法》規定,從業單位可按「自願參保」原則選擇為未建立勞動關係的特定從業人員(詳見圖表)單項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也就是說,非勞動關係特定人員並未要求「五險統徵」。
  • 勞動者的工傷指南:遇到工傷,怎麼辦?|勞洞課堂
    下面這份工傷指南主要依據《工傷保險條例》撰寫,如果工友或者家人朋友不幸遇到工傷,可以仔細閱讀一下條例,明白自己的權利和如何維護自身權益。這裡是一個粗略的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受工傷以後,怎麼離職/辭職?這裡著重強調!!!先別忙著辦離職,先把工傷認定做了。辭職後職工自己再去做工傷認定的話,如果單位不配合,再要維權就難了。沒有工傷認定,後面什麼都沒有。
  • 寧夏:工傷保險醫療費即時結算解民憂
    中新網銀川12月8日電(於晶)12月8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寧夏在全區推進工傷醫療費即時結算的基礎上,擴大結算範圍,優化經辦流程,探索建立了「全區聯網互認、工傷信息共享、費用補助秒付、資金集中清算、全程智能監控」的寧夏工傷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新模式,報銷時間由原來長則數月、短則10多天提速為院端刷社保卡即時結算,有效解決了以往工傷職工墊資壓力大、報銷時間長
  • 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人數達59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淄博報導12月15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淄博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李勇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有關情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 江蘇出臺超齡人員和實習生工傷保險新政
    本報訊 日前,江蘇省人社廳會同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稅務局共同出臺了《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解開了長期困擾企業的超齡就業人員和實習生無法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難題。該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工傷職工維權有七條快速通道
    工傷職工維權有七條快速通道實務中,應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出現的爭議較多。工傷職工維權周期長、成本大,陷於訟累,極不利於工傷職工權益的保障,也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工傷保險條例》的首要立法宗旨就是保障工傷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特別是工傷醫療費,是職工的「救命錢」,拖延不得。
  • 建設工程保險制度,3年4考,一切險的生效日期是高頻考點
    建設工程保險制度是二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一章的第八節內容,保險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分散危險、消化損失的法律制度。建設工程活動涉及的法律關係較為複雜,風險也比較多,因此,對於建造師來說,學習建設工程保險的有關知識,有助於其順利開展業務活動。
  • 福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啟動
    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實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與基本醫療保險費合併徵收,通過單位和個人繳費、財政補助,以及社會捐助等方式籌資。對於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不低於70%。  為穩妥推進我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遵照執行。
  • 陝西西安勞動工傷律師//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麼
    上述分析解決了工傷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問題,但這裡仍有另外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即工傷職工可以在多長的時間內享受這種工資福利待遇,亦即停工留薪期的期限為多少? 根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布的《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遭受工傷後,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繼續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的期限。
  • 省本級職工有了生育保險
    省本級職工有了生育保險 華西都市報2020-07-02 03:24:27.0四川   7月1日,四川有兩項與醫療保險相關的舉措開始實施:一是省本級職工生育保險制度開始實施;二是納入國家重點監控範圍的轉化糖電解質注射劑等6種藥品調整出《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
  • 明年江蘇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也可參加工傷保險
    隨著用工形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多用人單位開始使用實習生和超齡就業人員,這兩類特殊群體原先都不符合參加工傷保險的條件,用人單位面臨著用工風險,職工權益也缺少保障。為適應新時代要求,江蘇省人社廳近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濟寧市市直工傷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名單公布
    濟寧市市直工傷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名單公布 2020年05月20日17:51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市直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 足球運動員猝死的工傷之爭,塵埃落定
    被告某區人保局認為封閉集訓期間有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區分,不能將休息期間死亡的情形認定為工傷。其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符合法律規定。被告市人保局同樣認為其行政複議決定符合法律規定。法院經審理認為足球運動員的封閉集訓期,係為比賽而備戰,具有強制性、臨時性、緊湊性、集中性、封閉性等特徵。在此期間,足球俱樂部對足球運動員的作息、飲食、訓練等進行嚴格管理,包括查房、不得隨意外出、晚上必須住在宿舍等。
  • 一個工傷賠償案件的一波三折
    我國的工傷認定及解決的法律性依據目前只有《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各地方實施細則。《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而本案用人單位卻沒有提供任何田某身體有疾病或曾經患有疾病的證據。既然用人單位沒有提供田某身體有疾病的證據,那麼人社局就應當作出認定田某為工傷的認定。
  • 職工右手扎傷,除了學會申報工傷,還告訴什麼?勞防用品人人需要
    引言 1951年2月26日原勞動部頒布了《勞動保險條例》,從那時起,我國確立了工傷保險制度。1996年原勞動部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發布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2003年4月27日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