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工傷指南:遇到工傷,怎麼辦?|勞洞課堂

2020-12-12 服務業勞洞

服務業和製造業工人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可能的職業傷害,包括垃圾中的化學品傷害、流水線機器導致的身體傷害、高溫導致的嚴重中暑、銳器或搬運物品中導致的外傷,以及頻繁發生的交通事故,都屬於工傷的保障範圍。

嚴格意義上講,勞動者在工作中所發生的或與之相關的人身傷害,包括事故傷害、職業病(高溫、噪音、毒物)對人體的傷害或造成的傷亡,以及上下班途中的非本人主要責任導致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出差中的傷亡,都屬於工傷。

那遇到工傷,怎麼辦?下面這份工傷指南主要依據《工傷保險條例》撰寫,如果工友或者家人朋友不幸遇到工傷,可以仔細閱讀一下條例,明白自己的權利和如何維護自身權益。這裡是一個粗略的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發生工傷後的處理——「三步走」

首先不要怕,尤其工傷認定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在工作過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傷,無論是否有自己的過錯,只要被認定為工傷,均享受工傷待遇,但自殘、自殺、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等情形除外。發生工傷後首先要了解一下關於工傷的一些知識和相關程序。

不幸發生工傷,想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可以分三步走:認定工傷——進行勞動能力鑑定——獲得工傷保險待遇。

簡單講,遇到工傷後,先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治療(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醫療機構急救),並讓單位為其申請工傷認定(自己也可申請),之後是做勞動能力鑑定傷殘級別,按級別享受工傷待遇。

第一步:工傷認定

要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首先要認定工傷。事故發生30天內,用人單位應該向統籌地區社保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呢?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可以在事故發生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一是工傷認定申請表,二是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三是醫療診斷證明,四是事故發生相關證明(交警出具,如有)。

受工傷以後,怎麼離職/辭職?這裡著重強調!!!先別忙著辦離職,先把工傷認定做了。辭職後職工自己再去做工傷認定的話,如果單位不配合,再要維權就難了。沒有工傷認定,後面什麼都沒有。

第二步:勞動能力鑑定

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如果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該做勞動能力鑑定。有了「工傷認定」的決定,用人單位、職工或其近親屬可以向當地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鑑定申請。

勞動能力鑑定的等級和獲得怎樣的工傷賠償是掛鈎的,包括勞動功能障礙等級鑑定,分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為一級,最輕為十級;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等級鑑定,分三個等級,包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如果做完鑑定,工傷的傷殘情況又加重了怎麼辦?鑑定結論1年內,可以申請勞動能力複查鑑定。

第三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

有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就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了。工傷保險待遇都有什麼?工傷保險待遇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或者用人單位支付的,包括:

治療工傷的醫療費、工傷康復費用、安裝假肢等輔助器具費用、停工留薪期的工資福利待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其中單位還需承擔,住院期間夥食補助費、轉院所產生的交通、食宿費用以及停工留薪期生活不能自理的護理費等。

如果遭受工傷,需要暫停工作來治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是不變的,由單位按月支付。評定了傷殘等級,需要生活護理的,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根據傷殘鑑定等級,發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其他待遇:

1)一到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工作崗位,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直至退休。2)五級、六級傷殘的,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放傷殘津貼;若終止勞動關係,可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3)七到十級傷殘的,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若終止勞動關係,可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參見《工傷保險條例》

02常見問題

01 沒有勞動合同怎麼辦?

如果沒有勞動合同,很多時候就要進入司法程序了,要通過勞動仲裁來確定勞動關係。那麼工人就需要注意收集、保留證據,證明自己和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係。證明勞動關係的證據不限於:排班表、廠牌、廠服、銀行流水、工資單、社保/公積金流水或同事證明等。

02 沒有工傷保險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在職工出現工傷的時候,為職工認定工傷,讓職工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即使公司沒有為工人買工傷保險,公司也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進行賠償。

03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實習人員怎麼辦?

總體上,同樣適用。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雖然達到/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還沒有辦理退休手續或者沒有享受養老保險的待遇的;另一種是已經享受社保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

對前一種情況,一般來講,在工作期間受到事故傷害的,仍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所以還是按照上文所說,三步走。

對後一種情況,退休返聘人員或實習人員和公司的用工關係一般按勞務關係處理,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勞務關係,原則上應該按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進行賠償。不過好消息是,人社部【人社工險便函〔2019〕44號】文件指導各地政府完善工傷制度,不構成勞動關係的實習生、退休人員等人員也應納入工傷保險範圍,廣東、浙江等地已可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公傷亡的,能否認定工傷的答覆[2012]行他字第13號,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04 公司不給做工傷認定,工人自己申請應該怎麼做?

如果單位沒有在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職工可以自行在1年內去申請。工人自己申請,要注意保留充足的證據,比如可以證明勞動關係的一切證據,還有受傷時要留證,拍照,證人證言。如果是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則保留事故現場,及時報警第一時間要報警,交通管理部門出具事故認定書,非本人主要責任的,應當認定工傷之後要做責任劃分。

05 怎麼和公司協商解決問題?

通常,如果公司繳納了工傷保險,那麼按程序「三步走」,工傷認定、傷殘鑑定,受待遇就可以了。如果公司沒有繳納工傷保險,需要單位承擔全部賠償,選擇協商解決的可能性較大。

和公司協商解決前,要注意以下幾點,有利於為自己爭取到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第一,要對自己所受傷害有一個準確的定性,判斷所受傷害是否屬於工傷;第二,可以諮詢診斷的醫生和律師等專業人士,對自己的傷情能否鑑定傷殘,以及具體的傷殘等級,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第三,熟悉《工傷保險條例》等相關規定,了解工傷賠償項目和計算標準,避免被公司隨意打發。

工傷賠償是根據評定的等級以及你的平均工資來算的。在還沒評級之前,賠償的事情很難說得準,很可能會損失賠償;建議評完級後再去談私了,談不攏再進行仲裁。如果公司不配合不願意賠償,要做好走司法程序的準備,注意保留證明勞動關係的證據和工傷相關的證據。此外,如果雙方協商有了結果,和公司籤訂協議也要注意內容是是否公平合理,比如協議裡有職工自願放棄權利,或者放棄撤銷權等條款,可能對後續維權有不利影響。

在和公司協商,或者認定工傷的過程中,工人都可以找當地工會,請工會幫助一同協商或是申請工傷認定。

重要文件學習:《工傷保險條例》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4%BC%A4%E4%BF%9D%E9%99%A9%E6%9D%A1%E4%BE%8B/402363?fr=aladdin

相關焦點

  • 過勞死算工傷嗎?
    近日,一則「每年過勞死人數達60萬人,中國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的消息在網上流傳,一些媒體還對此進行了報導。12月16日的一篇報導稱,這是一則「聳人聽聞的假消息」,起因是前幾年的一項調查稱,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約60萬,經媒體報導援引後,誤傳成「每年60萬人過勞死
  • 超齡勞動者受傷可否認定工傷?3個案例
    來源:勞動午報 一般來說,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都要退出工作崗位,即使其再就業也再不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不能享受工傷等待遇。
  • 工傷知識小課堂:在有職業病風險崗位工作,你要注意這些
    開欄的話: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為深入貫徹落實《工傷保險條例》,進一步宣傳普及工傷保險法律法規,擴大工傷保險社會知曉度,協助企業及時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用工風險,提高企業防範風險意識,改善工作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濱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濱州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特開設《工傷知識小課堂》欄目,為廣大勞動者了解自身有關的法律權益和義務、熟悉工傷保險和工傷保障權益、提高企業工傷事故預防和應對處理能力提供幫助。
  • 強制調崗、工傷索賠……勞動者vs用人單位,法院怎麼判?
    但在對勞動者進行崗位的調整、變更時,基於勞動者所享有的職業選擇權,以及勞動合同應協商一致的原則,仍應與勞動者就所變更的崗位進行協商,不應強行變更。 典型意義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績的勞動者,應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一般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男女同工同酬。二是不同種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三是地區、行業、部門間的同工同酬。四是企業內部的同工同酬。
  • 2018農民工工傷保險年齡限制 工傷保險年齡認定範圍
    農民工工傷有哪些賠償的年齡限制工傷賠償沒有年齡限制的,主要是要評定傷殘等級,你應該先向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評定等級後再作出賠償工傷鑑定需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至30日。
  • 貴州勞動工傷好的律師事務所
    在人民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工傷保險賠償居於突出地位,而在人民審理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含有僱傭關係因素的又佔有一定比例。依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及其反映的價值取向,對凡含有勞動因素的用工關係或僱傭關係,都應納入勞動法調整的範圍和勞動行政機關行政的範圍,並且對工傷保險賠償實行的是無責任補償原則(有的稱為無過錯責任原則),這體現了國家立法對勞動者及僱工的特殊保護。
  • 家中猝死,抗疫一線醫生被裁非工傷,過勞死定工傷難,可侵權之訴
    壹:堅持抗疫一線,家中猝死,不予認定工傷自疫情爆發以來,和其他醫生一樣,劉文雄一直堅持在抗疫一線,工作量是平時工作量的3倍,凌晨不幸在家中猝死,家人及時提交工傷認定申請,但是有關部門經調查後認為,劉文雄不符合工傷認定條件,不能認定為工傷,而且該醫生也並非感染新冠肺炎,也不符合人社部最新下發的工傷認定條件。
  • 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工傷保險屬於一種只有用人單位承擔費用的社會保險制度,因此單位就不能要求職工也承擔部分工傷保險費用。那麼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網友諮詢:工傷保險制度的特徵主要有什麼,工傷保險制度有什麼特徵?
  • 高溫天曬黑、曬傷能否算工傷?不算!引發中暑可申請認定工傷
    【高溫天謹防中暑 職業性中暑可申請認定工傷】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日最高氣溫達到 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 超齡人員能認定工傷嗎?
    2017年12月18日,朱某的妻子及子女向如皋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 2018年12月29日,如皋人社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朱某受到的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之規定,認定為工傷。 華鐵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
  • 工傷職工維權有七條快速通道
    為了避免用人單位通過惡意訴訟拖延程序、拖欠待遇來「拖垮」職工,《工傷保險條例》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都作出了不少優先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制度規定,成為一條條保障工傷職工維權的「快速通道」,勞動者應加強了解,學會合法利用。發生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的,其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 足球運動員猝死的工傷之爭,塵埃落定
    2018年1月16日某區人保局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並送達各方當事人。小偉父母不服,向市人保局申請複議。2018年4月19日市人保局作出維持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複議決定,並送達各方當事人。小偉父母仍不服,起訴請求判決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及行政複議決定。各方觀點小偉的父母認為小偉的死亡符合工傷認定情形。
  • 分包工程中農民工受傷 發包方承擔工傷責任
    本想跟著包工頭掙點工錢,誰知在施工中跌落造成骨折,雖然被認定為工傷,但工傷賠款一直得不到解決……近日,在開發區勞動爭議仲裁委的裁決下,農民工曾師傅終於獲得工傷賠款支持。案件概要2014年11月,曾師傅跟著包工頭王某來到開發區一家企業,從事管道安裝工作。
  • 牡丹區人社局組織開展工傷預防專項培訓班
    2020年12月30日,牡丹區人社局深入青島啤酒(菏澤)公司一線,對企業負責人及其職工按計劃開展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工傷保險政策宣傳等教育培訓活動。此次培訓以工傷保險業務知識為主,結合典型案例進行講解,把培訓作為宣傳載體,旨在充分發揮工傷預防在工傷保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從源頭上避免和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減輕職業危害,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培訓由區人社局黨組成員、主任科員牛進福同志主講。他指出,工傷預防是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發生、保護勞動者身心健康、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
  • 給包工頭幹活受傷,人社局沒有勞動關係不認工傷,該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賠償責任的,因為都不是本單位員工,不存在勞動關係,工傷賠償自然也沒有關係。那如果用人單位將項目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施工隊,屬違法分包情形,發生工傷後應該如何賠償?沒有勞動關係能認定工傷嗎?
  • 遇工傷誰擔責?
    雙重勞動關係,是指一名勞動者具有雙重身份和享有兩個勞動關係。 這裡的勞動關係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結合產生的關係,不僅包括財產關係,還包括人身即行政隸屬關係,不同於約定的勞務關係。
  • 法院判決:女子值班上廁所遭性侵屬於工傷
    3月27日,記者梳理發現,此前,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了芙蓉區法院一審原判,撤銷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事件:職工遭遇侵犯患上應激障礙2017年3月29日21時40分許,李倩在她所就職的湖南麗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配電間總機房值班。當她離開配電間準備去衛生間時,卻遇到了在走道上等候著的聶某。
  • 職工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 侵權賠償與工傷賠償能否兼得?
    袁某表示,事故發生後,在要求單位為自己申報工傷無果後,他自行向當地的人社部門申請了工傷認定。2018年12月7日,袁某被邯鄲市人社局認定為工傷。2019年3月20日,袁某被邯鄲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工傷九級。袁某認為,由於學校未能及時為自己申報工傷認定,致使自己在這次工傷中自負了醫療及相關費用5.5萬餘元。
  • 單位:不能算工傷
    4、2015年11月17日,趙某國向甌海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甌海區人社局受理後,向溫州市某箱包配件廠送達了工傷認定受理通知書、用人單位協助調查核實(舉證)通知書。5、2016年2月1日,甌海區人社局作出溫甌人社工認[2015]1005號工傷認定書,認定趙英國受到的事故傷害屬於工傷。
  • 掛靠工人發生工傷,公司否認與工人存在勞動關係?
    ★ 編輯按 ★為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到實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能得到解答,高明法院與佛山電臺高明分臺FM88.3合作開設「以案說法」專題節目,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從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真實案例普法,第一季群眾反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