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愛成長必修課之二: 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刻,就是最佳的情緒教養時機

2021-02-12 培龍寶貝國際託育中心

情境一:剛剛還好好的玩他的玩具,但是突然就開始奔潰大哭,怎麼勸都勸不住;

情境二:跟好朋友玩著玩著,就不開心了,發脾氣/打架,怎麼勸都不聽;

情境三:你都不知道緣由是什麼,就是突然亂發脾氣,大人怎麼弄怎麼說都失效;

……

面對這些場景,你們是不是一忍再忍之後也會繃不住呢? 

教會孩子新的認知是容易的,而要搞定孩子的情緒卻沒有那麼簡單。

比如何讓孩子停止當下的哭鬧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事實上,低齡孩子無理取鬧很大程度是在於:她還不具備情緒管理所需的表達以及調節能力。

 

情緒表達能力是指,孩子可以通過語言把她的內在感受傳達出來。當她掌握了這種能力,在面臨情緒困擾時,她才能夠用語言表達的方式來替代哭鬧;在面對情緒時,幫助孩子學會「先描述情境,再表達感受」的表達方式。「這個玩具太難了,我總是不能成功,所以我覺得很生氣。」「剛剛我們說好了要輪流玩,但是她現在不同意了,所以我好生氣。」

以上就是先描述情境,再表達感受的方式,它會有助於孩子理解情緒從那裡來,情緒是怎麼回事。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哪怕在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候,我們都可以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給孩子進行示範。

 

情緒調節能力是指,孩子可以藉助其他活動,走出情緒的困擾。這個部分相對於表達,會更困難一些,但是透過引導、支持,孩子一樣可以掌握這種能力。由於父母忽略了對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而導致孩子耐挫力差、因小困擾就陷入困境,甚至選擇結束生命的事件我們也聽聞不少,讓人惋惜。情緒困擾,誰都無法迴避;因此,要培養情緒調節能力的前提是:父母要允許、接納孩子的情緒;其次才是去引導調節情緒,而不是一味否定、忽視情緒存在的合理性。怎麼做則需要記住以下四個關鍵步奏:

步驟一,共情連結;連結從看見和理解孩子的情緒開始的;

步驟二,引導表達;表達情緒就是釋放情緒的過程;

步驟三,用心聆聽;透過積極回應和互動來當好傾聽者;

步驟四,親身示範,共同尋找情緒調節的小方法;與孩子一起,去尋找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彼此擁抱、吃個糖果、打打球、聽聽歌、做做手工等等,或許都是好方法。

親子互動小遊戲推薦:照鏡子、情緒圖卡;我們可以藉助鏡子做表情、或者輪流選情緒圖卡,然後跟孩子展開對話,談論表情和情緒的對應關係、討論情緒在什麼情形下會出現、怎麼做才能讓情緒離開我們的身體。

親子共讀繪本推薦:《菲菲生氣啦》、《大嗓門媽媽》、我的感覺系列繪本都是值得我們與孩子共讀的繪本,同樣適宜於情緒教養。

父母成長課程推薦:情緒管理的能力是可以被訓練的,猶如肌肉的訓練一樣,系統學習和訓練之後我們的應對情緒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嫻熟。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成為自己的情緒顧問。

       推薦線上課程:《解開情緒的真相,把握關係中的主動權》。

       

課程連結(複製到瀏覽器打開):

https://apph5mt9nno2697.h5.xiaoeknow.com/v1/course/column/p_5b23b360ed403_ueYJkMQVtype=3&source=2&ct_app_id=YXBwdUFoWkdSRngzMDc1&is_redirect=1

    培養兒童幸福力,從助力家庭幸福力開始,培龍寶貝一直在路上。

· 加入Better Mom媽媽愛成長社群請小助手微信二維碼 ·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父母別急著發脾氣,用「情緒閉環」來解決問題
    可媽媽說家裡已經好多架小飛機,實在不願意買給她。苗苗央求未果,乾脆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哭鬧起來。媽媽實在勸不起來,乾脆甩手往前走去,「你愛走不走吧。」苗苗見媽媽頭也不回地走了好遠,嚇得小臉煞白,只能起來跟著離去。那麼苗苗媽媽的做法是否就一定正確呢?下次苗苗是不是就不會再無理取鬧了呢?當然不一定。
  • 孩子在哭也許不是無理取鬧,用更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同事小張的孩子就是如此,別的小朋友巴不得自己的爸媽別管著自己好到處玩耍。但她的孩子卻恰恰相反,非常黏人,恨不得每分每秒都陪在小張旁邊,只要小張要加班無法陪她,就開始哭鬧。可小張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才這麼起早貪黑地工作,自然而然地會覺得娃這種行為無理取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張試過大聲責備,也曾試過溫和地和她講道理,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教練:【那看來是你的情緒與念頭讓自己困在裡面了,你是否可以放下這些,不去管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嗎?】媽媽:【我懂你的意思,我壓根做不到完全放下啊!哪有父母不去為孩子的成長操心的,對孩子不管不問能是個負責任的父母嗎?】教練:【那在你的認知中,母親這個角色的功能又是什麼?
  • 巧虎早教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成長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早教必要性的時期。而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人類對各種信息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現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孩子獲得智慧的最佳時機。同時,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妻子不善於下廚,他就笑呵呵地包攬了做飯的任務;妻子為了家庭幾乎放棄事業,他就扛起了養家的任務;妻子生性天真活潑,他就負責當一個大家長,保護著一家人的童心。 曾經在一期訪談節目裡,楊瀾問黃磊:「你們發生矛盾的時候怎麼辦呢?」「我經常表達的方式就是比如她喜歡吃什麼,我給她買回來,放在桌子上,奧,她一看,還算心中有她,這事就過去了。
  • 教育孩子的10個最佳時機,父母把握好,他會越來越優秀!
    教育孩子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問,怎麼教,什麼時候教,都很有講究。父母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領路人,更要懂得抓好時機、區分場合地教育孩子。畢竟有時候同一種教育方法,在不同的事件或場合裡教育孩子,效果會完全不同。那麼,哪些情況下最適合教育孩子呢?
  • 楊俐容:孩子的情緒感受 沒有對錯
    長期推動國小學童EQ教育,加上自己有兩位個性完全不同的女兒,讓楊俐容親身感受到:父母所形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情緒影響重大。在《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書中,她一開始就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父母扮演的是園丁的角色,只要能了解孩子天生的特質,給予需要的沃壤,他就能長成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 一個孩子有無教養?看他吃飯就知道了
    而看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看他吃飯時的樣子便可以看得出來了。有一次去參加朋友組織的聚餐,菜還沒全做好上齊,期間一個孩子一直在敲打著碗碟,嚷嚷著餓。他的媽媽跟他說:寶寶等等,很快就可以吃飯了。但是一直沒有制止他敲擊碗碟的行為。過一會,主人家端上一盆紅燒肉,他就大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吃紅燒肉!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這其實是一種信號,家長千萬不要忽視
    如果對比別人家懂事聽話的孩子,我們是不是會感嘆:怎麼自家的孩子總是會無理取鬧呢?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明白,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事情,他們時常會做出我們無法理解的行為,換而言之就是我們眼中的「無理取鬧」罷了。不過如果我們反過來想的話,造成孩子這些行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 和情緒做朋友,與孩子共成長
    既然想和情緒做朋友,那麼首要的目的就是先來認識情緒。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或滿足自己需要的內心體驗和感受。情緒是內部的感受在外部的表現。情緒常常表現在一個人的臉上,通過動作、姿態,聲調、語氣、眼神也可看出人的情緒狀態。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不同情緒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影響。
  • 家長想要讓孩子過得幸福,情緒管理訓練是家長的一堂必修課
    我表姐在前不久和我聊天的時候,她就和我說道她的孩子姿姿。表姐覺得生孩子太痛苦了就只會有姿姿這一個女兒,她就希望自己孩子可以陽光快樂的成長,不要經歷那麼多的事情,自己能幫助到孩子的度過的就去幫助孩子,讓孩子可以積極幸福的成長下去。很多的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可以幸福快樂過一生。但是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我們都能能動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殘酷。
  • 兩歲孩子無理取鬧,是成長的「必經階段」,父母可用三招應對
    因此,父母不要看見孩子發脾氣就制止他,不然,不但令孩子的沮喪情緒越積越多,還會抑制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父母的正確做法,是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幫助他平靜下來。 例如,孩子因為被制止玩剪刀而發脾氣時,父母可以給他看一會兒他愛看的動畫片,或者帶孩子到外面玩玩滑梯,以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你知道與十二星座女生,接吻的最佳時機嗎?
    但是等到這件事漸漸消停下來,金牛女就會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衝動了,要不要主動去道歉,但是固執的本質又會立刻打消這樣的念頭,然後繼續反思。在金牛女處於這段矛盾期絕對是攻破她最好的時機,只需要趁其不備在你們許久未聯繫之際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道個歉服個軟,金牛女那刷刷眼淚下來就是你吻她的最佳時機了。
  • 孩子沒禮貌、教養差?學會「行為劃分」,是孩子成長的捷徑
    小瑤平時忙著工作,所以照顧孩子這件事就交給了孩子的奶奶。那天小瑤提前下班了,於是她就想著自己去幼兒園接孩子,剛好給孩子一個驚喜。但是當孩子見到她的時候,表現得並不開心,反而一直喊著:「臭媽媽,誰要你來接啊,我要奶奶!」
  • 夜讀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古書有言:「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和顏悅色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在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陌生人的態度?」
  • 孩子情緒失控傷人,家長萬不可忽視,控制情緒為「成長必修課」
    1、 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現在很多家庭是獨生子女,雙生子女,所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都給了小孩,什麼都會滿足孩子,捨不得孩子難過,千方百計取悅孩子。比如孩子輸了比賽,父母馬上安慰並轉移注意力,告訴孩子去遊樂園,孩子來不及體驗失敗的情緒,思考下一個目標,學習處理自己情緒的機會就喪失了。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家長們在孩子的情緒之中,除了看見其欲望和無理取鬧,還應該看見他情緒好壞的背後,是這些在影響。朋友阿明的孩子今年5歲,上幼兒園的寶寶白天在幼兒園的時候很乖,老師都會誇孩子聽話。然而,到了家裡,面對父母的時候,孩子就是另一副樣子了。
  • 打罵讓孩子的無理取鬧「火上澆油」,試試「海綿式處理」
    眼看圍觀的「吃瓜群眾」增多,媽媽轉身離開商場,孩子猶如驚弓之鳥一般快速起身,跟在媽媽身後低頭不語,好似乖巧溫順的小綿羊。不管是在隱秘的家中,還是在公共場合,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都是「零容忍」的態度。只要孩子「哭鬧撒潑」,輕則怒吼訓斥,重則拳打腳踢,希望疼痛就可以教會孩子沉默。
  • 教養孩子的耐心從哪裡來?
    也有好多次,在外面,他哭喊著說口渴,鬧著要買玩具,氣的我忍耐不住,對著孩子大喊大叫。教養孩子需要耐心,可是,朕實在做不到啊。尤其是有些媽媽一個人帶孩子,更累,壓力更大,更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發脾氣。而一旦情緒失控,什麼事都可能幹出來的。網上經常會有新聞說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動手打娃的。關鍵的是,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可能也會變得比較暴躁,或者自卑。書上經常會說教養孩子要有耐心。
  • 男人:你就是愛無理取鬧
    將自己捧在手裡寵,放在心裡愛。但是兩個人交往了之後,生活中的一些小情緒,男人總會說:你就是愛無理取鬧。很多的女性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兩個人熱戀的時期,即便自己的情緒不好,鬧一些小脾氣。對方依舊可以包容和理解自己,並且還會說,女人就是用來寵的。但是結婚了以後,怎麼會這麼快就不耐煩了呢?其實一個女人,在男人面前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