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也幾乎是人手標配,最近,朋友家的孩子舉辦升學宴,彭老師就目睹了家長教訓玩手機的孩子全過程。
「不能再玩兒遊戲了,把手機放下」,「這孩子怎麼回事兒趕緊的」,「手機,手機,就知道手機,你大伯父來了都不知道打招呼」。
彭老師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過去跟孩子說了幾句話,孩子聽後就乖乖地放下手機了。其實,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當我們無數遍去催孩子放下手機,不要玩了,而又沒有效果的時候,父母是不是只能幹著急上火?
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玩兒手機成癮毫無辦法,小時候沒管大了就難管了,有些家長更是對手機深惡痛絕,手機真的那麼可怕嗎?彭老師不覺得這樣,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手機就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可以帶給我們享受科技時代帶來的福利。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了我們的孩子對手機如此上癮呢?彭老師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意見,以供家長們參考一下。
孩子之所以喜歡玩手機,是因為玩手機可以讓孩子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他覺得很快樂。其實,手機裡的遊戲並不是都是不好的,有一些關於歷史親子類的早教類的文化類的科技類的遊戲,還是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好的體驗感,所以只要合理安排,孩子不是不能玩手機,甚至需要家長陪伴一起玩。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對待併合理安排孩子玩手機呢?到底應該如何對待併合理安排孩子玩手機呢?其實家長對於孩子玩兒手機記不需要絕對禁用,也不能縱容,不管沉迷手機的危害已經講過很多次了,有些家長可能不當回事兒,覺得孩子小無所謂,家長的態度卻決定了對孩子的影響是好還是壞,那具體應該如何安排呢?
第一、不用刻意制止
當孩子玩遊戲時,家長不要刻意制止,也不用大驚小怪,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不用刻意去禁止,如果刻意禁止,反而會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淡然對待孩子,玩兒手機,玩兒遊戲過關,興奮開心,家長也不用大肆表揚,同樣要坦然對待,這是態度問題。
第二、不同年齡使用時間不同,合理安排並且嚴格遵守
比如說孩子年齡很小,那麼玩兒了五分鐘或者十分鐘,最多不超過15分鐘就可以了且玩的時候一定要上一個鬧鈴,跟孩子說好規則,鬧鈴一響就放下手機,當然年齡大點的孩子,這個時候他的控制力會更好,但是也要提前安排好時間。
第三、家長的模範作用
家長的模範作用比任何規定都有用,也都有效,我們有些家長一回到家裡,躺在沙發上就開始刷手機,這樣的行為其實對孩子來講是起到了很壞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家長應該放下手機,跟孩子坐在一起看書,聊天兒也可以玩兒其他的遊戲,這樣,其實對於孩子控制手機以及手機成癮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總之,沉迷手機雖是困擾家長們的一大難題,但是如果按照彭老師的建議,做到以上行為,相信未來各位父母的孩子肯定會脫離手機沉溺的海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