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福:病毒和海鮮市場什麼關係?是否還藏在陰暗潮溼的地方...
【高福:病毒和海鮮市場什麼關係?是否還藏在陰暗潮溼的地方?】 「我判斷這個病毒可能還有『弟弟』和『妹妹』,不知道哪天會出來,這就跟尋找犯罪分子一樣,找不到就非常擔心他是慣犯,隨時可能犯罪。」10月28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如是表示。
-
高福:下一個冠狀病毒就藏在某個地方休眠,而休眠隨時可能被打破
很多公眾以為是它是「黑天鵝」,但在專業人士眼中,它更像是一頭「灰犀牛」,很多專業人士早就意識到類似新冠疫情這樣的事件會到來,只是不知在什麼時候到來,沒預料到會這麼厲害。「黑天鵝事件」一般用來比喻一些極其罕見、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而「灰犀牛事件」則是形容已有種種預兆卻容易被忽視、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
-
病毒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殺死宿主還是和宿主共生?
人類把人家的生存空間擠佔(捕食野生動物)了,病毒只能同歸於盡。 太強了,宿主就死完了,太弱了就被宿主殺完了,所以只有那些剛好能平衡的病毒留下來了,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的能力變得強大,相應的,超級病毒可能會最終出現。
-
恐怖的天花都絕跡了,為何新型病毒卻出現了?
然而,天花病毒雖然可怕,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還是最終被WTO宣布徹底消滅了。目前天花病毒標本保存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另一個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天花之所以能夠被消滅,主要的就是因為人類找到了避免感染的疫苗,也就是牛痘。
-
吃了蝙蝠的流浪狗,可能才是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源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學術頭條自從新冠病毒(SARS-CoV-2)導致的疫情爆發以來,已在全球範圍內感染了近 200 萬人。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以了解其究竟如何從動物宿主轉移到人類身上。之前,科學家們一直圍繞著蝙蝠(一種攜帶多種冠狀病毒的動物)來尋找一種首次將該病毒引入人類的中間動物宿主。
-
被人類活動損害的生態系統中,人畜共患病宿主動物增加了70%
人類人口正日益受到源自野生動物的疾病的打擊,如愛滋病毒、寨卡病毒、非典型肺炎和尼帕病毒。「它必須確保後代生存,所以它生來就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分析發現,棲息的小型鳥類也是疾病宿主,它們在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棲息地表現良好。這些鳥類可能是西尼羅病毒和一種基孔肯雅病毒等疾病的宿主。人類已經影響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可居住土地。儘管人口增長率在下降,但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人口數量將激增至97億,這將需要更多的土地來為每個人提供住房和食物。
-
人的思想是病毒?病毒在塑造人類進化中的非凡作用
甚至有人猜測,人類的誕生就是源自偶然的病毒基因融合。病毒結構十分基礎簡單,就是一串基因包裹在蛋白質外衣中。一旦病毒感染了一個細胞,它就會劫持細胞複製自己的基因併合成病毒蛋白,製造新病毒,並感染下一個細胞。對於大多數病毒,如流感,故事可能就會到此為止。
-
這些影片早就告誡人類病毒殺手會捲土重來!
新冠仍在肆虐,各國病毒四起。在這個極具意義的世界環境日,保護自然環境,拯救人類自己已經刻不容緩!雖然新冠病毒令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但是人類與病毒的關係,從來不是簡單的你死我亡。我們生活的地球原本就是一顆名副其實的「病毒星球」。
-
古人如何對付帶來瘟疫的鼠類宿主動物?
研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基本可認定是來自蝙蝠,是否存在中間宿主還需研究。2003年的「非典」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追蹤SARS來源,結果發現蝙蝠和SARS的源頭有強關聯。蝙蝠在民間稱為:天鼠、飛鼠。因為它很像一隻會飛的鼠。
-
美杜莎病毒把宿主變成石頭,如果人類與它接觸,會有什麼下場
據美國趣味科學報導稱,日本在一處溫泉的泥水中提取到了一種新型病毒,它擁有美杜莎一樣的可怕實力,可以促使宿主阿米巴原蟲長出一層厚厚的「外殼」。儘管美杜莎病毒的長相併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布滿扭動的蛇,但這種病毒的外形和一般病毒的長相大相逕庭,它的表面擁有它有2600多個球面尖刺,由此科學家決定將其歸類為一個病毒家族:美杜莎病毒。美杜莎病毒屬於典型的DNA病毒,但阿米巴變形蟲和它「對上眼」之後,其表面就會形成一層堅硬的石質外殼。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你知道它比熊貓還珍貴嗎
那病毒從自然宿主傳播到人,其中還需一個「中間宿主」。先前華南農業大學官微發布消息: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研究團隊對廣西和廣東反走私行動中查獲的多個穿山甲樣本進行檢測,並在穿山甲樣本中發現了冠狀病毒,屬於此次新冠病毒的兩個亞型,其中一個受體結合域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此次發現穿山甲冠狀病毒的多個譜系及其與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應被視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中間宿主,再次強調應禁止在菜市場等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
各類動物皮毛可能攜帶新冠病毒!包括寵物狗狗!
今年夏天的一篇科學論文警告說,浣熊「容易並有效地傳播」新冠肺炎,並「可能充當中間宿主」——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會將新冠肺炎傳染給人。 這促使動物保護遊說者聲稱「所有的毛皮養殖場都有可能充當病毒工廠」。
-
東西方文化中的蝙蝠象徵意義為何不同,病毒宿主的它為何沒有滅絕
自從東西方文化交流以來,很多動物的象徵意義在人們的觀念中都被改變。這其中有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的觀念差異,也有海洋文明有陸地文明的差異,更有農耕與農牧業之間的差異。比如龍、羊、菊、桃、百合、荷蓮等文化符號,在東西方的寓意就相差很遠。
-
危險從未遠離,動物背鍋不斷,怎樣對動物是生而為人的自我修養?
歷史上以及現在,人類遭受過不少與動物有關的災難。但人類想像過動物的世界,設想過如何與動物相處。畢竟,危險從未遠離。與動物有關的災難2015年,伊波拉病毒爆發後,比爾·蓋茨在公開演講中說到,如果有什麼東西在未來幾十年裡可以殺掉上千萬人,那更可能是個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戰爭。不是飛彈,而是微生物。
-
科學家從老鼠大腦中找到觸發休眠的開關 應用於人類還遠嗎
科學家從老鼠大腦中找到觸發休眠的開關 應用於人類還遠嗎 兩項獨立的研究已經確定了讓老鼠進入類似冬眠狀態的難以捉摸的大腦「開關」。這一發現可能會讓我們更接近如何讓其他動物,甚至人類——處於同樣的懸浮狀態,這對生物體來說非常有用。
-
醫學教授:如果有疫苗 即使新冠病毒變成季節性也有望消滅
日前,香港大學霍廣文伉儷基金精準醫學教授金冬雁在做《人類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主題分享時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動物溯源還懸而未決,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動物體內找到與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同源性達99%以上的病毒。
-
北京三文魚案板發現病毒,病毒的中間宿主是誰?或來源於冰川!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來得太突然,它的蔓延速度實在太快,因此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為了儘快消滅這個病毒,人類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也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關於這個病毒的中間宿主究竟是誰,也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曾經科學家認為蝙蝠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但是這只是科學家的一種猜測,那麼中間宿主究竟是誰?
-
也許從猛獁滅絕的命運中,我們能悟出一點人類對抗病毒的靈感吧
現代人類對它們幾乎沒有適應能力和抵抗力,這樣一來,通過接觸造成當地獵人中當地村民中發生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俄羅斯科學院的科學家們也的確在獲得的猛獁遺體標本中找到了一些今天已經在地球上見不到的病毒。儘管它們不一定能夠造成很大的危害(不是每種病毒都會造成大規模瘟疫)。
-
動物身上攜帶的五種病毒和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災難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在積極探索,希望能找到這些病毒的致命弱點。現在人類對HIV的了解已經非常深入,我們甚至對一百年來病毒為適應人類而做出的分子層面的改變都了如指掌。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逐一去破壞這些適應性狀。換句話說,防治愛滋病的未來,答案或許都藏在它的過去之中。
-
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發現?華農表示或為穿山甲,毒株相似度高達99%
疫情爆發之初,我們都知道病毒是在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爆發並傳播開來的,當時在市場裡偷偷售賣著非常多的野生動物,刺蝟、狐狸、果子狸、野生禽類......花樣繁多,即便專家知道是這些野生動物身上帶有病毒,也不知道該從何查起。並且,目前華南海鮮市場已經被消毒,給病毒溯源帶來了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