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用工平臺經濟下的行業變革—安徽雲智人科

2020-12-23 雲智人科

1、社交電商

2013年伴隨著微信朋友圈的出現,微商誕生,2016年是微商的黃金年代,從業人數突破2000萬,2017年政府監管介入,微商開始產業化運營。2019年《電子商務法》出臺,微商正式進入監管。

隨著移動終端和支付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交電商的高速發展,2018年社交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達到了6130.6億元,2019年達到了12903.1億元。

2013年至2020年,社交電商從個人轉向平臺,從業人數持續增長2019年仍有58.5%的增幅,收入也從原來的950元達到20000元,生產力達到了21倍。

2018年《電子商務法》的出臺,規範了社交電商行業的同時也促進了社交電商的發展。監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但同時也促使創業者的不斷嘗試與創新,社交電商發展史其實是一部創業者應對監管的嘗試史,從微商到社交電商到社群電商到會員電商,其實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2、直播

2016年又被稱為電商元年,1年之內國內湧現300多家直播平臺,2016年11月4日,《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2018年抖音問世,短視頻開始演變成直播。2019年薇雅、李佳奇成為直播頂流,無論是明星還是企業節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2020年疫情期間,直播正式成為電商的主要渠道,5月人社部新增網際網路營銷師工種。

2020年3月,YY直播以2427.5萬人的月均活躍用戶數排在娛樂類直播平臺首位。遊戲類直播平臺中,虎牙直播、鬥魚直播月均活躍用戶數領先,月活分別為2696.5萬人及2163.3萬人,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25億人。

腰部主播佔比90%以上,收入兩極分化嚴重。 3k-6k群體最多佔比27.7%,頭部主播收入50k以上僅佔5.1%。 隨著網絡直播成為國家正式工種——網絡營銷工,直播群體未來還將會繼續增長。

3、知識付費

2010-2014年微博大號、微信自媒體等付費內容興起,2014-2016年資本入局,知識付費平臺知乎、喜馬拉雅、得到誕生。2016-2018年知識付費進入爆發期,同時《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方案》出臺,知識付費進入監管。2018-2020年知識付費商業模式成熟:廣告流量為主,會員付費、內容付費為輔的商業模式。

2019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用戶規模達3.6億人,行業市場規模達278.1億元。2020年,46.8%的知識付費用戶每月花費500-2000元購買知識付費產品,82.0%的用戶認為其購買過的知識付費產品比較符合或完全符合期望,約九成的用戶表示會再次購買知識付費產品。

知識付費商業模式成熟增長進入疲軟期,在監管不斷加強和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下,知識付費發展更加細分更加垂直,知識付費場景不斷拓展,解決用戶核心知識需求成為主要核心。

目前知識付費用戶佔比集中的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分別佔比35.5%和43.8%,三線及以下城市僅佔20.7%,下沉市場或將是知識付費的新領域。

4、即時物流

2009年餓了麼成立,外賣時代開啟。2013年美團成立,「百團大戰開始」,2015年蜂巢科技成立,快遞「最後一公裡」得到解決。2019年同城配送品牌相繼獨立美團閃送、蜂鳥配送、順豐同城配送2020年疫情期間生鮮到家服務業跑腿業(UU跑腿、點我達等)爆發。

即時物流行業用戶規模持續壯大,工貓預計2020年用戶將會達到4億。隨著平臺企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即時物流用戶還將會進一步擴大,從業人數也將進一步上升。新職業騎手群體成為即時物流的主力軍,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騎手就業人數達到了594萬人,騎手同時也是跑腿業和到家服務的從業人群,「騎手」這一職業已經隨著平臺經濟的發展與外賣行業的捆綁度在鬆動,騎手這一職業正在向著自由職業者方向發展。

外賣是即時物流最早期的模式,2019年外賣在即時物流行業中的人群佔比依然超過70%,但2020年疫情的緣故,跑腿行業超越外賣行業成為疫情中最為活躍的群體,平臺的發展帶動本地生活化線上化,更多需求場景進入即時配送時代。

5、打車出行

2010年易到用車成立,2012年滴滴誕生,汽車租賃線上化,2014年網約車補貼大戰,2016年政府監管政策出臺,滴滴快的合併,「一超多強」格局形成。

自交通運輸部發布網約車新政後,網約車行業逐漸趨於規範,市場也開始高速發展,截止2020年4月,全國已經發出網約車運輸證95萬餘張,網約車駕駛證208萬餘張。2016-2019年網約車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19年我國網約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3044.1億元,截止到2020年3月網約車用戶達到了3.6億,網約車從業者達到了3809萬人。

網約車從業者分布在各個網約車平臺中,滴滴、曹操、神州、首汽、美團等一眾平臺形成「一超多強」的平臺格局,其中滴滴佔據市場份額68.5%,其他平臺共佔據31.5%。

網約車,中年男人的「浪漫」,家庭的經濟來源,網約車司機主要以30-40歲的男性為主力,這一人群通常上有老下有小,養家、還貸肩上扛著整個家庭。

現階段網約車平臺都已經設立自營店與線上業務相結合,比如,滴滴出行、首汽約車以及神州專車等在嘗試線下自營與線上平臺相結合的模式。

6、眾工眾包

900年代第一家眾包模式的網站「豬八戒」誕,2012年阿里眾包上線,2020年跑腿眾包行業爆發增長。

眾包是一種新的1比n或n比n的社會生產模式,其模式是將公司員工最初執行的任務分配給公眾完成。眾包模式不具有特定的運行機制與組織機構,而是根據發包方的特殊需求、眾包任務的性質或是接包方的特點等進行靈活變化。現階段發包任務具備以下三種特點:

第一,可表達性,發包任務可以被清晰地解讀或表達;

第二,可拆解性,對於龐大的任務包可以拆解,有利於接包者解讀和解決;

第三,可編碼性,這一特性主要針對技術型眾包任務。

平臺經濟下的眾包模式已經涵蓋物流(美團眾包、京東眾包)、測試類(人人測、騰訊眾測)、技術類(猿團、威客中國)、設計類(米畫師、豬八戒網)等等,網際網路眾包已經輻射到越來越多的生活和工作場景。

2020疫情期間的跑腿業和到家服務業的爆發,正是眾包模式創新生產方式的體現。

文章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企業視角下,靈活用工是什麼樣的?安徽雲智人科
    靈活用工是為了促進社會就業率,和解決就業問題的一種措施,如果從企業視角看靈活用工,那麼靈活用工就只是一種用工模式,其中當下以新業態等創新用工模式最為突出,比如平臺型靈活用工。業務創新需要對商業模式重構,業務價值鏈分析,比如是否可以剝離出新業務形態,以獨立平臺化的形式開展經營,吸引更多的自由職業者或個體與平臺合作或入駐,共同發展經營,風險共擔收益分配。
  • 第三方服務機構服務的靈活用工!安徽雲智人科
    派遣外包有派遣、外包、平臺等合作模式,服務外包有人事代理、結算支付等服務模式,下面我們從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視角來分析靈活用工的模式。第一、有招聘管理能力的靈活用工服務機構。與企業或平臺建立派遣外包活平臺合作關係,根據企業需求,招聘相關人員,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建立勞動關係或合作關係,通過派遣外包活平臺合作的方式安排工作,提供人員招聘、人員管理、業務管理、勞動關係管理、爭議處理、支付工資、繳納個稅社保、僱員服務、業務成果交付等項目,具體外包項目可根據業務需要調整,後續持續滿足企業靈活用工的業務服務需求,管控風險,化解爭議。
  • 霖瓏雲科參與2020中國靈活用工大會,探討靈活用工新場景新模式
    √ 宏觀經濟的催化√ 勞動政策的變革√ 意識形態的開放等都催生著用工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從傳統的製造業一線員工,到基礎行政類崗位,再到網際網路時代下的O2O服務,甚至是疫情下「共享員工」的湧現,都意味著,真正的「靈活用工」的時代到來。2020年9月10日,由智享會主辦的首屆線下2020中國靈活用工大會在上海綠地萬豪酒店隆重召開。
  • ...2020平臺經濟工貓解讀報告》,預測未來靈活用工將影響世界60%人口
    2006年採用「威客模式」的威客中國網正式上線,朱明躍在重慶創辦服務外包平臺豬八戒網,通過業務方發包需求方接包的形式,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了——威客模式,這是一種1對1或者1對n的新型社會化生產模式。威客模式的出現,意味著平臺經濟用工關係變革的開始。
  • 霖瓏雲科作為靈活用工代表服務商入選億歐智庫2020行業報告
    該報告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造成衝擊的大背景下,基於對全球靈活用工行業的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對行業專家的訪談,由億歐智庫撰寫而成。 △ 報告目錄 霖瓏雲科自創立以來就在靈活用工行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此次報告中,霖瓏雲科作為中國靈活用工代表服務商接受億歐訪談,為報告中「中國靈活用工服務商現狀
  • 疫情刺激下,靈活用工平臺會成為下一個萬億級風口麼?
    很多人開始按照歷史經驗預測,哪些行業將會在危機中受益。被看好的行業除包括在線教育、協同辦公、視頻會議等SaaS行業概念外(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靈活用工等行業正在隱隱爆發。靈活用工,區別於固定全職,指企業基於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靈活地按需僱傭人才,雙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職勞務關係。
  • 靈活用工平臺興起,兼職工作也要防範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線上零售、物流行業企業將員工以共享模式進行短期人力輸出,「共享員工」的靈活用工模式廣受關注。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主要指標中,3月城鎮就業人數環比增加10%以上,其中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數均增長20%左右。
  • 霖瓏雲科出席36氪新人力時代峰會,探討人力變革新趨勢
    大會邀請了霖瓏雲科、上海社會科學院、方達律師事務所、萬寶盛華、獨立日、肯耐珂薩、i背調、FAFULI、小望科技等機構,共同探討人力資源行業的破局之道。據悉,這是2020年36氪首場線下活動,本次峰會聚焦人力資源領域,匯聚人力資源行業核心圈層,探討未來人才發展趨勢、企業用工邏輯、人力資源產業鏈各場景解決方案、解讀新人力時代大趨勢。
  • 什麼是靈活用工?靈活用工服務哪家平臺好?
    靈活用工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是當下爆火的用工模式,也是很多企業在面臨市場壓力下的首選用工模式。那麼什麼是靈活用工呢?靈活用工服務哪家公司好?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靈活用工?靈活用工的概念最早由國外引入,當時國內許多人會將其與勞動派遣混為一談,其實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靈活用工,就是客戶將一些重複性、非核心的崗位或者職能外包,換句話說,就是指企業將某項任務或者職能的執行或服務內容轉由第三方來完成。
  • 獨立日創始人兼CEO鄭一:城市服務業藍領的靈活用工新趨勢|WISEx...
    獨立日創始人兼CEO鄭一認為,原有的全職勞動力用工方式存在大量的資源浪費現象,企業和員工處於雙輸的局面。而隨著經濟發展階段、勞動力供給側的變化和疫情對靈活用工需求的催化,中國靈活用工市場將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靈活用工非常考驗匹配效率,獨立日通過人崗匹配算法,將企業端的崗位需求動態標準量化,實現人崗精準匹配,提高企業面試通過率和用戶入職成功率,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高員工到手薪酬。
  • 餐飲行業的破局者!用好靈活用工是關鍵!
    快餐行業巨頭麥當勞已經使用將近七成的兼職員工來維持正常的店面運營,小時工的用工方式已然是餐飲業的一種趨勢。一家面積為200平方米的店,只有7個員工,這其中有4個後廚人員、3個前廳人員,整個飯店只有1人是正式工,就是廚師長。
  • 早上在盒馬生鮮,下午在星巴克,疫情催動靈活用工平臺增長
    「在日本、美國等國家,很多餐飲零售企業發現店鋪銷售存在峰值與峰谷階段,他們會在銷售高峰期多招人,在銷售低迷期減少用工數量,最大限度降低薪酬開支壓力。這些國家餐飲零售企業靈活用工比例達到70%-80%。」早上在盒馬配送生鮮,下午在星巴克衝調咖啡,讓這種靈活用工方式變成現實的,是平臺精細到小時的用工匹配方法。
  • 勞動力成本生死攸關,如何抓住疫情下用工變革機遇? | 愛分析訪談
    大量企業業務停滯、復工延遲,人員過剩;訂單加速向龍頭聚攏,OMO模式受益,遠程辦公興起,部分企業用工荒、招工難,孕育了大量靈活用工需求,也必將加速勞動力市場變革。靈活用工按下快進鍵,勞動力市場加速變革2018 年美國、日本及歐盟國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靈活用工滲透率分別為10%、4%和 3%,而中國的滲透率不足 1%,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靈活用工尚有較大提升空間。需求帶來僱傭觀念轉變,助推靈活用工爆發。
  • 一文「解碼」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本身是一種模式,簡化的說就是搞「兼職」(有點偏頗),假如有一天你做大做強了見投資人可以改口叫做「靈活共享經濟」(北派的投資人比較好這口),在這種模式下的人員可以稱作「自由職業者」、「兼職人員」、「靈活用工人員」。本質上靈活用工是稅籌的一種落地方式,是企業優化成本結構的一種具體辦法,指企業短期及項目性用工模式,同時也是傳統固定用工的補充。
  • 靈活用工如何迅猛發展?一文講清靈活用工的前世今生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造成衝擊,全球失業大潮來襲。在此背景下,靈活用工作為一種新型用工模式,對於特殊時期的社會治理和資源配置起到穩就業、促發展的積極作用。這一時期平臺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了一個新的難題——平臺企業如何用工與勞動關係決定的應納問題。# 爆發期:靈活用工代表行業誕生2014-2018平臺進入爆發期,平臺競爭加劇,以戰爭開始以合併結束。
  • 靈活用工風起,佩信集團旗下佩琪人才喜鵲眾包平臺注入新動能
    隨著個體的崛起,企業業務平臺化、經營靈活化,人才自營化成為一種趨勢,傳統的企業正逐步轉變為新經濟模式。幫助個人實現自營,幫助公司降本增效。佩琪HRPackage從B端和C端同時入手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解決傳統組織形式下僱傭複雜、人效才能無法完全得以釋放的問題。這種平臺眾包模式更為靈活,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也不需要複雜的入離職流程,企業節省了成本,人才價值也可以充分發揮。
  • 相才靈活用工,企業用工的延展性橋梁
    靈活用工簡單來說就是有三個主體構成:企業、靈活用工平臺、個人。平臺分別與企業、個人籤訂平臺服務協議,企業將工作流程投入平臺,個人可以通過平臺接單,完成目標後,企業將資金轉給平臺,再由平臺發放給個人。對於個人來說,好處就是通過這個平臺走流程測算數來的盈利會歸類為經營所得,不會被第二年作為綜合所得去核定徵收。關於靈活用工,大多數企業家都是對它很了解的,由於用工成本的不斷提高,一部分企業開始將本身的經營重點轉為靈活用工,希望可以通過用工平臺來減少企業用工的支出,照目前形勢來講,靈活用工還是個好方法。
  • 挖掘靈活用工在B端及C端的多樣化需求,「財智君」致力於打造平臺...
    靈活用工近年來在我國的高速增長,不僅因為其滿足了企業對於彈性用工的需求,提供企業彈性數量、彈性工時、彈性職能的勞動力,同時也因為其與勞務派遣等傳統勞務外包模式在社保等薪酬成本上存在的優勢。伴隨著我國稅務、人社系統逐漸完善,監管機制日趨成熟。
  • 靈活用工方式正在吸引更多的人,沒有職業安全感是最大障礙
    在中國,這一比例目前不到15%,但基於2600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有96%的人有意向考慮靈活用工工種。這似乎傳達出這樣的信號,靈活用工還有很廣闊的市場。它不僅存在於基礎性的工種,在企業中高層也可以得到廣泛施展。歡迎來到零工經濟(Gig Economy),這個和靈活用工相對應的術語或許能在更宏大的層面上製造聲勢。
  • 靈活用工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有正式和非正式兩種形式,靈活用工主要是針對非正式員工和企業這方面的服務,發達國家的靈活用工市場大多數已經從崗位前臺應用到項目總監,相才靈活用工可以解決企業突增的、季節性和巔峰期的人員需求,能夠為企業提供彈性的用工方式,降低用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