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用工是為了促進社會就業率,和解決就業問題的一種措施,如果從企業視角看靈活用工,那麼靈活用工就只是一種用工模式,其中當下以新業態等創新用工模式最為突出,比如平臺型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中的勞動成本是企業關注的重要因素,而企業用工成本是逐年剛性上升不可逆的趨勢,對於服務業而言,人力成本已經成為企業最大的成本支出,靈活用工對於企業來說,其中隱含著三點需求。
第一、以促進業務發展為前提,一切要以商業本質為基礎,盈利和持續盈利才是企業發展不斷追求的目標,在這個方向上才能達到企業與勞動者雙方共贏的目標。
業務創新需要對商業模式重構,業務價值鏈分析,比如是否可以剝離出新業務形態,以獨立平臺化的形式開展經營,吸引更多的自由職業者或個體與平臺合作或入駐,共同發展經營,風險共擔收益分配。
第二、是為了能夠給企業留住更多的人才,不僅企業的用工成本高,個人的稅負也非常高,通過靈活用工的形式,避免企業用工高成本和個人高稅負的情況,做到合規合理的方式降低成本和個稅。
我國勞動個人所得稅最高達到45%,而企業所得稅按20%,收入高稅負高會促使勞動者對工作方式和獲取收入方式進行選擇,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反之企業用工關注投入與產出比,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業根本,靈活彈性的工作方式,可以使個人獲益更多,使企業成本更低,效益會更高。
第三、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低勞動力的用工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人才只會越來越貴,所以企業的人力成本控制是必然趨勢。
靈活用工的模式,在用工形式、用工時間、用工地點、用工薪資上都可以自由的組合,企業結合自身的業務發展特點,對用工模式佔比進行調整,達到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企業根據業務需要,應匹配組合最佳的用工模式,組合用工模式包括:全日制+派遣、全日制+外包、全日制+個體合作等組合。
總結企業視角下,靈活用工是什麼樣的:企業視角下的靈活用工=業務創新盈利模式+人才效用最大化+靈活組合用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