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竊取競品兩項修復專利,歐萊雅被判賠償6億元

2021-01-07 騰訊網

老馬失蹄。

文|索力

近日,美國德拉瓦州聯邦法院陪審團裁定,歐萊雅必須向加州初創公司Olaplex支付91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45億元)的損害賠償。後者創立於2014年,首款染髮修復產品Olaplex Bond Multiplier No. 1(以下簡稱Bond Multiplier )一經推出就受到全球市場的關注。

Olaplex指控歐萊雅在2015年加州的一次會議上竊取了公司的商業機密,當時這兩家公司正在洽談併購事宜。歐萊雅方面則否認這一指控,表示公司獨立構思並自行開發了相關競品。

從車庫誕生的品牌,創立一年就被歐萊雅看中

2014年,迪安·克裡斯塔(Dean Christal)在加州的車庫中研製出Olaplex的初代產品。

迪恩的父親是一位化妝品經銷商,擁有26家店鋪,母親則經營一家髮廊。在經營了20年的服裝和滑板公司之後,迪恩和妻子開始進入到美發行業,並於2009年推出了美容院渠道品牌Liqwd。

隨後的幾年中,在加州大學芭芭拉分校的霍克博士幫助之下,迪恩在堆滿實驗室設備的車庫中找到了核心成分Bis-Aminopropyl Diglycol Dimaleate。該成分能夠讓因為熱傷害以及化學傷害斷裂的二硫化鍵的鏈鍵組織重連,實現修復受損頭髮的功能。在2014年,迪恩所創立的Olaplex正式推出Olaplex Bond Multiplier No. 1,該產品能夠對漂染頭髮造成的傷害進行修復。

▍Olaplex的產品,圖片來源於Olaplex官網

在得到眾多染髮師、明星的推薦後,Olaplex的產品在消費市場走紅,並贏得了「液體黃金」的美譽。目前Olaplex的年銷售額在1億美元左右,產品主要在美國的專業線渠道售賣,部分產品通過絲芙蘭銷售。

與國內市場不同,歐美的染髮市場近些年快速增長。而對於歐美女性來說,染髮所造成的頭髮損失難以避免,這也是Olaplex迅速躥紅的基礎。NPD集團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發質修護市場增速遠超彩妝和護膚品,在過去的一年中同比上漲23%,達到7.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4億元)。作為首個主打修復受損頭髮產品的公司,Olaplex的迅速走紅也引起了化妝品巨頭歐萊雅的注意。

2015年,為了提升染髮市場的技術積累,歐萊雅看中了Olaplex的市場定位,並有意收購這家創立僅一年的公司。不過在這之後,Olaplex方面就宣稱,歐萊雅挖走了公司的兩名核心研發員工,並在一次收購會議上竊取了公司的商業機密。最終在2015年9月,歐萊雅終止了收購Olaplex的計劃。

歷時4年,Olaplex再度贏下訴訟

就在收購終止後的幾個月,歐萊雅集團就推出了一款與Bond Multiplier類似的競品——Smartbond。在修護受損頭髮的步驟上,Smartbond與Olaplex同樣遵循三步流程。

▍歐萊雅旗下品牌Smartbond,圖片來源於Smartbond官網

在核心員工被挖走、歐萊雅推出競品Smartbond後,Olaplex並沒有坐以待斃。2016年11月,Olaplex將歐萊雅美國子公司告上法庭,侵權行為包括抄襲其專利技術和涉嫌虛假廣告宣傳。Olaplex方面認為2015年歐萊雅公司假借收購之名,實際是為了獲取關於品牌及非公開技術機密信息。Olaplex認為歐萊雅在收購的談判中竊取了Bond Multiplier染髮保護劑的專利配方。

2018年6月,Olaplex在英國打贏了對歐萊雅的訴訟。英國法院駁回了Olaplex 11項指控中的10項,但支持了Olaplex對於歐萊雅侵犯專利權的指控。而歐萊雅則決定提起上訴,預計上訴的結果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做出。同時歐萊雅也強調,公司沒有竊取Olaplex的專利,並且該訴訟結果僅在英國有效。

而在8月12日,歐萊雅在美國再次輸掉了訴訟官司。在美國德拉瓦州的法院上,陪審團要求歐萊雅向加州初創公司Olaplex支付9130萬美元的賠償。此次訴訟中,Olaplex對歐萊雅提出四項指控,包括竊取商業機密、違反一項合同以及侵犯兩項專利。而陪審團最終認定這四項指控均成立。在勝訴後,Olaplex的創始人迪恩對外表示,他陷入了一場關於「企業貪婪」的鬥爭。

而在爭議解決之前,法院也要求歐萊雅方面停止在美國銷售相關侵權產品。此次訴訟預計將為Olaplex公司帶來37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的淨收入,約為公司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尋找潛在投資者,Olaplex未來或被出售

據洛杉磯時報消息,Olaplex目前沒有實體店,員工不到30人並且幾乎不做傳統廣告。在2014年,美國最大的美容用品批發分銷商之一SalonCentric上架了Olaplex的產品,並取得了早期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SalonCentric正是歐萊雅旗下的子公司。Olaplex認為歐萊雅從分銷商處獲知了Olaplex的成功,隨後開始了侵權行為。

與去年的判決一樣,此次美國德拉瓦州聯邦法院陪審團作出的判決並不意味著兩家公司之間的爭端已經結束。在今年7月,Olaplex再次就歐萊雅竊取商業機密在洛杉磯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歐萊雅將一項專利轉讓給Olaplex。而歐萊雅在輸掉官司之後,再次重申公司並未竊取商業機密,該訴訟也僅在美國有效。不出意外,兩家公司間的訴訟官司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而在未來的發展上,這家主打染髮修復的公司正在探索新的交易方案,尋找以私募股權基金為主的投資者。據悉,類似公司的市盈率在5到12倍之間,這也意味著Olaplex的收購價可能超過10億美元。Olaplex尚未進入到中國市場,不過依然有不少中國消費者通過各種渠道購買Olaplex的產品。

近幾年歐萊雅集團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和品牌併購力度。今年上半年歐萊雅集團支出研發費用達到35.3億元人民幣,在過去五年合計增長21.22%。顯然一直重視研發投入的歐萊雅在收購Olaplex公司時馬失前蹄,除了需要面對曠日持久的訴訟以及巨額賠償外,公司形象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受損。

Olaplex此次的侵權訴訟正是由歐萊雅收購未果所引發。在面對收購時如何保護公司核心技術,Olaplex與歐萊雅此次的風波也足以為鑑。

相關焦點

  • 歐萊雅被判賠償6億元,原因竟出在專利上!
    8月12日,美國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聯邦法院陪審團判決,法國歐萊雅集團美國子公司L』Oréal USA因挪用商業機密、違反公平交易合約、侵犯美國染髮修復產品初創公司Olaplex護髮產品專利,導致Olaplex承受了超過9000萬美元的損失。
  • 竊取商業機密,歐萊雅被判賠償上億美元
    美國沙龍護髮品牌Olaplex指控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集團在幾年前的併購盡職調查過程中竊取了其商業機密,8月13日,美國德拉瓦州一法庭裁定歐萊雅敗訴,或將賠償牌Olaplex公司超過
  • 歐萊雅否認來自美國染髮修復產品初創公司Olaplex的侵權指控
    護髮產品專利的行為。Olaplex 稱 2015年,歐萊雅集團曾有意收購 Olaplex ,但歐萊雅集團作為知名企業卻使用這種收購幌子獲取其關於品牌及非公開性技術機密信息。在收購談判中,歐萊雅集團竊取了 Bond Multiplier 染髮保護劑的專利配方。而在幾個月之後,歐萊雅集團就推出了一款與 Bond Multiplier 相似的競品——Smartbond,這讓 Olaplex 的銷售額受到影響。
  • ...被指控侵犯兩項專利、對Facebook反壟斷訴訟、可用「Tiffany...
    (圖源網絡) 02、蘋果 Apple Maps 被指控侵犯兩項專利 據悉,蘋果公司被指控其地圖應用 Apple Maps 侵犯了兩項與導航相關的專利。
  • 資訊速遞 | Apple Maps 被指控侵犯兩項專利、對Facebook反壟斷訴訟
    (圖源網絡)02、蘋果 Apple Maps 被指控侵犯兩項專利據悉,蘋果公司被指控其地圖應用 Apple Maps 侵犯了兩項與導航相關的專利。這項訴訟於本周二提交給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原告是總部位於新澤西的非執業實體 Omnitek,訴訟的目標是蘋果的導航平臺。
  • 青島某超市售調味品撞衫"味好美" 廠家被判賠償
    要求梧州某調味食品公司賠償各項經濟損失35萬元,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在《半島都市報》公開登文消除影響,超市停售相關產品。  此外 ,被告代理人認為,「上海味好美」涉嫌惡意訴訟,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並判令原告賠償因惡意訴訟造成損失5萬元。對於原告惡意訴訟給答辯人造成的經營損失和社會信譽度損失保留另行起訴索賠的權利。
  • 廣東佛山一涉黑案一審16人獲刑,判賠生態修復費用近30億
    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林鏡泉等9人被判限期連帶賠償生態環境修復等各項費用共計29.6億餘元。黑社會性質組織非法控制河砂開採順德區法院審理查明,20世紀90年代開始,林鏡泉通過在佛山市三水區經營漁港、夜總會、洗滌用品廠,積累經濟實力,並招攬社會閒散人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逐步形成以其為組織、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人數眾多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 歐萊雅涉嫌巨額逃稅?3.2億歐元與法國稅局達成和解
    歐萊雅涉嫌巨額逃稅?3.2億歐元與法國稅局達成和解來源:聯商網2019-09-24 08:39法國美容巨頭L』Oréal SA (OR.PA) 歐萊雅不斷「破財」。周五盤後,該集團宣布與法國稅務當局達成和解,就Lanc?
  • 蛋糕上的卡通人物擺件需謹慎使用 慈谿一蛋糕店涉嫌侵權被判賠償
    殊不知,這樣的卡通蛋糕涉嫌侵權。蛋糕上加「海底小縱隊」玩偶作裝飾被起訴今年8月,在匡堰經營一家個體蛋糕店的周先生收到慈谿法院傳票,稱因其在製作的蛋糕上加上了「海底小縱隊」的玩偶作為裝飾,涉嫌侵犯著作權,而被萬達兒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兒童)起訴,要求索賠3萬元。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蛋糕店,怎麼會被擁有知名動畫IP著作權的大公司盯上?
  • 掃地機器人專利大戰:iRobot在美國稱霸,但或涉嫌侵權國產廠商
    美國市場遇挫:iRobot挑起專利大戰圍剿國產廠商2017年5月,美國掃地機器人廠商iRobot將包括國產掃地機器人廠商在內的11家企業訴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麻薩諸塞州地方法院,訴稱這11家企業侵犯了iRobot持有的6件與掃地機器人相關的專利。
  • 王祖藍cos葫蘆娃被告侵權,電視臺被判賠償10萬元
    7月14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判決結果出爐,王祖藍在安徽衛視cosplay葫蘆娃的節目再次涉嫌侵權。「葫蘆娃」系國內外熟知的經典卡通形象,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來了就笑吧》節目是安徽衛視與世熙公司聯合出品的真人秀節目,在「愛奇藝」上播放量326萬次,「騰訊視頻」播放量為1670萬次。上海影廠認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給原告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
  • 涉嫌抄襲義大利APP「附近」功能 Facebook被判賠380萬歐元
    近日,米蘭的一家法院對義大利軟體公司Business Competence訴美國科技巨頭Facebook抄襲案作出判決,判處Facebook賠償金額達本次判決維持了2019年的裁決,並將賠償金額從最初的35萬歐元增加到了380萬歐元。因Facebook涉嫌抄襲應用「Faround」創建的「附近」功能,例如使用地理定位,可以讓用戶知道附近的餐館、俱樂部和商店,應用開發方Business Competence於2013年將Facebook訴至當地法院。
  • 理論研究 | 完善損害賠償機制 提升專利保護水平
    ——北京知產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損害賠償情況的調研報告司法救濟價值是專利權市場價值的重要反映,是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重要體現。3.損害賠償計算較為籠統,法定賠償適用比例較高。70%以上判決提及賠償數額的確定過程和確定損害賠償因素的項目名稱,部分關聯案件存在論證不統一的問題。適用實際損失、侵權獲利、許可使用費倍數計算賠償數額的案件分別僅4件、10件、3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有2件,其餘均為適用法定賠償和裁量性賠償,在勝訴案件中佔比超過91.8%。專利權人主張的計算方法不明確、舉證不足的問題也很多。
  • 賣了1瓶過期礦泉水 超市被判賠償500元
    賣了1瓶過期礦泉水 超市被判賠償500元法院受理多起過期食品索賠案 判10倍賠償 超市是「重災區」文/全媒體記者葉偉 實習生孫青華中國江西網訊 如果你買到了過期食品,會怎麼辦?有的人可能會自認倒黴,有的人可能會要求退貨。新餘市民李先生在當地一家大型超市買到一瓶過期礦泉水後,不但1.1元買水錢返還,法院還判決超市賠償500元。
  • 涉嫌虛假宣傳被投訴,李佳琦薇婭均暫停與歐萊雅合作!
    雙11成績單出爐:天貓5403億元,京東超3491億元2021年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
  • 歐萊雅推出兩項染髮技術創新,可精準染色、定製發色
    編輯:Yvonne據品牌官網顯示,歐萊雅在 2022 年國際消費電子展前推出了兩項最新的美容技術創新——面向沙龍的Coloright、適合家用的Colorsonic,通過突破用戶設計以重塑消費者的染髮體驗。
  • 上市公司起訴創始人要求億元賠償!深度復盤南北「露露」之爭
    摘要 【上市公司起訴創始人要求億元賠償!深度復盤南北「露露」之爭】歷時5年的多輪法庭較量,南北「露露」之爭又添「番外篇」。近期,承德露露發出關於重大訴訟的公告,起訴原高管0元轉讓子公司,要求其賠償1.08億元。
  • 侵犯「七波輝」商標 一公司被判超法定上限賠償400萬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4日訊(記者 李立紅)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天發布了2019年山東法院十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其中在「七波輝」系列圖文商標侵權案中,一公司因商標侵權,被法院判決賠償400萬元,超過法定賠償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