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二重奏 | 走進法國巴洛克音樂世界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黑白鍵 經典947

今年5月,Erato唱片推出一張古樂二重奏專輯,由兩位年輕一代的法國古樂演奏家——魯特琴演奏家託馬斯·敦福爾和羽管鍵琴演奏家讓·龍道合作。

他們演繹的音樂,來自法國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上半葉,一批在法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宮廷中活躍的巴洛克作曲家,除開權傾一時的呂利沒有入選之外,從1610年出生的米歇爾·藍貝爾,到1683年出生的讓-菲利普·拉莫,專輯中所選的八位名家,可謂精選了那一百年間,法國巴洛克音樂的巔峰人物。

在路易十四時代,羽管鍵琴崛起,成為宮廷和貴族中最受歡迎的樂器,在這方面稱雄的作曲家就是弗朗索瓦·庫普蘭,由於他來自傳承悠久的庫普蘭家族,譜系中有不少出色的作曲家,故人們也尊他為「大庫普蘭」,足以見之其重要的地位。他為後人留下了四卷羽管鍵琴曲集,影響甚至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

弗朗索瓦·庫普蘭(1668~1733) ©projectawe.org

充滿迷幻感的庫普蘭《神秘障礙》

有意思的是,在這四捲曲集中,最出名的一首標題和意涵,學者和演奏家們至今莫衷一是,這就是Baricades,障礙,全稱「神秘的障礙」。

整首樂曲以分解和弦構成,四個聲部組成一個非常細密的音網,動力十足,給人帶來一種五彩繽紛的、類似迷宮編織一般的迷幻感。至於這首曲子為什麼叫做神秘的障礙,有認為它象徵著生命和死亡,過去和未來、自我與超越等等。

魯特琴演奏家託馬斯·敦福爾和羽管鍵琴演奏家讓·龍道,把這首《神秘障礙》作為專輯的標題,並給原先的羽管鍵琴再增添了一個長頸阿奇魯特琴聲部,在羽管鍵琴上方八度奏響,使之更為五彩繽紛。

羽管鍵琴演奏家讓·龍道(左)和魯特琴演奏家託馬斯·敦福爾(右)

天使馬雷·馬蘭

《神秘障礙》專輯的一個新穎之處,就在於突破障礙,把之前不少給維奧爾琴合奏的樂曲,改編為了羽管鍵琴和長頸阿奇魯特琴,打破了傳統古樂界的戒律,因為古樂運動一開始追求的是作品在它那個時代的原貌,當時的樂器編制、當時的聲音、當時的風格、當時的演奏法。

而新一代古樂演奏者更偏向西班牙維奧爾琴大師若迪·薩瓦爾的思路,無論什麼編制的音樂,只要演奏自己手中的樂器,聽起來效果好,則都可以嘗試。託馬斯·敦福爾改編演奏法國維奧爾琴名家馬雷·馬蘭的《d小調第三組曲》中的哀歌,原先的維奧爾琴被換成了阿奇魯特琴,反而更顯精美。

魯特琴演奏家託馬斯·敦福爾

馬雷·馬蘭和同時代的安東尼·富柯瑞都是維奧爾琴演奏和創作名家,馬雷·馬蘭的曲風以和諧優雅著稱,富柯瑞則是大膽炫技,注重表現力,所以同時代人有「富柯瑞是魔鬼、馬雷·馬蘭是天使」的比喻。

「敏感、敏感、更敏感」

託馬斯·敦福爾1988年生於巴黎,曾在多個魯特琴大賽中獲獎,他的合作搭檔,羽管鍵琴演奏家讓·龍道比他小三歲,在獲獎方面則更為顯赫,2012年,他在羽管鍵琴界最頂尖的賽事,比利時布爾日大賽上奪冠,只有21歲,是該賽事最年輕的奪冠者。

讓·龍道五歲開始,就接觸並痴迷於羽管鍵琴,後來又兼修管風琴、鋼琴、指揮和爵士樂,可謂博採眾長,又有專精的特長,尤其卓爾不凡。當人們問起,他認為羽管鍵琴最值得品味的特點是什麼,讓·龍道說:「那就是敏感、敏感、更敏感,這是一件具有精緻表現力、同時又無與倫比地溫暖、充滿喜悅和活力的樂器。」

羽管鍵琴演奏家讓·龍道

讓·龍道說,設計專輯曲目,其實是一個非常整體的概念,他很像作曲,創造出一個恰當的曲式結構,讓樂思能夠各歸其位。

這張聚焦法國17、18世紀巴洛克音樂的專輯,以長頸阿奇魯特琴和羽管鍵琴的二重奏為主,還有兩件樂器的獨奏曲,以及穿插其中的男中音和次女高音的聲樂曲,都用巴洛克時代的通奏低音組方式伴奏,除了之前兩件樂器外,再增添一把viola da gamba,膝間維奧爾琴,整張唱片聽下來,就如同參加一個琳琅滿目的音樂晚會,令人賞心悅耳。

原標題:《夏日二重奏 | 走進法國巴洛克音樂世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塞爾斯》帶來原汁原味巴洛克音樂
    指揮家大衛·斯特恩 BMF供圖 羊腸弦小提琴、無活塞銅管……《塞爾斯》帶來原汁原味巴洛克音樂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2019年是作曲家亨德爾逝世260周年,為紀念這位巴洛克時期音樂巨匠,10月17日晚,指揮家大衛·斯特恩帶領由他本人創建的烈火歌劇院蒞臨北京國際音樂節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與當時的造型藝術存在著一些相似的特徵,文藝復興時期造型藝術完美、渾圓、穩定,到巴洛克時期開始出現一些不規則的因素,音樂上的巴洛克所呈現是是一種新奇、大膽、快速的音響效果。從整體上來看,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共分為三個不同的時間,實際上是按照發展的程度來劃分的。
  •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徵
    ,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佔有主導的地位;其七,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巴洛克音樂便是指深受這種藝術風格影響下的音樂。巴洛克音樂時期在音樂史上是用來代表上起1600年,下迄1750年的音樂時期。有學者上溯至1597年歌劇的誕生其開始標誌為,而1750年巴赫的逝世可以看作是巴洛克時期的結束。由於對音樂歷史的觀念不同,有的學者又將巴洛克音樂時期分為早期(1600~1640年)、中期(1640~1690年)、晚期(1690~1750年)。
  • 西方音樂的一座高峰——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一詞起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一詞,意為「不合常規」、「不圓的」,特指各種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現在多指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築風格。而音樂家們則借用此語概括地說明同一時期的音樂風格。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組曲作品,這裡我們主要著重介紹巴赫創作的兩部組曲作品,一首是《法國組曲》,一首是《英國組曲》,值得一提的是,組曲這種巴洛克時期的古鋼琴音樂創作體裁,雖然在巴赫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但是是在17實際最後的25年間才得以定性,巴赫為其形成做了很大的貢獻。
  • 音樂創作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創作
    在當時人們看來這種最早興起於建築和繪畫中的藝術風格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世風漸頹的表現,因而貶之為「巴洛克」(Baroque,葡萄牙語),意即「畸形的珍珠」。巴洛克藝術風格逐漸浸入到音樂領域要晚於建築和繪畫領域約半個世紀,現在「巴洛克」一詞已經不含貶義,經常被用在建築和音樂領域之中。
  • 尤克裡裡美女二重奏音樂組合——Honoka和Azita
    大家好,我是彈琴不能停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對夏威夷四弦琴,尤克裡裡美女二重奏音樂組合——Honoka和Azita。Honoka&Azita,她們是一對來自美國夏威夷的四弦琴音樂組合,以其快速的指彈風格和獨特的流行歌曲和原創歌曲的編排而聞名。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特徵,和聲復調的出現,調式調性的發展等特徵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既繼承了前人音樂創作中精緻的一面,又克服了前人過於拘謹、不夠自然的缺點,使音樂創作手法更加大膽,更加具有表現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宗教音樂中,通常由管風琴來完成通奏低音的演奏。通奏低音的運用貫穿了整個巴洛克時期,成為巴洛克音樂的一個重要技術特徵。復調性是巴洛克鋼琴音樂的重要特點,每位作曲家有著不同的程度的復調性。巴赫的音樂充滿音樂內部結構的平衡與美感,是復調性程度最高的。
  • 巴洛克音樂藝術人文精神探討
    巴洛克藝術主題:浪漫回歸現實的人文精神因時代影響巴洛克音樂具有生氣勃勃、氣勢雄偉等特點,給聽者帶來全新的感覺,對後來的音樂形式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如歐洲16世紀前期的音樂風格主要以宗教表達為主,這也和當時的時代、社會有著很重要的關係,在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中則是通過低音等的演奏方式將人們帶入現實的生活中。
  • 王凱麗致力於推動巴洛克音樂在國內發展
    ,王凱麗認為巴洛克之音落地中國有利於推動音樂美育的發展。日為期7天來到中國上海,為觀眾呈現一場最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巴洛克音樂盛宴」。本次巴洛克之音有王凱麗旗下的麗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合作,洛弋(北京)文化傳媒與大頭思想食堂聯合承辦的高端私享系列音樂活動之一,是國內第一個,完全使用古董樂器,嚴格遵從「本真主義」演奏形式,集大師班講座等教育形式與演出形式結合的巴洛克/古樂音樂節。 巴洛克時期是人類音樂發展歷史中,極其繁盛的一個時期,作品風格最為鮮明,但是在中式。
  • Azzi & Osta高定禮服:借鑑17世紀法國巴洛克宮廷服飾,立裁精緻
    聯合創立者George Azzi和Assaad Osta都對華麗的巴洛克時期的服飾和藝術充滿熱情。今天分享的這個高定禮服系列靈感來自法國瑪麗·德·美第奇王后。瑪麗·德·美第奇是亨利四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臭名昭著的路易十四的祖母。這位法國王后以其在音樂,時尚,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令人欽佩的品味而聞名。
  • 話中有樂-音樂解讀與欣賞 巴洛克時代的奏鳴曲:科雷利的貢獻
    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碩士,管風琴師從魯道夫•舒爾茨(1933-2012)教授,羽管鍵琴師從高頓•莫瑞教授(1948-2017)。在國內開創羽管鍵琴和管風琴以及巴洛克音樂演奏的教學工作,創建並擔任北京國際巴洛克音樂節暨管風琴音樂周藝術總監。清馨巴洛克樂團藝術總監。
  • 甜美女生必修的巴洛克服裝風格
    甜美的女生也應該了解高品位的時尚今天小編和大家共同分享享譽世界的巴洛克服裝風格並推薦將於本月11日在西城天街開業的【DoubleLove】重慶旗艦店,也是第三代形象首店哦,不容錯過的精彩即將獻世。巴洛克風格,流行與17世紀的歐洲是古典主義者建立的一種藝術形式他的風格經歷時間之久更顯魅力:
  • 霍格伍得與廣州交響樂團的巴洛克盛焰之夜
    樂團專門為這場頂級的巴洛克風格音樂會邀請國際一流的指揮家,英國指揮家克里斯多福·霍格伍德(1941—),他被譽為「古樂領域的卡拉揚!」。曾為Decca唱片公司錄製超過200多張古樂唱片。其在演繹巴洛克風格音樂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霍格伍德還曾被選為「最受歡迎的世界十大音樂家」之一,排名第三。
  • 跟著「法國美神」艾曼紐·貝阿去旅遊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布拉格
    阿湯哥主演的《碟中諜1》,為了能讓這個系列的頭一部一炮大響,可謂時明星薈萃,強沃特(奧斯卡影帝,安吉麗娜朱莉的父親),讓雷諾(《這個殺手不太冷》),女主角則是邀請的有「法國天使」、「法國美神」之稱的艾曼紐·貝阿。
  • 與國際名團零距離,2019冬之韻·長沙第四屆國際音樂藝術季啟幕
    在繽紛演出的同時,長沙音樂廳在國際音樂藝術季期間繼續推出「百姓舞臺·百姓家」、「公益藝術講座」、「長沙藝術講堂·音樂之聲系列」、「音樂下午茶」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力爭將本屆國際音樂藝術季打造的不僅具有國際水準,還融入長沙特色,為長沙市民帶來更優質更豐富的精神食糧,和藝術享受。
  • 富麗奇巧凡爾賽宮──巴洛克建築
    凡爾賽宮是第一個真正具備巴洛克時代特徵的城市建設。宮中有許多豪華的大廳,大廳的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成,天花板用金漆彩繪著天國世界的神聖壯麗、搭配裝飾用的貝殼、花飾及錯綜複雜的曲線,以及雕刻精美的木製家具。
  • 蔣勳:背離文藝復興精神的巴洛克
    走進巴洛克式的建築,人們被眾多的裝飾符號吸引,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使原有教堂單一視覺的信仰焦點被分散,視點也隨著空間不斷的轉換被更新,仿佛高潮迭起,體驗著連續不斷的驚訝與欣喜。    巴洛克把宗教激情與世俗對幸福的嚮往結合起來,在宗教高昂的情緒下包裝著對現世權力與財富的追求,仿佛充滿裝飾音的詠嘆調,使人情不自禁,也跟著陶醉讚美起來。
  • 《歐美建築裝飾風格》 法國巴洛克風格
    壁爐        巴洛克風格的大理石壁爐架源自於義大利。其造型仿如縮小版的巴洛克風格建築,或者是巴洛克風格建築的某個片段。事實上,為了突出壁爐架,巴洛克風格的室內裝飾往往圍繞壁爐架來進行調整。最後結果產生壁爐架上方的飾架,飾架通常飾以壁柱或者山形牆。巴洛克的鑄鐵三折壁爐罩造型莊嚴而華麗,充滿渦卷形、圓圈和符號,其表面保持鐵藝黑色或者經過鍍金處理。
  • 輝煌的巴洛克時代 |《伊莉莎白2:黃金時代》
    在文化史上,一般把歐洲的16世紀末到17世紀稱為「巴洛克」時代,此時的歐洲社會經濟政治急劇動蕩,民不聊生而貴族卻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有權有勢的男士們要麼玩弄權術,要麼追求貴婦。從而產生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巴洛克藝術風格,在美術建築服裝都體現出過多過剩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