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大米是什麼?《舌尖上的中國》告訴你答案

2020-12-21 惠人美食

作為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主要主食——米飯

如果問一句「中國最好的大米是什麼」?可能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能回答這個問題。

「晶瑩剔透,色澤潔白。」

「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穀。」

這些話全都是體現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對五常大米的描述。

俗話說得好,

「中國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亂天下。」

雖然兼有「五常大米香天下」和「天下大米亂五常」的名聲,可名氣越大,緋聞自然也就越多。

太多人關注五常大米,不少人也曾詆毀過,實際上他們吃到的卻並不一定是正宗的。

這兩年五常大米口碑打出去了,可仍有不和諧的聲音。行業內造假現象嚴重,不良商家唯利是圖,只做一錘子買賣,摻假米降低成本價格,敗壞大米名聲,亂象層出不窮。

去年年初,五常市長曾在工作報告中說,

「持續加強對五常大米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域外冒充五常大米行為。」

從農戶到政府,從上到下,幾乎這許多人都像走出這本地米賣不出高價,外地人買不到真米的怪圈。究其根本,到底什麼才是導致亂象的原因?

說這之前,問個問題——什麼才是正宗五常大米?

大眾對五常大米有一個嚴重誤區!

那就是覺得產自五常的大米就叫五常大米。

純正的五常大米卻不僅僅限於地域這一個條件,能稱得上正宗五常大米的,只有稻花香2號。而且,還是要真正生長在五常產區,用的是地表水灌溉的稻花香種。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稻花香被田永太培育出來之後,就被廣泛種植在五常的大片田地裡。

無論是本地農村還是城裡,之前央視記者去暗訪五常的時候,就得到了當地人的忠告:

「要到農民手裡去買稻子,送到米廠盯著他們磨出來。」

講句實話,就是本地人想吃純正五常大米也並非易事,除非是種地的農民,他們手裡才有資源。

五常當地有24個鄉鎮,可以看成是24個獨立產區。因為晝夜溫差、氣候條件、光照時間、灌溉水源、土壤肥質等因素的差異,產出的大米品質也會略有不同。

五常大米真的貴

五常大米品質好毋庸置疑,但價格卻很貴。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了吧。稻花香這個品種雖然好吃,可品種毛病確實多。容易倒伏,出米率低,一年在五常這地只能吃一茬米。沒啥東西是十全十美的,稻花香好吃,缺點是比普通水稻成本高,稻種貴,出米只有5個。這也讓稻花香在產量上跟普通大米一比,不具備優勢,還不能大規模用增產化肥和農藥,免得壞了品質。

今年東北破天荒颳了三次颱風,雖然對產量影響不大,但很多水稻倒伏嚴重。地裡機器下不去,只能用人工收割。人工收割的水稻味道更好,但人工收割的成本比機器收割高了一倍。每畝地從300塊漲到600塊。

造假問題嚴重

作為本地農民,王曉斌說:

「純五常稻花香十塊錢一斤是成本價,外地賣的那些四五塊錢一斤的都不是真的。」

外地「調和米」、「洗澡米」冒充五常大米,在當地已是公開秘密。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類似的話,

「根據XXX分析,五常大米市面上年產量至多105萬噸,實際銷量卻足足有1000萬噸。」

這樣的產銷比,似乎吃不到純正的五常大米是正常的。畢竟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買到真米。

五常大米貴,是因為稻花香從根上就貴,種子需要特殊採買。儘管稻花香的稀缺性算優勢,可在跟外地水稻價格戰中卻處於劣勢。前兩年秋收,應該說正是賣米的好時候,農民都等著一年的盈頭。

結果在家等著,家裡的大米卻一直沒人收。眼看外地車呼啦啦往五常拉稻子,一車能裝個三三十噸,自家大米卻只能在家堆著,心裡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外地稻子價格每斤1.8元,對本地稻花香價格簡直是致命打擊!不少農戶的稻花香,價格一路暴跌,從每斤2.8壓價到每斤1.4元,最後比外地稻子便宜才算賣掉出手。

有人說,難道等一等不行嗎?等市場價格回升了再賣?當然可以,可實際情況不允許。

絕大多數農民都是欠著明年的債還今年的款,一家老小等著餬口,稻子要是真堆在家裡變不成錢,等成了陳米跟外地稻子一比就更不值錢了,怎麼還能等呢?所以很多包地大戶甚至賠了數十萬元。

去年打下的糧,現在還沒賣掉,這也是一些農戶家裡的常態,全都放在倉庫生灰。本來不捨得賤賣,想等價格回升出手,沒想到最後砸手裡了。

很多農戶等不起,為了下一年春耕,必須要換舊帳帶新款,不得不馬上賤賣。

怎麼買純正五常大米

王曉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

「五常大米口感跟外地米就是不一樣。煮出來的米飯泛著油光,吃起來軟糯又有嚼勁,剩飯不會回生。」

這短短的一句話,算是說了許多五常大米的特點。

口感好,有嚼勁,剩飯不回生。

和水蜜桃、大閘蟹等農產品不一樣,水稻是不能直接賣的,必須要拉到加工廠進行脫粒磨米,變成大米後包裝售賣。農戶是沒有什麼人脈和途徑的,在當地米廠面前,就是實打實的弱勢群體。

自己耕種出來的五常大米,作為品牌推廣出去,名氣變大,反而給眾多勾兌米做了嫁衣。

這兩年五常當地造假現象日益嚴重,單單肉眼來看,業內人士也已經分辨不出來了,這,就是現狀。現在能信任的,就是去黑龍江當地專業的質檢局檢測,通過檢測,擁有質檢報告的,才能稱得上是正宗的五常大米。

利字當頭,別的話就不多說了。

在五常大米中摻雜其他品種的大米,或者是龍洋,或者是長粒香,按照不同的比例定價。在其他品種的大米中添加香精,增加香氣,給陳米打蠟,勾兌後的陳米充滿香味,表面透亮光滑,這一般消費者能分得出來?

農民辛苦一年,除了種地也不會別的,就指著這點大米賺辛苦錢,結果卻因為外地米價格戰,自家大米砸在手裡也沒有米企來收,米販子更是漫天吆喝定價格。而那些米販子拿到真米後,往往會轉手給收購商,他們將米拉到加工廠,摻雜不同比例的其他品種,而這些米大批量分到大眾餐桌上。

現實情況是,中間商環節出現的問題,敗壞了五常大米的名聲。

消費者痛罵農民沒良心,花了冤枉錢買不到好大米。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真正在家種地的農民,有口難言,銷路閉塞,真米沒有渠道賣,心中五味雜陳。相反,調和米卻賣到飛起,更可悲的是,消費者瘋狂搶購三四塊錢一斤的大米,還堅信自己買到的就是「純正」的。

對消費者來說,不太可能千裡迢迢來五常當地,為了點大米直接來農戶的田間地頭,農戶也不可能直接去消費者小區售賣。這兩年直播行業興起,網絡平臺發展,很多農戶其實也盼著大米能有個好去處。

作為消費者,想吃一口純正五常大米真就這麼難?

試想一下,當自己把精挑細選的大米做成香噴噴的米飯,送到自己心愛的人面前,可卻不知道這是一碗勾兌香精、摻了陳米黴米的劣質米……香精,說好聽點是調味劑,說白了卻是化學成分。

偶爾吃點沒影響,可大米偏偏是每天都要入口的口糧。長期吃下去,會是個什麼後果?

真正的五常大米,晶瑩剔透,質地堅硬,色澤清透亮白。米粒均勻,味道醇厚綿長,芳香四溢。

做好的大米飯口感極好,吃到嘴裡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的表面油光豔麗,最重要的是米飯不掛碗,剩飯不回生,可以說是追求品質生活的人們米飯首選。尤其適合腎臟和腸胃比較嬌弱的老人小孩長期食用。

文章結尾,打個廣告,不喜勿噴。

給大家誠心推薦這家五常大米,好米從播種生產、收割加工再到最後的包裝銷售,全程可靠看得見。農民伯伯自產自銷,去掉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保證價格和品質,吃這樣的米,才放心!

感謝大家抽出寶貴的幾分鐘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如果還有哪裡不懂,歡迎交流,共同探討~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重說《舌尖上的中國》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在無形之間還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國》頭兩季的許多影響。當我經歷過兩季的火爆之後,我在問自己:人們究竟為什麼喜歡看這檔節目?或者說,人們為什麼那麼痴迷於吃?進一步我要問:為什麼相對而言人們更喜歡第一季?為什麼第二季的爭議突然多了起來?我找到了一個可能答案:節目的名字起錯了,不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而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人》。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老吃貨告訴你,《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裡那些美食到底好不好吃!
    《舌尖上的中國》該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大國民的喜愛,它記錄著中國各地的美食,各種不同的做法,煎炒烹炸燜溜熬燉。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人間百態,喜怒哀樂,回到家中,吃上一口家的味道,也就沒那麼放不下了。
  • 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這5個地方的大米,你可能都沒見過!
    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這5個地方的大米,你可能都沒見過!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食米文化歷史悠久。不過說道大米南北方都有一些差別,中國地大物博,每個產米地區都有不同的特點,哪個地方的大米最好吃,今天就介紹幾種被廣泛認可的好吃大米。蘇北軟香稻米產地處於江蘇北部,光照足,水分充裕,自然環境優越。以射陽最為出名,其位於蘇北黃海之濱,境內土壤為鹽漬型水稻土,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較高。
  • 中國最好的大米產自這兒!福臨門有機五常稻花香值得一試
    每年9月至10月,都是水稻收割的季節,也是新米上市的前奏,作為有著悠久農耕歷史的國家,每個國人都對大米這種主食有著特殊的感情。但如果問哪裡的米最好吃,許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五常大米」。在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全國大米看東北,東北大米看五常。」
  • 舌尖上的中國:牛肉蘿蔔湯
    1、人之初,第一篇2、舌尖上的中國:海參葛仙米筒骨湯3、舌尖上的中國:宮保雞丁4、舌尖上的中國:王牌蒜香骨5、舌尖上的中國:美極大蝦         6、舌尖上的中國:冬至腊味姜飯7、舌尖上的中國:醬香牛展
  • 質樸才是最好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啟示錄
    近段時間,飲食業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舌尖上的中國3》,它沒有太多營銷,卻猶如一匹黑馬,引發了一股觀片熱潮。為什麼一部紀錄片能在《舌尖上的中國1》、《舌尖上的中國2》均熱播的前提下,其話題性和口碑度上還能三度輕鬆擊敗熱播劇?應該引起行業的深思。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 燕郊購物:中國大米,有名的品種,你吃過哪種?
    對於農村人來說,每天和農作物打交道,對大米也是非常的了解了。大米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等品種。可是,對於在燕郊居住的你,去燕郊的各個超市米行購物,一般你會選購哪個品種呢?你吃過哪種?哪種又更好吃呢?飽滿大米sui據說連嘴刁的慈禧也說「非此米不能盡食」,可見她對五常米的喜愛和讚嘆。《舌尖上的中國》則直接說,五常大米,是中國最好的稻米。
  • 舌尖上的中國:粉葛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
    1、人之初,第一篇2、舌尖上的中國:海參葛仙米筒骨湯3、舌尖上的中國:宮保雞丁4、舌尖上的中國:王牌蒜香骨5、舌尖上的中國:美極大蝦         6、舌尖上的中國:冬至腊味姜飯7、舌尖上的中國:醬香牛展
  • 《舌尖上的中國》與飲食文化
    大型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令國人自豪的傳統美食。在這紀錄片的所有主題中,食物不是最主要的主題。只有很少的故事片是以食物為主要題材,例如李安的《飲食男女》,影片中的食物可算錦上添花,然而最主要的還是人物劇情本身。這就是為何《舌尖上的中國》在2012年開播以來反響巨大的一個原因。
  •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淘寶 零食特產搜索量猛增
    記者 王婕妤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不僅讓夜間的螢屏熱鬧起來,記者發現這部美食紀錄片更帶火了淘寶網購。七集紀錄片結束後,片中介紹的美食讓淘寶上的相關賣家大賺了一回。而記者採訪了幾位買家和賣家後發現,這次熱潮遠不止帶動了片中美食,更讓其他零食特產搜索量猛增。  「觀看期間至少三十次忍不住打開淘寶搜索有沒有這個吃的。
  • 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的素食人口已經超過5000萬!
    接上音箱(耳機),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這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素食片段,裡面提到中國的素食人口已經超過5000萬,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吃素有益身心。當你停止吃肉了,這些奇蹟就發生了。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吃素,答案令人吃驚!答疑解惑|| 想吃素,但是單位都吃葷怎麼辦?素食風潮已經席捲全球:外國軍隊開始吃素了!為世界和平.強烈推薦 || 一個人體內躲了多少眾生?她8歲吃素,堅持了95年,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百歲奶奶!
  • 《舌尖上的中國》——2018年第一個被毀掉的國民IP
    《舌尖上的中國》,心痛。一個全民性的IP就被《舌尖上的中國3》毀了,《舌尖3》還出了官方手遊,太厲害了,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爛。
  • 剛在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二集看到桂林米粉流口水,趕快開動...
    本來吃著呢,突發奇想看了個《舌尖上的中國》,看到米粉真香啊,那麼到底咋弄的啊? 米粉,中國特色小吃,是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的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和吃不飽的中國
    B Plan,Better Plan這些年舌尖上的中國很火。
  • 只知道《舌尖上的中國》?你要被吃貨界除名了!
    一回想起第一集的松茸……就忍不住要賦詩一首:《吃貨令》曾記舌尖中國,驚豔美食傳說。興起動筆頭,生怕一期錯過。吃貨一思考,世界也瘋狂!猶記得當年搬著小板凳,拿著小本本,比上高數課還認真,一分鐘不落地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
  • 稻花一號五常大米 打造舌尖上的品質
    ,皇家有雲「非此米不能進食」,五常大米名滿天下。訂購會上河南省商務廳原副巡視員、河南省餐協專家委員會主席郭京普致辭,稻花1號五常大米作為中國五常大米的新銳品牌,自上市以來,深受連鎖餐飲品牌和家庭消費的熱烈歡迎,並引領行業升級換代,不斷替換普通五常大米,成為「河南連鎖餐飲100
  • 同樣是地鐵,美國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國外旅客告訴你答案
    那麼,同樣是地鐵,美國和中國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國外旅客告訴你答案。眾所周知,地鐵最早是在美國發展的,目前幾乎已經覆蓋了全世界,但大多數的地鐵站都是「髒、亂、差」,還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儘管如此,美國的地鐵人員流動量還是極大的,因為美國人居住與工作地點距離有些遠,打車貴,開車賭,只有地鐵最便利。
  • 五常大米多少錢一斤?3步讓你買對香飄博鰲論壇的五常大米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將五常大米的清香吹向全中國。在海南博鰲舉辦的2020年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五常大米更是作為品鑑專用米,受到盛會嘉賓們的一致好評。尤其是特邀嘉賓,格力集團總裁董明珠,親自動手用電飯鍋煲煮五常大米,並且誇讚五常大米:開蓋顆粒分明,香氣撲鼻,這餐五常大米飯,你們吃完一定念念不忘。 世上大米千千萬,為何五常大米這麼受追捧?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好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