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天易「掉秤」是體虛表現,教你做小麵湯養脾胃

2020-12-14 瀟湘晨報

最近幾天,不止一個家長問診時說,寶寶一到夏天就愛「掉秤」,好不容易在冬天吃胖的小身板,夏天一出汗,立刻又打回原形。其實,這樣的寶寶大都比較「虛」,比如臉色發黃、發暗,個子瘦瘦小小;睡不安穩,後半夜常盜汗;精神不好,注意力難集中等,「體虛」的表現比較明顯。體虛的寶寶脾胃也虛,一到夏天,陽氣容易隨汗而瀉,寶寶更加沒胃口。所有家長的訴求都是怎麼才能讓寶寶好好吃飯,長肉長結實?其實,體虛的孩子到了夏天胃口不好,排除掉不良的進食習慣外,也可能是脾胃的自我保護機制在起作用——怕不消化、怕積食、怕倦怠,因而削減了胃口。

既然如此,不如順著脾胃的意思來。今天就給家長們介紹一款經典的「補虛小麵湯」,正適合孩子,尤其是體虛的寶寶夏天服用。

麵粉攪出的小麵湯憑什麼比普通疙瘩湯更好?

烹煮小麵湯的原料很簡單:麵粉和清水。算算價格,一鍋不到1塊錢。這麼親民、樸實的一道主食,怎麼就被那麼多兒科醫生和有經驗的家長奉為補虛經典食療呢? 因為它的主要功效有這兩點:

1. 補充津液

夏天新陳代謝加快,出汗多,寶寶體內的陽氣會隨著流失的津液而流失。小孩本來就陽氣不足,這一流失,豈不是更虛?對本來就體虛的寶寶來說,單靠運動補充陽氣不太可行。雖說動則生陽,但動也是要先消耗體內本身的氣機的。正確的做法,是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津液,調和身體平衡,使浮於肌表的陽氣溫和地被牽引回身體內部,把身體裡燻蒸的熱給降下來。

幫寶寶補充津液,喝水雖好,但缺乏營養,米油和小麵湯是飲食上更好的選擇,功效也不相上下的。天生體虛的寶寶,夏天可以時不時喝一碗小麵湯;寶寶高燒、大病初癒後,體內津液匱乏,更需要小麵湯這碗經典的「寶寶病號飯」。

2. 呵護脾胃

小麵湯中的麵粉來自於小麥。麥子積攢了全年的「氣」,經過一整個冬季的斂藏,氣機都收在根部,能形成比較充沛的「陽」。

小麥

性味:性微寒,味甘。

歸經:歸心、脾、腎經。

功效:養心除煩,健脾益腎,除熱止渴。

麥子的每個功效,都恰恰對應夏天寶寶容易心火過旺、消化不良、津液匱乏的症狀。小麵湯好就好在清淡、溫潤、養脾胃。即使什麼都不放,寶寶喝進嘴裡,也能吃出農作物純天然的淡淡甘甜。這個「甘」也是可以養胃的。所以,小麵湯之所以能補虛,不是在營養上做加法,而是做減法——恰到好處地減輕脾胃負擔,讓寶寶的氣機暢通運轉,逐漸自我調整到健康狀態。

麵疙瘩為什麼不能代替小麵湯?

熟悉小麵湯的家長知道,別看原料簡單,成功做一碗可不容易。不僅要攪面、發麵、醒面,攪拌起來還必須順時針攪、前後攪。光看步驟,就勸退了很多「手殘」家長。那替換成簡單好做的麵疙瘩湯可不可以?雖然原料一樣,但小麵湯是輕盈的,面絲在湯裡像小銀魚一樣若隱若現;麵疙瘩湯卻是實的,吃進肚子雖然也能補充津液,但消化起來沒有小麵湯那麼容易、順暢,麵食吃得太實、太多也很容易積食。那麼小麵湯有沒有快捷、好操作的煮法呢?

如何做一碗絲如銀魚的小麵湯?

準備階段

烹煮一碗合格的補虛小麵湯,需要準備麵粉30g~50g。麵粉的選擇,可以按寶寶的口味來。小麵湯最早流傳於中原地區,用的是北方麵粉,做出來的更香一些;南方麵粉更細膩,做出來的更好消化。

攪面第1次

麵粉中加入40℃左右的溫開水。注意不要一下全倒進去,要慢慢加;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緩慢攪勻,讓水和面初步融合;融合後,用筷子順時針大力攪面半小時,一定要朝同一個方向攪。直到麵團絲滑、細嫩、能用筷子挑起一大撮,又慢慢回落到碗中,才是合格的小麵湯麵團。這半小時的攪面最考驗功力,力氣小點的家長相對吃力一些。嫌麻煩或想省時間,也可以選擇電動攪拌器。

醒面

面碗中加水至高出麵粉2cm,靜置15~20分鐘。

攪面第2次

用筷子把醒好的面攪散,注意不要順時針攪面,而是把筷子插在麵團中前後攪拌,攪拌20下左右,攪好的面呈濃稠的麵糊狀。

煮麵湯

鍋內加約6碗水,煮沸後,將麵糊緩慢地倒入鍋內,同時開始順時針攪拌鍋內麵糊湯,攪拌速度越快越好。這時候下鍋的麵糊稍微一攪就成絲狀了。轉小火,仍然順時針攪拌麵糊湯,至小麵湯微黃後即可調味出鍋。

調味與改良

小麵湯是很溫和的食療,寶寶有寒有熱都能吃。有的寶寶虛寒比較明顯,可以加適量紅糖,做成甜麵湯。有的寶寶光喝麵湯不夠飽,家長可以在煮麵湯時加入蔬菜碎、香菇碎。注意量不要過多,也不要加過量肉類(少量扇貝、無骨魚肉是可以的),否則就違背了滋養脾胃、減輕負擔的初衷。步驟順序是先把水煮沸,下麵糊,最後再下蔬菜碎。

注意服用頻率,不要天天喝

我曾面診過一個體虛寶寶,家長說會時不時給他喝小麵湯補虛,但結果是越補越虛。我問:「時不時」是指多久一次?答曰:天氣熱時,每晚晚餐都是小麵湯;平時也基本是隔天一次。這就錯了。這樣餵養,就好比光給車胎清理汙泥,卻忘了給車加油,當然跑不起來。

科學餵養,一方面要掌握食療功效背後的原理——小麵湯的作用是減負,而非加營養;另一方面,是把握度——天天只喝小麵湯是不行的。

還有的家長反饋,寶寶便秘,想喝小麵湯潤腸,結果喝久了,反而便秘更嚴重了。經細問,原因和前一個家長一樣,家長把小麵湯過於神化了,天天喝,寶寶營養不足,腸道蠕動動力也跟著不足了。

正確的小麵湯食用方法:健康寶寶或體虛寶寶1周不超過2次;便秘、需要潤腸燥的寶寶配合其它生津食療;高燒、大病初癒的寶寶連喝3天,根據消化恢復情況,逐漸豐富食物。注意有小麥過敏的孩子,不可以服用。

吃小麵湯的原理和對待消化問題是一樣的,消食導滯的藥不能天天吃,最正確的做法,永遠是把握度。把握日常餵養的度,吃七分飽;有積食時,對證、按劑量消食導滯,不過度。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寶寶積食還是體虛可通過「嗝」辨清楚
    不積食也噯氣恐怕是體虛有家長發現寶寶按照「10秒消化判斷法」看舌苔、口氣、大便、睡眠,消化並沒有問題,但還是老打嗝,嗝裡並沒有酸味。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寶寶得了胃病?中醫認為,這就是胃虛的表現。一般來講,寶寶體虛,脾胃也會虛,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不愛吃飯,要追著餵、哄著餵;外形瘦小、弱不禁風。我們可以把胃想像成一個小布袋,寶寶陽氣不足、脾胃虛弱的時候,袋口就束不緊——胃的受納能力降低,胃氣、谷氣、吞入的空氣就容易順著食道往上跑。這種非食滯導致的無味的「虛嗝」,家長反而要更認真對待。
  • 夏天寶寶易流汗上火?送你5道養心方護好心肺脾
    那麼,在夏至過後的後半個夏天,該如何給寶寶做好保健呢?養心,養心,養心夏至寶寶流汗多,要養心肺、補陰津夏主心,四季中夏天屬火。有家長問:這是不是寶寶易上火的意思?中醫理解的 " 熱氣上火 " 分很多種,夏天的暑熱主要影響的是人的心火。暑易入心。夏至之後,寶寶跑跳出汗量增大,津液流失得多,就更容易虛火上炎。
  • 孩子得了地圖舌是體虛、氣虛?中醫教你調理
    中醫一貫重視舌體和舌苔的變化,素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苔為胃氣之根」的說法。有的孩子體質虛弱、脾胃虛弱,反映在舌苔上就是地圖舌的表現,也稱花剝苔,舌苔呈塊狀,鋪不滿舌面。有的家長諮詢我,用三星湯補舌苔效果不佳,該怎麼辦?三星湯是消食導滯的良藥,可以助運脾胃,但對於調理地圖舌,還要進一步學習,不是光喝三星湯就夠了。
  • 超好吃的重慶麻辣小面怎麼做?手把手教你
    手把手教你 2020-10-01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給3歲前孩子吃的「一口飯」,易損傷脾胃,爸媽主要看三個表現
    很多家長從孩子一歲就開始給娃吃成人飯了,然而三歲前這一口不起眼的飯,卻很容易損害寶寶的脾胃,影響健康。常給3歲前孩子吃的「一口飯」,易損傷脾胃朋友的閨女小歐今年剛滿2歲,這個夏天朋友工作比較忙,一直把小歐寄樣在鄉下奶奶家。都說奶奶帶娃能長胖,可是小歐不但沒胖,還瘦了不少。
  • 脾胃養得好,百病不來找 名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護脾胃
    問題十之八九出在脾胃上。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與否,是保證人體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口唇乾燥、流口水、便秘、黑眼圈、鼻翼發紅、肌肉鬆弛、舌苔厚重,你身體有這些症狀嗎?如果有,一定要當心了,可能跟脾胃不和有關。
  • 寶寶有這4種表現,說明脾胃不和了,要重視別不當回事
    文丨悠悠寶寶腸胃嬌嫩,照顧不周很容易出現脾胃不和,當寶寶有這4種表現時,說明脾胃不和了,寶媽們要早重視起來,忽略了易導致寶寶生病多受罪。1、口氣重,食慾差小寶寶口氣應該是清新的,寶寶處於長身體的階段,食慾也相對要旺盛。
  • 夏至過後,喝這碗湯最養人,2元一斤,清熱解暑,對脾胃好
    夏至過後,喝這碗湯最養人,2元一斤,清熱解暑,對脾胃好,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隨即到來,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人體需水量大。炎炎夏日,要及時補充水分,在飲食上也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 ,這個時候,一碗熱湯,最能清熱解暑,最能保護脾胃,可不能天天冰鎮飲料加西瓜,那樣一個夏天過下來,脾胃功能都失調了。
  • 兒科醫生:這樣餵孩子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葷湯」裡的油脂太多難消化,會損傷脾胃,還有魚蝦等海鮮中含有較多的致敏物質,容易引起孩子過敏溼疹。 兒科醫生:這樣餵孩子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 體虛、氣血不足的多囊卵巢患者,吃些什麼最好補血最快
    《體虛、氣血不足的多囊卵巢患者,吃些什麼最好補血最快》1.吃什麼補血快?對於體虛氣血不足的多囊卵巢患者,多喝各種將肉燒得很爛的牛肉湯、羊肉湯、魚肉湯、蹄筋湯等,多吃各種直接消化吸收的糊,對疾病的治療特別好,昨天開專題講過的。2. 補血有必要吃保健品嗎?
  • 脾胃,缺的是溫暖易消化的食物!
    一、生冷食物太多;二、油膩食物太多;三、口味太重,而脾胃最需要的溫暖易消化食物,反而太少了。油膩食物攝入量太多,也是我們目前飲食結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中醫講「五畜為益」,適度吃一些葷食可以補益我們的五臟六腑,但是如果做的太油膩、吃的太多,就容易造成脾胃負擔太重,反而被身體當做垃圾排出去,利用率也很低,反而造成營養不足。
  • 寶寶脾胃不好,口臭,積食,寶媽這樣做,連續吃五天,保證改善
    說起寶寶輔食,那首先就應該是選擇好消化,健脾養胃的食材,其次才是營養高,還要易吸收的食物,寶寶積食,口臭,消化不良,是常見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吃的食物不對或者食量過多,從而造成了寶寶脾胃失調,脾虛,就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精神疲倦,形體消廋,食欲不振,面色不紅潤,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咳嗽,發燒,甚至是肺炎的發生。
  • 寶寶脾虛積食,易導致體質差,常生病,養好脾胃,增強體質
    其實,我們要學會從根源解決問題,養好寶寶的脾胃,讓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擔心。一般來說,寶寶的脾胃虛弱有2個原因,一是寶寶的脾胃發育還沒有成形,二是家長不合理的餵養導致寶寶經常積食,從而損傷了脾胃。每一個積食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不會科學餵養的家長,一味只關注攝入量,而不關注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在中醫理論裡,素有「脾胃為後天之本」之說。而為什麼這麼說的原因,其實就是一點,那就是「脾胃氣血生化之源」。 中醫認為,生命活動存在與持續的基礎,就是「氣血」。
  • 脾虛的人,身體至少有3個小毛病,教你3招,脾胃慢慢變強壯
    但是隨著一些生活的不良習慣,飲食的不注重,導致人的脾臟受到影響,進而發展為脾虛,一旦出現脾虛,身體也會跟著虛弱,身體上還會出現其它問題,如果你身上有這三種小毛病,說明你脾虛嚴重。01第一、手腳冰涼千萬不要覺得手腳冰涼是一種生病的表現,其實並不是,在手腳冰涼的人群中,女性佔很大一部分
  • 寶寶體質差,易生病,多是積食惹的禍,養好脾胃,積食不再來
    想要從根源上避免積食的問題,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好寶寶的脾胃,只有寶寶的脾胃健康了,那麼也能夠在根本上減少積食的產生。那麼積食是如何產生的呢?積食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由於寶寶本身脾胃沒有發育完全比較的虛弱,進食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長期在腸胃中堆積,就會引發積食。
  • 脾胃不好有哪些外在表現?
    中醫認為脾胃是健康的「根」。 如果脾胃功能受損, 就會引發多種疾病。 怎樣判斷脾胃健康? 生活中如何科學養脾胃?
  • 曬一曬健美達人一周的減脂掉秤湯,我嘗試過後大喊一聲:「贊」
    我最喜歡的是其中一位的健身達人,我發現他不僅會教你如何健身,還會教你如何做菜,當然都是那種少油少脂的美食。這不,最近他就更新了朋友圈,發布了他一組一個星期的減脂掉秤湯,我嘗試著做了一個星期,雖然體重沒有太大變化,但的確感覺這個星期肚子裡挺清爽的,就連上廁所都感覺清爽了不少。
  • 一碗讓你秒速掉秤的冬瓜木耳湯,竟然如此鮮甜美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文化,廣東人喜歡煲湯,也是因為湯不僅可以養身,還能下火驅寒。湯是一種神奇的食物,有的湯可以滋補,有的湯可以養顏,有的湯可以解毒、甚至有的湯還能減肥,是不是很神奇。沒錯,有一種湯還真的可以減肥,它是由冬瓜、木耳煲出來的,口感非常清淡,吃起來很解暑。
  • 重慶小面超好吃的做法,今天教你做家庭版,特別的好吃!
    哈嘍大家好,我是甜馨小廚師,忙了一整天,希望美食可以緩解大家的疲勞,現在就由我來教大家做一道非常好吃的美食吧,希望大家喜歡。重慶小面超好吃的做法,今天教你做家庭版,特別的好吃!今天分享一道小面簡單又好吃的做法,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