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穿上潔白神聖的婚紗,有人想穿上傳統漢服,有人想穿上溫暖的大衣,即使是人生的最後一次露面,我們對美麗也有不同的期待。
媽媽曾勸她離職,也有人表示不理解這樣的「非主流」,95年生的賽男,是一位入行3年的壽衣設計師、模特。這些年,她用親手設計的「最後的衣服」,幫更多逝者「漂漂亮亮地告別」。
在淘寶上,有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他們,用一針一線完成著普通人的生命重託。
「有個女孩和我說,她有想過生老病死。如果有天離開了,她一定要穿著漂漂亮亮的衣服,在親朋好友的目送下離開。」
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職業天生就帶有一些神秘色彩,容易引起別人的偏見,其中最令人忌諱的就是殯葬行業。
95年生的她,經歷更多悲歡離合之後,發現了壽衣設計的意義——用一針一線慰藉的不僅僅是逝者,還有生者。
「很多人不喜歡這份工作,覺得不吉利。」2017年,在男友的鼓勵下,河南姑娘賽男畢業後進入鄭州一家公司做運營。「第一次在公司裡看到實物,我忍不住叫出聲,太好看了,一點都不像我們過去想像的樣子。」
一直喜歡設計的她,跑遍了蘇州、南京的博物館,也萌生了加入研發組的想法。「我設計過10款壽衣,有現代款西服,有古裝劇同款漢服,還有旗袍。」
在賽男的設計稿裡,衣服打破了外界印象中的沉悶、陰森、古板。她給衣服加了絕美的蝴蝶盤扣,衣襟貼上繡娘定製的手工繡片,還用上了香雲紗、真絲等精緻面料,「公司每年都會組織壽衣設計大賽,我是這一屆的冠軍。」
不光是自己設計,還要自己穿上。「在這個平均年紀90後的團隊裡,大家很自然地穿上設計服,為了更好地找到不足,提出修改。」
三年來,她收到許多來自陌生網友的善意:「我在微淘發過試穿的照片、視頻,包括直播中,評論都是正面的,沒有一句攻擊性的言論。」還有網友稱這個職業為「模特界的泥石流」……
改變賽男的,還有一些溫情卻又虐心的故事。她記得一對年約60歲的老夫妻,「先是在線上淘寶店諮詢,問了還有點不放心,後來聽說有實體店,老夫妻風塵僕僕趕來門店。」
賽男這才了解到原委,夫妻倆的女兒,二十多歲的花樣年紀,卻不幸患上癌症,病情越來越不穩定。「想要一件年輕一點的衣服衝喜。」在店裡看了沒多久,這對夫妻一眼挑中了賽男設計的漢服壽衣「花容月貌」,衣服上有花鳥刺繡,顏色是輕柔的淡蕊香紅,衣襟上還有真絲繡花。
衣服買走後,原以為這件事就告一段落。有一天,賽男收到了一張照片,打開的一瞬間就被觸動了。
照片中,素未謀面的年輕女孩面色憔悴,身穿著這套漢服,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她衝著鏡頭平和地笑著。
老夫妻用照片定格了女兒的這一瞬間,向賽男道謝,「謝謝小姑娘,女兒很喜歡,我們雖然悲傷,但也有了一絲安慰。」
賽男時常都有衝動想問一問女孩的近況,卻又不敢打擾這對老夫妻,「我更相信有奇蹟,現在的她和我們一樣好好地生活著。」
「您好,有需要可以隨時找我。」沒有表情包、沒有語氣詞,這是燕子這3年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94年生的燕子,雲南人,是賽男的同事,目前做客服工作,「我們24小時都有人在線。」
「再見」「請幫忙推廣一下」,這些,在燕子眼中儼然是禁語,「絕對不能說的。」
由於行業的特殊性,燕子從不說「你什麼時候用」,而會說「衣服什麼時候用」。「如果想知道客戶急不急,就問『身體好不好』,根據這個,我們來評估從全國哪裡發貨更快。」
深夜了,燕子卻習慣把手機鈴聲調到最大,這是她對自己這份工作的一種堅守方式,「生怕漏掉每一條留言。」
她遇到過一位90後女顧客,在網上問得特別詳細,甚至還有點小挑剔。
「最後,她拍下一件西服款式的壽衣後,主動要求加我的微信。」後來,燕子翻到了她的朋友圈——西服是買給她新婚不久卻意外離世的丈夫。
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擊碎了這個新組成的三口之家,留下她一個人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那一瞬間,突然理解她的『完美主義』,理解了沒來得及好好告別會有多遺憾。」燕子說,這件西服或許就是她的遺憾。
親人突然離世,讓活在世上的親人沒有一點點的心理準備,這種悲痛感會被瞬間放大到一萬倍。有一次,臨近深夜12點,專用客戶手機響起。
這是一個幾百公裡之外的求助。剛一接通,隔著手機,另一端響起的是撕心裂肺的哭聲。一個男生開口,語氣很急,情緒很糟。
「聽小夥子的聲音,很年輕。」小夥子說父親走了,在這個悲慟的夜晚,家人相守在殯儀館。在這個節骨眼上,小夥子卻發現收到的東西「不會用」。
當客服在電話裡一步步教他如何使用後,小夥子突然哽咽道謝,「抱歉啊,你們的說明書和視頻都很詳細,但我太難過了,一個字都看不進去。」
「這件衣服怎麼買?」客服接待過一對古稀之年的東北老夫妻。
他們從來沒有上淘寶買過東西,第一次點進這家殯葬用品淘寶店。「不想讓孩子知道我們在準備壽衣,他們小輩不理解的。」
客服在電話裡耐心講了快三十分鐘,才幫助老人解決了下單問題。老人家收到衣服,為了表達感謝,硬是給客服寄來了老家的特產木耳。
人類的情感很複雜,但在此刻,善意總是相通的。
三百六十行,殯葬是最嚴謹的行業之一。「其他事情出錯,事後都可以補,但對逝者是永遠沒法補救的。」
這份失去親人的痛,讓90後小金至今也沒走出來。父親肺癌確診後經歷了大大小小化療,今年6月還是離開了。「父親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離開了,沒有看到我成功的那一天。」
3個月後,千島湖小夥小金開出一家殯葬淘寶店,給自己取名「一個木」。
或許是感同身受,小金親自開車300公裡,趕在葬禮開始前,把骨灰盒送到了台州的買家手中;發貨前,小金會仔細檢查,給盒子加上防潮泡沫紙、定製泡沫箱、5層特製厚紙箱。「要是遺憾發生了,對活著的人來說,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在賽男、燕子和團隊成員眼中,入殮師用一雙手溫柔以待逝者,自己的職業雖然平凡,但也在幫人完成一次生命的交託。
定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呢?職業麼?成就麼?不同人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也讓賽男有了新的啟發。
幾年前開同學會,賽男從不主動說自己做什麼。「現在別人問我職業,我都能坦然地說出來。」賽男說,「以前的同學聽說了,有人會說『你好厲害呀』,有人就不搭理,連坐我邊上都不敢,也有人很好奇地追問個不停。」
「其實,過了兩三個月的試用期,我才敢把我的真實工作告訴媽媽。」賽男說,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驚訝,馬上說,趕緊辭了。見到女兒一次次為一件衣服熬夜設計,媽媽的態度才有了轉變,「現在她已經完全接受了。」
從談戀愛到結婚,賽男也囑咐過男友,「千萬別給你媽說我是做什麼的。」可沒想到男友的反應很暖心,「早都說過了,家裡人一點也不介意,自食其力又幫助了人,有什麼不好的?」
做了幾年客服,燕子依舊會被店鋪的買家評價,感動到不行。有人把這裡當作是個一直在線的「樹洞」。
燕子說,有位女士為老公買了壽衣,寫下一段揪心的話:「抗擊腫瘤一年半了,時刻不離地陪伴你,總是希望你能延長一些生命,說好的要相伴到老你要食言了。這幾天你又不省人事了,不能和你商量了,也不知道你是否滿意這套衣服,多麼希望你永遠不穿它,我們永遠在一起。」
對生者來說,那一面,是逝者留在人世間最後的樣子,也是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裡的樣子。
敲黑板(ID:qiaoheiban8),天下網商旗下科技號,這裡有一把洞見未來的鑰匙,賦予你觀察全球網際網路科技新聞的獨特視角。新技術背後的密碼,好看好懂的行業要聞,鮮為人知的科技歷史……科技改變你我生活,而我們專注那份思考和溫度。
掃碼關注,看我們每天為你準備的知識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