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遊戲治療——遊戲的功能與意義

2021-02-18 甘沐教育

遊戲是一種自願自發的可以自由選擇做喜愛的玩具來進行的活動。遊戲是不受外在目標限制 的,重要的是遊戲的過程,而非結果。

遊戲既包含了兒童生理、心理和情緒的部分,同時也涵蓋了社會活動的層面。因此,當兒童在 遊戲時,呈現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個體。

遊戲既包含了兒童生理、心理和情緒的部分,同時也涵蓋了社會活動的層面。因此,當兒童在 遊戲時,呈現的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個體。

許多成人想要接納兒童的遊戲活動,因此要為遊戲找出意義。

他們認為兒童必須朝向成人認為重要的目標努力。結果在他們急於看到成長的過程中,許多成 人無法忍受兒童「把時間浪費在遊戲上」。

讓遊戲更正當化,似乎是在暗示遊戲只有在符合成人眼中的標準時才是重要的。

正如兒童期有其深刻的價值,並非只是為成人期做準備。遊戲也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而非視成 人的價值來論定它的重要性。

01

遊戲的功能

Frank (1982)認為兒童從遊戲中可以學到一些別人無法教給他們的東西。那是他們探索和學 習真實世界裡時間與空間、及人物和事物的一種方式。

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學會生存在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世界,同時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 探索、經驗及學習。

十歲或十一歲以下的兒童,大多很困難固定地坐在同一個地方一段時間。

年紀小的孩子需要很努力才能提醒自己好好坐著,因此把精力消耗在非建設性的努力上。

遊戲治療滿足兒童好動的需求。

在遊戲中兒童發洩精力、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以及重新體驗挫折。他們能有 身體的接觸、發洩競爭的需求、以社會接納的方式表達攻擊性,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

02

通過遊戲治療來表達

與兒童的治療關係最好是透過遊戲來建立的。遊戲提供了一個解決衝突和溝通情感的通道。 兒童用遊戲比用說話更自在,所以在自發的遊戲中更能直接、完整地表達出自己。讓兒童玩出

他們的經驗及感覺是兒童所能參與最自然的自我療愈過程。

某些情緒或態度若直接表達會讓兒童覺得太冒險,因此由其自由選擇的玩具中投射出來會讓他

覺得比較安全。(例如,埋東西在沙漠,拿槍射大恐龍,摔打娃娃來發洩對弟弟的不滿)

大部分成人都能透過某些形式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困頓、焦慮、及個人問題。語言是針 對成人的,而遊戲是針對兒童的。他是一個表達感覺、探索關係、及自我充實的媒介。

給予機會,兒童就能以某種態度或過程玩出他們的感覺和需要,就如成人們說出心中困擾一 般。

兒童的表達層次及溝通方式雖然不同,但是所有的表達,如害怕、滿足、生氣、快樂、沮喪等 都是與成人類似的。

治療並不只限於說話的模式,如果可以說出來,為什麼不可以玩出來?

兒童可能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嘗試去說他們的感受,或他們如何被自己的經驗所影響。

但如果在一個關心、敏感、且富同情心的成人面前,他們會選擇玩具來表達自己的感覺,且用 玩的方式來說出經歷過的故事。

兒童的遊戲對他們自己來說是相當重要且具有意義的,因為透過遊戲,他們能探索那些語言無 法表達的領域。兒童用玩具來說出嘴巴無法表達的話,做出現實中不敢做的事,以及流露出真 實的感情。

了解兒童的遊戲行為,是一個線索,幫助治療者更完全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

有了適當的玩具器材,兒童就不需要被限制在只能用語言討論的方式,相反的,可以利用這些 玩具,把過往的經驗生動的帶入遊戲中,確實、明白並立即地表達他的各種感受。

03

Moustakas (1955)認為,在兒童遊戲治療過程中,有以下情況可顯示出他們的進步 一、遊戲中隨時流露出負面情緒。

二、表現出曖昧不清的情緒,通常是焦慮或敵意。

三、對特定對象,如父母、兄弟姐妹,表達出負面的情緒。或表現特殊的退化行為。

四、對特定對象,如父母、兄弟姐妹,表達曖昧的情緒(可能是負面,也可能是正面)

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有明顯可區 分的形式存在。

隨著遊戲治療過程的逐漸發展,兒童能更直接地表達情感、更接納現實、且更針對特定的問題 做探討。

兒童一開始往往專注於探索性、非特定、及創造性遊戲。 在中期階段則偏重於攻擊性遊戲,且述說有關家庭及自己的事。 在後期,戲劇性遊戲和與治療者的關係變得更為重要。焦慮、挫折、生氣也都能被表達出來。 當然男孩和女孩也會有差異存在: 男孩表現出較多生氣、攻擊性言語和遊戲、並製造較多噪音。

女孩呈現較多創造性、關係性遊戲,較快樂也較焦慮,會糾正治療者的反應,並能說出正面 或負面的想法。

04

結語

在遊戲治療中,不管兒童的適應性如何,對負面態度的表達形式是差不多的,差異在於表達這 些態度的多寡和嚴重程度。

適應良好的兒童較少表現出負面態度,若有,也較有方向和重點。相反地,適應不良兒童較常

表現負面態度,且較嚴重、缺乏清楚的方向和重點。(Moustakas,1955)

另外,家長和治療者也需要小心,不能隨意推斷兒童遊戲中的意義。

兒童用什麼樣的玩具,怎樣去玩,都沒有絕對的單一的定義或者解釋。環境因素、最近發生的 事件、突然的經濟困境等,都是可能產生行為的因素。


相關焦點

  • 打遊戲治療兒童多動症,靠譜嗎?
    臨床試驗數據,每天25分鐘遊戲治療,一周五天,這樣堅持「玩」四周後,「對兒童多動症有顯著改善效果」。「這款遊戲為改善兒童多動症提供了一個非藥物選擇。」FDA設備與放射健康中心主任、醫學博士傑弗裡·舒倫在官方報告中評價道。此前,美國批准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大多屬於興奮劑。 遊戲治療靠譜嗎?
  • 遊戲治療師只是陪玩遊戲嗎?
    遊戲治療(Play Therapy,這裡的「Play」既作名詞,也作動詞,代表著沒有規則的、自由的玩),指的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兒童遊戲治2療師運用遊戲中治療性的力量,讓兒童透過遊戲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並協助兒童處理內心的困擾,以及療愈心理創傷,最終達到個體全面成長和發展的目標。
  • 遊戲對於兒童的成長有何意義?
    科學家解釋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自由玩的時間減少了,而兒童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的一個關鍵途徑就是玩。例如在做假裝遊戲中,孩子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告訴自己將要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並自己制定遊戲規則,克服障礙,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充分說明玩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遊戲對兒童的整個身心發展都有好處。那麼遊戲在哪些方便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益處呢?
  • 【兒童遊戲治療工作坊】
    作為兒童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遊戲治療,也許能解決以上種種難題。什麼是遊戲治療?遊戲是兒童一種內在自發本能的活動。在遊戲中,兒童有能力導向自己的成長,表達他的情緒及經驗,自由地做他自己。遊戲本身便具有治癒的內在屬性。
  • 沙盤遊戲 |【顧蕾】沙盤遊戲治療課程
    目前,沙遊治療在歐美心理治療領域相當盛行,已成為國際上心理治療的主流之一,並在我國臺灣地區獲得長足發展。專家指出,目前沙盤遊戲治療是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適用於各個年齡階層的病人,對各種兒童的心理問題都能起到調節作。
  • 成為兒童遊戲治療師:做一個關注「關係」的「手藝人」
    我是一名兒童遊戲諮詢師,從業年限不長,但深深的熱愛著這份工作。很多小朋友被爸爸媽媽帶著來到遊戲室,爸爸媽媽的訴求可能更多是諮詢、治療以解決孩子在行為或者情緒上的「困境」。但進入遊戲室,我更願意在遊戲室帶領小朋友體驗一種「接納和不評價」的關係。小朋友的表現總是各不相同,無論是在遊戲室裡外。
  • 用一座花園來輔助治療:芝加哥科默兒童醫院遊戲&療愈花園
    芝加哥科默兒童醫院遊戲&療愈花園芝加哥海德公園醫學分校的科默兒童醫院是一所擁有172張病床的先進醫院,致力於照顧嬰兒,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醫院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從一般護理到針對最複雜醫療狀況的開創性治療方法,是芝加哥南區唯一的一級小兒創傷中心的所在地。
  • 騰訊和阿里都看好的「功能遊戲」有哪些實際應用?
    這是遊戲+醫療帶來的積極效果,就像《Dig Rush》團隊的成員說的:「這款遊戲讓治療不再只依賴枯燥的器械,而是通過遊戲這種輕鬆愉快的方式。」   《再生任務》:用遊戲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   《再生任務(Re-Mission)》也是一款遊戲+醫療的功能遊戲產品,但與《Dig Rush》直接緩解或治癒病症不同的是,《再生任務》更像是一個心理治療遊戲,它能夠幫助癌症患者建立起對抗疾病的信心。
  • 功能遊戲:構建烏託邦式的學習環境 | 遊戲力
    2018年可謂是「功能遊戲」元年,這一概念得到了官方正名,騰訊、網易等大型網遊企業相繼進入,並全面布局該領域。倏忽間,「功能遊戲」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作為該領域的一根「青椒」,拋磚引玉,分享一點關於「功能遊戲與兒童」的淺知拙見。
  • 兒童遊戲陪伴成長小組招募
    相比語言交流,遊戲是讓孩子感到更加舒適的方式。孩子通過遊戲,可以表達自己的憤怒與攻擊性,恐懼與害怕,可以與他人聯結,在遊戲中自然療愈。大人通過遊戲,可以更加貼近孩子的世界,與他們產生緊密的連接。在特定的設置下,兒童遊戲師全身心陪伴、跟隨兒童,營造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兒童在無條件的接納下,可以自由的表達,從而在關係中得到療愈和提升。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結構遊戲始於3歲左右,一般從簡單的積木遊戲開始,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動作技能的發展,結構遊戲也趨向複雜化、多樣化,並常常出現在扮演角色的遊戲中。 結構遊戲不單是一種構造活動,而是一種包含多種技能的創造性組合活動和全面培育心理素質的綜合活動,有著廣泛的教育意義。
  • 兒童遊戲拼圖
    兒童遊戲拼圖 學習辦公 大小: 34.8 M
  • 用遊戲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兒童沙盤成長團體報名中!
    提到沙盤遊戲,請認識這位二胎媽媽多拉‧卡爾夫(Dora Kalff)沙盤遊戲(箱庭治療)創立者身為兩個媽媽的孩子,深知兒童的內心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有多重要,因此在學習了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遊戲王國技術以後,將心理學的學派理論與實務操作做了很好的連結與融合,讓孩子在語言表達的方式以外
  • 兒童學數學加減法遊戲電腦版下載_兒童學數學加減法遊戲電腦版官方...
    兒童學數學加減法遊戲電腦版是一款熱門的學習辦公軟體,功能齊全,操作簡單流暢,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8.邏輯蹺蹺板:多個蹺蹺板組合,多種模式的表現,更加考驗小朋友的敏銳思維--品牌特色 多米益智 是電腦網際網路學前教育原創品牌,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關注幼兒成長,專注於 兒童 本身,以 兒童遊戲 早教 兒歌 動畫片 兒童故事 教育 啟蒙 為起點,吸取蒙氏教育精髓,根據 寶寶 不同年齡段左右腦發育、打造適合 孩子 的多元化產品體系,如 兒童英語 拼音 畫畫
  • 「紅眼睛,蘭眼睛」--論為自閉譜系兒童尋找適合的幹預遊戲
    其中提到的依戀理論特指:DMM成人依戀動態成熟模型相關理論兒童遊戲治療為兒童心理諮詢方法統稱,並非醫學範疇的治療概念。遊戲以非結構式進行,一切諮詢師加入的情節不存在提前設計,一切基於兒童的發展及與諮詢師的關係順勢進行,每一個獨立的遊戲環節都不存在預先設定的幹預目標。從事兒童遊戲治療第三個年頭即將結束 ,我幫助正常兒童克服發展困難,也幹預自閉譜系兒童,託住他們的人際社交能力,保護他們的認知水平不會因社交障礙而受到損失。
  • 兒童益智遊戲 兒童益智遊戲大全
    兒童益智遊戲有哪些兒童益智遊戲大全3-6歲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愛動腦筋,變得更聰明,在遇到事情的是,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在決定事情要怎麼做。3、將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融進生活之中3~6歲的孩子,對抽象的理論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說教不行,父母要創造動腦筋的環境,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啟發孩子動腦筋,如搞家庭數學遊戲、家庭猜謎活動、家庭智力遊戲、中秋賞月晚會等,將數學、智力題融入活動之中。
  • 兒童青少年諮詢藍海/高級沙盤遊戲諮詢師職業認證2020年最後一期
    目前,這種療法已經廣泛應用於4歲以上的兒童及成年人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尤其適合身心失調、人格失調、社會交往困難,以及兒童教育困難等問題的調整。嘿,想成為心理諮詢師的你,知道自己處在什麼階段嗎?清晰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嗎?
  • 遊戲能治療疾病?這款遊戲通過美國FDA認證,網友:有理由吃藥了
    有一些公司甚至專門對遊戲和兒童視力做出了長時間的調研,並且嘗試設計了一款專門提升視力的遊戲。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會覺得是假的,玩遊戲怎麼能提升視力呢?但小編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還真有其事!例如這款俄羅斯方塊,研究人員就長時間的實驗它到底對玩家的視力會不會有一定的提升(針對色弱患者)。
  • 老年遊戲設計的原則和分類
    2.趣味性原則應該多借鑑和汲取兒童遊戲的寶貴經驗,多關注兒童教具、玩具的樣式、功能、材質、色彩等,分析其趣味特點和特色,捕捉與老年人的契合點,將其運用到老年人遊戲中。3.康復性原則老年遊戲活動恰恰與作業康復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功效,遊戲活動與作業康復療法中的「機體功能作業訓練」「休閒娛樂活動」兩個環節十分類似(圖1、圖2所示)。  圖1 各種老年康復性器具
  • 功能遊戲或許是生命之「糖」——「重識遊戲-首屆功能與藝術遊戲大...
    如果一款遊戲能讓你愉快地學習微積分,你願不願意嘗試?日前,記者來到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一場主題為「重識遊戲—首屆功能與藝術遊戲大展」的展覽活動呈現了多款娛樂性與功能性兼備、藝術感與教育性俱佳的遊戲作品,讓人耳目一新。功能遊戲有什麼功能?它為遊戲行業及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如何發展功能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