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無茶

2021-02-26 菖蒲壽石齋

點擊上方菖蒲壽石齋關注!

圖丨松風舍-土總

到外地旅行,我習慣帶一罐茶葉,因為只要幾天不喝茶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很容易感冒、疲憊或下痢。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颯爽,因此對於茶葉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時候不能靜定下來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熱開水泡大杯茶,但覺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從早到晚,日飲百杯,對我也是常事。茶對我不只是水、是飲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藥。

圖丨芥子工房

 

茶在中國,最早不是飲用,而是藥用。最早關於茶的神效之傳說,是神農氏愛民如子,為了救治百姓的病,親自採藥,遍嘗百草。

 

有一次,神農氏嘗了一種青綠色的滾山珠中毒,昏死在樹下,樹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樹就是茶樹,神農從此發現茶有解百毒的神效,採藥時常攜帶茶葉隨身,每次中毒都靠茶來解毒。

 

最嚴重時,神農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過險關。

 

還有一個傳說,神農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鍋煮水,一片葉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農喝了之後,發現了茶的神效。

 

最後,神農嘗到了一種劇毒的植物叫「斷腸草」,連茶也不能解,就喪命了。

 

神農與茶的傳說,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裡。這本書作於秦漢年間,因此至少在戰國時代,我們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藥了。

圖丨頑玩石不全

 

茶,起先是用於藥,慢慢從醫療的功效轉到精神的層面。

 

東晉時代,以「聞雞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劉琨,在給侄兒的信中說:

 

「前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劉琨每次有鬱卒之氣,都仰賴茶的效用,我們或可以想見,他在天色微明之際,舞劍之前,先飲「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於茶可以治體中的潰悶,才逐漸與禪的修行結合,因為與修行結合,飲茶才提升了藝術與生活的境界。

 

關於茶與禪的結合也有一個傳說:

 

達摩祖師東來中國,在少林寺面壁,誓言無眠禪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憤的達摩遂把眼皮撕下丟在地上,結果地上長出一顆樹,雙葉並生,有如眼皮,弟子們採了葉子來飲用,發現能益神醒腦,就開始了禪寺飲茶之風。

 

傳說當然是無稽之談,達摩祖師何許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禪寺飲茶之風大盛,則是真的。莫說趙州禪師「吃茶去!」的公案流傳千古,降魔大師教禪時也要弟子喝茶省睡。百丈禪師設立《叢林清規》時甚至設茶座、茶頭,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幾個。

 

紫砂壺則是禪僧雲水行腳時,為了便利隨身攜帶而發明的。歷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產地,每年春天在寺裡「鬥茶」提升了茶的品質……這都說明了茶與禪有不可分的關係,但這是後話,我們再回到茶的功效來吧!

 

漢代《神農本草經》:「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睡、輕身、明目。」

漢代《神農本草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東漢神醫華佗的《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雜錄》:「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

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陸羽《茶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圖丨河邊小屋_大明

從這些文獻裡,我們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認識到茶的功效不少,不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氣、精神愉快,還可以減肥,增加思想的敏銳,甚至不輸於「醍醐與甘露」。唐代劉貞德把這些好處總結起來,稱茶有十德:

 

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

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

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嘗味道。以茶養身體。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養志。

 

宋代以後,對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們舉一些典籍來看:

宋代蘇東坡《茶說》:「濃茶漱口,既去煩膩,且苦能堅齒、消蠹。」

宋代吳淑《茶賦》:「夫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顧元慶《茶譜》:「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時珍到底是一代大師,在他的《本草綱目》裡,首次提到茶點缺點,他說:「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元氣暗損。」

清代黃宮繡的《本草求真》更進一步說到,為什麼虛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說:「茶稟天地至清之氣,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織芥滓穢不受,味甘氣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熱解毒,是以垢膩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積不化,頭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熱服則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飲茶能入腎削火,復於脾胃生寒,萬不宜服。」

 

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飲茶」的見解,以免傷害腎臟和腸胃。

 

除了虛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舊唐書》宜宗紀裡有一則記載:

 

東都進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歲,依然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唐宜宗知道了,很覺奇怪,傳他進宮去問:「你如此長壽健康,是不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老僧答道:「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唯嗜茶,凡屬至處,或飲百碗不厭。」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歲,這使我想起蘇東坡的兩句詩:「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圖丨幽斎

 

由於飲茶的這種神效,日本「茶祖」榮西禪師到中國求禪法時,一邊研究佛法,一邊研究喝茶。回日本時,在行囊裡帶了大量的佛經和茶樹的種子。

 

榮西反日後,把茶籽種在肥前(現佐賀縣)的背振山,同時把茶籽送給拇尾(現宇治縣)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現在,佐賀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榮西對日本茶道的貢獻除了帶回茶籽,還寫了一冊《吃茶養生記》,可以說是日本茶的理論先驅。他一開頭就說:

 

「茶也,養生之仙藥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人倫採之,其人長命。」

 

榮西禪師把茶說得更神奇了,說是只要能長出茶的山谷,那個地方一定有神靈守護,而能採茶吃的人,一定能長命。他不只這樣相信,還這樣實踐,當時曾親自用茶葉治好大將軍源實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榮西禪師說:「貴哉茶乎!上通諸天境界,下資人倫矣!諸藥各為一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自此,喝茶風氣在日本也為之大盛,但這時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藥用傾向,一直到四百年後千利休提出「和靜清寂」,茶道才算大備。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導茶有十德之說,我們可以和前述劉貞德的十德互相參看:

 

一、諸天加護。二、父母孝養。

 二、惡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臟調利。六、無病息災。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煩惱消減。十、臨終不亂。

 

明惠上人的十德雖然宗教性強,卻不免偏於形上,許多是「想當然耳」。

圖丨頑玩石不全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學,功效也更明確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還有防治壞血病、抗癌的功能,還能治療糖尿病、胃腸炎、黃疸型肝炎、皮膚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等,甚至還可以防治輻射的傷害哩!

   

飲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損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給我們身心的利益可以說是「猶其餘事」。正如鈴木大拙說的:「茶與禪所以相通,全在一個純字。」純的心喝純的茶,是最好的。

圖丨河邊小屋_大明

    

黃庭堅曾在一隻茶碾上寫過《茶磨銘》,是我時常寫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雲散盡,燕山雪飛。

江湖歸夢,從此祛機。

 

每次帶著寫了這句子的茶罐旅行,不管身處何方,或在異邦的旅店,或在山野的客棧,都感覺到人生只是客居,江湖難以歸夢,人生不能祛機,只要能「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不看燕山,燕山也會雪飛,不管楚雲,楚雲自然散盡!

丨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分享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菖蒲壽石齋』微店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更加懂得了: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
    但是作為普通人,又幾人能成為所謂的大丈夫呢?作為普通人,權力的魅力沒機會領略,但是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卻是深有體會。作為普通人,真的是一日無錢不行。每天衣食住行哪一樣離開錢也玩不轉。無論是兒女的養育,還是父母的照顧,除去需要我們的體力和精力外,沒有錢,肯定是萬萬不行的。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真是說的一點兒也沒錯。想起幾年前單位團購房子,雖然一家人擠在小房子裡,但是因為差幾萬元沒有湊夠首付,只能忍痛放棄。
  • 伊朗人不可一日無茶!
    所以,往往動蕩的年代,酒成了奢侈品而被禁止了,而茶就成了最理想的替代品了。可是你知道嗎,在如今這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和平年代,還有個國家居然全民推行以茶代酒。而這個國家對茶的需求量不輸中國,只是對於小約來說,他們喝茶的習慣有那麼點小奇葩。
  • 林清玄說茶功效:不可一日無茶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颯爽,因此對於茶葉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時候不能靜定下來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熱開水泡大杯茶,但覺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從早到晚,日飲百杯,對我也是常事。茶對我不只是水、是飲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藥。      茶在中國,最早不是飲用,而是藥用。
  • 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什麼茶讓他們如此沉迷
    什麼茶最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答。浩瀚華夏,出產的茶品無數,但主要類別也就十個,俗稱「十大名茶」。分別是指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祁門紅茶、六安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鐵觀音。
  • 妝不可一日無眉 這樣的眉妝美哭你
    女不可一日無妝,妝不可一日無眉~ 眉毛對妝容的影響力,喜歡化妝的小夥伴都是深有體會,流星眉溫婉自然、劍眉英氣颯爽、一字眉塑造V臉。。。。。。 不同眉形,帶來不同妝容風格,換個好眉形,顏值可以放大好幾倍。
  • 國風茶韻,健康好茶,瑞幸輕乳好茶獲羅博報告「年度國風茶飲」
    輕乳好茶榮獲"年度國風茶飲",充分展現出瑞幸小鹿茶對中國千年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並以0植脂配方引領茶飲健康風尚。 "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茶對於國人來說不僅是飲品,更被賦予深層次的精神文化意涵。近年來,隨著中式生活美學的興起,國學、民族音樂、服飾等傳統文化迎來復興浪潮。
  • 黑茶非藥,卻是生命之茶
    當地有著「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在日本被譽為「瘦身茶」,在韓國被稱為「美容茶」,在現代是中國人的「健康之飲」,為全世界人民喜愛。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藏茶、雲南黑茶、廣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陝西黑茶。
  • 那些愛茶成痴的皇帝,都做過哪些瘋狂舉動,吟詩作賦都是小意思!
    中國歷代皇帝中不乏茶的愛好者,有的嗜茶如命,不可一日無茶;有的玩茶如痴,為茶著書立說;有的為茶寫詩作賦。臣子投其所好,獻上精緻貢茶,龍心大悅,為貢茶者加官晉爵。一個個真龍天子,不僅對茶飲情有獨鍾,還衍生出許多帝王與茶的故事與傳說。
  • 茶人茶事:乾隆帝,愛江山,更愛茶
    他一生酷愛詩詞、書法,生平創作過43000多首詩,其中寫茶的就有1000多首,被後世稱為「茶皇帝」。以茶治國乾隆皇帝登基時,滿朝上下人心惶惶,皆因雍正在位期間施政過於嚴苛,大開殺戒,鬧得人人自危,不敢真言相對。
  • 『西藏』內蒙古奶茶與西藏酥油茶
    記得酥油就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這就有了疑問:奶茶=牛奶+茶,酥油茶=酥油(牛奶、羊奶中提煉的)+茶,它倆有區別嗎?反正兩種茶我都喜歡喝,但是周圍很多同事都覺得這兩種茶味道很怪、不喜歡喝!百度了點資料,就算長點知識吧!
  • 推薦 英式下午茶的獨特魅力
    然而,歷史上從未種過一片茶葉的英國人,卻用中國的舶來品創造了自己獨特華美的飲茶方式——細白的桌巾、精巧的點心、茶與咖啡香氣氤氳以及偷得浮生半日閒換來的美妙,令你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通過味蕾的滋潤與滿腹之感,讓忙碌的身心得到了一絲寬慰。正所謂「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說的便是這種奇妙感受。到底傳統的英式下午茶有著什麼樣的魔力呢?
  • 不可一日無此君,《紅樓夢》中提到過這些文人雅器,你留意過嗎?
    因此,在《紅樓夢》中能夠找到傳統中國文人的諸多生活細節,比如「不可一日無此君」的竹子、「半箋嬌恨寄幽懷」的花箋、「彩雲易散琉璃脆」的玻璃器(詩句為唐代白居易所作,唐代琉璃指的是玻璃)以及各類屏風都有生動的描寫。這些文字蘊含了非常豐富的信息,也讓讀者一窺中國傳統文人的雅致情趣。張德斌
  • 茶語 茶是一種欲語還休的情調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淨化,濾去浮躁,沉澱下的是深思。   一個人在寂寞的雨夜,泡一杯清茶,獨坐在窗前,看落葉飄零,聽雨敲窗欞,在氤氳的茶霧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淺淺的苦澀,想濃濃淡淡的心事……輕輕晃動手中的茶杯,看淡綠色的茶或針或片,忽上忽下,簇擁著,沉沉浮浮,變換著不同的位置,試圖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輕吹杯口,帶動一漾一漾的茶渦,看茶葉聚聚散散,無奈分離。
  • 不同的體質應該喝不同的茶
    茶,在中國存在了幾百年,說到喝茶確實能解百毒,最早來自於「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雖然這裡面有一些神話的成分,但是喝茶的好處還是有很多的。也許有人會說:我經常喝,感覺並沒有什麼效果。喝適合個人體質的茶,才能有正面的作用。那胃不好的人該喝什麼茶?
  • 茶道| 容易弄錯的茶知識
    人們常說:人生如茶,第 一道苦如生命,第 二道香如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這盞茶,或濃烈或者清淡,都要細細去品味。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的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茶之內功,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鬱。  茶本就隨性,簡單如一。茶是生活中的樂趣,也因為品茶而悟出人生的許多道理。
  • 四季飲用茯茶,有這4點好處,讓你的身體受益一生
    這樣的百搭茶品還真有,其中尤其是茯茶,因其經過特殊工藝加工,是四季皆宜的茶品。春飲溫熱茯茶,潤腸通便;夏天涼飲茯茶,祛溼解暑;秋飲茯茶,補水解燥;冬飲溫茯茶,暖胃行氣。下面就具體來了解一下茯茶的妙用吧。
  • 避世茶莊丨這麼多年的茶白喝了,喝破壁茶才是真正的喝茶
    茶葉——益壽的樹葉,我國歷史上有一個壽命最長的皇帝,叫乾隆,乾隆在89歲退位,在退位的宴會上,有一個老臣和乾隆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哈哈大笑說「君不可一日無茶」。由此可見乾隆對茶的重視程度。綠茶是不發酵茶,含有非常多的茶多酚。英國和西班牙科研學者在研究中發現,一個人一天喝三杯茶,就可以獲得足夠的EGCG(茶多酚衍生物),這種物質對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非常高的功效。所以古人有言:「茶為萬病之藥」有很高的科學依據。茶多酚是茶葉中含量最多的物質。茶多酚由兒茶素、黃銅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構成。它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細胞突變、抗病毒的作用。
  • 會寧的鄉愁,也許就是那一杯暖暖的罐罐茶!
    入口苦 一陣子「我們熬罐罐茶就是熬的釅釅的,稍微帶一點苦味道,我們就喝著這點茶的苦味,要不然晾點白開水就喝了。煮的茶香得很!」太平店鎮大山頂村宋莊組村民宋庭俊說。「這個茶罐就叫曲曲罐,是瓷做的,用那個熬的茶比較香。熬罐罐茶一般用老茶,老茶熬著喝起來香。
  • 全網最全輕氧黑糖薑母茶/黑糖玫瑰茶百問百答!
    自古有云:男人不可一日無姜女人不可一日無糖。那麼黑糖究竟有哪些好處和功效?
  • 雲南騰衝老茶農說茶,才知道茶有這麼多的道道
    茶禮包括:問信禮,鞠躬禮,點頭禮。其中一些動作表示的寓意禮,如鳳凰三點頭表示對客人說來、來、來;又如別人奉茶時表示對別人的感謝,敲桌子三下,寓為三叩首;又比如對茶具的擺放當中有退一步海闊天空之說;又如在投茶當中三投茶表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猶如奉茶的時候,必須以齊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