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作為近十幾、二十年來最能撈金的行業之一,成就了很多很多的商人,使得這些商人賺得盆滿缽滿,而在近20年來,很多人對於房價的印象一直都是「只漲不跌」的,但其實這種感覺是錯誤的。事實是我們房價上漲的年份比下跌的年份要短,而房價下跌的年份往往會被更大幅度的房價上漲所掩蓋,所以才讓每個人都產生了房價「只漲不跌」的錯覺。特別是,近16年來房價飛漲,使得那些有勇氣早早買房的人都賺了很多錢,因此也強化了大家「買房要趁早」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無論17、18年國家如何大力地去整頓房地產市場,仍然有人對房價「只漲不跌」的堅定信念。但目前房地產市場還是有所變化的,特別是關於大家所在意的是否該買房子,專家答案來了。
在2020年,「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之下,房地產的宏觀市場調控不僅要限制到房地產的購買和價格,還要出臺相關的房地產貸款、融資和房地產企業監管的新政策。臨近該調控的尾聲,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持續收緊,對於房地產企業的監管也在進一步收緊,所以目前對於房地產市場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10月30日,央行向公眾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統計報告》。
據裡面數據顯示,目前房地產貸款增速繼續回落,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的貸款餘額將為48.83萬億元,估計同比增長12.8%,增速項比於上季末將會回落0.3個百分點,實現連續26個月的下降。而個人住房貸款的餘額33.59萬億元,估計同比增長15.7%,大概是與上季末持平。此次房地產貸款的增速持續下滑,應該是與近期多家銀行下調與住房相關的新增貸款比重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房地產貸款控制的規模密切相關。
在中國的疫情過後,大家普遍預期房地產市場將會迎來一個寒冷的冬天,只有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逆勢上揚。所以說資本過度地集中於房地產,不僅僅只是會對金融穩定和經濟復甦產生潛在的影響,同時還會進一步壓縮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而控制房地產的貸款規模,是有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總體上保證房價的穩定。
在此情況下,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國房價失去了上漲的核心動力,而導致樓市「暴雷」,甚至使得樓市跌成了「白菜價」。但是,被稱為「中國房地產之父」的孟曉蘇卻對比持有不同的觀點。孟曉蘇在接受採訪時曾對此事進行表示:「在短期的供求關係中,現在的房地產市場顯然是一個供不應求的關係的,這個現象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但是從中期來看,目前各城市的地價仍在上漲。」。而隨著土地價格的持續上漲,未來房價也肯定會上漲;而從長期來看,M2從去年的8.7%一直增長到現在的10.1%,也就是說有大量的資金被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所吸收,其中包括了房地產價格。」所以孟曉蘇還是堅信,「中國房價上漲的概率是遠遠高於近年來房價下跌的概率的」,「我們不能夠看到房價下降因素的出現,所以我們需要去告訴人們目前的真實情況,而不是要去欺騙和撒謊房價下跌。」同時孟曉蘇還說,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大亨,也對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給過他們的觀點。
就比如萬科的創始人王石表示,年輕人目前還是不需要急著買房,甚至是「掏空」父母多年的積蓄,直接在未來幾十年裡花掉他們的購買力。王石認為年輕人如果過早地買房,那麼在未來的生活中,將會為了月供和失業等等的問題而擔憂,人生將會幾乎變成如同為房子而住,這樣的一種生活還能實現夢想嗎?而萬通集團的董事長馮侖也曾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房子出現在市場,所以未來的房價應該是不會高到買不到,而是會低到賣不出去。
馮侖的觀點是因為,隨著房地產市場相關的宏觀調控政策不斷推進和實施,未來的房價將會趨於穩定,另外考慮到持有一套住房和抵押貸款的成本,基本那些擁有多套住房的人來說,在未來有可能會去開始考慮是否將剩餘房產出售,所以說未來房子的資源是十分足的。而除了房地產大亨的觀點就如王石和馮侖,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調節房地產市場將會繼續深化,所以未來的房地產投機將會被完全控制,而房地產市場也將會走向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在7月22日,當局曾發表了一份名為「服務和安全改善的社會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體制,「,其中明確表示,「司法措施將會被用於支持當地政府嚴格控制房價和預防和打擊投機性房地產投機。」。簡單的說就是,「房住不炒」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原則,或者只是一個口號,而是國家將會依法打擊層面的炒房行為,而國家對於治理房地產市場混亂的決心是可想而知的。
從樓市的調控力度來看,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將會繼續趨緊,市場將會基本穩定,而房價走勢也將會保持穩定。對於那些買房子作業剛需的,在房地產企業的勢頭於今年年底或將有一波新的銷售之時,將會有更多的房子可供選擇,所以大家可以多看多對比,也可以趁著打折階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