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民間團體福建互贈傳統服飾 促進文化交流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9月28日電 (記者 劉可耕)為了向中國表達文化東渡日本的謝意,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28日向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捐贈一套百年歷史的日本和服。

  當天,捐贈儀式在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福建漢服天下體驗館舉行。活動在悠揚的古琴聲中拉開帷幕,包括中日傳統服飾文化體驗、漢服與和服穿著文化展示、中日傳統茶藝展示、漢服展示等一系列活動,從不同層面展現兩國文化歷史的淵源。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渡邊智慧女士向來賓介紹此次向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捐贈的一套百年歷史的日本和服。記者 劉可耕 攝

  本次捐贈的「松竹梅紋黑地振袖縐綢和服」,製作精美,是日本大正時代的產物,距今有約百年歷史,屬於日本中層家庭經典的新娘服飾。和服上的「歲寒三友」松竹梅等圖案都是由古代中國傳到日本,編織、彩染、刺繡等技術亦是如此。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渡邊智慧女士致辭說,「自古,有很多文化事物都由中國傳入日本,此後,日本人加入一些創造使其更符合日本的風土。經過長年積累,已成為日本人可信手拈來的自家之物。但是,我們在講述日本文化的時候,不能遺忘了它們和中國的關係,要結合傳說揭示其中的意義和由來。通過此次和服捐贈,我們衷心希望讓更多中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在日本一直倍受重視。」

漢服與和服穿著文化同臺展示。記者 劉可耕 攝

  而作為回禮,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會長鄭煒向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贈送了一套以宋明傳統命婦禮服為原型製作的漢服新娘裝,以雍容華貴的廣袖大衫與霞帔,展現出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內涵。

  鄭煒稱,中日兩國文化交往歷史有著數千年底蘊。自古以來,福建地方傳統文化就以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日本建立了緊密的商貿與文化聯繫。此次活動,正是希望能用我們自己的努力,秉承歷史,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此次捐贈,緣起於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赴日文化交流以及日本亞洲太平洋觀光社《和華》雜誌總編孫秀蓮從中促成。

  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出席捐贈儀式並表示,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源遠流長。日本和服端莊大氣,不僅是個人智慧和傳統技藝的結晶,更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此次日方捐獻和服行動將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我們希望兩國共同的文化得到更多關注與欣賞,並被後世記憶和傳承。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渡邊智慧女士現場展示、講解日本和服的穿著過程。記者劉可耕 攝

  渡邊智慧女士現場展示了日本和服的穿著過程。她說,「每年我們都會邀請中國留學生試穿日本的振袖和服。年輕人的到來,就像是遠房親戚的兒女前來拜訪一樣,讓我們倍覺親切。」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渡邊智慧女士與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會長鄭煒互贈證書。記者 劉可耕 攝

  捐贈儀式後,還舉行了中日傳統服飾的文化交流會。

  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是日本一家非盈利的公益社團法人機構,成立於1975年,總部在橫濱,會長渡邊智慧女士已經年過八旬,一直致力於日本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和推廣。同時,她也攜研究會多次參與中日文化交流活動。

現場漢服展示中,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會長渡邊智慧女士(左前二)仔細端詳一套漢服新娘裝。記者 劉可耕 攝

  日本和福建省的友好交流歷史悠久,唐宋以降日本的遣唐使大都登陸福建,民間的海上貿易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經貿繁榮,特別是明末隱元東渡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為日本江戶時期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完)

相關焦點

  • 日本服飾文化研究機構赴福建捐贈百年歷史和服
    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曾多次組團赴日進行民間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並數次造訪日本公益社團法人服飾文化研究會,達成日方向福建方面捐贈和服的意向。今天捐贈和服行動實現,成為福建與日本友好交往的又一段佳話。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會長鄭煒向日方回贈一套漢服。他指出,在歷史上和服和漢服之間有著悠久的淵源,有許多相似相通的地方,兩會作為中日兩國傳統服飾文化傳承的機構,正是要以傳統服飾文化為切入點,更加深入的發掘兩國之間的交流歷史,促進友誼和相互間的了解。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中日民間文化「雲」上交流|「日本傳統文房·文具線上展」在貴陽舉行
    近日,隨著「香道及文房展示專場」線上展如期推出,「和風雅翰:日本傳統文房·文具線上展」文化交流活動也圓滿落幕。為進一步加強中日雙方文化交流,弘揚傳統文化,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情誼,在貴陽市外事辦公室、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的支持下,日本貴州之友會、日本花道遠州流、日本香道直心流、日中傳統藝術交流促進會、榮寶齋貴陽分店攜手舉辦了「和風雅翰:日本傳統文房·文具線上展」文化交流活動。
  • 龜甲萬公司執行長堀切功章先生訪問廣東 促進中日兩國交流
    廣州2018年9月28日電 /美通社/ --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了促進中日兩國民間交流,世界知名調味品製造商日本龜甲萬公司執行長堀切功章先生訪問了廣東,並開展了系列活動。
  • 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大連金石灘日本物產節啟幕
    隨著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在大連金普新區揭牌,大連與日本地方雙向開放合作進入新階段。9月19日,大連金石灘首屆日本物產節在金石灘盛唐·小京都正式啟幕。活動旨在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展示和銷售產自日本的暢銷商品,拉近中日城市間各層次商業合作,宣傳和推介大連市重點文旅項目——金石灘京都風情街,進一步凸顯金普新區作為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核心區」作用。
  • 名古屋中國春節祭促進中日民眾交流
    來自中日兩國的藝術團體在廣場舞臺獻上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大量遊人駐足觀看,掌聲、喝彩聲不絕於耳。  與此同時,廣場小吃攤位上油條、臭豆腐、羊肉串、麻花、刀削麵、糖葫蘆等中國美食琳琅滿目,遊人大快朵頤,對中華美食讚不絕口;地方特產、旅遊宣傳、企業介紹等展區的內容豐富多彩,讓當地民眾進一步了解、認識中國。
  • 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走進臺中校園
    (作者王景祥) 王景祥 攝   中新網臺北12月25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組織的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25日走進臺中校園,向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和臺灣文華高級中學授予「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牌匾。這是福建首次在臺灣設立「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
  • 《天平之甍》:日本人以小說筆法再現大唐,中日文化交流的藍圖
    通過日本留學僧戒融、榮叡等赴唐邀聘名僧鑑真赴日傳教,及鑑真六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的動人歷史故事,藝術地再現了中日兩國悠久的文化交流史,成為當代日本文學名作之一。儘管本書所寫的都是佛教人物和佛教活動,其中還有夢兆、幻象等等小插畫,但我們這些宗教傳播故事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意義。
  • 日本文化旅遊資源專區入駐中日博覽會
    2020中日(大連)博覽會於9月25日至27日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舉行。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配合日本商品展覽會,首次搭建日本文化旅遊資源專區(以下簡稱專區),為文化旅遊業界人士和廣大市民提供了交流合作、獲取信息的平臺。
  • 中日兩國音樂家同臺獻演 弦笛聲聲漾東瀛
    上音協同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22日電 (陳靜 東寶)日本民謠改編的揚琴曲,揚琴與大提琴二重奏《但願人長久》和《天鵝》中外名曲……記者22日獲悉,中日兩國音樂家在第十回東京旋律音樂會上同臺獻演,贏來數百名聽眾聲聲喝彩。
  • 中國團體向日本茶博物贈紫砂茶器 促茶文化交流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近日,中國茶道和盆栽等愛好者團體向日本靜岡縣的茶葉博物館贈送了珍貴的中國傳統工藝品紫砂茶器。近日,中國茶道和盆栽等愛好者團體「中國常州市茶葉品牌聯盟會」向靜岡縣島田市的茶之鄉博物館贈送了由紫砂燒制而成的中國茶器。贈送儀式在島田市的茶之鄉博物館舉行。「中國常州市茶葉品牌聯盟會」會長徐洪立將紫砂茶器親手交給茶之鄉博物館館長增田勝弘。
  • 新民環球丨讓中日民間好感度同步上升
    在此形勢下,通過深化人文交流,推動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增進兩國人民感情,對發展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顯得尤為關鍵。「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人民是推動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人民友好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基礎,也是國與國實現合作共贏的前提。因此,增進兩國人民的感情是推動中日關係健康平穩發展的基礎。  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雖然也經歷了一些曲折,但是和平共處、友好往來始終是主旋律,這一點今後也不會改變。和平是目的,交往是手段。
  • 阿聯駐華大使館啟動「阿中文化周」 促進兩國人文交流
    阿聯駐華大使館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曹軼)阿聯駐華大使館5日啟動為期五天的「阿聯—中國文化周」活動,旨在加強兩國間人文交流,推動中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深入發展。據介紹,活動將圍繞世博會與博物館文化、文化差異與包容、人文交流、後疫情時代文化產業的未來等內容組織兩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討論,並為音樂、書法、手工藝等領域中阿特色藝術文化提供交流機會,促進兩國互相了解和借鑑各自獨特的文化價值。
  • 日本著名女星、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慄原小卷為疫情下的中國...
    ,由世紀優優與日本Focus Pictures聯合拍攝,北京周報、優酷、安徽衛視聯合發布 曾經出演《望鄉》而為廣大中國觀眾所熟悉的日本著名女星、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慄原小卷近日錄製了一段視頻,為正在抗擊疫情的中日兩國加油。
  • 《中國與捷克:金融的變遷及轉型》發布 捷信助力兩國民間交流
    本書深入介紹了中國在建設現代金融體系、貨幣框架、證券市場等多個維度的探索和變革,並援引捷克在利用貨幣政策應對外部資本湧入、建立通脹目標制的真實案例,在加速促進兩國民間在經濟政策等多個維度的互通有無之餘,也為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高質量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借鑑。
  • 文化與經濟相輔相成的日本公共外交:從和服說起
    來自中日政府、企業、高校、媒體、華僑華人工商界等的代表參加活動,並圍繞中日地方共同發展進行系列對話交流。會上一群身穿日本傳統服飾和服的日本女性代表頗為引人注目。她們來自公益社團法人全日本和服顧問協會,協會成員木挽輝香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該協會已經走訪了世界100多個多家進行交流。
  • 中日和合文明論壇成功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中日和合文明論壇4日以視頻方式在北京和東京舉行,中日雙方友好人士在雲端相聚,圍繞中日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為主題加強溝通,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表達了友好交流、增進共識、攜手為亞洲和世界和諧繁榮作貢獻的心願。
  • —— 中日民間攜手抗疫暖心故事
    病毒無情人有情,中日民間抗疫互助之舉從未停歇。  不同語言的抗疫歌聲  5月4日,在東京街頭,三個日本女孩唱起一首暖人的歌——用日文翻唱的中國抗疫歌曲《等你凱旋》。這首歌的日文版歌詞改編者是一名中日混血兒,名叫中田彩香,23歲,剛從廣島大學畢業。她們在街頭演出的視頻在網絡上廣受關注。
  • 2020中日博覽會在大連開幕
    本屆博覽會以「共面挑戰 合作共贏」為主題,共設跨境電商、進口產品等7大展區、530個展位,吸引330餘家企業參展,將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一般貿易與跨境電商結合等方式,推動雙方在經貿、技術、文化等領域深化合作。 劉寧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博覽會開幕表示祝賀,對與會嘉賓到來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遼寧振興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 正佳廣場以中日文化為紐帶 文商旅融合駛向「春天」
    通過打造地標性景觀、舉辦一系列中日文化交流活動、搭建在穗日本文化專家與中國本土專家溝通交流平臺等舉措,此次正佳中日文化藝術節,旨在力求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消費盛宴」、「文化大餐」,更為廣州消費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